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新時代之對宇宙本質(本性)的理解方式

釋迦牟尼佛弘法之時代,靈性層次很高,但物質層次卻很低,對我們生存在進入新時代物質科技的人類來說,很不容易理解佛法訴求的真理是什麼?

我個人之理解,宇宙本質就是「本性」,所有六根所接觸的,不離生滅,所有生滅之所依,無論是人或物都不離所謂的「能量」!但百姓日用而不知!

現今理解佛法,它可分成四個角度、作用來形容,即:體、相、用、法!

就體而言,就人類而言,它就是「本性」,要稱為宇宙本質亦無不可,只要意義相同,要稱它是什麼都可,只是名相而已,這就是「依義不依語」之本意。

本性是就人類而言,它在「不同的作用中」,又被稱為法性、佛性,如同鐵塊依所需可變相鑄成鐵碗、鐵筷子、鐵湯匙等。

鐵塊是體義;鐵碗、鐵筷子、鐵湯匙是相義;鐵碗可盛物、鐵筷子可挾物、鐵湯匙可舀物,這是用義;鐵筷子挾物時,可由上往下挾、由左向右挾等,這是法義。無論如何作用,體、相、用是一,而在實行時,依眾生習氣而循循善用,即便用這方法,也不離體、相、用而另外獨立!

性,在古代造字時是指「心生」,這個「心生當下」就是所謂「本質」!

其實它是生滅無常的現象,在佛法中,凡有生滅的皆不是本質,因為本質是不生滅的(常)。但在生滅中卻具有不生滅的本質,若能理解此意,則能如實知,無生滅不離生滅,生滅不離無生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相、行、識亦復如是!

例如,波浪是有生滅增減的變相,但大海是體,卻無論波浪是何相狀,它都不增不減,因為波浪即是大海本身。所以,即便波浪不停生滅,也不離大海而生滅。依於此義,大海是常!

又例如,浮雲自生於虛空,浮雲能變相,而虛空是體,無論浮雲如何變,皆能含容它,使得浮雲能依於虛空而生滅變相。雖然虛空不是浮雲,卻也不離浮雲,於浮雲產生變相時,虛空當下並未消失;於浮雲消滅時,虛空當下也不產生。依於此義,虛空是常!

宇宙本質(本性)不可說、不可思議!因為,它還未生滅、波動之前,處於此時的您還不具有識蘊,而意識尚未產生,而無分別能力,以仍未「自覺有我」之故!

當「自覺有我」之後,以意識分析、邏輯推理,及相關經驗佐證,以及過來人們的證實,才慢慢了知,宇宙本質如同平靜大海(或把它想成波濤不停的大海亦可,因為在彼無生滅時,您仍不存在,說明如前段文義。所以,把本性想成什麼都可以)。

莫名的,就自覺有我,而這個莫名現象,佛法稱之為「妄」,而新時代高靈外星人則稱之為「原生異常」(參閱《楞嚴經》關鍵字「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當原生異常發生時,初時產生了最底層、最輕微的波動現象,可理解它就是「能量現象」,這就是所常見波動之本質。

之後,同樣驅動性(妄、原生異常)未停止(無明),就產生了驅動力,佛法稱它是「行」的現象(無明緣行),而形成了十二因緣,以致不停地在生死(生滅)中輪迴。生死依執著(我執、法執)濃薄分出了二種現象:變易生死、分段生死。

在此可理解這個驅動力是「業力」,它一直在容納此力的無限大容器「阿陀那識」中,驅動「因種子」與「緣種子」和合,而形成業報!如同樹之長成,乃以種子為因,和合陽光、泥土、水、營養等諸緣而成就,它這就是「果」,這就是業報異熟之意思。

當這個具有「驅動力」的行為繼續執行時,波的現象有流動,流著流著就開始出現內旋,而有了旋渦現象,反復內旋最後就凝聚成粒子,這就是何以有物質之原因。而最底層的粒子,在《楞嚴經》中開示,它名為「鄰虛塵」,這意指,再分解鄰虛塵之後,就只剩虛空!而這也同時令人納悶:

    虛空又是如何凝聚成鄰虛塵呢?

