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 

No. 384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 (卷2) T12, p1024b
此經又名:菩薩處胎經。

佛告彌勒。汝豈不憶古昔無數阿僧祇劫。去此西北六十二恆河沙剎。佛名平等。其剎名無形。如今現在說法。無有辟支佛聲聞乘。無有日月時節劫數多少。彼佛教化盡一佛界。現界眾生。盡得成佛。更不移處他佛世界。

云何彌勒。當名彼佛為過去未來現在耶。

彌勒白佛言。亦過去現在未來。何以故。皆從諸剎往至彼土。諸緣盡眾生盡。得度脫故現有現在(注一)。

佛告彌勒。汝今現在耶。
(法迄巴釋:這是雙關語。意指,您有現在嗎?及,您已成佛了嗎?)

對曰。不也世尊。名雖現在。行不現在。前行過去。後行未至。識、念、思惟三事成就。是故無現在。
(法迄巴釋:
  所有時間、空間,都是妄的作用,成佛者不執著當下的變相,因此「現在」執著。即便「現在」
  仍然在識的流注中,被賦名為「住」,而可能產生「妄的作用」!所謂佛,即非佛,是謂佛!
 )

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

彌勒言。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復次。微識極微細過於微塵。此微塵識不可睹見。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

彌勒當知。未有狐疑(注二)。此微塵識亦受四氣亦有四生。

何以故。眾生無邊。邊亦無邊(注三)。如來亦無邊。道亦無邊。一切言有。有亦無有。無界無處無住。亦無教授化眾生者。此名逆順三昧。不住。不不住。一相無相。不著不縛亦無真際。修治道場淨佛境界。權變無數。非下劣所及。


**********************************************************************
  注釋(2022-09-22補述)
************************************
【注一】
應該是大正新脩大藏經 (或其所引用的中國藏經)的「斷句錯誤」。

原段落是:「諸緣盡眾生盡。得度脫故現有現在。」
應改正為:「諸緣盡眾生。盡得度脫故。現有現在。

要看懂它的意思,須同時理解以下經文:『
  佛告彌勒。汝今現在耶。
  對曰。不也世尊。名雖現在。行不現在。前行過去。後行未至。
  識、念、思惟三事成就。是故無現在。


法迄巴釋:
三事和合所成,是因緣法,依此因緣和合現象而被稱為「現在」。這個所謂的「現在」之認知,只是個錯覺,甚至是妄想!

實際並沒有一個真實的「現在」曾存在過!

因緣和合之剎那,它又滅了,剎那剎那的成住壞空是生滅之必然!!所以,「現在」只是個名稱,實際不存有「現在」!如彌勒菩薩所開示:『 名雖現在。行不現在。前行過去。後行未至。識、念、思惟三事成就。是故無現在。 』

識:應理解為「意識」。
念:應理解為「心」義,今心之故。
思惟:應理解為「意」,具了知、「思」心所功能。「思」偏向俱生我執(思惑);「了知」偏向分別我執(見惑)。

此三項意旨,須歸納入「心、意、意識」三項。


◆ 特別注意
  不要把識的「流注住」當成「現在」,否則就是「未悟佛知見」,是不懂佛法弘揚目的
  的傻子,或是「純抬槓」,閩語稱為「噠(咋)嘴鼓」,意指就是渣子純粹來找碴的!

  佛在《解深密經》亦有四句偈,在警愓修行人不要把「流注」現象當作「真實、我」來看待   ,四句偈如下: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佛法定義一切皆是「不間斷地生滅」,它被稱為「無常」,以無常故,所以無我!「流注住」
  有「住」義,這剎那間不就是「我」嗎?......

  佛法中對「我」的定義,是「常而不變」 ,這個我存在嗎?...當然不存在!

