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行者,久習成就故(註一),其可大約分幾階境界,與上
述本人所註釋之菩薩諸地相對映。
◆ 菩薩六地
《華嚴經》(三種譯本: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
)及《楞伽經》(亦是三種譯本),都有開示,菩薩六地
能入寂滅。
是「不時」可入寂滅,在二乘阿羅漢來說,仍可能有餘習
,但在菩薩乘來說,這就不敢肯定是否仍有餘習。但以不
能達到七地的「念念覺」,所以,依理而言,仍有可能有
餘習!
「餘習」,這指未入「無餘依涅槃」之前,其所說的話,
會令與其有不良因緣的眾生聽聞時,產生三毒習氣。以二
乘阿羅漢舉例,如「畢陵伽婆蹉過恒河,敕女神截流開河
(不比摩西分海差),而卻被女神小報告打到佛陀處之典
故」。
◆ 菩薩七地
念念覺。仍有心念生滅,但每一生起的心念都無三毒習氣
,所以絕對無餘習。
◆ 菩薩八地
「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註二)
典型狀況是《楞嚴經》所開示:「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
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依經文只能判斷意根已滅,意識亦不能生,這已達到《楞
伽經》開示「無餘依涅槃」的境界(註三),註三經中只
說涅槃而没有說「無餘依」三字,但卻是這意思。何以故?
二乘阿羅漢無入「無住涅槃」的三昧能力(也包括般若)
,那就只剩「無餘依涅槃」及「有餘依涅槃」二種。而
意識滅,對二乘阿羅漢而言這就是「無餘依涅槃」之含
意。
再來!鑑於菩薩八地境界若不能達到,再說之後的果地佛菩薩
境界也没有意義,再此先暫停續論之後境界(自行至《華嚴經
》、《楞伽經》等了義經看詳細)。
---
本文真正的重點來了,就是在說明如何從因地發心頓修至佛的
果地覺,都不用變換方式的「陀羅尼」用功方式。
主述:當下須達到菩薩八地的境界!
於此境界若還没入究竟涅槃時,是已發菩提心之菩薩
,那麼,這個菩薩當下住於何處呢?
狂慧者,心性粗糙,尚未自在,連三果阿那含(或菩
薩五地)是由持戒而入的功夫都不具足,卻學愚痴來
呵佛罵祖......,這等狂慧的愚痴者,過去禪宗時代
實在不乏少見。即便現今,其遺緒仍然尚留!
二乘阿羅漢也有類似的狀況:「心性粗糙」。
二乘二阿羅漢自云已斷五蘊,但佛偏偏於《楞嚴經》
的五十陰魔之識陰區宇不同意此說!何以故?
此類人心性粗糙,而不能自覺只證「有餘依涅槃」而
不是佛菩薩的「無住涅槃」,是墮於自相共相、能取
所取的二邊,見有生滅,不解無生,不是真自在者!
也就是說,雖不再新造善惡業,但驅使既造業因與緣
和合之力量,仍在不斷的相續作用(生滅),通稱之
為「妄」!必須入了「無餘依涅槃」後,才能真正不
再受業力作用。
那麼,如何令自己「至少」維持(保任)在八地菩薩
的境界呢?在下文「額外議題」有說明,八地境界除
了「轉識成智」(是後得智,分有相、用、法三大類
)不如諸上佛菩薩,其乃:
・立無住為體,其「體證(空性)」功夫已經滿
足。
・立無生為體,則其斷四蘊(不含識蘊)的不自在
已滿足。
其「體」方面的功夫,已等同佛之果地覺(就想蘊而言「
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之故,行蘊也不出現分段法執,執
著相分種子而現行。現行就會顯化三界)!(智仍不足)
那麼,這個要保任的相狀,它是什麼呢?
如我現今所用:「
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註五)
」
之前曾回答一法友問疑「无诸法缘起处是什么?」
那時我已回答,並給予一從因地發心,直至佛的果地
覺皆不變的陀羅尼(總持法)。
方法很簡單,佛都在不少佛經中已開示,凡不知者,
佛緣不足,而不能了知。
試想:修行之目的為何?
破無明的修行須經過二門檻:
1、斷煩惱障,即三毒,即貪欲愛習(嗔怒怨恨是其
一體之二面,一破入破),再加上愚執習氣!
2、破煩惱障之後,又能破無明的塵沙惑,覺遍十方
了知十方所有法,而破智障(理障)
佛已如此清晰的開示,還能不知成佛方式嗎?當然能
!但重點是,有緣見聞者本人,能否具正見,而了知
持心或不持心於什麼相狀......,而已!
所以,此法必然是「既斷煩惱障(事障),又能斷智
障(理障)」的綜合法,而且又是可從因地發心至果
地覺皆能適用的陀羅尼(總持法)。
豈不聞《六祖壇經》不是有開示六祖慧能度化「慧明
」之喻乎?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
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上述不就是八地菩薩的「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的了
義說法乎?!何以故?不思善惡時不動心念,這就是
「比量」功能不用,以意識不生之故!
但若不生意識......,這在因地豈不就與外道「無想
定」相似了嗎?(下界境界者常不能分辨其差異,但
上界過來人卻能明辨)
這也是為何,不具般若,未如實知,而不具正見,且
又没破下三結之未破見感之外道(無論僧俗),常墮
入「頑空」而無法轉身之原因!因為,意識不再作用
之故!
如同古德所云:
「莿棘叢中下足易,月明夜下轉身難」
入了無想定,意識跡近於滅,連反省懺悔都没機會,
又怎能有正見呢?這個頑空無想定,就是禪宗古德所
說的「黑漆桶」(有時也用來指已入滅阿羅漢的斷滅
境界,二者意識都停止,前者是暫伏,阿羅漢是永滅
)。
解決了這個「頑空無想定」,只要具般若,而一世壽
命尚足,就遲早可達慧解脫阿羅漢果。一世不足,若
已斷貪欲愛習,也近乎等同必證者,命終往生四禪五
不還天,賴著到壽命盡時也能入無餘依涅槃!