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體系中,虛空是不能凝聚成鄰虛塵,但物質世界卻又被人類認知是存在的,這中間的關鍵到底在哪裡呢?!

佛在《楞嚴經》中有開示,這是因為眾生「有妄(原生異常)」,於是有了生死輪迴(眾生)。而於《金剛三昧經》開示中,說虛空不能產生「鄰虛塵」。點按以下連結看經文開示:


當能量進一步反復凝聚後,這就是世界何以有粒子、行星的原因。這如同平靜大海發生了波浪,進而再反復的內旋,愈旋愈紮實,於是有了粒子現象。波動與粒子此二現象的關係,如同眼眨睫毛動一般的,等同齊發!

粒子現象產生之後,它仍然有波動現象蘊藏其間,觀察目前小到電子,大至太陽系內的星體活動,就能理解粒子就似行星、衛星及各種流動的類地星體一般,雖自凝結為固體,但行為卻一直出現繞行的波動現象!

初時粒子現象,就是廣傳的地、水、火、風四大等(金木也會隨後產生)。先從波動開始,於是有了風的效應,然後形成了最底層的力場效應(例如磁力能把相斥的磁鐵排開),此效應被稱為「風輪」,可理解它就是「能量效應」。在《華嚴經》中有開示,這些支撐世界存在的風輪有二十層,最底層的風輪被稱為「平等」。因為它没「自覺有我」而有我執,所以稱之為「平等」。
(無意識的物質或低意識的生靈,皆能進化高意識的生命體,請點看: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風輪的力場效應產生之後,由於產生風輪的「執著性」不停止之效應(不停止的妄所產生的持續現象)就接著產生了相類屬性的物質,來令世界產生。動態有了世界化生,且有相對應的靜態虛空,這就是二元化的來源。

風金相摩擦,就產生了火,如是反復互相干涉,水、地、草木也跨著產生了。請點閱以下連結來看世界產生的整個過程之開示經文:


「空」的抽象意義,是與「存在、有」互相比較而產生。當自覺有我的效應不再產生時,那時就不可說、不可思議,因為說、思議的意識也不再存在之故,以已入滅盡定而涅槃之故!若在入滅盡定之前就已決定不再出定,入定之後則稱之為入無餘依涅槃,不受後有!

以上所說,是阿羅漢乘之路,若修行的是菩薩乘,則有更稀奇的現象非阿羅漢果聖人能力所能明白,那就是入涅槃還能復出涅槃,南傳佛法修行人心量較小,不認同會有這現象,想了解者請點閱:


又,就算没有意識,菩薩乘中的果地大菩薩也能夠「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依心念」!
這意思是指,類似没眼能見、無耳能聞之類的能力。意識是依意根(末那識)和合法塵而存在,當滅掉了意根,那些菩薩乘中的果地大菩薩,也仍有能力可「圓明了知。不依心念」。請點閱以下連結詳閱經文:


此處「心念」指的是意識。心念在中文裡的意義,代表若無意識就指不再有心念!
(法迄巴說明:
無意識時也能有心念,但這又是另一更高層境界的議題。心,在解深密經中意指第八識,念在心上,就是第八識裡的流動種子,也就是「今心」之意思。種子流動時,此時意識還没生起,這也就是為何意根已滅掉了,還能「圓明了知。不依心念」之惟一解釋,至少是我所知的惟一解釋。

現前人類認知物質有四態,即便未來發現更多態,其原理也與以下說明相同!

當能量現象(粒子)再進一步凝聚,就產生成了氫氧原子,相結合後的許水分子就產生汽態水,稱之為「水汽」。

再之後汽態水能量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液態水。

再之後更多能量摻雜及液態水能量進一步凝聚,彼此綜合雜揉,再加上其它能量凝結的原子而形成漿態水(目前所了知,純水不能形成漿態)。

再之後所有能量再進一步凝聚而形成了固態水,稱之為「冰」。

在地球世界來說,某些原子只需能量凝聚,不需參雜其它原子,就能形成漿態,譬如電離子聚合成「電漿態」。若形成人類肉體的高度凝聚能量鬆散到一定程度時,就是所謂的星光體,靈魂的最低階層次就是星光體。在肉體與星光體之中間,有一淺薄層,它被稱為「電漿體(等離子體)」。

水汽與冰杯本質相同卻是二態,而水汽能被裝進冰杯之中。現今整個物質世界人類肉體之中,也裝進了靈魂,彼此本質雖然一樣,但能量凝聚層次不同。第八識所轉的意識住在靈魂中,然後再寄住於肉體中,肉體只是載具,靈魂也是!

