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就是主動、被動上皆無動機、無欲念、無貪愛、無嗔恨,於無七情六欲時,卻能了知六根所觸塵是什麼?因此亦無痴!
無欲的功夫用到「能自在」時,於被動上有動機、有欲念、有貪愛、有嗔恨,於有七情六欲時,卻仍能斷除執著習氣,進趣上地!...對,很神~,就是這麼神!跟禪宗慧能六祖的四句偈所言一致: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這個功夫重點在於「生滅自在」,以「真妄一如」而「一相無相」之故,所有起心動念、語默動靜都不離真如,貪就是捨、嗔就是慈、苦就是喜、樂就是悲。自在者觸眾生煩惱事時,能於當下引發菩提。這是菩薩果地大修行人的自在(斷無明)方法!因地眾生若非上上根器者很難用的來。
剛開始用功「無欲」,在被動上是無法達到上述說法,這是當事人還受執著習氣所拘束之故。請不要跟我說「你不是說無欲什麼都行嗎?」...就理上而言的確如所說。事上是另一回事!
好奇寶寶大約還會再追問,為何「理上」可行,而「事上」卻不行呢?...我假設會提這問題的是完全無佛法知識,或初接觸佛法者。就以世俗事來說,現今伊隆・馬斯克正當熱(未來就不一定了),他說這樣做、那樣做,就能成功把想要東西給造出來,見聞者您照著做,是否也能造出SpaceX 的火箭?
試問:《華嚴經》開示「一切唯心造」,見聞者當下心想從虛崆變出一塊黃金,就能變出嗎?
若變不出,吾等得出結論就是《華嚴經》在胡說八道?佛經所開示的,都在胡說八道嗎?
人與人雖然法身相同,但在報身上還是千差萬別的。尤其對解脫無明的修行人來說,差的更大~
因地用功者,因為還沒達到「生滅自在」,所以在被動上的功夫,是無法因惡心、惡言、惡行而不受報。而對於菩薩摩訶薩及諸佛化身來說,造惡等同也在造善!
例如《華嚴經》中的甘露王,以殘虐行為而被人民所恐懼、厭惡,但見聞者可曾了知,他是極高境界(佛經沒開示)的菩薩所化現的,度眾以金剛法(施行金剛法是密宗行者之難處,它需摩訶薩施用才不造惡業!)。善財童子參訪到這個大王時,也一樣恐懼、顫抖的要放棄,若不是其它大菩薩的鼓勵,這傢伙就喪失了斷無明的大因緣!
「無欲」的方法,就是禪宗的祖師禪,除了「當下證境不等同於佛」之外,光就「理」而言,它也等同「如來清淨禪」!畢竟祖師禪源於摩訶迦葉於靈鷲山所承受的佛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付囑的正法!
無欲,的另一個名稱是「無執著」,這就是祖師禪的本意!!
◆「無欲」的無為法,符合《楞嚴經》初心二決定義!
《楞嚴經》初心二決定義的第一義, 「因地發心,等同果地覺」。
《楞嚴經》經文如下:「
阿難! 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
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這被《圓覺經》稱為「悟淨圓覺」,無欲之當下時,能符合楞嚴經之第一義!
初心第二義是在挑選適用根器的解脫法門,發大勇猛心精進用功。這又簡分成二階。初階要達到「所欲」「澄靜不動,垢自沈澱」!《楞嚴經》經文如下:「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這被《圓覺經》稱為「持淨覺心」在用功。
整個用功過程,譬如比較傳統的磗砌建築工地,泥水工雖然「都具有同樣技術」,但有經驗的泥水工砌牆,會有一定的作業流程,有規有矩;沒經驗的資淺泥水工,雖也會做,但做起來就顯的很忙亂。
所以功夫的使用,首先是「持淨覺心」,之後才是「用功熟練度」。
當功夫熟練到「初伏客塵煩惱」之後,還剩第二階的最後功夫,就是經文所開示的「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但對無欲功夫的使用,仍有一種批評,評無欲就是在「用捨」,而詰問:「執著於捨,捨亦成執著」。所以為免此過錯,最後功夫是「捨亦捨,捨無可捨」,若能達到才能真正轉身!!此時,隨當事人過去、現在的因緣果報所呈現的「習氣與根器」,當下至少可入菩薩六地,乃至[彈指頃證佛地
。
◆「無欲」的無為法,符合《圓覺經》三種淨觀!
施用圓覺三淨觀的首要條件,須「悟淨圓覺」!...要說明淨、圓、覺,是需多花些時間。無欲本質符合淨圓,當用無欲時,當下則覺,而且是正等正覺!
第二個條件,就是「持淨覺心」。「淨覺心」,這其實就是佛知見的另一個名稱!十方一切皆是真如所化,哪裡又不清淨了?連屎糞都是真如所化,我看無一事物能自外於自如!當然,這是我所悟,不是我所證,雖然拾人牙慧,但也是悟佛知見者之公認見地。
持無欲用功時,等同持淨覺心!無欲故,即無生滅,本來無生,欲何為滅?熟練持用無欲時,常能體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感概!
