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
其實,您所有的疑惑,最最值得去探討的,反而是「覺明空昧。相待成搖」這二句所引起的效應!!
仔細的思惟以下經文:
「
佛言。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
為何,在性覺必明中,出現「妄為明覺」的現象呢?這才是整個佛法中的重點:「妄」為何產生?...
依現今新時代所接觸的正面外星人的說法,稱宇宙的產生是「神聖本源與主要異常互動的結果」!原生異常(有時翻譯成「主要異常」),它也是中文「妄」的意思,只是用辭不一罷了!
說到底,妄的產生,就是個「必然會發生」的現象罷了!只是發生無因,發生之後又剎那剎那生滅不停。於生滅中,分出二種現象:「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後者稱為三界輪迴;前者是果地菩薩的生死(生滅),只是不再稱此狀況是「輪迴」罷了!
想要了解上述所說的「妄」之意義,乃至其何以產生之答案,必須看註一及註二的經文開示!
---
閱完註一及註二經文,吾人會有一個感受:「本來都沒發生」。又會導致另一個感想:『於無生中,又發生了所有一切,這個發生沒有原因,因此被稱為「妄」』。
妄,以佛語來說就是本質上沒有發生(依體而言),但妄所產生的眾生們,卻自以為妄有效應(依相用而言)。
成佛者,如同入涅槃的阿羅漢,沒有什麼可得,只是斷無明(妄),解脫二生死現象而已(仍在生滅中,但已自在)。因為眾生本身就是不離生滅的現象(果地佛菩薩亦然,但已自在)。如人持刀,以斷自首,殺人者是他,所殺的對象也是他,自作自受!
依佛的知見,本來無生,所以也沒什麼可斷除、可消滅,但吾等眾生就是愚痴而被妄所左右,而被輪迴所拘束,所以,吾人應如何在本來無生中,去斷除本就不存在的事呢(指妄)?
本來無生,在無生之中,有妄出生!眾生因此「顛倒」自以為有我,於是迷於顛倒中,如同虛空無生,莫名的就出現浮雲,浮雲自覺有我,而以為浮雲真的存在。(當然依科學解釋能出現浮雲是有原因,但所有的原因追究到最底層時,就找不出原因,而原始的原因來源就是「妄」,於無生中,莫名的發生,因為佛不認同它「確實」有發生,所以把這類發生現象稱為「妄」)
吾人可以站在佛的立場去思惟一切(這是最正確的角度),也可用眾生的角度去看事情,更可用第三方的客觀角度去看事,把所有一切看成有體、相、用、法的狀況。佛的立場是從「體」的立場看事。二乘阿羅漢是從「相」的立場去看事。禪宗行者則從「用(作用)」的立場去看事。密宗行者則從「法(方法)」的角度去看事。吾人可以四者齊看,哪個方法對自己斷惑最有效的,就用哪一個。
佛法對執著而言,它是消去法,不是累加法。所以,修行的過程及結果,是要達到煩惱愈來愈少,凡是違背這原則的,都一定要遠離!
若要從體入手用功,那麼就不斷反復的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沒發生,並且在行住坐臥之中都不離開這知見,並要在生活中,把自己身口意行為,養成一個淨習,一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淨習。那麼,這個修行人就要有些小技巧來達到。
他首先要「立志」,立下所有一切都非真,而我本人要「無欲」!!因為我無欲,所以我不執著一切已發生、將發生的事件。當自己內心真的達到無欲時,那至少已斷貪瞋二毒,證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境界。如是漸增,把自己的執著習氣,一分分的削除掉!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
2024-04-06 補述
**********************
妄有二大類:主動與被動。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主動涵義。
被動含意,就是已墮入三界的輪迴眾生「六根觸六塵」後之「主觀意識/我執」反應。參閱「『妄』之說明」
依正面外星人的觀點,宇宙誕生於「神聖本源與主要異常互動的結果」。
這意指,三界(宇宙)是「性覺必明(如來藏;虛空海;神聖本源)」與「妄為明覺(潛在主要異常;原生異常)」之交互作用而產生。
但上述這種認知,還只歸於輪迴現象的生死(貪嗔痴三毒/我執之生滅)。
另一更高深的生死(塵沙惑/法執之生滅),是已超越三界輪迴拘束之聖人(佛及菩薩摩訶薩)的生死(雖不斷生死/生滅,但仍能自在),是這些仍在輪迴中的正面外星人及其組織(銀河聯盟;舊名「光之銀河聯邦」)仍不具有的知識、認知!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菩薩十地位、等覺位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c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法迄巴按:菩薩在此地才真正起用)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菩薩十迴向位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b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如相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如相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菩薩十信位
建議要先看:楞嚴經斷無明成佛方式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a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a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法無定法,漸修至頓修
【1】法無定法
若吾人有仔細的看《楞嚴經》,會發現25圓通章中的各個菩薩及大阿羅漢們的修行方法不同,但都可能斷三毒乃至能轉識成智入菩薩深定,證諸三昧等。這裡有個很深的意味:「為何皆可如此呢?」
每個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其所修行的方法也不同!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但祂也曾經犯了一個教導上的錯誤(註一)。故事是祂有二個弟子,在世俗時一個是打金器的,一個是浣衣(染布)的,但舍利弗教打金器的白骨觀,教浣衣的數息觀,此二弟子多年打坐都無法入定,以此因緣而有邪見,以為沒有涅槃無漏之法。
佛聞此事,喚舍利弗並斥責其不善教,不能先觀察此二弟子的根器,於是佛重新對此二弟子說法,令打金器的改用數息觀,浣衣的作白骨觀,結果不久此二比丘都證阿羅漢果。
這個典故顯示了,要學什麼法門,跟學習者的根器有關係,愈契合根器的法門,愈容易有成就,所以更印證「法無定法」的含意。
【2】頓漸修
依《圓覺經》開示,有三種淨觀,排列組合共有25種定輪的頓漸修法,都可以斷無明證佛地。吾人要挑哪一個,若有過來人指引則最佳,若沒有,那就必須自我省察自己的習氣是什麼,才能決定自己要修哪一個法門。甚至佛還教導《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卷)的占卜方式來決定,不過我個人不讚同使用此方式,因為能正式持用《圓覺經》「淨覺心」者,我的觀察個個都已得「法眼淨」,有足夠的智慧自我省察要用哪一個方法。
我本人過去所使用的方法,也是漸修的方法。貪欲重就不淨觀,瞋怒重就慈悲觀,愚痴重就因緣觀,而這三種也是對治三毒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那麼,為何我後來改用頓修法而不續用此三種漸修方式呢?
每個人之人生中不同階段,因應業報及習氣,都會有不同的決定,這些決定形成這個人未來行事方式,我本人因為逐漸的深入習氣、深入佛法,於是漸漸的了知一件事:「所有的輪迴,最基本的原因,來自於貪欲」
因為上述的了知,知道貪愛重者,必有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之故,也必然將因此三苦而能產生嗔怒!嗔怒與貪愛如同手之二面,要一時俱斷此二毒的方式,對我本人而言,只需要斷貪愛即可!因為有這樣的了知,所以我本人不再用漸修法,而改用頓修法。
頓修法又名「總持法」,術語稱為「陀羅尼法」,這裡是指「義陀羅尼」。它只需要顧到一個對象,使自己不犯禁,就能有成就,這也是禪宗的法門:簡單又有效!
這個方法,我一向立有二句偈,以便加深記憶:「無欲為體,無住為用」 (「內存無欲,外無所住」或「內無所欲,外無所住」)
但如同所知的法無定法,簡單有效是對我本人而言,對某些眾生來說,就不必然也一樣愛用這個方式,這沒有誰對與錯,只是「根器(習氣)」不同而已,例如某些人偏愛密宗的繁瑣儀軌,或愛往生佛土的持名念佛方法。
對一位每頓都要吃五大碗的人,而要求他只能吃一碗,因為體質問題,也許他會餓死;對每頓只適合吃一碗的人,要求一定要吃五大碗,反而會撐死他。所以「法無定法」!
您詢問我為何不如何如何時,應該是不理解上述的道理,或是已理解,但卻不知我本人也同時已理解上述道理,而變更修行方式。
【3】修行諸乘
佛法的弘佈,主要是基於體相用或體相用法。要用哪一種,要須依求法者根器而異,也就是所謂的「法無定法」。
三藏十二部佛法,弘佈時有顯密說,顯義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表面可以看得懂的含意;密義是須深思的、是頓修法的含意。以「三藏十二部」為例,顯法之三藏就是經律論,十二部是指三藏內容之十二種開示體裁;密法之三藏則指「貪瞋痴」,明此三毒含意,則佛法已說完。十二部則是產生三毒的十二種要項,是指十二入,即六根加六塵。
所以,了知佛法顯密義者,又同時在用頓修法者,在看佛經時,很容易看到其它不同修行方法者所不能理解的經義。佛說菩薩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其實,在《妙法蓮華經》中的八歲龍女示現成佛,就已破此說法。對於頓修者來說,三大阿僧祇劫的「三」只代表「三毒」,它的意思是指若能斷三毒夠徹底的話,就能即生成佛的意思。
當然,又有人不同意我的說法,以為只斷三毒應該只證阿羅漢果,何以能成佛呢? 這也是我為何要在說明斷三毒時,加了「夠徹底」的字眼!有智慧的人,在讀他人文章時,會「獨具慧眼」,可以在他人行文中之用辭遣字看出不同含意!其實,佛的開示也是同樣的方式,這從佛經中的顯密義可以看得出來。
佛法是斷前人習氣之方法,前人指的是立於佛之前面的人。有時他們來求法,有時他們來譏諷佛陀,但佛陀都以大慈大悲智慧,依往昔所發的度眾菩提誓願(註二),依其根器而弘揚適合他們的方法,以便善加以斷除其習氣,如同「註一」所引用經文之說明。因為佛是如此的弘揚佛法,資是學習佛法者就變成有不同乘之別,可惜的是,所證境界轉低之乘別者,無法理解高境界之心態,而無證境之低乘別者,就造了許多某日要受報的口業,「不會學習」而有這樣結果,實在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4】「無欲為體,無住為用」
當有緣人看到本人行文至此時,而您又同樣是頓修法行者,或是朝向頓修法用功的人,那麼,您應該已理解何以我用「無欲為體,無住為用」這個二句偈的本意了吧? 不過,我仍然樂意多嘴加以說明它們的意思,以免令某些還沒準備好的有緣人,喪失學法機緣。
佛法之體相用含意,從畢竟空角度來說:
譬如以虛空為體,雲(相)自生(妄)於虛空而浮動(用),
又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其生而生,亦不隨其滅而滅。
從勝義有角度來說:
譬如以金塊為體,經鑄工(妄)而成金碗(相)、金筷(相)
,金碗具有盛物功能(用),金筷具有挾物功能(用),金塊
雖變形,但本質不變。
其它適合說明的,還有圓鏡喻、水月喻、空花喻、夢喻...等等。
當行者已頓悟佛法之體相用含意,那麼就能了知,「體本無生」!而「體」的別名又另有佛性、自性、真如、如來、如來藏、第八識真相...等之用辭。
吾人於相用(妄)中自覺有我,而以為此我為真,因此無量劫來不斷的輪迴,但在輪迴中,因為接觸某些善知識,給予吾人種下學佛法的種子,因此投胎諸世界經過學習佛法後了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於是,對某些根器者,他們以為,要使自己不再輪迴,只有令相用(眾生自己)如浮雲一般的入滅,於是以為「涅槃寂滅」才是人生最終究之目的。我個人只能說:這三法印,只適合這類根器者學習而已!