現今常有些謠言說草木也有意識,這是錯誤知見,它是無想眾生。實際上並不是草木有意識,而是生命體有某些的生存反應,例如含羞草,它不必然須有意識參與這個動作,如武功大師或某些人類的直覺,常没有意識前也能直接有肉體反應。但有少數例外的草木有意識,這是因為有靈魂寄住在此草木之中。但草木更多像一棟大廈,能住非常多的靈魂,所以佛經稱草木是「鬼神村」。

意識寄住在靈魂中,而靈魂又寄住在肉體中,而意識則是由第八識轉生,它不是恒常不變,反而如渴水人在暑日曠野中所看到的陽焰,「嘩嘩不熄」的生滅不停。當有智慧的人理解到這自己的生滅現象時,此時就會思惟:

    我是誰?到底什麼才是我?

所謂的「我」,只是從無量劫前的妄,所形成的「一種執著習氣」!它分成四大類:

    無明(俱生法執)、分別法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

「分別」是意識功能,很容易在了解之後,而遠離。例如,對黑種人厭惡,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他們的膚色。當了解這偏見是自己的愚執之後,在反復問心及他人的提醒,就很容易捨下這種「分別我執」!

同樣的,對於什麼才是正確的解脫執著方法,也能由類似「到羅馬不是一條路」的理解,而漸漸的放棄「分別法執」!

俱生我執就是吾人的輪迴習氣,也就是貪瞋痴三毒之根本。要解脫它的束縛,就要下更多更深的功夫,三十七助道品就是被創造來協助修行人斷除此惑業!惑,就是「反復」「未如實知」所形成了「業」,也就是染習。

所以,修行方法也不難,就缺是否有恒心毅力,及能多一些解除煩惱的技巧知識之運用,就能漸有成就!

我個人經驗,重點是在「立志」及「反復」二重點之上。立志就是下決定,無論人要到哪裡,都要先下決定之後,才可能買票坐火車出現在目的地,請勿腦僵堅持說被綁架送去的不必下決定。

所謂反復,就是反復做「下決定」的行為!!

要減肥,但手上拿著零食怎麼辦?當下須「下決定」把它丟了!

要健身,但身體懶得動怎麼辦?當下須「下決定」立刻去跑步!

當下了決定之後,人類心理習慣就會去完成它!何況是反復一直下決定於同一件事呢?這如同人耳旁一直有人在提醒、碎碎念,想不去做「反而會一直被煩」,『 早做早心安 』!...當下已認知到這個知識,一件遲早都要做的事,真正智者、堅定者總會提早完成它,以空出其它時間來因應不可預測的事件來臨!

至於其它的「一些解除煩惱的技巧知識」,如六波羅蜜、七覺支、八正道中的其它項目,那都是在對治有與項目意義相反習氣的人。若真理解本文說明內容,或已悟佛知見,那麼就不必這些輔助技巧,「立志」與「反復」二項足夠!

當然,前提須有「正確思惟方式(正思惟)」,例如正確的投資時機判斷方式,結果就獲得到錢財。之後才能產生「正確知見(正知)」。

有了正知,您就能了知之前的思惟方式之正確與否?因此而出現「立志」的行為(下決定要繼續接受,或直接拒絕這個判斷方法)。

立志本身的效應,導致會「察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若没有就會「遠離」導致不能達到的相關人時地事物。

若有達成目標,會因此激勵而「反復」去從事同一樣方法(賺更多錢);若不能達成目標,也會依所認知去「反復」避免犯下同樣錯誤、失敗的方法(以免賠錢)。

這六種修行步驟、方式,我稱之為「斷惑六支」!