持用三種淨觀的最終斷無明方式雖然不同,但過程必具上述二大條件。無欲無為法,除了同時具備二大條件之外,它的方法偏於《圓覺經》中的「禪那法」的斷無明方式。也就是「念念覺」的功夫,這是從七地菩薩起跳的用法(三摩缽提從六地起;奢摩他從八地起)!於每一心念皆能了知,而不執著。初修的人是用不來這功夫;而用的來的也常用的不夠精細,且常常失念!這是沒養成文殊菩薩所說的「 久習成巧 」淨習之故!習氣簡分有二種:染習、淨習。
本人以為,因地用功須化繁為簡,愈簡愈善,乃至於無,才能證入果地。而於果地依願返回三界廣度十方眾生時,則須相反的化簡為繁,愈繁愈善,了知所有的細節,乃至遍知十方一切,才更具能力可依眾生所願而廣度不同類眾生。
因為上述原因的認知,本人最終決定斷無明最簡單方法(至少適用本人),就是「 無欲 」!
◆ 進一步分析「無欲」
三界輪迴之源,來自貪、嗔、痴三毒,它在人道世界表現出來的就是七情六欲情緒,而「無欲」能斬情緒!但也因此被不知「無欲」原理及用功法者垢病為「無情人」!...無知真可憐,那個佛菩薩又是「有情人」的?!
無情,是解脫輪迴之必經之路!投生人道是半情半想;投生天道則想更多情更少。而情太重,卻反而墮入三惡道,鴿子的情就很濃,情愛過重又少行善,若墮入三惡道,很有可能投生鴿身。
阿羅漢乘有慧解脫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二大類,前者是指以純粹的智慧作用來斷除三毒;後者則是禪定、智慧一起作用來斷除三毒。由此可了知斷除七情六欲(貪嗔)是首先目標,而當人用功「無欲」時,就不再有貪嗔,無所欲之故!六根觸六塵就不再有執著,而這在果位上是證阿羅漢乘三果阿那含,或是菩薩乘五地位。
接下來則是「無欲」另一個功用,於無欲時能知六塵,而非無知!!
若用功到六根觸六塵而無所知,則意識不起作用,此時「不再作意」,若不是入四禪無想定,就是已入阿羅漢的滅盡定,乃至入涅槃!而「無欲」並不是「無知」,須知這是二回事!
例如,路上有一小灰石子,路人經過看到它時,不起貪愛之欲,以其無價值之故;對其亦不起嗔恨之欲,以其無礙也無仇怨之故。但路人卻依然了知所見的是「小灰石子」,不會因為不起貪嗔習氣,就變的「無知」。須識「無知」是痴毒的習氣!
所以,真正已悟佛知見者,「如實知」從本以來,並未曾與真如相離,所有一切悉皆真如所化,此謂「真常」!《大般涅槃經》的常、樂、我、淨,主要就在說這件事。(推薦點閱 [ 虛空海 )
就如《楞嚴經》中「演若達多」的典故,他以為失去了頭,而發狂奔走,但又何曾真有失去過呢?...「妄」就是這麼奇怪的現象:「本來無生,卻執著有生滅」。這不是在否決生滅,而是在否決「執著於生滅」的執著習氣!「執著」是妄,而妄則無生、不存在,它只是眾生的錯覺,如空花、水月、陽炎,本就不存在,卻被眾生執著它的確存在!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從初發心前,就已悟淨圓覺,「如實知」本來無生,妄有生滅,於是初發心時,當下境界即等同佛之果地覺!但這只是「理上」領悟,而無始劫來的輪迴習氣(俱生法執;無明),卻仍然在作用,所以「事上」就須用功。這也是何以《楞嚴經》開示到最後,仍然還是又加了以下四句偈:
「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
既然本來無生,即無世界、無眾生、無輪迴,那麼還要修行嗎?......當然不需要!!所以真正的大修人都不俢行,只是「 不增益無明習氣 」罷了!這個「無明習氣」就是殺、盜、淫三緣,「三緣斷故,三因不生」,三因就是貪、嗔、痴。若三緣已斷,則不再生出三毒,乃至能斷無明!因此「 不增益無明習氣 」的身口意行,就成了修行人所謂的「用功方法」。
「無欲」,乃訴求當下無執著,就是對三緣不增益之意思!
「無欲」也是禪宗「保任」的意思。保,無論境界生滅,一直是保持淨覺心(即佛之果地覺。無欲時,理上等同佛之果地覺,事上也應如此,但實際不能如此,當事人有執著習氣之故);任,是知心念生滅而不隨(亦是無欲),任心念自生自滅之意思(欲令心念不生,因地眾生也做不到)。
因地用功時,應須無欲不動心,無欲不是無知,這是二回事。它雖然是有功用,但在理上是等同「無功用行」,差別在事上還沒斷除妄想執著罷了。若實際功夫達標了,即可斷除三毒習氣,至入了八地菩薩位之後,才能隨意動!不管是動七情六欲還是動意識。這指,此時度眾生才能隨願而行!
因地修行用功於「無欲」,也符合老子的見解,云:「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無欲口訣是: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修行境界流程==
如實知(悟淨圓覺、悟佛知見)=> 持淨覺心 => 用功「無欲」=>「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入菩薩六地
=> ...(逐層斷惑)... => 入佛地!實證「因地發心,等同果地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