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觀照」是有為法、方便法(不以斷惑為目標就是錯誤方式),了義的
無為法是「無欲」,不必特別去觀照。
(1)在生活中,走路踢到 石子(根塵相觸時),自己必然知道,又哪裡要特
別起心去觀照呢?所以我說這種觀心的有為法是外道默照禪。
純粹的止禪無法斷除輪迴習氣,觀禪亦同。都必須先悟因緣法,斷了見惑
才有可能入涅槃,至於菩薩乘用功方法,則都以無為法為準。建議有緣見
聞者,要詳閱《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上卷不用讀)、
《楞嚴經》
(2)在打坐時,當下果真無欲則不造作,心念不串起,當下就在無餘依涅槃中
(大菩薩有能力:入涅槃已還復出生)。至有心生起,此起是智不是識。
這境界說來不容易被理解,要 自己去體驗才行。
(3)心念不生有許多狀況,無想定是外道法;四無色界定亦是外道法;空三昧
是二乘法;八地菩薩入無生法忍,能所俱泯是菩薩法;佛之寂滅忍是佛法。
--------
起心觀照是有為法,這個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做事時無法使用,何以故?用的時候,心神都跑到自己心念是否生滅之上,這樣走路,大約活不久了,因為被車撞死!
正確的用功方法,稱為 無為法!
無為法是個方法,但用它時不必特別先起心,只需在正式用它之前,先悟淨圓覺(無生),並持用所悟之淨覺心(立志無欲)即可。若所持志堅定,則行住坐臥時時皆在用功,並不限定在打坐時才能用的起來。
修行人怎樣才能無欲呢?......這真的需要教嗎,它就是沒有七情六欲而已。
又,怎樣才算是無七情六欲呢?
自己情緒自己了知吧?當察知自己生起了欲習,察知是過,當下有三種標準作法,在《圓覺經》中有開示。於察知過錯之後,下一次就要警愓不要再生起貪欲愛習,或是不生瞋怒。
如此用功,日久功深,習氣就漸漸的不生起,打坐時也不生心念。試問:心念都不生起,還要起心去觀心嗎?當然不用,所以我才說觀心的方法是有為法、是方便法,不與法眼淨配合,純粹就是個外道法門,無法斷思惑證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這是二乘阿羅漢及六地菩薩所證境界)!
--------
其它有相關的說明(連結):
這裡有一篇客觀的 默照禪學習心得 帖子,建議有緣人去閱讀
=> 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242.htm
佛乘頓修法:無欲
第八識相分顯化過程之分析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比丘之法。檀越與食。應先問之。此是何肉
No. 202 賢愚經 (卷4) T04, p0375b
時婆羅門。即召彼婢於隱屏處。問言。我婦何由有疾。
婢以實答。大家當知。為病比丘故。割肉飴之。
夫聞是已。於佛法僧。生恚害心。便於街巷。高聲唱言。沙門釋子。食噉人肉。如班足王。
爾時篤信優婆塞。聞婆羅門罵佛法僧。憂愁不樂。往世尊所。頭面禮足。
世尊告曰。汝等何故。愁慘不樂。
白言。世尊。有一婆羅門。於多人處。高聲唱言。罵佛法僧。昔班足王。食噉人肉。今沙門釋子。食噉人肉。亦復如是。願佛世尊。敕諸比丘。莫食人肉。
爾時世尊。以是事故。集比丘僧。呼病比丘。時病比丘。聞世尊教。心懷喜踊。世尊大慈。乃流及我。身雖羸瘦。自力而來。到已禮足。卻坐一面。
佛言。貴子。汝何所患。
比丘白言。為病所惱。今見世尊。小得瘳降。
世尊又問。今日汝何所食。
答言今日。食肉汁食。
佛言。所食是新肉為乾肉乎。
答言新肉。天竺國。熱肉不經宿。所食若新若乾。
善男子。汝食肉時。為問淨不淨不。
答言。世尊。我病困久。得便食之。實不問也。
佛言。比丘。汝云何乃受不淨食。比丘之法。檀越與食。應先問之。此是何肉。 檀越若言此是淨肉。應重觀察。可信應食。若不可信。便不可食。
爾時世尊。即制比丘。諸不淨肉。皆不應食。若見聞疑。三不淨肉。亦不應食。如是分別應不應食。
時婆羅門。即召彼婢於隱屏處。問言。我婦何由有疾。
婢以實答。大家當知。為病比丘故。割肉飴之。
夫聞是已。於佛法僧。生恚害心。便於街巷。高聲唱言。沙門釋子。食噉人肉。如班足王。
爾時篤信優婆塞。聞婆羅門罵佛法僧。憂愁不樂。往世尊所。頭面禮足。
世尊告曰。汝等何故。愁慘不樂。
白言。世尊。有一婆羅門。於多人處。高聲唱言。罵佛法僧。昔班足王。食噉人肉。今沙門釋子。食噉人肉。亦復如是。願佛世尊。敕諸比丘。莫食人肉。
爾時世尊。以是事故。集比丘僧。呼病比丘。時病比丘。聞世尊教。心懷喜踊。世尊大慈。乃流及我。身雖羸瘦。自力而來。到已禮足。卻坐一面。
佛言。貴子。汝何所患。
比丘白言。為病所惱。今見世尊。小得瘳降。
世尊又問。今日汝何所食。
答言今日。食肉汁食。
佛言。所食是新肉為乾肉乎。
答言新肉。天竺國。熱肉不經宿。所食若新若乾。
善男子。汝食肉時。為問淨不淨不。
答言。世尊。我病困久。得便食之。實不問也。
佛言。比丘。汝云何乃受不淨食。比丘之法。檀越與食。應先問之。此是何肉。 檀越若言此是淨肉。應重觀察。可信應食。若不可信。便不可食。
爾時世尊。即制比丘。諸不淨肉。皆不應食。若見聞疑。三不淨肉。亦不應食。如是分別應不應食。
過去七佛偈,及禪宗諸祖師偈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佛教已明。須陳祖意。達佛乘者。皆與了義相應。如法華經云。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第一毘婆屍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二屍棄佛偈云。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第四拘留孫佛偈云。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第六迦葉佛偈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第七釋迦牟尼佛偈云。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即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復告摩訶迦葉。吾有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付囑於汝。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西天第一祖摩訶迦葉傳法偈云。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難傳法偈云。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傳法偈云。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傳法偈云。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亦名香眾。初投優波鞠多出家。尊者問曰。為心出家耶。身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而求利益。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香眾曰。 夫出家者無我之故。無我之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既是常故。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爾。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明朗。依佛法中。度恆沙眾。付 法偈云。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
第六祖彌遮迦付法偈云。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須蜜付法偈云。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第八祖佛陀難提付法偈云。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是。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第九祖伏[馬*太]蜜多尊者。問佛陀難提尊者偈云。父母非我親。誰為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難。因茲悟道。付法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第十祖脅尊者傳法偈云。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實法。無行亦無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時脅尊者。於一樹下。以手指樹下地告大眾曰。此地若變為金色。當有聖者而入此會。言當未久。須臾之頃。以為金色。尊者舉手。而見一人當會 前立。尊者曰。汝從何來。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何處所住。夜奢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夜奢曰。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諸佛。夜奢曰。諸佛 亦非。爾時夜奢說偈讚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迴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又傳法偈云。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云。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棄
第十三祖毘羅尊者傳法偈云。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國人多修福業。不會佛理。唯行小辯。不具大智。及問佛性。而云。佈施。我求福業。非解佛性。汝會佛性。為我說之。師曰。 汝欲學道。先除我慢。生恭敬心方得佛性。眾曰。佛性大小。師曰。非汝所知。非說大小。若說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彼眾曰。我欲棄小辯歸於大海。龍樹即 為說法。對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座上。唯聞說法。不睹其形。彼眾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彼眾曰。非其大聖。誰能識也。爾時提 婆。心根宿淨。亦見其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師現佛性之義。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也。語未訖。師即現本身。座上說偈曰。身現滿月相。 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又傳法偈云。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傳法偈云。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第十六祖羅[目*侯]羅尊者傳法偈云。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因至其舍。忽見一子。手執銅鏡而至師所。尊者曰。子幾歲耶。子曰。我當百歲。