修行方式,甚至於可以一法從搏地凡夫一路用到成佛,乃至立地成佛,如《法華經》中的八歲龍女,那就是「無欲」!

三界輪迴主因來自貪嗔痴三毒,心中無欲自是無貪;心中無欲自是不見可嗔。心中無欲,就能豁達無執,而能明辨是非,自是無痴!這是阿羅漢乘的頓修法。

阿羅漢乘根器者,若要進階至菩薩乘的頓修,就應思惟:我是如何能斷除三毒的呢?!

然後,您就會了知,是自無量劫來,許多聖賢上善人的相助才能達到。那麼,在無三毒習氣的純粹理解之下,意識基本已轉成妙觀察智,雖没有六地菩薩那麼圓滿,但也不是世俗人能及,在這境界中,「若不是堅持阿羅漢乘的根器」,就會由此思惟而引出「迴心向上」的結果,並進入菩薩乘的俢行中。

最後,分享菩薩乘的頓修要旨: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對新時代思想之理解自述:
  猜測大約2008年時,接觸了新時代思想,它說高維度生命,是因為其震動頻率較快。後來又看到柯博拉對維度的回答,意義大約是「所謂較高維度之結構,是它的能量連結較散,也就比較稀薄。也就是人類維度的能量層比較稠密」。

  我學佛法,了知執著是在生滅中「自覺有我」而產生,涅槃則應該是震動已消失,也就是人類要揚升(升天、升級),應該是震動頻率愈來愈慢才對,怎能是震動頻率變快呢?!

  再思惟新時代的說法(我所接觸的),若把「能量密度,震動頻率」二者結合,假設密度愈稀、震動愈快,就是愈進化(維度愈高),那麼,以新時代觀點來理解佛法就更契合實際了!

------------------------
2021-12-27 補述
------------------------
近日再次仔細思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一感悟。它揭示「速度愈快,時間愈慢」,這豈不就與「頻率愈快,時間愈慢」類似意義了嗎?!這裡的邏輯與上方自述的邏輯是顛倒的,卻彼此都有理。正確是哪個,仍須經過實證才能確定!!

而入禪定易,要達到能實證上述義理,所要入的證境恐怕要到無色界的識處定或以上境界才行!!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頓悟當下死亦可

同孔子所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因為,生命意義只在「解脫執著」!(若不認同此觀點,那麼,可關閉網頁)


道,被古人定義為解脫執著之方法,以及解脫後的境界。


解脫執著過程,有很多效應。主要是不被三毒拘束的各類效應,隨其拘束寬緊而有肉體舒爽、心意舒爽,死亡後投到富裕家庭的舒爽,或往生較善天界的舒爽,還有入三界八個禪定的舒爽,乃至解脫三界與入菩薩諸諸地的舒爽等等。


我的人生目標,最低標準就是在「悟佛知見」!既然已悟,當下死亦可。


而我早已悟佛知見,該早死萬萬年了,現今才死,算是賺到了!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這是我所悟,並且確定無誤。至於悟知與證悟還是有差別的,以致於我無法了知三界化身之最細微運用方式,這只有佛及似如來(等覺菩薩)才能真正了知。


雖然已可死,但不死原因則在實踐所知,使知識昇華為如實知,再由如實知中昇華為佛智,以了知三界所有的變化(分段生死),以及出三界的生滅變化(變易生死)。


四如意足,與阿羅漢乘五修證次第 (聖嚴法師)

來源

四如意足講記

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因此稱為三十七道品。在此之前,已經分別講過第一科「四念處」及第二科「四正勤」。
  
  四如意足的梵文叫作catvāra ṛddhi-pādāḥ,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一般人修行禪定,目的是在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永得解脫,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伏斷。
  
  以中國禪宗的修行來說,雖然是重視開悟的,但開悟並不一定要入次第禪定,只要能夠見到自性或空性,便算開了小悟。開了小悟,並非完全沒有煩惱,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煩惱並沒有斷,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心有時候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因此,有一些所謂已經見性了的修行人,他們還是有許多的煩惱習氣,不論是在語言中或是在動作中,會表現出不清淨的情緒以及不清淨的行為。因此,見性之後的人還是要多聞薰習、打坐、修定。禪宗是先用觀慧入門,若無基礎的禪定工夫,想要一悟徹底是很難的,故在一悟再悟之後,仍得繼續修行。
修證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在五個修證次第中,屬於第二個次第,名為加行位。所謂五個修證次第,是聲聞法的從初修習而至解脫涅槃,玆介紹如下:
  