由於佛菩薩之出世,令人了知佛法並不只有「三法印」而已(所以佛不出世,只有辟支佛而無佛法,辟支佛命終之後只能寂滅,而不能再出世度化眾生),另還有「一實相印」,此印曰「無生」。
無論相用之生與滅,它的本質都是妄,妄就是生滅,生滅就是眾生,眾生就是妄,這其實是一體多面的現象。如同冰化為水,水化為汽一般的變化現象。
吾人在某國家,必須遵守該國之法律,否則可能違法而被繫獄,所以在該國生活,須以該國法律為準。而學佛法者呢? 當然必須以佛的立場、角度去看事物為準,這樣才能斷無明,而不是只能斷煩惱證阿羅漢果而已。所以,凡是論佛法或弘揚佛法,若不是必須要因應眾生、求法者根器之需求,基本都要以「體」義來弘揚。
那麼,什麼是佛法之體義呢? 佛,不是二乘阿羅漢,所以佛乘、金剛乘、菩薩乘之弘揚者,言體義,必言無生!
於人世中生活,因為是眾生,所以必有貪瞋痴三毒之七情六欲等表現,既然要學佛,那就要以佛角度去看人生,也就是上文所說的,要以「體」(無生)角度去看人生。
若本來無生,那麼是誰在受果報呢?(註三) 其實,一直是妄生妄滅,妄(眾生)自己受自己的妄(果報),一切都是妄!所以,我以前曾說過,佛法不一定要立無生義,它如同數學中的共軛虛根,本身並不存在於自然界,只是為了數學運算便利而施設而已。無生也是如此,它沒有生與滅,只是為了斷眾生執著而施設的一個說法而已!
對於不需要這類「體」義(無生義)施設者,他們所學的就是斷除相用(妄、無明)的作用,於是有涅槃可入,但並不是每一個斷除相用(無明)者,都一定是二乘人,我本人就不認為自己是二乘人,但對我來說,無生之施設是可有可無!畢竟,眾生要學習的只是斷除無明(妄)之作用而已,懂不懂無生並不是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在數學上具有不同定義)。有緣人可以參考註四經文,以了解從相用之因綠法也可以斷無明之事。
話題拉回本人所立這個二句偈的意義。
體:基本。我的陀羅尼就是以無欲為體,因為於妄(相用)中貪愛是一切根本,有了貪愛之後,就想去取,取時就有求不得苦,取得之後又有愛別離之苦,於取得過程遇到阻礙,又產生了怨憎會之苦,等等各類的苦,都源於「貪愛」的習氣。
所以,要斷三毒煩惱,就必須先斷貪愛!那麼,怎麼斷呢? 很簡單的道理,就是「無欲」!如見路邊石,對它不貪愛,所以當下無欲。當下無欲,所以對它不貪愛。因此,路邊石被拿走、被壓碎,自己都不起心動念。當無欲成為淨習,成為修行人六根應六塵的直接反應時,修行人就無情,所想轉為智(意識逐漸轉變成「妙觀察智」)。由智生(入世智)之故,般若(出世智)就逐漸跟著產生。所以我常誦註五的偈語,來解除當下不可遏止的三毒習氣。
因為貪愛為一切苦本,所以行者無論是否悟四諦、悟十二因緣、悟無生,都必須斷貪愛。貪愛能斷,則瞋怒齊斷,二乘人當下即證三果,大乘人當下則證五地菩薩位。而痴的習氣因為已斷貪愛之故,不久將斷貪愛之淨習,而自動證得!最差的二乘三果賢人也能往生五不還天中,慢慢自發的證得。(大乘五地菩薩則會往生佛土)
我因為悟到這個道理,所以陀羅尼就立下「無欲為體」(內存無欲)。但又了知,這只是二乘法,依此法最後只能入涅槃,但我不依二乘法,於是另立「無住為用」(外無所住),這指不排斥所有作用,但於任一作用中,因為無欲,所以無所住,不被其所影響,而產生新的貪愛或瞋怒習氣,乃至不生愚痴習氣。
【5】慧解脫者能有神通嗎?
慧解脫者能有神通嗎? 我的說法:不打坐也一樣可有神通。
很多人不同意這個議題,我只能說,反對者是本身沒有這方面經驗,而知識又不足所導致。
例如,有些人過去世有修行到神通,而今世投胎後,雖然忘了此事,但以前世帶來的業報之故,而能有五種神通。
我小時候就曾有天眼通的經驗,那時我曾經可以透視瓦楞紙箱,而那時候我也沒有在打坐!
其實,所謂神通,是經由打坐行為來解除今世業報對肉體的拘束,使得六根具有一般世俗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例如肉眼不再只有肉眼視力,而能看透物質,耳朵等其它五根反應也類推。
那麼,要達到上述解除業報對肉體拘束一定要靠打坐嗎? 其實不是,它的來源有幾項。以走頓修或慧解脫路者來說,則是由慧力而產生定力效應(註六)。而這類慧力所產生之定力,並不只是從打坐才能產生(從如實知而生)。就算從來沒能入過初禪,但以足夠慧力,要產生神通也不用多久時間,佛經說是須臾之間,參考註七。
我想行文至此,有緣見聞者比較可能感興趣的是,如何經由慧力而產生定力呢? 而這類定力,能入三昧嗎? 能發神通嗎? 這的確是個好問題,以下略說。
頓修行者,即便不打坐,因為心靜,他也會有「行氣通脈」的效應。以我本人為例,心夠靜時,氣脈就通暢。初時就是這裡發熱,那裡發熱,漸漸的就有熱氣走脈。跟打坐沒有多大差異。
輪迴的原因在於有三毒習氣,而要斷三毒習氣卻並不必一定要打坐,這是搞錯目標,而不能理解,障礙使吾人輪迴的是什麼? 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叫「般舟三昧」,它就是不必打坐,純靠行走來入定的方式。
修行,並不是一定要打坐才行,行住臥也一樣可以修行,重點是這個心(心念、習氣)是否能「無欲」? 於用功無欲時,雖然沒有打坐,但心念也一樣束於一,於是就產生「一心禪支」,由心念束一之故,於是就能反業報拘束,而逐漸進入禪定中。
吾人真能無欲,就進入中庸所謂「未發」的狀態(參考註八)。用功無欲時,心自然就容易寧靜,寧靜時心念就能專一,於專一時(一心禪支)肉體的氣機就能發動而走脈。就算不談這些物理現象,於用功無欲時,三毒習氣也會漸薄,三毒習氣濃薄才是解脫輪迴者要注意的目標!
或許還有人會起疑問:「為何用功於無欲,而能解脫輪迴。但我們所知的,沒有禪定的話,之前的用功都不夠穩固。今日不想的,但在明日卻又想要了」
對於一般世俗人,或知見不足者,或沒有經過慧解脫之過來人指導者,有上述之類疑惑是正常現象!這類人,應該去仔細的思惟,什麼才叫做定?
定在《大學》中是經由止之後才產生:「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很容易可以與一般對「定」之定義合併而得到理解,「定」,就是守戒律(知止)之後的一個自然行為。
例如,常做不淨觀,得到成就之後,看人都是血肉筋脈,此時看到裸女在前面奔過,跟看一個恐佈片中沒有皮膚的怪物奔跑一樣,又怎可能動心而生出色欲呢? 此時就稱此男人對女人裸奔具有「定力」。
那麼,三界輪迴的成因是什麼呢? 佛法說是三毒習氣所導致。三毒是什麼? 貪、瞋、痴。那麼,若某人無此三毒就被稱為阿羅漢聖人,沒有有置疑吧? 若無疑的話,接下來就要討論斷三毒一定要打坐、有禪定力、有神通才能斷的了嗎?
很遺憾的,佛經中所開示偏偏是相反的。只會打坐的,是無法斷三毒,反而必須要開出般若以能斷除之!
於是,吾人就須好奇,何謂「般若」? 要怎樣獲得、具有呢? 在佛經中,尤其阿含部經典中常不少有「如實知」就不墮輪迴之類的用語。而什麼才是「如實知」呢?
這裡又要卡上「法眼淨」的觀點,什麼又是法眼淨呢?
其實這些道理都很容易理解的,差別是見聞者「本身是否相信」而已!
具有般若、斷惑、如實知、法眼淨之類能力,跟我從素人,而轉變成煙癮者、吸毒者、行惡者之類觀念一樣,但卻相反。一個是淨,一個是染,但作用方式都是一樣,只是方向相反而已。所以,見聞者若懂什麼叫做沒有煙癮者,而變成煙癮者之成因,那麼就能理解怎樣具有般若,怎樣解脫輪迴!
若這樣說明還不能理解,那麼戒煙癮的方式能理解吧? 若再不能,那代表業障重了,在當下的時機不適合學習斷惑佛法!最好是每日專門念佛號、念咒並拜佛去懺悔自己業報現前。
我說:解脫輪迴的主要力量是來自「般若」(出世智慧),若連怎樣斷三毒解脫輪迴的知見都搞不清楚,我很懷疑這個人修的是外道法。而大乘修行人真正的修行方式,要依註九《楞嚴經》中的開示去做,它是非常重要的經文,主要是頓修的方式,也把可能影響到修行的因素都開示的很清楚,有緣人一定要詳讀並仔細的常思惟其義理!