是時尊者見答百歲。覆問曰。汝當無知。 看甚幼小。答吾百歲。非其理也。子曰。我不會理。正當百歲。尊者曰。子善機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尊者敬 之深知是聖。又徵問曰。汝執此鏡。意況如何。爾時童子。以偈答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俱相似。父母見子奇異。遂捨出家。尊者即領遊 化。至一古寺。而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於彼殿上。有銅鈴被風搖響。尊者問曰。彼風鳴耶。彼鈴鳴耶。彼銅鳴耶。子曰。我心鳴耳。非風銅鈴。尊者曰。非風銅 鈴我心誰耳。子曰。二俱寂靜。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會諸佛理。善說諸法要。善識真實義。又告曰。我今將此法眼藏。付囑於汝。汝受吾偈。當行化 之。偈曰。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伽耶舍多。後付鳩摩羅多傳法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傳法偈云。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第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云。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第二十一婆修槃頭尊者傳法偈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挐羅付鶴勒尊者。傳法偈後。即從座起。踴身虛空。作十八變訖。卻歸本座。以手指地。化為一泉。而說偈言。心地清淨泉。龍潤於一切。從地而湧出。遍滿十方濟。又傳法偈云。心逐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第二十三祖鶴勒尊者付法已竟。即從座起。踴身虛空。作十八變已。卻歸本座。寂然滅度。爾時大眾。欲分舍利。各自起塔。臨闍維訖。欲分舍利。爾時尊者。現身說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又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云。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多尊者傳法偈云。聖人說知見。當境無非是。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傳法偈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生諸種。因事復因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西天波羅提尊者。化異見王。現神通力。乘雲至王殿前。
爾時大王。問乘雲者曰。汝為是邪。汝為是正。波羅提尊者答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大王。若正。我無邪正。
王又問曰。何者是佛。波羅提曰。見性是佛。
王曰。師見性不。波羅提曰。我見佛性。
王曰。性在何處。波羅提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今不睹見。波羅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識。
王曰。師既所見云有作用。當於我處而有之不。波羅提曰。王若作用。現前總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
王曰。若當用之。幾處出現。師曰。若出用時。當有其八。
卓立雲端。以偈告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氣。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腳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不出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
此土初祖菩提達磨多羅。南天竺國王第三之子。常好理論。心念眾生。而不識佛。又自嘆曰。世有形法。而易了之。唯佛心法。難有會者。
爾時般若多羅夫提尊者。至於其國。王賜一寶珠。其珠光明。璨然殊妙。
尊者見已。用珠試曰。此寶珠者。有大光明。能照於物。更有好珠。能勝此不。
菩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得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得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第一。其此珠者。所有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智辯於此。既辯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辯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辯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法寶以明俗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既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異之。因出家悟道。遂行化此土。
寶誌識是傳佛心印觀音聖人。師述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 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 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痴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 法界故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 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為通達 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原。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 物。名為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作處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想分別。即受鑊湯爐 炭等事。現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槃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傳法偈 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第二祖可大師云。凡夫謂古異今。謂今異古。復離四大。更有法身。解時。即今五陰心。是圓淨涅槃。此心具足萬行。正稱大宗。傳法偈云。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師傳法偈云。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種盡無生
第四祖道信大師云。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理盡歸心。心既清淨。淨即本性。內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 無動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恆沙功德。總在心原。一切定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並在汝心。傳法偈云。華 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師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 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 知。更無別行。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
第六祖慧能大師云。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無一法 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
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無有諸相。汝莫觀淨。及空其心。此心無一無可取捨。行住坐臥。皆一直心。 即是淨土。依吾語者。決定菩提。
傳法偈云。心地舍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磨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
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
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於道。
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睹。
師曰。心地法眼。能見於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馬大師曰。有成壞不。
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
汝受吾教。聽吾偈言。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 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 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 性功勛。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諸念若生。隨唸得果。應物而現。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 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 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故云一塵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為本性過諸數量。非聖無辯。辯所不能言。無佛可作。無道可修。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 聞。即見自心具足多聞。故草木有佛性者。皆是一心。飯食作佛事。衣服作佛事。故