  一、資糧位:資糧也叫作道糧。就像過去的人在出門的時候,先要隨身準備著路上吃喝的乾糧及飲水等。是指三賢位: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此位初伏三界見思二惑。見惑是指知見、觀念的迷惑,包括身見等,思惑是指心理迷亂的煩惱,包括貪瞋等。
  
  二、加行位:準備了路糧之後就要上路了,往什麼地方走呢?是往解脫的路上,努力前進。此位乃四善根位,是指: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此位續伏三界見思二惑。
  
  三、見道位:始發無漏正智,始見未曾見過的真諦;小乘初果位,大乘初地。《俱舍論》云:至四善根的第四,於世第一法的無間道發無漏正智,即以十六行相,次第觀欲、色、無色三界四諦之中,通過十五行相,至見道。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到聖道,進入聖者的階段,即是聲聞的初果位。
  
  四、修道位:是聲聞的第二果及第三果位,繼續修諸道品次第,繼續漸斷八十一品思惑及色等有漏法。
  
  五、無學位:初二三果,雖入聲聞聖位,仍稱有學,到了第四阿羅漢果,斷盡思惑,稱為非所斷,入此位者不再到三界受報,故稱無學。
  
  四念處及四正勤,是在資糧位修,四如意足則是在加行位修。在修行禪定的過程之中,能夠發起煖、頂、忍、世第一的四種善根,因此,加行位又稱作四善根位。依據《俱舍論》卷二十三有云:「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茲再分述如下:
  
  一、煖法:是總相念住之後念所生的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苦、集、滅、道四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煖是譬喻聖火,是見道位無漏智的前相。若入此位,雖或退墮、或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於惡道,然流轉不久,必得涅槃。
  
  二、頂法:是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十六行相。頂是譬喻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際,或有進而上登忍位,或退而下降至煖位,有造無間業而墮地獄者。然此位之人,縱然退墮,終不斷善根。四如意足,即在此位修習。
  
  三、忍法:是頂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下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畢竟不墮惡趣。中忍漸滅所緣之四諦,滅能緣之十六行相,最後僅餘一個屬於欲界苦諦下之苦行相,謂之減緣減行。上忍僅為一剎那間。至此,畢竟不再退墮忍法,亦無墮於惡趣者。
  
  四、世第一法:是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間,故無下中上的三品。此位同於上品忍位,僅觀苦諦苦之一個行相。「世」是世間有漏法,此位是於有漏法中,無有超出此一觀智的程度者,是世間有漏法中最高最勝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位極速無間,必生無漏智,入見道位,證悟勝諦,為初果聖者。
四如意足的內容
  
  根據《大智度論》卷十九云:「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懃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這也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又云:「問曰:四念處、四正懃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這也是說,在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中,雖也有定,但以智慧精進之力為多,定力較弱,所以不得如意願故。
  
  很多人有種誤解,認為修行只要發悟見性,似乎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這是「未得謂得」的錯誤觀念。單靠禪定,不會見性,單憑觀慧,不得如意願。必須智慧與禪定同等生起,才入頂位,但這還未見道,何況得大解脫。
  
  四如意足是指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分別介紹如下:
  
  欲如意足
  
  欲如意足(chanda-ṛddhi-pāda):是以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欲有三種性質:
  
  一、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的三性;發願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不善,這裡所講的欲如意足,當然是善心所。
  
  二、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是對所愛樂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勝、神妙的禪定。
  
  三、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之中,有昏沉、掉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修行,而「欲」的「意樂」就能幫助我們在習定時,排除其中的「懈怠」。例如《藥師經》有云:「正見、精進善調意樂。」《攝大乘論》則指出有六種意樂。《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則云:「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精進如意足
  