------
跋:
本次帖子,打了近七個小時,打完後沒有校稿,若用語不順,請有緣人自行腦補一下。其實,很多要說的皆散於往昔已貼出的各帖中,即便本帖不談,多看我的帖子也可以得出同樣結果。打這麼久時間的帖子,不知未來是否還有這樣機緣發生? (之前的某一帖還曾花了近24小時,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建議有緣人閱讀敝人以下的文章。
● 斷妄之說明
● 2015 動中修行
● 法迄巴修行心得、方式及論議
**********
註一
**********
佛呵責舍利弗不善教
**********
註二
**********
建議有緣人見聞者,也能早日發此度眾菩提誓願,不但可利眾生,亦可利已,發度眾菩提誓願是菩薩快速斷無明的方法!(因為只存利人之心,沒有私我存在,所以能迅速斷除三毒煩惱之俱生我執)
**********
註三
**********
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
註四
**********
見十二緣者即是見佛性
**********
註五
**********
甘願偈及解脫偈
**********
註六
**********
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
**********
註七
**********
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 及 須臾得神足通
**********
註八
**********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註九
**********
楞嚴經斷無明成佛方式
佛呵責舍利弗不善教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26) T12, p0520a
善男子。我昔住於波羅奈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一令數息。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設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
我 於爾時見是比丘生此邪心。喚舍利弗而呵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人應教骨 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惡邪。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非舍利弗目犍連等。
若使眾生有極重結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為斷之。如我弟難陀有極重欲。我以種種善巧方便而為除斷。
鴦掘魔羅有重瞋恚。以見我故瞋恚即息。
阿闍世王有重愚癡。以見我故癡心即滅。
如婆熙伽長者。於無量劫修習成就極重煩惱。以見我故即便斷滅。
設有弊惡廝下之人親近於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緣一切人天恭敬愛念。
尸利鞠多邪見熾盛。因見我故邪見即滅。
因見我故斷地獄因。作生天緣。如氣噓旃陀羅。
命垂終時。因見我故還得壽命。如憍尸迦。
狂心錯亂。因見我故還得本心。如瘦瞿曇彌。
屠家之子。常修惡業以見我故即便捨離。如闡提比丘。
因見我故寧捨身命不毀禁戒。如草繫比丘。
以是義故。阿難。比丘說半梵行名善知識。我言不爾。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識。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足第四親善知識。
善男子。我昔住於波羅奈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一令數息。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設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
我 於爾時見是比丘生此邪心。喚舍利弗而呵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人應教骨 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惡邪。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非舍利弗目犍連等。
若使眾生有極重結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為斷之。如我弟難陀有極重欲。我以種種善巧方便而為除斷。
鴦掘魔羅有重瞋恚。以見我故瞋恚即息。
阿闍世王有重愚癡。以見我故癡心即滅。
如婆熙伽長者。於無量劫修習成就極重煩惱。以見我故即便斷滅。
設有弊惡廝下之人親近於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緣一切人天恭敬愛念。
尸利鞠多邪見熾盛。因見我故邪見即滅。
因見我故斷地獄因。作生天緣。如氣噓旃陀羅。
命垂終時。因見我故還得壽命。如憍尸迦。
狂心錯亂。因見我故還得本心。如瘦瞿曇彌。
屠家之子。常修惡業以見我故即便捨離。如闡提比丘。
因見我故寧捨身命不毀禁戒。如草繫比丘。
以是義故。阿難。比丘說半梵行名善知識。我言不爾。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識。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足第四親善知識。
楞嚴經斷無明成佛方式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41b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掜目亂花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云何助因。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正性。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嶮。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現業。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
法迄巴編按: 以上經文非常、非常重要,請特別注意去閱讀
註釋:
1、無貪「婬」,應改為無貪「愛」
整句含意是指不取、不懈怠、不流逸、不犯禁,而不用於專指
男女之淫欲行為,但又同時能包含此含意。
2、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這裡的漸修,是指依所用功法逐漸用功之意思(慢慢的而能斷
惑)。並不專指「漸修法」或「頓修法」
3、再往下的經文,則說明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
行、十地、等覺共五十五位的狀況。有興趣法友,請接續去詳
讀。
參考電子大藏經: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a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掜目亂花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云何助因。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正性。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嶮。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現業。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
法迄巴編按: 以上經文非常、非常重要,請特別注意去閱讀
註釋:
1、無貪「婬」,應改為無貪「愛」
整句含意是指不取、不懈怠、不流逸、不犯禁,而不用於專指
男女之淫欲行為,但又同時能包含此含意。
2、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這裡的漸修,是指依所用功法逐漸用功之意思(慢慢的而能斷
惑)。並不專指「漸修法」或「頓修法」
3、再往下的經文,則說明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
行、十地、等覺共五十五位的狀況。有興趣法友,請接續去詳
讀。
參考電子大藏經: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2a
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1c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嶮。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嶮。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福嚴精舍三年閱經目錄
來源:「福嚴精舍三年閱經目錄」
=> http://tripitaka.cbeta.org/FUYAN_Cannon_reading_list
****************************************************************
福嚴精舍三年閱經目錄(印順導師擬)
***************************************
《第一年》
【甲】
五分律(受比丘戒者):《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30卷) 【劉宋 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學佛行儀(未受比丘戒者閱讀):【網路資料】
五戒相經(未受比丘戒者):《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未受比丘戒者) (1卷) 【宋 求那跋摩譯】
菩薩優婆塞戒經(未受比丘戒者):《優婆塞戒經》 (7卷) 【北涼 曇無讖譯】
四十二章經(未受比丘戒者):《四十二章經》 (1卷) 【後漢 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雜阿含經 (50卷):《雜阿含經》 (50卷)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乙】
大涅槃經初分(南本初十捲):《大般涅槃經》(南本初十捲) (36卷) 【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大涅槃經初分(北本初十一卷):《大般涅槃經》(北本初十一卷) (4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華嚴經十地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法華經:《妙法蓮華經》 (7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楞嚴經(十捲):《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10卷) 【唐 般剌蜜帝譯】
大般若經第四分(五三八~五五五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 (200卷) 【唐 玄奘譯】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10卷) 【後秦 鳩摩羅什譯】
大集經海慧品:《大方等大集經》 (6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寶積經不動如來品(菩薩藏會、富樓那會、摩訶迦葉會、無盡菩薩會、無量壽如來會):《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佛藏經:《佛藏經》 (3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4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寶雲經:《寶雲經》 (7卷) 【梁 曼陀羅仙譯】
無上依經:《佛說無上依經》 (2卷) 【梁 真諦譯】
諸佛要集經:《諸佛要集經》 (2卷) 【西晉 竺法護譯】
禪祕要法經:《禪祕要法經》 (3卷) 【姚秦 鳩摩羅什等譯】
解深密經:《解深密經》 (5卷) 【唐 玄奘譯】
【丙】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前五十捲):《瑜伽師地論》 (100卷) 【彌勒菩薩說 唐 玄奘譯】
新華嚴經論:《新華嚴經論》 (40卷) 【唐 李通玄撰】
入大乘論:《入大乘論》 (2卷) 【堅意菩薩造 北涼 道泰等譯】
寶性論(四卷):《究竟一乘寶性論》 (4卷) 【後魏 勒那摩提譯】
成實論:《成實論》 (16卷) 【訶梨跋摩造 姚秦 鳩摩羅什譯】
集異門足論:《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20卷) 【尊者舍利子說 唐 玄奘譯】
大乘起信論(參考:印順法師著,大乘起信論講記):《大乘起信論》 (1卷) 【馬鳴菩薩造 梁 真諦譯】
攝大乘論(參考: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攝大乘論本》 (3卷) 【無著菩薩造 唐 玄奘譯】
中論(參考:印順法師著,中觀論頌講記):《中論》 (4卷)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 鳩摩羅什譯】
《第二年》
【甲】
華嚴經(十住品、如來性起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如來性起品)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大般涅槃經》 (36卷) 【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大般涅槃經》 (4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般若經第十六會(五九三捲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 (200卷) 【唐 玄奘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10卷) 【唐 義淨譯】
維摩詰經肇註:《注維摩詰經》 (10卷) 【後秦 僧肇撰】
勝鬘夫人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1卷)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圓覺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1卷) 【唐 佛陀多羅譯】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2卷) 【唐 玄奘譯】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7卷) 【唐 善無畏.一行譯】
遺教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1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乙】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參考:印順法師著,《雜阿含經論會編》):《瑜伽師地論》 (100卷) 【彌勒菩薩說 唐 玄奘譯】
雜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 (11卷) 【尊者法救造 宋 僧伽跋摩等譯】
大智度論初品(共三十四卷):《大智度論》 (100卷)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法華經論:《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2卷) 【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 後魏 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
大乘莊嚴經論:《大乘莊嚴經論》 (13卷) 【無著菩薩造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雜集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16卷) 【安慧菩薩糅 唐 玄奘譯】
辨中邊論:《辯中邊論》 (3卷) 【世親菩薩造 唐 玄奘譯】
發菩提心經論:《發菩提心經論》 (2卷) 【天親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發菩提心資糧論(六卷):《菩提資糧論》 (6卷) 【龍樹本 自在比丘釋 隋 達磨笈多譯】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 (1卷) 【大域龍菩薩造 宋 施護等譯】
肇論:《肇論》 (1卷) 【後秦 僧肇作】
大乘義章:《大乘義章》 (20卷) 【隋 慧遠撰】
【丙】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1卷) 【元 宗寶編】
法華遊意:《法華遊意》 (1卷) 【隋 吉藏造】
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源諸詮集都序》 (2卷) 【唐 宗密述】
阿彌陀經要解:《阿彌陀經要解》 (1卷) 【明 智旭解】
觀無量壽經疏(善導著):《觀無量壽佛經疏》 (4卷) 【唐 善導集記】
淨土論注(曇鸞著):《略論安樂淨土義》 (1卷) 【後魏 曇鸞撰】
安樂集(道綽著):《安樂集》 (2卷) 【唐 道綽撰】
瑜伽菩薩戒釋(太虛大師全書.第八篇律釋):【網路資料】
天台菩薩戒疏(道綽著):《天台菩薩戒疏》 (3卷) 【唐 明曠刪補】
四分律比丘含註戒本(受比丘戒者):《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3卷) 【唐 道宣述】
寶積經三律儀會(未受比丘戒者):《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沙彌律儀增註(未受比丘戒者):《沙彌律儀要略增註》 (2卷) 【清 弘贊註】
維摩詰經玄疏:《維摩經玄疏》 (6卷) 【隋 智顗撰】
教觀綱宗:《教觀綱宗》 (1卷) 【明 智旭述】
天台傳佛心印記:《天台傳佛心印記》 (1卷) 【元 懷則述】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4卷) 【唐 法藏述】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2卷) 【唐 法藏述】
能顯中邊慧日論:《能顯中邊慧日論》 (4卷) 【唐 慧沼撰】
首楞嚴義疏注經:《首楞嚴義疏注經》 (10卷) 【宋 子璿集】
高僧傳(梁慧皎撰):《高僧傳》 (14卷) 【梁 慧皎撰】
《第三年》
【甲】
華嚴經入法界品:《大方廣佛華嚴經》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父子合集經(二十捲):《父子合集經》 (20卷) 【宋 日稱等譯】
大寶積經(44)寶梁聚會(二卷):《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寶星陀羅尼經(十捲):《寶星陀羅尼經》 (10卷)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乙】
大智度論(第三十五捲起):《大智度論》 (100卷)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十住毘婆沙論:《十住毘婆沙論》 (17卷) 【聖者龍樹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成唯識論:《成唯識論》 (10卷) 【護法等菩薩造 唐 玄奘譯】
佛地經論:《佛地經論》 (7卷) 【親光菩薩等造 唐 玄奘譯】
【丙】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續第十四~十五冊):《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13卷) 【唐 宗密撰】
華嚴玄談(卍續第八冊):《華嚴經疏鈔玄談》 (9卷) 【唐 澄觀撰述】
法華玄義:《妙法蓮華經玄義》 (10卷) 【隋 智顗說】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10卷) 【隋 智顗說】
宗鏡錄:《宗鏡錄》 (100卷) 【宋 延壽集】
黃蘗禪師語錄:《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1卷) 【唐 裴休集】
黃蘗禪師語錄:《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1卷) 【唐 裴休集】
【丁】
續高僧傳:《續高僧傳》 (30卷) 【唐 道宣撰】
****************************************************************************
補充資料:下文節錄自〈福嚴閒話〉(《教制教典與教學》p.222- p.223)