嵩山安和尚。昔讓和尚與坦然禪師。在荊州玉泉聽律。二人共相 謂言。我聞禪宗。最上佛乘。何必局此小宗。而失大理。遂乃雲遊。博問先知。至嵩山宗和尚處。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旨。師云。何不問自。家意旨。問他別人意 旨。作什麼。問。如何是坦然意旨。師云。汝須密作用。問。如何是密作用。伏請指示。師舉視之。二人當時大悟
崛多三藏。師因行至太原。定襄 縣。歷村。見秀大師弟子。結草為庵。獨坐。觀心。師問。作什麼。對云。看靜。師曰。看者何人。靜者何物。其僧無對。問。此理如何。乞師指示。師曰。何不自 看。何不自靜。師見根性遲迴。乃曰。汝師是誰。對云。秀和尚。師曰。汝師只教此法。為當別有意旨。云。只教某看靜。師曰。西天下劣外道所習之法。此土以為 禪宗。也。大誤人。其僧問三藏。師是誰。師曰。六祖。又云。正法難聞。汝何不往彼中。其僧聞師示訓。便往曹谿。禮見六祖具陳上事。祖曰。誠如崛多所言。汝 何不自看。何不自靜。教誰靜汝。言下大悟
智策和尚。遊行北地。遇見五祖下智隍禪師。二十年修定。師問。在此間作什麼。隍云。入定。師云。入 定者。為有心入也。為無心入也。若有心入者。即一切有情悉皆有心。亦合得定。若言無心入者。一切無情。亦合得定。隍曰。吾正入定之時。不見有有無之心。師 曰。若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不應更有出入。隍無對。卻問。汝師是誰。云六祖。問。汝師以何法為禪定。師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 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此說。未息疑心。遂振錫南行。直往曹谿禮見六祖。祖乃亦 如上說。隍於言下大悟
南嶽思大和尚云。若言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聞說淨不生淨念。即是本自淨。聞說空。不取空。譬如 鳥飛於空。若住於空。必有墮落之患。無住。是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 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燈光雖有二名。其體不別。即燈是光。即光是燈。離燈無別光。 離光無別燈。即燈是光體。即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牛頭融大師絕觀論問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觀。並悉是心。問。心若為。答。心 寂滅。問。何者為體。答。心為體。問。何者為宗。答。心為宗。問。何者為本。答。心為本。問。若為是定慧雙遊。云。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問。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為境。問。何者是舒。云。照用為舒。何者為卷。云。心寂滅。無去來為卷。舒則彌遊法界。卷則定跡難尋。問。何 者是法界。云。邊表不可得。名為法界
法照禪師云。經云。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異名。即真心之別稱也。又經云。萬法不出一心。此義是也。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事。出要之術。唯有觀心。乃至若舉一心門。一切唯一心。若一法非心。則是心外有。誰能在心外。別制一條者
梵禪師云。若知一切法皆是法。即得解脫。眼是法。色是法。經云。不見法。還與法作繫縛。亦不見法。還與法作解脫
藏禪師云。於一切法無所得者。即心是道。眼不得一切色。耳不得一切聲
緣禪師云。譬如家中有大石。尋常坐臥。或作佛像。心作佛解。畏罪不敢坐。皆是意識筆頭畫作。自忙自怕。石中實無罪福
安禪師云。直心是道。何以故。直念直用。更不觀空。亦不求方便。經云。直視不見。直念不思。直受不行。直說不煩
覺禪師云。若悟心無所屬。即得道跡。眼見一切色。眼不屬一切色。是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相屬故。心與一切法。各不相知
圓寂尼云。一切法唯心無對。即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與眼作對。何以故。法不見法。法不知法
堯禪師云。了心識性。自體恆真。所緣念處。無非佛法
朗禪師云。凡有所見。皆自心現。道似何物。而欲修之。煩惱似何物。而欲斷之
稠禪師云。一切外緣。名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能所俱無。即諸相恆寂
慧慈禪師云。夫法性者。大道也。法是法身。性是覺性。即眾生自然性也。是以金剛般若。如大火聚。三昧焰焰諸累莫入。故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慧滿禪師云。諸佛說心。令知心相是虛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違佛意。又增論議。殊乖大理。常齎四卷楞伽經。以為心要。隨說隨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佛教已明。須陳祖意。達佛乘者。皆與了義相應。如法華經云。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第一毘婆屍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二屍棄佛偈云。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第四拘留孫佛偈云。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第六迦葉佛偈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第七釋迦牟尼佛偈云。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即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復告摩訶迦葉。吾有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付囑於汝。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西天第一祖摩訶迦葉傳法偈云。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難傳法偈云。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傳法偈云。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傳法偈云。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亦名香眾。初投優波鞠多出家。尊者問曰。為心出家耶。身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而求利益。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香眾曰。 夫出家者無我之故。無我之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既是常故。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爾。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明朗。依佛法中。度恆沙眾。付 法偈云。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
第六祖彌遮迦付法偈云。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須蜜付法偈云。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第八祖佛陀難提付法偈云。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是。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第九祖伏[馬*太]蜜多尊者。問佛陀難提尊者偈云。父母非我親。誰為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難。因茲悟道。付法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第十祖脅尊者傳法偈云。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實法。無行亦無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時脅尊者。於一樹下。以手指樹下地告大眾曰。此地若變為金色。當有聖者而入此會。言當未久。須臾之頃。以為金色。尊者舉手。而見一人當會 前立。尊者曰。汝從何來。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何處所住。夜奢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夜奢曰。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諸佛。夜奢曰。諸佛 亦非。爾時夜奢說偈讚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迴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又傳法偈云。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云。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棄
第十三祖毘羅尊者傳法偈云。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國人多修福業。不會佛理。唯行小辯。不具大智。及問佛性。而云。佈施。我求福業。非解佛性。汝會佛性。為我說之。師曰。 汝欲學道。先除我慢。生恭敬心方得佛性。眾曰。佛性大小。師曰。非汝所知。非說大小。若說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彼眾曰。我欲棄小辯歸於大海。龍樹即 為說法。對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座上。唯聞說法。不睹其形。彼眾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彼眾曰。非其大聖。誰能識也。爾時提 婆。心根宿淨。亦見其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師現佛性之義。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也。語未訖。師即現本身。座上說偈曰。身現滿月相。 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又傳法偈云。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傳法偈云。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第十六祖羅[目*侯]羅尊者傳法偈云。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因至其舍。忽見一子。手執銅鏡而至師所。尊者曰。子幾歲耶。子曰。我當百歲。是時尊者見答百歲。覆問曰。汝當無知。 