而這些,已跳過無想定窠臼,卻入了斷滅空者,是所
謂二乘阿羅漢:生滅已滅,寂滅涅槃!!
這時才是入菩薩乘之陷阱,很多二乘阿羅漢皆無法跨
過,如《妙法蓮華經》會時之五千退席僧尼。
煩惱障是一門檻,就算能過,那又怎能破初地至十地
的智障呢?
所以,此陀羅尼......實有不少方法,在《圓覺經》
與《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與《楞嚴經》等了義經
都有開示,如我之前上述,只是吾輩能否具法眼而能
將各佛經加以做邏輯或因明的工作罷了?!
囉嗦了這麼多,雖是法施,卻也同時在撰文過程中斷
筆者的習氣,但也該是暫告結束了!
最後的建議:
陀羅尼要先看註六連結網頁,之後再看較詳細
的註五連結網頁!
-----------------------------------------------------
◆ 額外議題:阿羅漢未破識蘊,何以能入無餘依涅槃?
-----------------------------------------------------
其實,我有一好奇,好奇的是,若依《楞嚴經》為標
準,二乘阿羅漢還未破識蘊,但何以仍可入無餘依涅
槃呢?是否這個依據標準,就是「前七轉識不生」嗎?
(意指,不妨礙第八識不能自在的種子繼續流動,但以
不墮入三界輪迴之故,所以可證無餘依涅槃)
《楞嚴經》揭示了一個可能,那就是「摩訶迦葉」久
滅意根,仍能在無意識的狀況之下,可「圓明了知。
不因心念」。同時,其它佛經及禪宗諸祖與高僧大德
亦同意極高境界是無念」(註四)。
這代表達到八地境界,雖然已開始是「無功用行」,
但其基本的無住功夫,在「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的
無心念產生狀況下,己經是「恒與定俱」(註一)的
「同於佛之果地覺」。
還有差別的,應只剩「後得智」(待轉識成智,是指
待二識之「五八果上圓」)未圓滿而已,仍須學習並
歸納十方所有法門,所以九地才名為「善慧地」,而
十地已基本滿足可示現成佛的基礎,而名「法雲地」
,之後就進入等同如來的「似如來」之一生補處位,
只等因緣成熟直接示現成佛!!
*************************************************************
名相說明
**************************
無生:中,没有產生,不可思議!
其不是「體」,但亦不離「體」。吾輩之理解,卻常
以「無生為體」,其實,上述二種說法都正確。它的
狀況就像是「卦象」,它可不是固定、具體的的標示
,而是隨所問事件不同,而「象」之!否則就不稱為
卦象,它是彈性現象之意義。
正覺:體,處於正確的覺之中,覺是否有生滅,通俗來說是
「有」。但正覺時,有生滅嗎?....這是個大哉問!
我的見解,這也是要視有緣見聞者「對體之定義」而
定。
若體乃無生,則無生滅。大圓鏡智則非「體」義。其
乃「用」義,能映出十方所有相!也仍具有三藏,但
佛已捨「妄」,所以稱佛為「真」。
佛的抽象性功能,與眾生相同,差別是佛自在而不執
者,但眾生反之。
眾生具有妄、業、識,而佛所具是真、願、智!
「妄」有業力而驅,「真」則有願力而度!至於識與
智就是自在與不自在的差別。
其實,定義「無生為體」是善法,它可攝受執著「常
我」的眾生,其義又可達到斷除執著之功能。
若無生為體,那麼就不必忌諱的去了知,佛之正覺亦
不離生滅!只是佛乃自在者,罷了!
覺 :一種狀態。從眠至醒,從迷至明,從昏濁至清澄。
中節:《大學.中庸》:「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涅槃:見註三。
法迄巴註釋:
未發只有一種,但《大學》中定義的「中」以佛法來看,
它卻有很多層次。
《大學》定義的「中」,它在佛法中只最少是阿那含果
(相當菩薩五地),這裡先預定就是這果位,以貪欲愛
習未發之故!
而在這之後還有很多階次,如菩薩六地、七地、八地、
九地、十地、等覺、佛地。(二乘阿羅漢之三昧力在聲
聞約為七地,而般若劣;緣覺約為七地,而般若更劣)
。
**********************************************************
註一
***********
【經文典故】大寶積經(看紅色關鍵字:如人學射久習成巧)
**********************************************************
註二
***********
【經文典故】八地菩薩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
【經文典故】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三
***********
【經文典故】涅槃定義
【經文典故】涅槃定義及勝法涅槃
菩薩乘對涅槃的定義是有四種,依《楞嚴經》對五蘊的
定義為準,若以「體」而非「相用法」為本位,經文重
復出現的「究竟涅槃」,都可想成皆是指已破五蘊的狀
況!而聲聞及緣覺,卻是識蘊中的最後二階,仍未破五
蘊。
菩薩乘與二乘根器之異在於:
◇菩薩乘於破五蘊之後,仍會繼續「轉識成智」而發菩
提心(破無明之願),及度眾生的菩提大願。
◇而二乘阿羅漢則於命終,將如同冰塊之渙散,先變水
,再汽化,最後歸空。其實没真空,以未破識蘊之故
,只是二乘阿羅漢「明覺不足」而顯粗糙,不能了知
還有更微細的第八識之「妄」還在生滅。
**********************************************************
註四
***********
【經文典故】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禪宗古德常說的「一念不生」四字,應源此經文。
---
另亦可參閱《六祖壇經》。
**********************************************************
註五
***********
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