****************************************************************************
我(印順導師)因民國二十三年到武昌佛學院研究三論,所以大家都說我是三論學者。也許我的根性比較接近空宗,但我所研究的,決非一宗一派。尤其領導大家修學,更未想到要如何控制思想,使大家都跟我一樣。
就這三年內,我給大家選讀的經典,第一年三百餘卷,其中包括從印度譯來的經、律、論,大乘、小乘、空宗、有宗等各樣代表典籍。
第二年的閱讀範圍,一面仍然保持印度傳來的教典,一面放寬到中國祖師的著述。
第三年,則擴展到暹羅、日本、西藏各家所傳作品。
在講授方面,我想把佛學三大系的重要經論,如《楞伽》、《起信》、《中觀》、《唯識》論等,都給大家講個大要,另外關於戒、定、慧三學,也預備講一點。
總之,佛法是一體而多方面的,大家在初學期間,應當從博學中求得廣泛的瞭解,然後再隨各人的根性好樂,選擇一門深入,這無論是中觀、唯識,或天臺、賢首都好。不過在現階段,一定要先從多方面去修學,將來才不致引生門戶之見。
佛教的宗派,各有好處,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助成。如中國的一些宗派,都有可以會通處,其界限並不十分嚴格。所以大家不應存著宗派觀念,佛教祇有一個,因適應眾生根性而分多門。我們學佛,第一便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至於最後從那一門深入,則須視乎各人底根機而定。
=> http://tripitaka.cbeta.org/FUYAN_Cannon_reading_list
****************************************************************
福嚴精舍三年閱經目錄(印順導師擬)
***************************************
《第一年》
【甲】
五分律(受比丘戒者):《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30卷) 【劉宋 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學佛行儀(未受比丘戒者閱讀):【網路資料】
五戒相經(未受比丘戒者):《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未受比丘戒者) (1卷) 【宋 求那跋摩譯】
菩薩優婆塞戒經(未受比丘戒者):《優婆塞戒經》 (7卷) 【北涼 曇無讖譯】
四十二章經(未受比丘戒者):《四十二章經》 (1卷) 【後漢 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雜阿含經 (50卷):《雜阿含經》 (50卷)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乙】
大涅槃經初分(南本初十捲):《大般涅槃經》(南本初十捲) (36卷) 【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大涅槃經初分(北本初十一卷):《大般涅槃經》(北本初十一卷) (4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華嚴經十地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法華經:《妙法蓮華經》 (7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楞嚴經(十捲):《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10卷) 【唐 般剌蜜帝譯】
大般若經第四分(五三八~五五五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 (200卷) 【唐 玄奘譯】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10卷) 【後秦 鳩摩羅什譯】
大集經海慧品:《大方等大集經》 (6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寶積經不動如來品(菩薩藏會、富樓那會、摩訶迦葉會、無盡菩薩會、無量壽如來會):《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佛藏經:《佛藏經》 (3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4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寶雲經:《寶雲經》 (7卷) 【梁 曼陀羅仙譯】
無上依經:《佛說無上依經》 (2卷) 【梁 真諦譯】
諸佛要集經:《諸佛要集經》 (2卷) 【西晉 竺法護譯】
禪祕要法經:《禪祕要法經》 (3卷) 【姚秦 鳩摩羅什等譯】
解深密經:《解深密經》 (5卷) 【唐 玄奘譯】
【丙】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前五十捲):《瑜伽師地論》 (100卷) 【彌勒菩薩說 唐 玄奘譯】
新華嚴經論:《新華嚴經論》 (40卷) 【唐 李通玄撰】
入大乘論:《入大乘論》 (2卷) 【堅意菩薩造 北涼 道泰等譯】
寶性論(四卷):《究竟一乘寶性論》 (4卷) 【後魏 勒那摩提譯】
成實論:《成實論》 (16卷) 【訶梨跋摩造 姚秦 鳩摩羅什譯】
集異門足論:《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20卷) 【尊者舍利子說 唐 玄奘譯】
大乘起信論(參考:印順法師著,大乘起信論講記):《大乘起信論》 (1卷) 【馬鳴菩薩造 梁 真諦譯】
攝大乘論(參考: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攝大乘論本》 (3卷) 【無著菩薩造 唐 玄奘譯】
中論(參考:印順法師著,中觀論頌講記):《中論》 (4卷)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 鳩摩羅什譯】
《第二年》
【甲】
華嚴經(十住品、如來性起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如來性起品)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大般涅槃經》 (36卷) 【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大般涅槃經》 (4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般若經第十六會(五九三捲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 (200卷) 【唐 玄奘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10卷) 【唐 義淨譯】
維摩詰經肇註:《注維摩詰經》 (10卷) 【後秦 僧肇撰】
勝鬘夫人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1卷)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圓覺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1卷) 【唐 佛陀多羅譯】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2卷) 【唐 玄奘譯】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7卷) 【唐 善無畏.一行譯】
遺教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1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乙】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參考:印順法師著,《雜阿含經論會編》):《瑜伽師地論》 (100卷) 【彌勒菩薩說 唐 玄奘譯】
雜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 (11卷) 【尊者法救造 宋 僧伽跋摩等譯】
大智度論初品(共三十四卷):《大智度論》 (100卷)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法華經論:《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2卷) 【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 後魏 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
大乘莊嚴經論:《大乘莊嚴經論》 (13卷) 【無著菩薩造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雜集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 (16卷) 【安慧菩薩糅 唐 玄奘譯】
辨中邊論:《辯中邊論》 (3卷) 【世親菩薩造 唐 玄奘譯】
發菩提心經論:《發菩提心經論》 (2卷) 【天親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發菩提心資糧論(六卷):《菩提資糧論》 (6卷) 【龍樹本 自在比丘釋 隋 達磨笈多譯】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 (1卷) 【大域龍菩薩造 宋 施護等譯】
肇論:《肇論》 (1卷) 【後秦 僧肇作】
大乘義章:《大乘義章》 (20卷) 【隋 慧遠撰】
【丙】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1卷) 【元 宗寶編】
法華遊意:《法華遊意》 (1卷) 【隋 吉藏造】
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源諸詮集都序》 (2卷) 【唐 宗密述】
阿彌陀經要解:《阿彌陀經要解》 (1卷) 【明 智旭解】
觀無量壽經疏(善導著):《觀無量壽佛經疏》 (4卷) 【唐 善導集記】
淨土論注(曇鸞著):《略論安樂淨土義》 (1卷) 【後魏 曇鸞撰】
安樂集(道綽著):《安樂集》 (2卷) 【唐 道綽撰】
瑜伽菩薩戒釋(太虛大師全書.第八篇律釋):【網路資料】
天台菩薩戒疏(道綽著):《天台菩薩戒疏》 (3卷) 【唐 明曠刪補】
四分律比丘含註戒本(受比丘戒者):《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3卷) 【唐 道宣述】
寶積經三律儀會(未受比丘戒者):《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沙彌律儀增註(未受比丘戒者):《沙彌律儀要略增註》 (2卷) 【清 弘贊註】
維摩詰經玄疏:《維摩經玄疏》 (6卷) 【隋 智顗撰】
教觀綱宗:《教觀綱宗》 (1卷) 【明 智旭述】
天台傳佛心印記:《天台傳佛心印記》 (1卷) 【元 懷則述】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4卷) 【唐 法藏述】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2卷) 【唐 法藏述】
能顯中邊慧日論:《能顯中邊慧日論》 (4卷) 【唐 慧沼撰】
首楞嚴義疏注經:《首楞嚴義疏注經》 (10卷) 【宋 子璿集】
高僧傳(梁慧皎撰):《高僧傳》 (14卷) 【梁 慧皎撰】
《第三年》
【甲】
華嚴經入法界品:《大方廣佛華嚴經》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
父子合集經(二十捲):《父子合集經》 (20卷) 【宋 日稱等譯】
大寶積經(44)寶梁聚會(二卷):《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
寶星陀羅尼經(十捲):《寶星陀羅尼經》 (10卷)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乙】
大智度論(第三十五捲起):《大智度論》 (100卷)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十住毘婆沙論:《十住毘婆沙論》 (17卷) 【聖者龍樹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成唯識論:《成唯識論》 (10卷) 【護法等菩薩造 唐 玄奘譯】
佛地經論:《佛地經論》 (7卷) 【親光菩薩等造 唐 玄奘譯】
【丙】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續第十四~十五冊):《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13卷) 【唐 宗密撰】
華嚴玄談(卍續第八冊):《華嚴經疏鈔玄談》 (9卷) 【唐 澄觀撰述】
法華玄義:《妙法蓮華經玄義》 (10卷) 【隋 智顗說】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10卷) 【隋 智顗說】
宗鏡錄:《宗鏡錄》 (100卷) 【宋 延壽集】
黃蘗禪師語錄:《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1卷) 【唐 裴休集】
黃蘗禪師語錄:《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1卷) 【唐 裴休集】
【丁】
續高僧傳:《續高僧傳》 (30卷) 【唐 道宣撰】
****************************************************************************
補充資料:下文節錄自〈福嚴閒話〉(《教制教典與教學》p.222- p.223)
****************************************************************************
我(印順導師)因民國二十三年到武昌佛學院研究三論,所以大家都說我是三論學者。也許我的根性比較接近空宗,但我所研究的,決非一宗一派。尤其領導大家修學,更未想到要如何控制思想,使大家都跟我一樣。
就這三年內,我給大家選讀的經典,第一年三百餘卷,其中包括從印度譯來的經、律、論,大乘、小乘、空宗、有宗等各樣代表典籍。
第二年的閱讀範圍,一面仍然保持印度傳來的教典,一面放寬到中國祖師的著述。
第三年,則擴展到暹羅、日本、西藏各家所傳作品。
在講授方面,我想把佛學三大系的重要經論,如《楞伽》、《起信》、《中觀》、《唯識》論等,都給大家講個大要,另外關於戒、定、慧三學,也預備講一點。
總之,佛法是一體而多方面的,大家在初學期間,應當從博學中求得廣泛的瞭解,然後再隨各人的根性好樂,選擇一門深入,這無論是中觀、唯識,或天臺、賢首都好。不過在現階段,一定要先從多方面去修學,將來才不致引生門戶之見。
佛教的宗派,各有好處,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助成。如中國的一些宗派,都有可以會通處,其界限並不十分嚴格。所以大家不應存著宗派觀念,佛教祇有一個,因適應眾生根性而分多門。我們學佛,第一便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至於最後從那一門深入,則須視乎各人底根機而定。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No. 273 金剛三昧經 (卷1) T09, p0368b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庵摩羅。
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無住菩薩言。可一八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見。
佛言。見即為妄。
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見。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
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故。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
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
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
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
佛言。如是。覺無處故清凈。清凈無覺。物無處故清凈。清凈無色。
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何以故。色無處所。清凈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凈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凈無止。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凈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性無有覺。覺則為覺。
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
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已。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凈如凈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
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眾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有欲刺。為未降伏。
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伏難伏。
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以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般涅槃。
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何以故。涅槃本覺利。利本覺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覺本無異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
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
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庵摩羅識。
無住菩薩言。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也。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
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
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善男子。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
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
佛言。經五十年者。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
^^^^^^^^^^^^^^^^^^^^^^^^^^^^^^^^^^^^^^^^^^^^^^^^^^^^^^^
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
佛言。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
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一念。(註1)
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覺。本利本覺。覺者清凈。無染無著。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可思議。
佛言。如是。無住菩薩聞是語已。得未曾有。而說偈言
尊者大覺尊 說生無唸法
無念無生心 心常生不滅
一覺本覺利 利諸本覺者
如彼得金錢 所得即非得
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蜜
******************************************************************
註1:
************
法迄巴法義說明:
經文「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此四句偈意旨是在指出,若本來已空,又怎會有「緣起」的
現象呢?這是在把原二乘根器原所認知法義(緣起論、因緣
法),提升至大乘境界。
若能頓悟本來無生,當下廓然,就没事了!...