看甚幼小。答吾百歲。非其理也。子曰。我不會理。正當百歲。尊者曰。子善機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尊者敬 之深知是聖。又徵問曰。汝執此鏡。意況如何。爾時童子。以偈答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俱相似。父母見子奇異。遂捨出家。尊者即領遊 化。至一古寺。而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於彼殿上。有銅鈴被風搖響。尊者問曰。彼風鳴耶。彼鈴鳴耶。彼銅鳴耶。子曰。我心鳴耳。非風銅鈴。尊者曰。非風銅 鈴我心誰耳。子曰。二俱寂靜。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會諸佛理。善說諸法要。善識真實義。又告曰。我今將此法眼藏。付囑於汝。汝受吾偈。當行化 之。偈曰。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伽耶舍多。後付鳩摩羅多傳法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傳法偈云。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第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云。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第二十一婆修槃頭尊者傳法偈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挐羅付鶴勒尊者。傳法偈後。即從座起。踴身虛空。作十八變訖。卻歸本座。以手指地。化為一泉。而說偈言。心地清淨泉。龍潤於一切。從地而湧出。遍滿十方濟。又傳法偈云。心逐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第二十三祖鶴勒尊者付法已竟。即從座起。踴身虛空。作十八變已。卻歸本座。寂然滅度。爾時大眾。欲分舍利。各自起塔。臨闍維訖。欲分舍利。爾時尊者。現身說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又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云。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多尊者傳法偈云。聖人說知見。當境無非是。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傳法偈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生諸種。因事復因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西天波羅提尊者。化異見王。現神通力。乘雲至王殿前。
爾時大王。問乘雲者曰。汝為是邪。汝為是正。波羅提尊者答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大王。若正。我無邪正。
王又問曰。何者是佛。波羅提曰。見性是佛。
王曰。師見性不。波羅提曰。我見佛性。
王曰。性在何處。波羅提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今不睹見。波羅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識。
王曰。師既所見云有作用。當於我處而有之不。波羅提曰。王若作用。現前總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
王曰。若當用之。幾處出現。師曰。若出用時。當有其八。
卓立雲端。以偈告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氣。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腳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不出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
此土初祖菩提達磨多羅。南天竺國王第三之子。常好理論。心念眾生。而不識佛。又自嘆曰。世有形法。而易了之。唯佛心法。難有會者。
爾時般若多羅夫提尊者。至於其國。王賜一寶珠。其珠光明。璨然殊妙。
尊者見已。用珠試曰。此寶珠者。有大光明。能照於物。更有好珠。能勝此不。
菩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得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得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第一。其此珠者。所有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智辯於此。既辯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辯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辯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法寶以明俗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既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異之。因出家悟道。遂行化此土。
寶誌識是傳佛心印觀音聖人。師述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 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 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痴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 法界故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 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為通達 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原。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 物。名為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作處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想分別。即受鑊湯爐 炭等事。現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槃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傳法偈 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第二祖可大師云。凡夫謂古異今。謂今異古。復離四大。更有法身。解時。即今五陰心。是圓淨涅槃。此心具足萬行。正稱大宗。傳法偈云。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師傳法偈云。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種盡無生
第四祖道信大師云。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理盡歸心。心既清淨。淨即本性。內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 無動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恆沙功德。總在心原。一切定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並在汝心。傳法偈云。華 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師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 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 知。更無別行。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
第六祖慧能大師云。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無一法 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
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無有諸相。汝莫觀淨。及空其心。此心無一無可取捨。行住坐臥。皆一直心。 即是淨土。依吾語者。決定菩提。
傳法偈云。心地舍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磨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
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
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於道。
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睹。
師曰。心地法眼。能見於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馬大師曰。有成壞不。
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
汝受吾教。聽吾偈言。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 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 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 性功勛。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諸念若生。隨唸得果。應物而現。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 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 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故云一塵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為本性過諸數量。非聖無辯。辯所不能言。無佛可作。無道可修。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 聞。即見自心具足多聞。故草木有佛性者。皆是一心。飯食作佛事。衣服作佛事。故