  但若把「常」義,延伸其義為「長期不變是謂常(即便中間有生滅)」(這是佛陀時代曾出
  現過的觀念,現今在維基百中科仍可看到這樣的解釋「常」義
),而不是「永恒不變是謂常」 ,那麼,如來藏之「體」義,就有生滅無常的現象。

例如,境風吹識浪,識浪出於第八識,於是第八識有生滅,是謂無常,但在外道的見解
,無量劫後第八識習氣瀑流仍繼續的在流注,第八識仍存在,外道以此認為「有生滅」
的第八識是常,它謂「業相」。而佛法對於第八識之常,在《楞伽經》中是定義於
「真相」,它是八不含義之常。雖然二者皆得到「泛名第八識」是常,但此常之義理已
完全不同(中共常用這一套手法偷換概念。經濟統計數字不好看就改變「統計原則」)。

由於對「常」義理解不同,佛法行者與外道就產生了爭執,這原因來自外道沒有正見所
致!這也是何以上述《解深密經》四句偈中的「不開演」原因。

  「常」義,須理解為「永恒不變」,具有八不含義。即便「境風吹識浪」,識浪是第八識
  的「變相」,但識浪的波峰或波谷,哪一處又離大海而獨立存在了呢?所以,智者論解脫
  法或佛法,須具智依「體、相、用、法」來論。論議目的,必須歸於「破執」!這是因明
  辯論之訴求。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又,有一些愚痴人搞怪,在「我」之前冠一個「真」字,稱有「真我」實在,以真我二字來
  取代真如、如如。佛菩薩真的辛苦,以無量時間調教「無明眾生」放棄我見,吾輩具智者豈
  可不知,這種「經過眾生意識所想像出來」的「真我」,也仍是「劣法」,乃屬於「見取見」
  ,並不是《大般涅槃經》中所揭示之「常、樂、我、淨」之意義。即便眾生說的跟佛一模一樣
  ,也還是見取見,以未斷「俱生我執」之故!這種說法與聖相同,卻不被佛所認可的狀況,可
  參閱右列經文的開示:「同偈語,帝釋說即非善受,阿羅漢說即善受


------
由「現在」一辭,引起我有意願說明「真常」及其與「變相」之二者關係。

「所謂相在,即非實在,是謂實在」!

相在,如同空花、旋火輪,看似存在,以本體立場而言實不存在,它只是眾生的錯覺,所以被稱為「妄」!說它「非實在」,則因為它非永恒常在,而是剎那剎那的變化不止。

就試著把它擬人化說說。

這就如同丈夫從家中外出上班,經過餐廰時就順手拿個餅乾下肚,結果老婆看到「就執著」這件事,一輩子忘不了,一直拿來嘮叨!而老公不勝其煩的說:「就是個生滅變化中一瞬間的事,過去就過去了,有必要一直執著不放嗎?」......

眾生就像這位老婆一樣的放不下!所以眾生的「妄之執」,等同這位老婆「一直把這件事反復拿出來碎碎唸」的行為。這樣一直拿來干擾老公,也這樣的輪迴不休的自我煩惱,同時可能令與她有關的其它人,因見聞此事也跟著煩惱!!例如家中的小孩。

「非實在」的意義已說,但為何又說不執著它實在,才是實在呢?這是因為,所有一切的相都是本體的變相!!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謂也。當然說這個「變相」也等同「真相」,是從體相用法之「體」上來說的。例如,真如之海被境風吹起識浪,此變相之浪本質仍是真如之海。

想了解上述這種思想,建議參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以下舉其重點之偈文:
    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已離覺所覺,亦離相所相。
    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若無有見者,云何而分別?
    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陰非在陰,亦非有餘雜。
    亦非有諸性,如彼妄想見,當知亦非無,此法法亦爾。
    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
    或於我非我,言說量留連,沉溺於二邊,自壞壞世間。
    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是名為正觀,不毀大導師。


看完上述偈文,我只有用另一段佛語來感嘆:
  大慧,是名三藐三菩提佛陀!
  大慧,三藐三菩提佛陀者,離一切根量!

而我個人形容的常用語是:「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已破除執著就不再執著六塵的各類反應)

再續變相議題!

無論相是怎麼變,都不離本體而顯化!本體如同黃金塊,被妄力鑄成金碗、金筷子、金湯匙,碗、筷、匙不是同一相,但它的本質卻相同都是黃金。

因為「變相」的「變」之動作,是本體的生滅現象,以「相」而言,因為本體自無始以來,就永恒不斷地生滅!因此所變而產生之相,全都是本體的變相。有差別的是,眾生「自覺有我」,而執著此變相,而已斷三毒的聖人,了知變相而不執著。

這個「變相」之「變」的行為,無論是否已被眾生執著,它都是「妄」,以本體立場而言,妄不存在!而眾生及修行者為了辨識妄的現象,把導致這個「變」的動作之來源,稱為「妄」!!