不,仍還有事,須行菩提願!既能放下,也能拾起,一切皆自在!
法迄巴其它說明:
修行人若欲斷無明,應以無欲為本,無住為用,若不能用又已斷三
毒,而住於寂滅,命終必入二乘涅槃,不能入菩薩乘,無法度化眾
生。
八地菩薩也有相似二乘阿羅漢的這類弊病,必須起如來智,或有如
來給予啟智,告知要思惟所發菩提誓願,才會不入無餘涅槃(參閱
《華嚴經》或《楞伽經》諸譯本八地菩薩相關經文)
又,禪宗古德常說的「一念不生」四字,應源自此經文。
博至精,生滅至涅槃
◆ 修行困境之認知
修行的困境,在於懂的「令心柔軟善法義」義理,但卻行不來此事。原因主要緣於吾人輪迴習氣所致。
於是,吾人發現某種詭異狀況,在老師教學生須改過時,自己卻落入自己所指責的過之中。更令人遺憾的是,老師本身並沒發現自己有犯下這個過。
更更令人無法思議的是,這個「過」,就是要他人發現自己的過!
◆ 輪迴原因之清楚認知
所謂修行,簡單說就是修正自己不符合佛地的一切身口意行為。但這對於修行人而言,並不是每一個都適用,主要是根器問題,於是佛法中就分出頓覺人、頓修法、漸修法...等,乃至吾人都不知如何認知、如何命名的方法。但無論是何法,終究都是朝著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行進。
那麼,怎樣行為才是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呢? 依《楞嚴經》的開示(註1),先斷人我執是斷無明(法我執)之前所必經的路途,而所謂人我執,簡單的了知,它就是貪瞋痴三毒(其它的隨煩惱都攝於此三毒)。
是以,修行人須很清楚的認知到何謂貪? 何謂瞋? 何謂痴?
◆ 成佛的修行方法
當目標已認知且沒疑惑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去察知自己何時已生起貪瞋痴的現象,於觀察到之後,不去相續、不串習(圓覺經中稱此為禪那法)。
更有修行者,認為察知三毒習氣生起再去斷除不適合他本人,於是採用先把生起三毒習氣之原因先斷除的方式(圓覺經中稱此為奢摩他法)。
還有一種修行人,卻又與上述二類人不同,他認為聞思修才適合他,經由主動性的去學習,去思惟自己的優缺點,然後去修正、斷除會導致輪迴的缺點(圓覺經中稱此為三摩缽提法)。
◆ 更仔細的去辨別輪迴主因
無論修行人採用何種方式,這裡將討論「生起三毒習氣之主因」是什麼這個議題......,以下的說法請仔細思惟!
想想,若自己花500萬元買一部數年來都想買的汽車回來,而車剛停在家門口,人只進屋去喝杯茶就出來,此時,卻發現一個痞子正拿著白漆桶潑您的車子,看到您出來後,不但無悔意,還呲牙舉左手對您豎中指,而右手又當著您的面拿刀在刮車身......
試問,是個人是否都會立刻發出瞋怒心,是否真想把這個痞子捏死呢?
再問自己:我發脾氣之原因為何?
為何人有三毒習氣呢? 無始劫前的原因就不說了,很簡單的就能從目前的現象上理解出,那是因為人有「貪欲愛習」所致!
若某人不愛車,就不會去買車,所以看到汽車被潑漆、被刮時,只會理解那是別人的,一般世俗人通常不會因此而生出瞋怒。但若那是自己新車被潑白漆、被刮,很難有不瞋怒的狀況。
因為貪愛,所以有瞋怒,於是墮入輪迴中!
◆ 修行成佛方法之前提
無論想用哪一種修行方式,都離不開要斷三毒之目的,佛當然很清楚這個修行次第,豈不聞《楞嚴經》四句偈的開示:「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因為佛很清楚修行次第,所以在《圓覺經》中就開示吾人斷惑證真的修行方式,以及修行之前提。
成佛方式有25定輪,但修行的前提卻是必須「先持淨覺心」才行!
成佛方式在《圓覺經》中已有開示,有緣者請自行詳閱。這裡討論何謂「淨覺心」,又如何執持的方式。
(1)云何淨覺心
所謂淨覺心,依二乘而言就是三法印,依菩薩乘而言就是一實相印。
三法印大家都已知,而一實相印又是什麼呢......
吾人若仔細的去看了義佛經,會經常看到「無生」的字眼。慢慢地,只要 智慧不太差的話,就能理解出,原來,「無生」是所謂一實相印。若確實 已理解「無生」義理,那麼就不難理解,所謂「淨覺心」就是「已認同無 生之心態」。
(2)如何執持淨覺心
A、吾人若想從廣州到北京,那麼,他要先理解有什麼方式可到達北京, 是坐火車、坐飛機或自己開汽車...等等的各類方式。
B、然後,他須下決定要用哪一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C、若是坐火車,他必須執行買火車票的行為
D、最後,他必須親身去坐火車。若沒有意外發生,火車將準時到達北京
如何執持淨覺心呢? 以上例而言,它的落點在「C」項!也就是說,修行人必須時時保持在「無生」的境界中。剛開始一定無法保持(禪宗用語為「保任」),但反覆執行經過無量劫(或一段日期),因緣成熟時(如何練騎自行車,反覆摔了多次之後,漸漸的就學會控制的技術),遇到六塵(包括意識所對的法塵)機緣來臨,很可能當下就一悟至佛地,如同悉達多太子夜睹明星一般,又例如香嚴擊竹、無盡藏尼睹梅花...等等。
◆ 淨覺心之深度理解
以前,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故事大約如下:
甲對乙說:「前方地下有一個污水坑,您看到了吧?」
乙答:「看到了」
甲說:「行過去時,您將如何?」
乙答:「我將閃過」
甲說,您行過去吧。於是乙就走了過去,但奇怪的是......,乙掉進了污水坑中!
修行人都知要斷三毒習氣,但卻又反覆的沾染三毒習氣,如上述的乙一般,「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卻被生死所流轉」。
吾人仔細的再去思惟原因,能否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有貪愛之故」。
例如之前所說的買車喻,因為貪愛於是瞋怒跟隨!貪愛與瞋怒,如同手之雙面,有這個就有那個,而沒有這個另一個也跟著消失!