嵩山安和尚。昔讓和尚與坦然禪師。在荊州玉泉聽律。二人共相 謂言。我聞禪宗。最上佛乘。何必局此小宗。而失大理。遂乃雲遊。博問先知。至嵩山宗和尚處。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旨。師云。何不問自。家意旨。問他別人意 旨。作什麼。問。如何是坦然意旨。師云。汝須密作用。問。如何是密作用。伏請指示。師舉視之。二人當時大悟
崛多三藏。師因行至太原。定襄 縣。歷村。見秀大師弟子。結草為庵。獨坐。觀心。師問。作什麼。對云。看靜。師曰。看者何人。靜者何物。其僧無對。問。此理如何。乞師指示。師曰。何不自 看。何不自靜。師見根性遲迴。乃曰。汝師是誰。對云。秀和尚。師曰。汝師只教此法。為當別有意旨。云。只教某看靜。師曰。西天下劣外道所習之法。此土以為 禪宗。也。大誤人。其僧問三藏。師是誰。師曰。六祖。又云。正法難聞。汝何不往彼中。其僧聞師示訓。便往曹谿。禮見六祖具陳上事。祖曰。誠如崛多所言。汝 何不自看。何不自靜。教誰靜汝。言下大悟
智策和尚。遊行北地。遇見五祖下智隍禪師。二十年修定。師問。在此間作什麼。隍云。入定。師云。入 定者。為有心入也。為無心入也。若有心入者。即一切有情悉皆有心。亦合得定。若言無心入者。一切無情。亦合得定。隍曰。吾正入定之時。不見有有無之心。師 曰。若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不應更有出入。隍無對。卻問。汝師是誰。云六祖。問。汝師以何法為禪定。師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 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此說。未息疑心。遂振錫南行。直往曹谿禮見六祖。祖乃亦 如上說。隍於言下大悟
南嶽思大和尚云。若言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聞說淨不生淨念。即是本自淨。聞說空。不取空。譬如 鳥飛於空。若住於空。必有墮落之患。無住。是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 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燈光雖有二名。其體不別。即燈是光。即光是燈。離燈無別光。 離光無別燈。即燈是光體。即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牛頭融大師絕觀論問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觀。並悉是心。問。心若為。答。心 寂滅。問。何者為體。答。心為體。問。何者為宗。答。心為宗。問。何者為本。答。心為本。問。若為是定慧雙遊。云。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問。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為境。問。何者是舒。云。照用為舒。何者為卷。云。心寂滅。無去來為卷。舒則彌遊法界。卷則定跡難尋。問。何 者是法界。云。邊表不可得。名為法界
法照禪師云。經云。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異名。即真心之別稱也。又經云。萬法不出一心。此義是也。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事。出要之術。唯有觀心。乃至若舉一心門。一切唯一心。若一法非心。則是心外有。誰能在心外。別制一條者
梵禪師云。若知一切法皆是法。即得解脫。眼是法。色是法。經云。不見法。還與法作繫縛。亦不見法。還與法作解脫
藏禪師云。於一切法無所得者。即心是道。眼不得一切色。耳不得一切聲
緣禪師云。譬如家中有大石。尋常坐臥。或作佛像。心作佛解。畏罪不敢坐。皆是意識筆頭畫作。自忙自怕。石中實無罪福
安禪師云。直心是道。何以故。直念直用。更不觀空。亦不求方便。經云。直視不見。直念不思。直受不行。直說不煩
覺禪師云。若悟心無所屬。即得道跡。眼見一切色。眼不屬一切色。是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相屬故。心與一切法。各不相知
圓寂尼云。一切法唯心無對。即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與眼作對。何以故。法不見法。法不知法
堯禪師云。了心識性。自體恆真。所緣念處。無非佛法
朗禪師云。凡有所見。皆自心現。道似何物。而欲修之。煩惱似何物。而欲斷之
稠禪師云。一切外緣。名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能所俱無。即諸相恆寂
慧慈禪師云。夫法性者。大道也。法是法身。性是覺性。即眾生自然性也。是以金剛般若。如大火聚。三昧焰焰諸累莫入。故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慧滿禪師云。諸佛說心。令知心相是虛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違佛意。又增論議。殊乖大理。常齎四卷楞伽經。以為心要。隨說隨行。
-----------------
2022-05-26 補法迄巴悟道偈:
法本非有無,本亦非有本,妄執生滅時,有無當下生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簡說:第八識及其化衍,與修行斷惑
一、第八識
第八識有三個功能:含藏(執藏)、能藏、所藏。
含藏:就是倉庫本身,具有藏物功能。
能藏:就是倉庫搬運工,一直盲目執著要把貨物搬入、搬出,被稱為見分。
所藏:就是倉庫中的貨物,被稱為相分。
二、化衍:世界、眾生、業果(註一)
妄產生之後,它的驅力就是不斷生滅的現象,而生滅亦可理解是旋轉、震動、流動
、融化固化...等過程。於是它不斷地產生了排列組合效應(註二)。於是靜為虛
空,起為世界。如是又不斷的動,於是眾生產生了,眾生的因果業報也跟著產生了
。以上就是目前我們所觀察到十方宇宙的變化及現狀。
妄,是一個驅力,於三界中來說被稱為業力。這個業力就是第八識的能藏(見分)功能。
(1)造業因
妄(業力)它沒有愛憎,功能如同電腦的電力,只是盲目的搬運資料至記憶體
(緩存),於是把六根所觸及的六塵搬入(註三)第八識,以造新業因。這個
業因有不同作用,有些如同拼圖中的某一塊,它產生了一個缺口,必須有另一
塊拼入來彌合,這就是因果法則。有些就只鈌純粹的記錄而已,沒有特別作用
。所以新時代(New Age)人又稱這些有作用、無作用的各類記錄的場所為阿卡
夏記錄大廳。
(2)產生世界
妄(業力)不止造新業因種子,也把已造業因種子搬出第八識,以顯化成十方
宇宙現狀。
(3)產生眾生
妄(業力)不止顯化世界,還產生了各世界中的眾生所依的身體(胎身、卵身
、濕身、化身)。
(4)產生業果
妄(業力)不止造出各世界眾生身體,還依因緣果報法則產生了眾生的善惡無
記果報。惡報例如,走路被車撞死的這個現象。當這果報發生後,拼圖缺口被
彌合,於是了結一段因果作用(所以菩薩畏因)。
三、修行斷惑
修行之目的,就是在化解眾生的執著。行於菩薩乘者,就是在把第八識執著的搬運工
變成有智慧的搬運工;行於二乘者,就是要開除第八識執著搬運工,讓它永遠罷工。
修行方法依不同乘而有不同方法,但所有的重點都必須先具有正見才行,之後才是袪
除執著搬運工的工作,或把它變聰明。《楞嚴經》這樣開示:「 理則頓悟,乘悟並
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
這四句偈意義是說:
正見的道理要領悟,但習氣無法純用領悟就能消除,
必須逐漸用功才可能斷除。所以要在領悟之後把各乘
及所悟內容都一起忘卻,並把所悟內容集合化成一個
動力成為一心(入心一境性),而專注在斷惑之上。
因為眾生的習氣、根器不同,所以佛就開示了非常多的修行方式,但所有方式都不離
自己的心意意識,所以方法就分成頓漸;所以用心就分成了義與不了義。其中,禪宗
是了義的頓修法,《圓覺經》中所開示「淨圓覺」是了義,所以吾人要去悟淨圓覺,
但所開示的三種淨觀修行法卻有頓漸。
其實,利根的人會觀察到,所有一切不離心、意、意識的作用,這在三藏十二部中經
常看到,而《大乘入楞伽經》開示:「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分別爾炎識(不
同譯本用辭不同)就是意識,當意識斷滅不再生起,它就是二乘的涅槃狀況。
所以,入涅槃所用的方法,都被稱為無為法,因為,意識若有生滅則被稱作「有為」
,斷除意識的方法則被稱作 「無為法」。這也是為何《金剛經》這樣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有解脫乘(聲聞、緣覺、菩薩)的修行人都是以無為法為基本修行方法,依用功所
達到程度,再依方法之頓漸來調適對治方式。以頓修法來說,是不必調適,從初修至
成佛都是同一方式;以漸修法就必須調適。例如南傳佛法,通常是先用止禪至已入四
禪定時,再改用觀禪以斷惑。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要去討論,那就是:什麼才是無為?什麼才是無為法?
(1)什麼才是無為?
無為是一個狀態,首先吾人要了知三界輪迴是分別我執(見惑)及俱生我執
(思惑)之執著所導致。
A、分別我執(見惑)
這是見解上的迷惑,只需具正見,並且對此正見不再產生疑結(有種習氣
,令人不由自主就是會生出懷疑的心念,這就被稱為疑結),它就能破除
分別我執(見惑),被稱為法眼淨,於二乘證得初果須陀洹,於菩薩乘證
得初地歡喜地。
B、俱生我執(思惑)
所謂貪、瞋、痴的習氣,就稱為俱生我執(思惑)。此處的思,不是思惟
、妄想,而是恒執!
習氣是由思惟、妄想之後的反復行為所產生,無法一次就由思惟、妄想而
產生。例如抽煙成癮,這個癮不是妄想生出想抽煙,而於抽一次煙就養成
,而是屢次生出妄想抽煙又去執行抽煙行為之後,所產生的下意識行為,
也被稱為習氣。
同樣的,要斷除習氣(癮),也不會由思惟、妄想一次及其行為而斷除,
而是要由屢次察知/思惟到自己錯誤行為發生時(身口意的行為,例如貪
瞋習氣導致當下的心起貪瞋欲念,或衝口就說出惡語,或身體直接衝動的
動作),於察知之當下違此惡業而不去做,經由這樣的「違其現業」行為
,而稱為修行。經由屢次反復不去做,於是戒除了三毒(貪瞋痴)的習氣
,最後就真正斷除了。
這種察知而不去做,如同已有煙癮,在每次煙癮發作而察知時,就堅持不
去抽煙,經過數次或數日、數星期、數月,因為不再去抽煙,於是抽煙習
氣就斷除了,而不再有抽煙的想法或衝動心念。
因為已斷除了三毒習氣,於二乘根器者就證阿羅漢果(聲聞或緣覺),於
菩薩乘就證六地或七地菩薩位。
C、什麼才是正見?
於二乘就是認同且不懷疑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涅槃),於
菩薩乘就是認同且不懷疑一實相印(無生)。
不懷疑上述A、B項說法,就是正見!
D、無為是什麼狀態?
無欲,它是無為的狀態!(註四)
無欲,就是沒有貪瞋的習氣。真正達到無欲的境界,於二乘證三果阿那含
,於菩薩乘證五地位。
(2)什麼才是無為法?
執行無欲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六根與六塵相觸時,了知,但都沒有貪欲愛習
的反應!
若人無貪愛,就不會產生瞋恨,它們如手掌是一體二面的現象。
為何在六根與六塵相觸時要了知呢?若不了知,就稱為無明。如同射箭,靶
子在上下、八方與遠近都不知道,要怎麼一個射法,若能射中才真是不可思
議!
修行人若於根塵相觸而不了知,這叫做「痴」,是三毒中的痴習,它又被稱
為無明!
要斷除貪瞋痴解脫輪迴拘束,必須根塵相觸而了知,但卻沒有貪瞋反應,這
就是無為法!由這個方法,依不同根器所證的境界就不同。
二乘根器者,他們的正見只及三法印,以斷苦為目標,了知因緣和合其性空
,所以認為有涅槃可入。
菩薩乘根器者,他們正見是無生,雖然亦斷苦,亦了知因緣和合其性空,但
卻了知所謂性空,並非先生後滅,而是本來無生而說性空。先生後滅,這是
寂滅,是二乘者所見,它不是無生。無生是本來就已不生,又名如來。
無生譬如虛空,虛空不生浮雲,而浮雲自生於虛空,浮雲自滅於虛空。虛空
本身不隨浮雲之生而生,亦不隨浮雲之滅而滅,是以虛空無生!