依於妄,於是有諸多「實際不存在,但又存在」的各類現象(相)!到底它是存在或不存在,要依立場而言!對於有身見的執著者,佛就開示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諦法,乃至十二因緣法;有常見者,開示般若;有空見者,開示大般涅槃法...,如此等等依眾生習氣、立場而有不同破法!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智者應「如實知」,看透一切表相是背後的妄所變!而「妄」則是您當下的執著!以科學觀點來說,當下執著時,量子波函數就塌陷,於是三界中的三種相續就成立!!

------
依於識蘊,以下再舉三界內的三種相續來說說!


△ 眾生相續之遞嬗意義,如下:

妄(俱生法執) => 第八識 (見分之法執 + 相分之法執) => 妄繼續演化,致第八識見分繼續執著
=> 第七識(意根)
=> 意識(意根+六塵相) => 前五識 (前五根 + 前五塵相)

△ 世界相續(十方宇宙)之遞嬗意義,如下:
妄(俱生法執) => 第八識 (見分之法執 + 相分之法執) => 妄繼續演化,致第八識見分繼續執著
=> 第七識(意根)
=> 三界;即量子波函數塌陷 (意根 + 第八識相分)


△ 業果相續(輪迴)之遞嬗意義,如下:

妄(俱生法執) => 第八識 (見分之法執 + 相分之法執) => 妄繼續演化,致第八識見分繼續執著
=> 第七識(意根)
=> 貪嗔二元化執著(人類即靈魂,非人類則為依於不同頻率而產生之生命體)
=> 具靈魂之生命體的輪迴投生(地水火風、植物與動物肉體、人類肉體,這些都不能投生)

眾生類別參閱「 十二類眾生

------
做個總結。本帖全部經文之精髓在於:
  「本體(如如)」及「本體變相(妄)」的概念!
  即,本體即一切(真常),而所有一切皆是本體的變相(真常唯心)!

性覺必明,如如本無妄!妄為明覺,奈何「自覺有我」出現眾生。三界依於「覺明」而生,以下引《楞嚴經》第四卷眾生相續的經文,說明眾生產生之原因: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
  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再引用《楞嚴經》中引起三種相續之經文,說明所有一切真正產生的原因(三界及高於三界的法執):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
以下的問答有更精細的說明:
  請教:「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之真義

我個人稱如如中又出現眾生的現象,以客觀角度來說,稱其為「必然性」!即所謂的「自然」。這就何以「眾生無量」度之不盡的原因,因為本覺大海一直不斷地產生新的眾生之故!我稱此如如的本覺大海為為「虛空海」,它一直如虛空般的「常在」,卻又一直如大海一般的「生滅」!

「自然、因緣」在《楞嚴經》中被佛所否決,有這類現象乃來自眾生的「妄覺」所致!若能入佛知見,則不會認同「自然、因緣」的意義。

既然我懂這道理,又為何在上文說「必然性」呢?......這樣形容吧,眾生吃飯,佛是否也吃飯?

  若佛也吃飯,為何不墮入眾生數而輪迴呢?
  若佛也吃飯,為何不墮入眾生數而輪迴呢?
  若佛也吃飯,為何不墮入眾生數而輪迴呢?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本想讓有緣人自己仔細反復的思考,或找尋經文來取得答案,但我不在您身邊,無法確定您真能悟得結論,因此就直接在這裡說破吧!結論是因為:

  雖有生滅相,眾生有執著,佛無執著!!

簡單興例,有緣見聞者您看電影,看到惡人被好人給殺了,心中覺得舒爽,出了電影後,您會依這個舒爽感,就去找惡人殺了嗎?......,相信正常人不會做這些反社會的事,雖然「這個社會」問題非常大!而正常人不做殺惡人之原因非常多,主要在於幾點:
  1、這是警察的工作。
  2、國家社會長久教育不允許。
  3、於心不忍
  4、不想自尋煩惱
  5、沒經驗

其它未說的因素就更多了...!簡單的歸結,那就是:「具有自我克制能力」!