若您也得到與我同樣結論,那麼,對於什麼是淨覺心您將很清楚,它就是「無貪愛」!但我要說的卻是「無欲」,因為無欲還能斷痴毒。
無欲,就是不動!不動就無生滅,是以無欲就是無生之別名。而「持淨覺心」,就是「一直保持無欲狀況」。
仔細的思惟與觀察,若真能「無貪愛」到非常徹底時,通常就會達到無欲的境界。而真的無欲時,此時連意識之念也不會動。能動時,都已轉識成智!(轉意識成妙觀察智),所動的是妙觀察智。但真入不動而不先持智有出定時間(如文殊菩薩之度眾願,參考注2),當下入證阿羅漢之涅槃。
於不動境界中,有許多的微細差異,可能是外道無想定、無色介之禪定、阿羅漢滅盡定、三三昧之涅槃(通於各乘,包括佛)、無住涅槃、文殊涅槃(大菩薩之涅槃)。以上不動,以意識不動為前提而施設。
(1)外道無想定:意識暫伏,五百劫之後才出(前半劫徐停,後半劫徐動)
(2)無色介之禪定:嚴格而言此類境界,不能算是不動境界,只是不同天所證能達到極幽渺的境界,已相似於意識不動之境界,所以列出來一起比較。
(3)阿羅漢滅盡定:有些佛經顯示阿羅漢入此定之後,還有能力出定。若無特殊說法,通常能入此定者,必能入三三昧之涅槃。
(4)三三昧之涅槃:這也是一般所謂的「無餘涅般」,只有阿羅漢乘人才入於此。入於此之後永不再入輪迴,也不可能再度眾生。
(5)無住涅槃:這是佛菩薩所入涅槃。它的境界與三三昧之涅槃相似,但卻不住此三三昧之境界中,所以別列一名相來分別。
(6)文殊涅槃:這是我本人所命名。它來自一個佛經典故,參考註2經文。
◆ 無生、佛性、無欲、不動、體
▲無生、體
無生譬如虛空。浮雲(妄)自生於虛空(體),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其生而生,
亦不隨其滅而滅。因此說虛空無生,妄有生滅。依生滅而有相及用。
▲佛性
佛性本無生滅,因此說它常、無常、有、無、存在、不存在...等等,都是無義語。但以妄如浮雲一般,能不斷的自生與自滅,於是假立有一個類似虛空的本體,而被稱為「佛性」甚至有時被稱為「自性」(乃以佛性為通用語,以免出現意義相扞格)。
佛性是否要被假立,要視修行人根器而定。對於二乘人,不談佛性還是照樣斷三毒入涅槃。不只二乘人適用無佛性,對我本人而言,無佛性也不會妨害我斷無明成佛的修行。
因為,輪迴及無明來自於「妄之生滅」,所以斷妄不是真把妄斷掉,除非要成為二乘人入涅槃。否則,大乘人必然是在轉識成智。而這些所有的行止,都與是否有佛性被假立不相干。但若以釋迦牟尼佛教區(本銀河系)之佛法而言,則有假立佛性之需要。
▲無欲
當修行人心中已無欲時,當下就無生,當然也無滅,此時境界若不入阿羅漢乘之涅槃,則必然已轉識成智。若很不幸的未轉識成智,那麼,一般會被以為瞎貓碰上死耗子,暫入此境界而已,但我不認為有這類例外。有這類見解者,應該是對於妄(識)之生滅還沒有清晰認知。
在《楞伽經》有開示,識之生滅非常的快,當吾人以為自己不動心、無想、無欲時,識的生滅(包括意識生滅)就已停住.....,這是錯誤的見解,我建議此類人要去詳閱《楞伽經》。
▲不動
真正的不動,我的理解只發生在阿羅漢入涅槃時!因為因與緣已解離之故。如同樹種為因,陽光、泥土、水等養份為緣。因緣和合則樹長出,而阿羅漢之涅槃,是令樹種之因,與諸緣解離「不和合」,是以被稱為涅槃。以不和合之故,樹不能長,又怎會有死亡(無生則無滅)出現呢,更不用說不斷地輪迴現象,所以阿羅漢入滅無有去處!
即便是佛境界亦不是不動,所動的是「智」。即便所有的智都消除,只留大圓鏡智如同一個圓鏡立在當地而「不動」,但吾人也要了知,該圓鏡本身存在就是一種生滅現象,而有生滅,皆不能說是不動。
是以,不動的用辭,除了阿羅漢之涅槃之外,它就如同佛性一般,只是「假立名辭」而已,它於生滅中並不存在!
◆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無生滅嗎?
以前,我讀《佛說阿彌陀佛經》及與阿彌陀佛淨土相關的經文時,我那時的印象是彼淨土壽命無限,所以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後來,在不斷的深入經藏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也有退位的時候,先是觀世音菩薩接位,再次是大勢至菩薩接位。
所謂無量、無限等等之類的用辭,只是形容很難數盡,但不是不能數盡!
再回頭討論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不生滅這議題,我本人這裡所指「不生滅」含意是等同於「不動」含意。
不用見聞者指出,本人直接承認自己就是輪迴眾生,所以這類的討論,都是揣測而已,我個人的推斷是否正確,只提供有緣人參考!
以我個人的見解,譬喻就只是相近義的說明,令人可用比較的方式,去理解自己所不知之事物的含意而已,所以並不一定會百分之百等同於原事物之含意。佛之大圓鏡智用世俗的圓鏡來比喻時,也適合上述原則。
於事物,若吾人已經可以認同,十方世界(註3)中所有一切都在剎那剎那生滅不停, 那麼,就只剩佛智是否也如此(生滅不停)的探討。
成所作智因為由前五識所轉,所以它是生滅不停;妙觀察智由意識所轉,它也是生滅不停;平等性智由末那識所轉,它依然仍是生滅不停。最後,就是目前想探討的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這個議題了!
討論佛之大圓鏡智狀態之前,或許有人因為以往所學,就執著於某些「定見」,而認為不用探討了,若見聞之有緣人是這類人,以下繼續的文章也不用閱讀了,它只是會引發您的瞋怒而已,如同天主教徒聽聞異教徒批評其上帝不存在而發生瞋怒一樣,當一個人已有成見,就被成見所綁,而無法接受其它的見解。
因此,我要著文於探討佛之大圓鏡智之前,先探討可能應具有之前提知識,就是六地菩薩之涅槃,與八地菩薩之離能所境界。
要談菩薩境界,一定要依了義佛經來談,那麼,有哪些了義佛經可以當做依歸呢? 吾人最熟悉的就是《大方廣華嚴經》,其它還有《楞伽經》(三譯本)、《大佛頂首楞嚴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還有不少大乘了義佛經,但最令人熟悉就這四部經,所以就以這四部經為準來談上述二種菩薩境界,論完之後,再談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不動)之議題。
▲七地菩薩境界
依《華嚴經》(六十華嚴)十地品中之第七地品所云,菩薩在第六地就已具有能入寂滅的能力(註4),稀奇的是到第七地,就能「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探討第七地菩薩之境界,對修行非常有助益!
吾等試問,阿羅漢已斷三毒,卻沒入涅槃,依然在人間遊行,那麼,阿羅漢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六地菩薩所證也等同阿羅漢,祂的心態又是怎樣的呢?
要理解上述聖人的修行境界,一定要先悟無生的義理,因為阿羅漢所證與佛所證都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智」之運用。如同一惡人一善人皆死,對活人而言只是二具屍體,沒有差別,沒有誰的屍體比較高貴(有人會不認同這見解,若您是的話,那麼我的文章沒有看下去的必要),高貴與否,是世俗人類的執著。
試問,對顧飢餓的動物來說,所看到的就是二具食物而已,還有何差別了? 人類因為執著不放,於是常落入煩惱與痛苦之中。
阿羅漢,識已轉智,名為一切智,所以其意識所用,也與菩薩之妙觀察智相同,差別在所見深淺之不同,如同人類的眼睛,所用方式相同,但視力有深淺不同。阿羅漢與六地菩薩,與含七地以上菩薩之不同也如此。
於是,吾人就能理解,這些聖人的心行現象,如同世俗人路過看到一顆石頭一般,知是石頭,但對它無愛所以不貪求得到它;對它無恨所以不瞋怒排斥它。於心態上,就是「知而不住」的狀況,這也是大修行人的心態,持淨覺心亦是此義。
雖然聖人的心行相似,但還是有微細差別。七地菩薩與六地菩薩(阿羅漢)之差別,在於七地菩薩不是心行常如此,而是念念皆如此。
心行常如此而不是念念皆如此,它代表,偶爾會有失念的狀況,於八萬四千念之中,也許會失一念而失智,因此生心而有空住之類的現象。各個六地菩薩與阿羅漢們,如同幾位世俗人見事,所見同一事卻有所不同一樣(有實驗數據,例如車禍調查,從同角度看見的人所說話內容不一定完全相同),。
失智,指的是於當下用心時,不能符合佛智標準(註5),因此心不平等,而生各類現象,例如住於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重點在於「發生」「住」的事件。
而七地菩薩,由於念念皆能入寂滅,但又不住寂滅,所以沒有阿羅漢(註6)及六地菩薩的弊病。
▲八地菩薩境界
七地菩薩之特點是念念能入寂滅而不住寂滅,這仍在比較粗糙的生滅中做功夫。而八地菩薩特點,則是已沒有七地菩薩的那一種「念念已覺」的現象,而是念已自由,不再專注在念之上(但仍然有念),一般常用無念來形容八地菩薩,但我認為是否無念,要視見聞者對「念」(註7)之定義、認知而異。
此處對念的定義,是等同於五陰。換句話說,有念就有生滅。生滅(死)有二類:變易生死、分段生死。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無生滅?
依註7金剛三昧經所開示文而言,「無有出入才是入佛智地」,那也代表沒有生滅,而念又等同五陰,於是吾人可以推得:有用則有生滅。
不管所用是什麼,是智、是識,都在生滅範圍之內。而佛與眾生之異,在於佛之生滅是自在的、可以不用墮輪迴的。甚至無五陰的。
五陰、念之定義,都屬於染,把此二者放在佛身上,就變成非染義,念從識都變成念從智,於是識念變成智念。雖有生滅,但不礙自在(指不受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之拘束)!