二乘人與菩薩乘人根器不同,所見亦不同,因此在修行用功上就證不同境界
,所以《金剛經》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 聲聞阿羅漢及六地菩薩,雖然還不能斷除心念自動地生起,但卻能分辨 心念善惡,而不行善惡,而能入寂滅。
● 七地菩薩,依然不能斷除心念自動地生起,但卻能令每一個生起的心念
都無善惡,每個生起的念都不墮入三毒習氣之中,於念念能入寂滅而
不證(不入涅槃)。緣覺阿羅漢的心境還沒看到佛經開示,但了知比
六地高明,而略劣於七地菩薩。
● 八地菩薩特別與眾不同,祂已斷除心念的自動生起,心念之所以會自動
生起,它是一個習氣,雖然令它生起的驅力已不是三界輪迴的業力,
但卻是另一種惑業,被稱為塵沙惑,它也是妄之驅力的一種。
妄的驅力分成二大類,三界輪迴內的稱為業力,又稱為思惑,所經歷是分
段生死;解脫三界後的驅力被稱為塵沙惑,又被稱為無明,所經歷是變易
生死。
一般所謂的業力,只能影響二乘三果或菩薩五地的境界,高於這境界的,
業力都不力量能驅動。因此,六地菩薩的第八識就必須被改稱為異熟識,
因為不再有能藏的習氣之故。
某些大師以為「不動地前纔捨藏」,這個藏是指第八識的能藏,這是錯誤
知見!實際在六地菩薩就已捨藏。在《華嚴經》及《楞伽經》中都有談到
菩薩第六地就有能力入寂滅,具有這能力的聖人,又怎會有三毒習氣去造
業呢,既然不造新業因,阿賴耶(能藏)的名稱就被去除,於是開始轉識
成智。
識分成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是能藏、阿陀那
是含藏,心是所藏),六地菩薩所轉識,是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及
轉意識成初階的妙觀察智(終階在佛地轉。轉智的佛經很少被開示,應該
不是釋迦牟尼佛於五濁惡世弘法的主要內容所致。在某些無三惡道的一乘
世界中的佛,一定會特別的去開示識轉智的內容)。
四、結論
修行要旨,就是無欲!
用功時,要能察知自己當下心念的反應,但不必起心去觀照,只要養成淨習,在根
塵相觸時皆能了知(不了知是無明,是痴的習氣),而不產生貪瞋反應就行了。
有些人說修行必須觀照/觀心,這是他的根器所執,不能說是絕對錯誤,但這用心
不了義,方法也是漸法,若已知此事則無咎,自己依不同境界去調整,若不知必墮
輪迴,即便有五神通,能飛天遁地,也只成為外道默照禪,與佛法開示目的無干。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
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略)...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略)...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
註二
*******
第八識相分顯化過程之分析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23.html
**************************************************************
註三
*******
說搬入、搬出是方便說法,是依循目前的一般人所理解方式而說。
實際上沒有搬入、搬出第八識現象,而是所有一切都在第八識中,因此直接在第八識中作用。
所謂搬入時,只是在第八識形成一個執著種子;搬出時,則在第八識中直顯化出現給眾生感受(心受及身受,隸屬於受蘊)。
若其他眾生也能同時感受到時,則稱此類眾生有共業。
**************************************************************
註四
*******
佛乘頓修法:無欲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15.html
第八識有三個功能:含藏(執藏)、能藏、所藏。
含藏:就是倉庫本身,具有藏物功能。
能藏:就是倉庫搬運工,一直盲目執著要把貨物搬入、搬出,被稱為見分。
所藏:就是倉庫中的貨物,被稱為相分。
二、化衍:世界、眾生、業果(註一)
妄產生之後,它的驅力就是不斷生滅的現象,而生滅亦可理解是旋轉、震動、流動
、融化固化...等過程。於是它不斷地產生了排列組合效應(註二)。於是靜為虛
空,起為世界。如是又不斷的動,於是眾生產生了,眾生的因果業報也跟著產生了
。以上就是目前我們所觀察到十方宇宙的變化及現狀。
妄,是一個驅力,於三界中來說被稱為業力。這個業力就是第八識的能藏(見分)功能。
(1)造業因
妄(業力)它沒有愛憎,功能如同電腦的電力,只是盲目的搬運資料至記憶體
(緩存),於是把六根所觸及的六塵搬入(註三)第八識,以造新業因。這個
業因有不同作用,有些如同拼圖中的某一塊,它產生了一個缺口,必須有另一
塊拼入來彌合,這就是因果法則。有些就只鈌純粹的記錄而已,沒有特別作用
。所以新時代(New Age)人又稱這些有作用、無作用的各類記錄的場所為阿卡
夏記錄大廳。
(2)產生世界
妄(業力)不止造新業因種子,也把已造業因種子搬出第八識,以顯化成十方
宇宙現狀。
(3)產生眾生
妄(業力)不止顯化世界,還產生了各世界中的眾生所依的身體(胎身、卵身
、濕身、化身)。
(4)產生業果
妄(業力)不止造出各世界眾生身體,還依因緣果報法則產生了眾生的善惡無
記果報。惡報例如,走路被車撞死的這個現象。當這果報發生後,拼圖缺口被
彌合,於是了結一段因果作用(所以菩薩畏因)。
三、修行斷惑
修行之目的,就是在化解眾生的執著。行於菩薩乘者,就是在把第八識執著的搬運工
變成有智慧的搬運工;行於二乘者,就是要開除第八識執著搬運工,讓它永遠罷工。
修行方法依不同乘而有不同方法,但所有的重點都必須先具有正見才行,之後才是袪
除執著搬運工的工作,或把它變聰明。《楞嚴經》這樣開示:「 理則頓悟,乘悟並
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
這四句偈意義是說:
正見的道理要領悟,但習氣無法純用領悟就能消除,
必須逐漸用功才可能斷除。所以要在領悟之後把各乘
及所悟內容都一起忘卻,並把所悟內容集合化成一個
動力成為一心(入心一境性),而專注在斷惑之上。
因為眾生的習氣、根器不同,所以佛就開示了非常多的修行方式,但所有方式都不離
自己的心意意識,所以方法就分成頓漸;所以用心就分成了義與不了義。其中,禪宗
是了義的頓修法,《圓覺經》中所開示「淨圓覺」是了義,所以吾人要去悟淨圓覺,
但所開示的三種淨觀修行法卻有頓漸。
其實,利根的人會觀察到,所有一切不離心、意、意識的作用,這在三藏十二部中經
常看到,而《大乘入楞伽經》開示:「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分別爾炎識(不
同譯本用辭不同)就是意識,當意識斷滅不再生起,它就是二乘的涅槃狀況。
所以,入涅槃所用的方法,都被稱為無為法,因為,意識若有生滅則被稱作「有為」
,斷除意識的方法則被稱作 「無為法」。這也是為何《金剛經》這樣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有解脫乘(聲聞、緣覺、菩薩)的修行人都是以無為法為基本修行方法,依用功所
達到程度,再依方法之頓漸來調適對治方式。以頓修法來說,是不必調適,從初修至
成佛都是同一方式;以漸修法就必須調適。例如南傳佛法,通常是先用止禪至已入四
禪定時,再改用觀禪以斷惑。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要去討論,那就是:什麼才是無為?什麼才是無為法?
(1)什麼才是無為?
無為是一個狀態,首先吾人要了知三界輪迴是分別我執(見惑)及俱生我執
(思惑)之執著所導致。
A、分別我執(見惑)
這是見解上的迷惑,只需具正見,並且對此正見不再產生疑結(有種習氣
,令人不由自主就是會生出懷疑的心念,這就被稱為疑結),它就能破除
分別我執(見惑),被稱為法眼淨,於二乘證得初果須陀洹,於菩薩乘證
得初地歡喜地。
B、俱生我執(思惑)
所謂貪、瞋、痴的習氣,就稱為俱生我執(思惑)。此處的思,不是思惟
、妄想,而是恒執!