  精進如意足(vīrya-ṛddhi-pāda):是以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有了欲這樣的意願、意欲之後,必然要下定決心,開始精進地用方法,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用四正勤的態度,既已精進努力地修習四念處觀,亦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心如意足
  
  心如意足(citta-ṛddhi-pāda):是以守心攝心得勝定。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無漏心得禪定。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裡,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夠生起菩提道分了。這是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習定的能緣所緣心。
  
  思惟如意足
  
  思惟如意足(vīṃa-ṃsā-ṛddhi-pāda):是以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緣生起道分。雖然已經能夠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時,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來省視觀察了。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如理?正確不正確?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不如理不正確,就馬上改過。漸漸地、漸漸地,到最後,只有如理正確的狀況,這種狀況稱作「頂法」。在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升墮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總名為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沒有現行的機會。
  
  由於修習禪定有六種障礙,只要有其中一種障礙出現,心就是有問題的,是不如理的。因此,要以如理、思惟、觀察來對治六種缺陷,對治十纏煩惱。如果能夠到四加行位的最後一個「世第一」位時,那就超出凡界而進入初果見道的聖者位了。此時,心中不再有惡不善法的現行,可是見惑雖斷,思惑未斷,一直到成佛為止,才會永斷最後一分微細無明。能到「世第一」位已經伏三界見思二惑,剎那無間,離凡夫位,入「見道位」時,斷三界見惑;思惑已伏而尚未斷,不名為纏,而稱隨眠。
四如意足即是四種三摩地
  
  大乘唯識學系所說四如意足,亦名四種三摩地,例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云:「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以欲、勤、心、觀,四增上力,所得三摩地。三摩地即是定、等、持、一境性,下面即依《瑜伽師地論》來介紹四種三摩地:
  
  欲三摩地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首先,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麼?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麼還要有煩惱呢?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也就是觀察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得妄念越來越少,到最後就是心念的統一,稱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勤三摩地
  
  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勤增上力,又叫精進增上力。對於心中所想的念頭,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全部都是妄念。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去管它;未來的還沒有來,讓它不要產生;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它,趕快停止。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淨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夠這樣不斷地練習,即使還沒有達到《金剛經》過現未三心不可得程度,但是方向相同。從有間歇的一念,成為持續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境性」,便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心三摩地
  
  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復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心增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舉,名為奢摩他。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念不斷觀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掉舉等的現象,發現了馬上要捨。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此三摩地,雖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亦尚未能永除「煩惱隨眠」。
  
  觀三摩地
  
  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觀增上力,觀是觀察審思的意思。觀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一切善法,為如理。遠離諸纏,對治諸纏,皆由如理思惟,如是反覆遍審觀察,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而「觸證心一境性」,「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心。故其自知,唯於現行諸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隨眠」,心得解脫,尚須修習,對治一切隨眠之法。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又云:「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
  
  可知,四如意足,是在加行位中修習四種三摩地,雖能以之遠離惡不善法的現行諸纏,尚未永除一切惡不善法的諸種隨眠,必須更生樂欲策勵,修集對治此等隨眠的諸種道品。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由於四念處是修觀慧,四正勤是以精進心來修四念處,但定的力量不強。因此,修過四念處的觀慧之後,再修四如意足的禪定。
  
  在禪宗修行的方法,譬如說用參話頭見性時,就叫作破參,也就是破了禪宗修行的第一關,但這並不等於解脫,也不等於已經修行完了。見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什麼,此時,便奠定了對於修學佛法的信心。
  
  見性的經驗,有點像一個人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什麼也看不到,突然間有一串雷電之光,一閃即滅,讓你看到道路,發現了道路的去向,瞬間的閃電過後,又回復黑暗,道路也隨即隱沒,可是這時候你已經知道有一條道路可走,便有繼續往前的信心。但這絕對不等於已經走完了路,因此,從此以後必須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這條解脫之道與成佛之道。
  
  禪宗的見性,也不能與聲聞初果的見道位相混。大乘法貴在菩提心的菩薩行,不為自求速成。迷人漸修,悟時頓悟;悟後起修,發大悲心,歷劫潤生。聲聞法側重出離心的解脫行,厭三界苦趣,求速脫五蘊;雖離我執,未離法執,不算究竟。
  