在斷言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之前,要先對大圓鏡智之用途定義。
若大圓鏡智,純粹只是佛性、庵摩羅識、無生之異名,則它沒有生滅。
若大圓鏡智的用途,涉及到佛本身之度眾生誓願(例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滿足時,那麼它就有生滅。無論如何的比喻它怎麼不動,都有生滅現象。因為眾生有生滅,要一一對應眾生的好惡而給予最好的度化方式,不能排除生滅作用。
若見聞者能如此認同本人上述的推演,那麼在看某些了義佛經時,就會對一些以前一直搞不清楚的翻譯用語,不再感到迷惑(即便上述推演並不完全正確,但還是可以此類推演來解釋各部佛經中的用語,使成一個能令人理解的系統。這也解釋了南傳佛法有二十部眾,對佛戒律甚至佛法的解釋不完全一致,但卻各自都有證阿羅漢果者)。
跋:
本文從撰寫開始至貼出,共花了近24小時。寫完之後,我也沒有校文,若發現義不順之處,請多包涵也請自行腦補!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1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b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
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
註2
*********
********************************************************************
註3
*********
要小心「十方世界」的含意,它不必然等同「十方法界」。
世俗對十方世界用辭,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所立的同一維度中的十方之世界。
而十方法界就很明顯的不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它是泛指不同維度之十方,也就是說,閻浮提世界之十方世界,只是十方法界內中的某一個維度而已。
因此,在本文中我用辭是「十方世界」而不說「十方法界」,是因為佛境界也包含在十方法界之內,若把十方法界定義成等同十方世界,那麼就不必論佛之大圓鏡智,因為此智也必然是生滅不停。
********************************************************************
註4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5) T09, p0562b
佛子。菩薩住初地。有無量身業。無量口意業。已能過聲聞辟支佛地。金剛藏菩薩言。緣大法故過。非實行力。
第七地實行力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譬如生在王家。即勝一切。何以故。地尊貴故。其身長大。智慧成就。爾乃真實。勝於一切。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勝於二乘。以發大願深心清淨故。今住此地。以智慧力。勝於聲聞及辟支佛。
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
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
今住此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為行法。善知水相。不為水害之所淪沒。
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菩薩如是以大願力故。得智慧力故。從禪定智慧生大方便力故。雖深愛涅槃。而現身生死。雖眷屬圍遶。而心常遠離。以願力故。受生三界。不為世法之所污染。心常善寂。以方便力故。而還熾然。隨行佛智。轉聲聞辟支佛地。至佛法藏。
********************************************************************
註5
*********
所謂佛智標準,指的是「無生」、「無住」、「平等」之類的含意。
********************************************************************
註6
*********
阿羅漢中,又分出聲聞阿羅漢及緣覺阿羅漢。上文所指的阿羅漢,特指聲聞阿羅漢。沒有含入緣覺阿羅漢,原因是,沒有看到有關緣覺阿羅漢心行的相關佛經,所以無法臆測祂的心念是如何表現、持用。
聲聞阿羅漢的證境等同於六地菩薩,但智慧力較劣。
緣覺阿羅漢,又有另名為辟支佛,由觀察十二因緣而斷三毒而得名,祂的證境約等於七地菩薩。因其勝於六地菩薩,所以六地菩薩會被問倒,但智慧卻劣於七地菩薩,所以問不倒七地菩薩。
********************************************************************
註7
*********
念,若是指「今心」,代表識之生住異滅的現象的話,那麼,佛亦將有念。
若把念之產生,定義在被變易生死所控制之不自在,而不是上述識之生住異滅,那麼,佛則無念,其餘菩薩皆有念。
依下列金剛三昧經義來說,則所謂的「念」等同於五陰(蘊),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所以菩薩皆有念。上述「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說法,某些人不贊成,因為他們以為阿羅漢就已能斷五陰。我的說法是依大乘法而說。
參考: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修行的困境,在於懂的「令心柔軟善法義」義理,但卻行不來此事。原因主要緣於吾人輪迴習氣所致。
於是,吾人發現某種詭異狀況,在老師教學生須改過時,自己卻落入自己所指責的過之中。更令人遺憾的是,老師本身並沒發現自己有犯下這個過。
更更令人無法思議的是,這個「過」,就是要他人發現自己的過!
◆ 輪迴原因之清楚認知
所謂修行,簡單說就是修正自己不符合佛地的一切身口意行為。但這對於修行人而言,並不是每一個都適用,主要是根器問題,於是佛法中就分出頓覺人、頓修法、漸修法...等,乃至吾人都不知如何認知、如何命名的方法。但無論是何法,終究都是朝著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行進。
那麼,怎樣行為才是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呢? 依《楞嚴經》的開示(註1),先斷人我執是斷無明(法我執)之前所必經的路途,而所謂人我執,簡單的了知,它就是貪瞋痴三毒(其它的隨煩惱都攝於此三毒)。
是以,修行人須很清楚的認知到何謂貪? 何謂瞋? 何謂痴?
◆ 成佛的修行方法
當目標已認知且沒疑惑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去察知自己何時已生起貪瞋痴的現象,於觀察到之後,不去相續、不串習(圓覺經中稱此為禪那法)。
更有修行者,認為察知三毒習氣生起再去斷除不適合他本人,於是採用先把生起三毒習氣之原因先斷除的方式(圓覺經中稱此為奢摩他法)。
還有一種修行人,卻又與上述二類人不同,他認為聞思修才適合他,經由主動性的去學習,去思惟自己的優缺點,然後去修正、斷除會導致輪迴的缺點(圓覺經中稱此為三摩缽提法)。
◆ 更仔細的去辨別輪迴主因
無論修行人採用何種方式,這裡將討論「生起三毒習氣之主因」是什麼這個議題......,以下的說法請仔細思惟!
想想,若自己花500萬元買一部數年來都想買的汽車回來,而車剛停在家門口,人只進屋去喝杯茶就出來,此時,卻發現一個痞子正拿著白漆桶潑您的車子,看到您出來後,不但無悔意,還呲牙舉左手對您豎中指,而右手又當著您的面拿刀在刮車身......
試問,是個人是否都會立刻發出瞋怒心,是否真想把這個痞子捏死呢?
再問自己:我發脾氣之原因為何?
為何人有三毒習氣呢? 無始劫前的原因就不說了,很簡單的就能從目前的現象上理解出,那是因為人有「貪欲愛習」所致!
若某人不愛車,就不會去買車,所以看到汽車被潑漆、被刮時,只會理解那是別人的,一般世俗人通常不會因此而生出瞋怒。但若那是自己新車被潑白漆、被刮,很難有不瞋怒的狀況。
因為貪愛,所以有瞋怒,於是墮入輪迴中!
◆ 修行成佛方法之前提
無論想用哪一種修行方式,都離不開要斷三毒之目的,佛當然很清楚這個修行次第,豈不聞《楞嚴經》四句偈的開示:「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因為佛很清楚修行次第,所以在《圓覺經》中就開示吾人斷惑證真的修行方式,以及修行之前提。
成佛方式有25定輪,但修行的前提卻是必須「先持淨覺心」才行!
成佛方式在《圓覺經》中已有開示,有緣者請自行詳閱。這裡討論何謂「淨覺心」,又如何執持的方式。
(1)云何淨覺心
所謂淨覺心,依二乘而言就是三法印,依菩薩乘而言就是一實相印。
三法印大家都已知,而一實相印又是什麼呢......
吾人若仔細的去看了義佛經,會經常看到「無生」的字眼。慢慢地,只要 智慧不太差的話,就能理解出,原來,「無生」是所謂一實相印。若確實 已理解「無生」義理,那麼就不難理解,所謂「淨覺心」就是「已認同無 生之心態」。
(2)如何執持淨覺心
A、吾人若想從廣州到北京,那麼,他要先理解有什麼方式可到達北京, 是坐火車、坐飛機或自己開汽車...等等的各類方式。
B、然後,他須下決定要用哪一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C、若是坐火車,他必須執行買火車票的行為
D、最後,他必須親身去坐火車。若沒有意外發生,火車將準時到達北京
如何執持淨覺心呢? 以上例而言,它的落點在「C」項!也就是說,修行人必須時時保持在「無生」的境界中。剛開始一定無法保持(禪宗用語為「保任」),但反覆執行經過無量劫(或一段日期),因緣成熟時(如何練騎自行車,反覆摔了多次之後,漸漸的就學會控制的技術),遇到六塵(包括意識所對的法塵)機緣來臨,很可能當下就一悟至佛地,如同悉達多太子夜睹明星一般,又例如香嚴擊竹、無盡藏尼睹梅花...等等。
◆ 淨覺心之深度理解
以前,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故事大約如下:
甲對乙說:「前方地下有一個污水坑,您看到了吧?」
乙答:「看到了」
甲說:「行過去時,您將如何?」
乙答:「我將閃過」
甲說,您行過去吧。於是乙就走了過去,但奇怪的是......,乙掉進了污水坑中!
修行人都知要斷三毒習氣,但卻又反覆的沾染三毒習氣,如上述的乙一般,「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卻被生死所流轉」。
吾人仔細的再去思惟原因,能否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有貪愛之故」。
例如之前所說的買車喻,因為貪愛於是瞋怒跟隨!貪愛與瞋怒,如同手之雙面,有這個就有那個,而沒有這個另一個也跟著消失!
若您也得到與我同樣結論,那麼,對於什麼是淨覺心您將很清楚,它就是「無貪愛」!但我要說的卻是「無欲」,因為無欲還能斷痴毒。
無欲,就是不動!不動就無生滅,是以無欲就是無生之別名。而「持淨覺心」,就是「一直保持無欲狀況」。
仔細的思惟與觀察,若真能「無貪愛」到非常徹底時,通常就會達到無欲的境界。而真的無欲時,此時連意識之念也不會動。能動時,都已轉識成智!(轉意識成妙觀察智),所動的是妙觀察智。但真入不動而不先持智有出定時間(如文殊菩薩之度眾願,參考注2),當下入證阿羅漢之涅槃。
於不動境界中,有許多的微細差異,可能是外道無想定、無色介之禪定、阿羅漢滅盡定、三三昧之涅槃(通於各乘,包括佛)、無住涅槃、文殊涅槃(大菩薩之涅槃)。以上不動,以意識不動為前提而施設。
(1)外道無想定:意識暫伏,五百劫之後才出(前半劫徐停,後半劫徐動)
(2)無色介之禪定:嚴格而言此類境界,不能算是不動境界,只是不同天所證能達到極幽渺的境界,已相似於意識不動之境界,所以列出來一起比較。
(3)阿羅漢滅盡定:有些佛經顯示阿羅漢入此定之後,還有能力出定。若無特殊說法,通常能入此定者,必能入三三昧之涅槃。
(4)三三昧之涅槃:這也是一般所謂的「無餘涅般」,只有阿羅漢乘人才入於此。入於此之後永不再入輪迴,也不可能再度眾生。
(5)無住涅槃:這是佛菩薩所入涅槃。它的境界與三三昧之涅槃相似,但卻不住此三三昧之境界中,所以別列一名相來分別。
(6)文殊涅槃:這是我本人所命名。它來自一個佛經典故,參考註2經文。
◆ 無生、佛性、無欲、不動、體
▲無生、體
無生譬如虛空。浮雲(妄)自生於虛空(體),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其生而生,
亦不隨其滅而滅。因此說虛空無生,妄有生滅。依生滅而有相及用。
▲佛性
佛性本無生滅,因此說它常、無常、有、無、存在、不存在...等等,都是無義語。但以妄如浮雲一般,能不斷的自生與自滅,於是假立有一個類似虛空的本體,而被稱為「佛性」甚至有時被稱為「自性」(乃以佛性為通用語,以免出現意義相扞格)。
佛性是否要被假立,要視修行人根器而定。對於二乘人,不談佛性還是照樣斷三毒入涅槃。不只二乘人適用無佛性,對我本人而言,無佛性也不會妨害我斷無明成佛的修行。
因為,輪迴及無明來自於「妄之生滅」,所以斷妄不是真把妄斷掉,除非要成為二乘人入涅槃。否則,大乘人必然是在轉識成智。而這些所有的行止,都與是否有佛性被假立不相干。但若以釋迦牟尼佛教區(本銀河系)之佛法而言,則有假立佛性之需要。
▲無欲
當修行人心中已無欲時,當下就無生,當然也無滅,此時境界若不入阿羅漢乘之涅槃,則必然已轉識成智。若很不幸的未轉識成智,那麼,一般會被以為瞎貓碰上死耗子,暫入此境界而已,但我不認為有這類例外。有這類見解者,應該是對於妄(識)之生滅還沒有清晰認知。
在《楞伽經》有開示,識之生滅非常的快,當吾人以為自己不動心、無想、無欲時,識的生滅(包括意識生滅)就已停住.....,這是錯誤的見解,我建議此類人要去詳閱《楞伽經》。
▲不動
真正的不動,我的理解只發生在阿羅漢入涅槃時!因為因與緣已解離之故。如同樹種為因,陽光、泥土、水等養份為緣。因緣和合則樹長出,而阿羅漢之涅槃,是令樹種之因,與諸緣解離「不和合」,是以被稱為涅槃。以不和合之故,樹不能長,又怎會有死亡(無生則無滅)出現呢,更不用說不斷地輪迴現象,所以阿羅漢入滅無有去處!