習氣是由思惟、妄想之後的反復行為所產生,無法一次就由思惟、妄想而
產生。例如抽煙成癮,這個癮不是妄想生出想抽煙,而於抽一次煙就養成
,而是屢次生出妄想抽煙又去執行抽煙行為之後,所產生的下意識行為,
也被稱為習氣。
同樣的,要斷除習氣(癮),也不會由思惟、妄想一次及其行為而斷除,
而是要由屢次察知/思惟到自己錯誤行為發生時(身口意的行為,例如貪
瞋習氣導致當下的心起貪瞋欲念,或衝口就說出惡語,或身體直接衝動的
動作),於察知之當下違此惡業而不去做,經由這樣的「違其現業」行為
,而稱為修行。經由屢次反復不去做,於是戒除了三毒(貪瞋痴)的習氣
,最後就真正斷除了。
這種察知而不去做,如同已有煙癮,在每次煙癮發作而察知時,就堅持不
去抽煙,經過數次或數日、數星期、數月,因為不再去抽煙,於是抽煙習
氣就斷除了,而不再有抽煙的想法或衝動心念。
因為已斷除了三毒習氣,於二乘根器者就證阿羅漢果(聲聞或緣覺),於
菩薩乘就證六地或七地菩薩位。
C、什麼才是正見?
於二乘就是認同且不懷疑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涅槃),於
菩薩乘就是認同且不懷疑一實相印(無生)。
不懷疑上述A、B項說法,就是正見!
D、無為是什麼狀態?
無欲,它是無為的狀態!(註四)
無欲,就是沒有貪瞋的習氣。真正達到無欲的境界,於二乘證三果阿那含
,於菩薩乘證五地位。
(2)什麼才是無為法?
執行無欲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六根與六塵相觸時,了知,但都沒有貪欲愛習
的反應!
若人無貪愛,就不會產生瞋恨,它們如手掌是一體二面的現象。
為何在六根與六塵相觸時要了知呢?若不了知,就稱為無明。如同射箭,靶
子在上下、八方與遠近都不知道,要怎麼一個射法,若能射中才真是不可思
議!
修行人若於根塵相觸而不了知,這叫做「痴」,是三毒中的痴習,它又被稱
為無明!
要斷除貪瞋痴解脫輪迴拘束,必須根塵相觸而了知,但卻沒有貪瞋反應,這
就是無為法!由這個方法,依不同根器所證的境界就不同。
二乘根器者,他們的正見只及三法印,以斷苦為目標,了知因緣和合其性空
,所以認為有涅槃可入。
菩薩乘根器者,他們正見是無生,雖然亦斷苦,亦了知因緣和合其性空,但
卻了知所謂性空,並非先生後滅,而是本來無生而說性空。先生後滅,這是
寂滅,是二乘者所見,它不是無生。無生是本來就已不生,又名如來。
無生譬如虛空,虛空不生浮雲,而浮雲自生於虛空,浮雲自滅於虛空。虛空
本身不隨浮雲之生而生,亦不隨浮雲之滅而滅,是以虛空無生!
二乘人與菩薩乘人根器不同,所見亦不同,因此在修行用功上就證不同境界
,所以《金剛經》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 聲聞阿羅漢及六地菩薩,雖然還不能斷除心念自動地生起,但卻能分辨 心念善惡,而不行善惡,而能入寂滅。
● 七地菩薩,依然不能斷除心念自動地生起,但卻能令每一個生起的心念
都無善惡,每個生起的念都不墮入三毒習氣之中,於念念能入寂滅而
不證(不入涅槃)。緣覺阿羅漢的心境還沒看到佛經開示,但了知比
六地高明,而略劣於七地菩薩。
● 八地菩薩特別與眾不同,祂已斷除心念的自動生起,心念之所以會自動
生起,它是一個習氣,雖然令它生起的驅力已不是三界輪迴的業力,
但卻是另一種惑業,被稱為塵沙惑,它也是妄之驅力的一種。
妄的驅力分成二大類,三界輪迴內的稱為業力,又稱為思惑,所經歷是分
段生死;解脫三界後的驅力被稱為塵沙惑,又被稱為無明,所經歷是變易
生死。
一般所謂的業力,只能影響二乘三果或菩薩五地的境界,高於這境界的,
業力都不力量能驅動。因此,六地菩薩的第八識就必須被改稱為異熟識,
因為不再有能藏的習氣之故。
某些大師以為「不動地前纔捨藏」,這個藏是指第八識的能藏,這是錯誤
知見!實際在六地菩薩就已捨藏。在《華嚴經》及《楞伽經》中都有談到
菩薩第六地就有能力入寂滅,具有這能力的聖人,又怎會有三毒習氣去造
業呢,既然不造新業因,阿賴耶(能藏)的名稱就被去除,於是開始轉識
成智。
識分成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是能藏、阿陀那
是含藏,心是所藏),六地菩薩所轉識,是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及
轉意識成初階的妙觀察智(終階在佛地轉。轉智的佛經很少被開示,應該
不是釋迦牟尼佛於五濁惡世弘法的主要內容所致。在某些無三惡道的一乘
世界中的佛,一定會特別的去開示識轉智的內容)。
四、結論
修行要旨,就是無欲!
用功時,要能察知自己當下心念的反應,但不必起心去觀照,只要養成淨習,在根
塵相觸時皆能了知(不了知是無明,是痴的習氣),而不產生貪瞋反應就行了。
有些人說修行必須觀照/觀心,這是他的根器所執,不能說是絕對錯誤,但這用心
不了義,方法也是漸法,若已知此事則無咎,自己依不同境界去調整,若不知必墮
輪迴,即便有五神通,能飛天遁地,也只成為外道默照禪,與佛法開示目的無干。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
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略)...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略)...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
註二
*******
第八識相分顯化過程之分析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23.html
**************************************************************
註三
*******
說搬入、搬出是方便說法,是依循目前的一般人所理解方式而說。
實際上沒有搬入、搬出第八識現象,而是所有一切都在第八識中,因此直接在第八識中作用。
所謂搬入時,只是在第八識形成一個執著種子;搬出時,則在第八識中直顯化出現給眾生感受(心受及身受,隸屬於受蘊)。
若其他眾生也能同時感受到時,則稱此類眾生有共業。
**************************************************************
註四
*******
佛乘頓修法:無欲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15.html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耳根圓通法門用法
《楞嚴經》: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
解釋:
凡事起頭難,怎樣才能把功夫用在「聞」之上呢?這裡只起個頭,只要能入定
接下來就是繼續同樣方式精進用功就行了(如是漸增)。
要用這個功夫,我提一個方便給有緣人,您會更快的入定。
『 懸一線,下綁一個雞蛋,然後坐著,
聽雞蛋掉到地上的破碎聲。 』
這時,雞蛋當然是吊著,某年某月線斷之後,就真能聽到聲音,但重點不是在
期望雞蛋掉下來,而是在 「聽聞它掉下來」的過程。就在這樣一直聞不到掉
下來的聲音之專注過程中......,就入定了!