  而佛的克制能力更變態,已把「克制」本身這個拘束也克制了,無無之後就是「不可說、不可思議」!
  如人以刀自然其首,未斷之前有首、刀之二元現象,既斷之後則「不可說、不可思議」。

再以佛的主觀角度來說,心生眾生生,心滅眾生滅!(「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的心念寂滅,不是阿羅漢境界,而是八地菩薩的境界。因此,佛經開示,此時必須經由佛來「啟智門」,否則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建議參閱:「云何如來,云何妄?」及該文之下所附的二個推薦閱讀文章(有較詳細解釋「虛空海」之意義)。


【注二】
未有狐疑,應做「莫」有狐疑。
「未」字與「莫」字意思相近,但絕不相同。


【注三】
疑是經文錯舛,應作「識亦無邊」。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開示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唸佛外,不起別念。
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菩薩雖見空法,而不作證!

【法迄巴注】
不作證,意指不住、不取、不滿足於彼。若於空法作證,
則住二乘境界,不得菩提,無法斷妄證真。
*****************************************************
**********************

No. 220d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563) T07, p0907a

時善現便白佛言。云何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現入空定。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觀諸色受想行識空。作此觀時不令心亂。若心不亂則如實見法。雖如實見法而不作證。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菩薩
雖見空法而不作證。


佛告善現。是諸菩薩觀
法空時先作是念。我應觀法諸相皆空。而於其中不應作證。我為學故觀諸法空。不為證故觀諸法空。今是學時非為證時。是諸菩薩未入定位。攝心於境非入定時。菩薩爾時雖不退失菩提分法而不盡漏。


所以者何。是諸
菩薩成就廣大智慧善根。能自審思我於空法。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應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諸法空圓滿一切菩提分法。不應今時證於實際。墮二乘地不得菩提。


譬如
有人勇健威猛。所立堅固形貌端嚴。六十四能無不具足。於餘伎術學至究竟。具多最勝功德屍羅。聰慧巧言善能酬對。具慈具義有大勢力。諸有所為皆能成辦善事業故功少利多由此眾人無不敬愛。有因緣故將其父母妻子眷屬發趣他方。中路經過險難曠野。其中多有惡獸怨賊。眷屬大小無不驚惶。其人自恃多諸伎術。威猛勇健身意泰然。安慰父母妻子眷屬。勿有憂懼必令無苦。疾度曠野至安隱處。彼人爾時化作種種勇銳兵仗。遇諸怨敵令彼見之自然退散。故彼壯士於曠野中。惡獸怨賊無傷害意。善權方便將諸眷屬。疾度曠野至安樂處。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愍生死苦諸有情類。繫念安住慈悲喜捨。攝受般若波羅蜜多殊勝善根。方便善巧如佛所許持諸功德。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雖具修空而不作證。深心愍念一切有情。緣諸有情慾施安樂。是諸菩薩超煩惱品。亦超魔品乘地。雖住空定而不盡漏。雖善習空而不作證。


爾時菩薩住空定中。雖於相不執而不證無相。如堅翅鳥飛騰虛空。自在翱翔久不墮落。雖依空戲而不住空。亦不為空之所拘礙。諸菩薩眾亦復如是。雖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住空無相無願。乃至佛法未極圓滿。終不依彼永盡諸漏。如有壯夫善閒射術。欲顯己伎仰射虛空。為令空中箭不墮地。復以後箭射前箭筈。如是展轉經於多時。箭箭相承不令其墮。若欲令墮便止後箭。爾時諸箭方頓墮落。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殊勝方便善巧。乃至善根未極成熟。終不中道證於實際。若時善根已極成熟。便證實際得大菩提。是故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皆應如是。於深法性審諦觀察。若諸佛法未極圓滿不應作證。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是諸菩薩能為難事。雖學深法而不作證。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此諸菩薩誓不棄捨一切有情能辦斯事。謂諸菩薩發廣大心。為脫有情生死苦故。雖數引發三解脫門。而於中道不證實際。所以者何。所欲度脫不應捨故。方便善巧所護持故。不應中間證於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