  四神足與四加行位的關係,則如《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云:「此(四神足)據加行立名」。又云:「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位,由欲力故,引發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謂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定起。
  
  觀神足:觀者慧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定起。
  
  這裡將四如意足,名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與六種神通的神足通,實在不相同,它是在加行位中修習的四種禪定。凡夫修行四禪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樂,或是希望得到神通;修習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樂,不在獲得神通,而是為了解脫。因此,《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也說:「一三摩地,由四因生」,將四如意足稱作四種三摩地或四種三昧,就與六種神通中的神足通,有明顯的區隔了。
四如意足為何稱為四神足
  
  以神足為如意足命名的用意,可舉典據如下:
  
  《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云:「謂諸神靈,勝妙功德,故名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為足,神之足故名為神足。」
  
  四如意足的四種三摩地,能發起許多神勝靈妙功德,故以此定,名為神足。
  
  《大毘婆沙論》卷一百四十一云:「諸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名為神;引發於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種:一世俗所欣,二聖者所樂。若分一為多,合多成一,此等名為世俗所欣。若於世間諸可意事,不住順想;於諸世間,不可意事,不住違想;於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於捨,正念正知,此等名為賢聖所樂。」
  
  所求如意,故名為神,此定有發神之能,故名為足。世間俗人所樂者神變發現;賢者及聖者所樂者,是捨卻可意及不可意的兩端執著,安住於正念正知。
  
  《大毘婆沙論》又云:「復有三種神用:一運身,二勝解,三意勢。運身神用者:謂舉身凌虛,猶若飛鳥,亦如壁上所畫飛仙。勝解神用者:謂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意勢神用者:謂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越無邊世界。」
  
  此段是說明「世俗所欣」的神足通之妙用,分別有三類神用,唯其非關四如意足的功德。
  
  又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勤、心、觀)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
  
  以修習欲、勤、心、觀的四種道品,發起四種三摩地的神用,故名四神足。
  
  又云:「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
  
  三摩地既是果位的功德,也含因位的運作;欲、勤、心、觀的四者,唯是因位的方法,未必已有三摩地的果德。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又叫作四神足,「神足」之名,也是六神通的一種。所謂六種神通,便是: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盡通。神足通就是神運變化,不論變大變小,變遠變近,變多變少,變有變無等,所有一切的神變都屬於神足通。
  
  稱為神足通的原因,就是能夠以超自然的力量來運作,完成各種三度空間現象變化的目的,從這樣變成那樣,從這兒到那兒的種種過程,就如用腳走路一樣。神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足是運作過程的現象。在佛經,常常看到羅漢、菩薩以及佛,都有神通的記載。所謂十八神變,放光動地等,就是神足通。
  
  修學佛法的人未必有神通,亦非一定要修學佛法的人才會有神通,沒有學佛而僅修禪定也可能修出前五神通。甚至有些眾生,不修禪定,也可能有報得的神通。一般人的異常經驗,屬於感應而不是神通,所謂感應,就是偶而會碰到、聽到、看到、聞到種種奇異現象。六神通中,除了屬於四果聖人所具的漏盡通外,其他五種神通,凡夫外道乃至異類眾生,也可能有。
  
  神通和感應是不一樣的,神通可以自主發通,感應不能自主自發,感應不一定是修行的人才有,神經質的人也常會有感應。神通所現如幻似真,感應所現擬真非真,實則都應視為幻覺、幻境。有些大魔術師大催眠師,也能表現神通般的特異工夫。
  
  凡夫對於神通都有興趣,但是神通不是絕對有用,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它的本身並不可靠。譬如說,過去世的重現,未來世的預見,能聽到、看到遠處發生的事情,能看到一些隱藏不露的物件,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些什麼等等。這些神通雖然會讓人感到很驚奇,似乎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但是,從因果的原理來看神通,完全是沒有用的,因為它違背了如是業因、得如是業果的自然定律。應該發生的事,遲早會發生;不應該發生的事,縱然發生了也不會真的管用,主觀的神通是不可能改變客觀事實的,縱然暫時改變,必然要於未來作更多的補償。
  