即便是佛境界亦不是不動,所動的是「智」。即便所有的智都消除,只留大圓鏡智如同一個圓鏡立在當地而「不動」,但吾人也要了知,該圓鏡本身存在就是一種生滅現象,而有生滅,皆不能說是不動。
是以,不動的用辭,除了阿羅漢之涅槃之外,它就如同佛性一般,只是「假立名辭」而已,它於生滅中並不存在!
◆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無生滅嗎?
以前,我讀《佛說阿彌陀佛經》及與阿彌陀佛淨土相關的經文時,我那時的印象是彼淨土壽命無限,所以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後來,在不斷的深入經藏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也有退位的時候,先是觀世音菩薩接位,再次是大勢至菩薩接位。
所謂無量、無限等等之類的用辭,只是形容很難數盡,但不是不能數盡!
再回頭討論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不生滅這議題,我本人這裡所指「不生滅」含意是等同於「不動」含意。
不用見聞者指出,本人直接承認自己就是輪迴眾生,所以這類的討論,都是揣測而已,我個人的推斷是否正確,只提供有緣人參考!
以我個人的見解,譬喻就只是相近義的說明,令人可用比較的方式,去理解自己所不知之事物的含意而已,所以並不一定會百分之百等同於原事物之含意。佛之大圓鏡智用世俗的圓鏡來比喻時,也適合上述原則。
於事物,若吾人已經可以認同,十方世界(註3)中所有一切都在剎那剎那生滅不停, 那麼,就只剩佛智是否也如此(生滅不停)的探討。
成所作智因為由前五識所轉,所以它是生滅不停;妙觀察智由意識所轉,它也是生滅不停;平等性智由末那識所轉,它依然仍是生滅不停。最後,就是目前想探討的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這個議題了!
討論佛之大圓鏡智狀態之前,或許有人因為以往所學,就執著於某些「定見」,而認為不用探討了,若見聞之有緣人是這類人,以下繼續的文章也不用閱讀了,它只是會引發您的瞋怒而已,如同天主教徒聽聞異教徒批評其上帝不存在而發生瞋怒一樣,當一個人已有成見,就被成見所綁,而無法接受其它的見解。
因此,我要著文於探討佛之大圓鏡智之前,先探討可能應具有之前提知識,就是六地菩薩之涅槃,與八地菩薩之離能所境界。
要談菩薩境界,一定要依了義佛經來談,那麼,有哪些了義佛經可以當做依歸呢? 吾人最熟悉的就是《大方廣華嚴經》,其它還有《楞伽經》(三譯本)、《大佛頂首楞嚴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還有不少大乘了義佛經,但最令人熟悉就這四部經,所以就以這四部經為準來談上述二種菩薩境界,論完之後,再談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不動)之議題。
▲七地菩薩境界
依《華嚴經》(六十華嚴)十地品中之第七地品所云,菩薩在第六地就已具有能入寂滅的能力(註4),稀奇的是到第七地,就能「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探討第七地菩薩之境界,對修行非常有助益!
吾等試問,阿羅漢已斷三毒,卻沒入涅槃,依然在人間遊行,那麼,阿羅漢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六地菩薩所證也等同阿羅漢,祂的心態又是怎樣的呢?
要理解上述聖人的修行境界,一定要先悟無生的義理,因為阿羅漢所證與佛所證都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智」之運用。如同一惡人一善人皆死,對活人而言只是二具屍體,沒有差別,沒有誰的屍體比較高貴(有人會不認同這見解,若您是的話,那麼我的文章沒有看下去的必要),高貴與否,是世俗人類的執著。
試問,對顧飢餓的動物來說,所看到的就是二具食物而已,還有何差別了? 人類因為執著不放,於是常落入煩惱與痛苦之中。
阿羅漢,識已轉智,名為一切智,所以其意識所用,也與菩薩之妙觀察智相同,差別在所見深淺之不同,如同人類的眼睛,所用方式相同,但視力有深淺不同。阿羅漢與六地菩薩,與含七地以上菩薩之不同也如此。
於是,吾人就能理解,這些聖人的心行現象,如同世俗人路過看到一顆石頭一般,知是石頭,但對它無愛所以不貪求得到它;對它無恨所以不瞋怒排斥它。於心態上,就是「知而不住」的狀況,這也是大修行人的心態,持淨覺心亦是此義。
雖然聖人的心行相似,但還是有微細差別。七地菩薩與六地菩薩(阿羅漢)之差別,在於七地菩薩不是心行常如此,而是念念皆如此。
心行常如此而不是念念皆如此,它代表,偶爾會有失念的狀況,於八萬四千念之中,也許會失一念而失智,因此生心而有空住之類的現象。各個六地菩薩與阿羅漢們,如同幾位世俗人見事,所見同一事卻有所不同一樣(有實驗數據,例如車禍調查,從同角度看見的人所說話內容不一定完全相同),。
失智,指的是於當下用心時,不能符合佛智標準(註5),因此心不平等,而生各類現象,例如住於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重點在於「發生」「住」的事件。
而七地菩薩,由於念念皆能入寂滅,但又不住寂滅,所以沒有阿羅漢(註6)及六地菩薩的弊病。
▲八地菩薩境界
七地菩薩之特點是念念能入寂滅而不住寂滅,這仍在比較粗糙的生滅中做功夫。而八地菩薩特點,則是已沒有七地菩薩的那一種「念念已覺」的現象,而是念已自由,不再專注在念之上(但仍然有念),一般常用無念來形容八地菩薩,但我認為是否無念,要視見聞者對「念」(註7)之定義、認知而異。
此處對念的定義,是等同於五陰。換句話說,有念就有生滅。生滅(死)有二類:變易生死、分段生死。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無生滅?
依註7金剛三昧經所開示文而言,「無有出入才是入佛智地」,那也代表沒有生滅,而念又等同五陰,於是吾人可以推得:有用則有生滅。
不管所用是什麼,是智、是識,都在生滅範圍之內。而佛與眾生之異,在於佛之生滅是自在的、可以不用墮輪迴的。甚至無五陰的。
五陰、念之定義,都屬於染,把此二者放在佛身上,就變成非染義,念從識都變成念從智,於是識念變成智念。雖有生滅,但不礙自在(指不受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之拘束)!
在斷言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之前,要先對大圓鏡智之用途定義。
若大圓鏡智,純粹只是佛性、庵摩羅識、無生之異名,則它沒有生滅。
若大圓鏡智的用途,涉及到佛本身之度眾生誓願(例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滿足時,那麼它就有生滅。無論如何的比喻它怎麼不動,都有生滅現象。因為眾生有生滅,要一一對應眾生的好惡而給予最好的度化方式,不能排除生滅作用。
若見聞者能如此認同本人上述的推演,那麼在看某些了義佛經時,就會對一些以前一直搞不清楚的翻譯用語,不再感到迷惑(即便上述推演並不完全正確,但還是可以此類推演來解釋各部佛經中的用語,使成一個能令人理解的系統。這也解釋了南傳佛法有二十部眾,對佛戒律甚至佛法的解釋不完全一致,但卻各自都有證阿羅漢果者)。
跋:
本文從撰寫開始至貼出,共花了近24小時。寫完之後,我也沒有校文,若發現義不順之處,請多包涵也請自行腦補!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1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b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
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
註2
*********
入涅槃已還復出生
********************************************************************
註3
*********
要小心「十方世界」的含意,它不必然等同「十方法界」。
世俗對十方世界用辭,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所立的同一維度中的十方之世界。
而十方法界就很明顯的不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它是泛指不同維度之十方,也就是說,閻浮提世界之十方世界,只是十方法界內中的某一個維度而已。
因此,在本文中我用辭是「十方世界」而不說「十方法界」,是因為佛境界也包含在十方法界之內,若把十方法界定義成等同十方世界,那麼就不必論佛之大圓鏡智,因為此智也必然是生滅不停。
********************************************************************
註4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5) T09, p0562b
佛子。菩薩住初地。有無量身業。無量口意業。已能過聲聞辟支佛地。金剛藏菩薩言。緣大法故過。非實行力。
第七地實行力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譬如生在王家。即勝一切。何以故。地尊貴故。其身長大。智慧成就。爾乃真實。勝於一切。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勝於二乘。以發大願深心清淨故。今住此地。以智慧力。勝於聲聞及辟支佛。
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
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
今住此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為行法。善知水相。不為水害之所淪沒。
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菩薩如是以大願力故。得智慧力故。從禪定智慧生大方便力故。雖深愛涅槃。而現身生死。雖眷屬圍遶。而心常遠離。以願力故。受生三界。不為世法之所污染。心常善寂。以方便力故。而還熾然。隨行佛智。轉聲聞辟支佛地。至佛法藏。
********************************************************************
註5
*********
所謂佛智標準,指的是「無生」、「無住」、「平等」之類的含意。
********************************************************************
註6
*********
阿羅漢中,又分出聲聞阿羅漢及緣覺阿羅漢。上文所指的阿羅漢,特指聲聞阿羅漢。沒有含入緣覺阿羅漢,原因是,沒有看到有關緣覺阿羅漢心行的相關佛經,所以無法臆測祂的心念是如何表現、持用。
聲聞阿羅漢的證境等同於六地菩薩,但智慧力較劣。
緣覺阿羅漢,又有另名為辟支佛,由觀察十二因緣而斷三毒而得名,祂的證境約等於七地菩薩。因其勝於六地菩薩,所以六地菩薩會被問倒,但智慧卻劣於七地菩薩,所以問不倒七地菩薩。
********************************************************************
註7
*********
念,若是指「今心」,代表識之生住異滅的現象的話,那麼,佛亦將有念。
若把念之產生,定義在被變易生死所控制之不自在,而不是上述識之生住異滅,那麼,佛則無念,其餘菩薩皆有念。
依下列金剛三昧經義來說,則所謂的「念」等同於五陰(蘊),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所以菩薩皆有念。上述「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說法,某些人不贊成,因為他們以為阿羅漢就已能斷五陰。我的說法是依大乘法而說。
參考: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