  不論在大乘和小乘的聖典中,都可以看到有關神通的記載。但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要吃飯他不會坐在那裡等著,指揮一些天神送飯來吃,所以每天到了一定的時間,他會去村中托缽。成佛之後的釋尊,在世間行化,不管走到哪裡,也都像我們一樣,是用兩條腿在走路。他也不曾用神通變了一座又一座的寺院,讓所有的弟子們都不需找工人建屋就有得住,釋迦牟尼佛還是需要居士們供養土地,布施金錢來蓋房子;甚至佛陀自己披的袈裟,也是他自己用手裁製。人間的佛陀,是很少現神通的,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智者。
  
  佛雖然有神通,卻不輕易用神通。佛的聖弟子中,有一男一女兩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及蓮花色,已是羅漢,最後卻由於宿世業報而被人打死。照理說他們可以用神通逃往他方世界,可是他們卻沒有,因為這是因果業力使然,縱然想逃,也逃不掉。
  
  到現在為止,上座部的佛教界,仍是不准出家人表演神通,例如在今天的泰國,比丘表演神通是被禁止的。中國的大乘佛法,不論是哪個宗派,也都不准許展現神通。藏傳佛教,非常重視神通,可是也不輕易表演,當我遇到那些大成就者,問他們究竟是否有神通時,他們也不直說有或沒有。
  
  有一次《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的作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到農禪寺訪問我。在他來的前一刻鐘,我正在臥室,忽然有一隻鴿子以非常快的速度飛撞到我臥室窗台下方的牆壁,當場死亡,那時寺內正在舉行念佛法會,有一千多位蓮友。我首先為這隻死去的鴿子念阿彌陀佛,也願以全體蓮友們念佛的功德,迴向這隻鴿子往生極樂世界佛國淨土。索甲仁波切到了以後,我吩咐我的侍者,用一隻盤子托著這隻鴿子,請索甲仁波切為牠超度。
  
  我說:「這隻鴿子真有善根,仁波切來了,我們正在念佛,所以也請求上師超度。」索甲仁波切大概花了五分鐘的時間,用一種也是彌陀法門的破瓦法(phowa),為這隻鴿子念誦超度。
  
  在他修法之後,我問:「仁波切,請問這隻鴿子現在到哪裡去了呢?」
  
  他答得很爽快:「我沒有這種神通力,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神通,至少他自己沒有說他有神通,請問諸位,索甲仁波切究竟是否知道鴿子到哪裡去了?其實從我的觀點來看,它是往生了,但我不是靠神通而是因為信心,如果沒有這個信心,我就不會自己為牠念佛,也不會請仁波切為牠超度了。
  
  另外,最近有一位中年女士要來見我之前,我已得到訊息,因為在我的會客室中,忽然有了一股很濃的檀香味,我心裡在想:「嗯,有什麼神靈要來了!」
  
  這一位女士來了之後,問我是否知道她是誰?我說我不知道,她說我應該知道她是誰,我說:「妳應該知道,我不知道妳是誰呀!」
  
  由於那股檀香味,是從這位女士身上散發出來的,於是我說:「妳身上有一樣不是屬於妳的東西,是在借用妳的身體,準備做些什麼。」此時的她,似乎已不能分辨,那股檀香味和她自己之間是一是二了。
  
  接著我又說:「我能夠幫助妳的,就是從今以後,勸妳口中常稱彌陀聖號,不要再聽這樣東西的命令,心中常念五蘊皆空,漸漸地就會離開妳了。否則,妳會變成靈媒,對妳的家庭、工作、生活,都會有負面的影響,妳會變得很不正常。學佛的人,一定要在正常之中,開發平等的慈悲與無我的智慧。妳今天來這裡,附在妳身上的靈,也未想到我會講這番話,聽了之後,對你們都好。」
  
  像類似的現象,既非四神足,亦非神通,乃是靈體附身的功能,跟禪定無關,跟智慧不相應,和道品的修證無涉。最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用排斥它,也不必去注意它。

(聖嚴法師,西元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十一月五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