為何入定呢?因為專一心志之故!這叫做「一心」(入定的禪支),一般用辭
為「心一境性」。
(入定之後並不是沒有心念,還是可以妄想,不然,又怎能在定中起心念去觀
察過去世及未來世變化呢。只有定境到滅盡定,或入外道無想定,或證菩薩
八地位以上才不起心念。而七地菩薩還有心念不斷的生滅,但卻念念能入寂
滅而不證寂滅)。
入定之後,功夫再逐漸增進,最後會進入一種定境,聞不到聲音,此時能聞功
能稱為 「入流」;沒聽到聲音稱為 「亡所」。
聲音被聽到有動相,沒被聽到稱為靜相,由於入流亡所,所以聞的功能已喪失
(所、入既寂),當然就不再有聲音的動相與靜相發生(如同硬幣未丟出,所以
沒有結果,因此不能說它是正面也不能說是負面,因為導致正負二元化的事件
沒發生),所以稱為「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解釋:
凡事起頭難,怎樣才能把功夫用在「聞」之上呢?這裡只起個頭,只要能入定
接下來就是繼續同樣方式精進用功就行了(如是漸增)。
要用這個功夫,我提一個方便給有緣人,您會更快的入定。
『 懸一線,下綁一個雞蛋,然後坐著,
聽雞蛋掉到地上的破碎聲。 』
這時,雞蛋當然是吊著,某年某月線斷之後,就真能聽到聲音,但重點不是在
期望雞蛋掉下來,而是在 「聽聞它掉下來」的過程。就在這樣一直聞不到掉
下來的聲音之專注過程中......,就入定了!
為何入定呢?因為專一心志之故!這叫做「一心」(入定的禪支),一般用辭
為「心一境性」。
(入定之後並不是沒有心念,還是可以妄想,不然,又怎能在定中起心念去觀
察過去世及未來世變化呢。只有定境到滅盡定,或入外道無想定,或證菩薩
八地位以上才不起心念。而七地菩薩還有心念不斷的生滅,但卻念念能入寂
滅而不證寂滅)。
入定之後,功夫再逐漸增進,最後會進入一種定境,聞不到聲音,此時能聞功
能稱為 「入流」;沒聽到聲音稱為 「亡所」。
聲音被聽到有動相,沒被聽到稱為靜相,由於入流亡所,所以聞的功能已喪失
(所、入既寂),當然就不再有聲音的動相與靜相發生(如同硬幣未丟出,所以
沒有結果,因此不能說它是正面也不能說是負面,因為導致正負二元化的事件
沒發生),所以稱為「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佛乘頓修法:無欲
某法友問:
>無妄想時,了了分明的心,是真心嗎?
復:
要問真心,要先把它的義理定義清晰才行。
(1)依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無生、不二,所以無真、無假,不可思議!
(2)依俗諦
俗諦有生滅,於眾生則意指不自在之生滅,稱之為妄、業、識;於佛則意指
自在之生滅,稱之為真、願、智。所以心有二義,於眾生是染心,於佛是真
心。
妄想,一般的定義是心念生起而分別,是比量,所歷境在定中可能三境都會
出現。
無妄想,外道無想定亦能達到,這不是佛境,當然不是真心。
於心中自覺了了分明,正處在觀照中,此時也無妄想,這是現量,是性境,
但由於仍有自覺,且於自覺時未斷三毒,這不是真心。
若真心惟佛能證,說什麼都不是真心!
若此處只討論,令心情、心態保持在某種狀況(以無生法忍、寂滅忍之心態為
準),一直保持這狀況就能斷無明證佛地,以這個前提為準的話,有了了分明
的心仍不正確,但有特例要審查!
用者已斷見惑,無妄想之了了分明時,有可能達到十地菩薩境界,詳參考禪宗
五祖《最上乘論》。此論不是五祖自作,是其弟子記述,所以所說不一定正確
。假設《最上乘論》所說為真,但這也只是 「可能」 達到十地位而已。
基本上,我個人不同意上述能達到十地位,因為菩薩八地已斷三界能所習氣(
註一),已入無生法忍,是無功用行,不生自覺而有了了分明之二法:能覺與
所覺!何以故,無心想恒與定俱(註二),常覺不住(註三)之故!
心情不能入無生法忍的相似境,怎麼說都與 佛之真心 搭不上邊。
無妄想時,了了分明的心,並不是真心!
(3)無欲時是真心
所有狀態中最能符合真心的,只有無生境界!對七、八、九地菩薩而言,是無生
法忍。對十地、等覺菩薩、佛而言是寂滅忍。
無生法忍與寂滅忍的主要差別在於能否覺遍十方,也就是否具有佛之十力、四無
畏、四無礙解、四無量心、十八不共法。
無欲時,若人打我,我不生瞋心;若人給我財產、美色、名譽、美食、大床而我
不生貪心。
A、以無欲而能斷貪瞋二習時,二乘根器證三果阿那含,菩薩乘證五地位。
B、如是增進,二乘根器可斷痴習而證阿羅漢果,菩薩乘可證六地。
C、如是增進,菩薩可證七地,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證無生法忍,但仍有
功用行。
D、如是增進,菩薩可證八地菩薩位,而斷能所二元分別習氣,證無生法忍,無
功用行。
E、如是增進,菩薩可證寂滅忍,證佛地位。
凡有生滅者,聖人墮變易生死,眾生墮分段生死於三界輪迴。
所以,上智利根者,於初發心即等同佛之果地覺(註四),當下保任直到因緣成
熟(或許六根觸六塵而頓超入佛地,註五)而斷無明證無所證,假名為佛!
我若妄語誑汝,必墮地獄!若不信我語者,與佛無緣!
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有緣人請同時參考:無欲頓覺法
**********************************************************************
註一
************
【經文典故】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12.html
**********************************************************************
註二
************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9b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
註三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a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按:能)及寂滅者(按:所)。
/-- 凡夫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 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 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 如來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 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
註四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a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薩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
註五
************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
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 只需 無欲 就能達到以下境界 --/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
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闇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法迄巴按:無欲時,不生心念亦不滅,邪正俱不用)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目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破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無妄想時,了了分明的心,是真心嗎?
復:
要問真心,要先把它的義理定義清晰才行。
(1)依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無生、不二,所以無真、無假,不可思議!
(2)依俗諦
俗諦有生滅,於眾生則意指不自在之生滅,稱之為妄、業、識;於佛則意指
自在之生滅,稱之為真、願、智。所以心有二義,於眾生是染心,於佛是真
心。
妄想,一般的定義是心念生起而分別,是比量,所歷境在定中可能三境都會
出現。
無妄想,外道無想定亦能達到,這不是佛境,當然不是真心。
於心中自覺了了分明,正處在觀照中,此時也無妄想,這是現量,是性境,
但由於仍有自覺,且於自覺時未斷三毒,這不是真心。
若真心惟佛能證,說什麼都不是真心!
若此處只討論,令心情、心態保持在某種狀況(以無生法忍、寂滅忍之心態為
準),一直保持這狀況就能斷無明證佛地,以這個前提為準的話,有了了分明
的心仍不正確,但有特例要審查!
用者已斷見惑,無妄想之了了分明時,有可能達到十地菩薩境界,詳參考禪宗
五祖《最上乘論》。此論不是五祖自作,是其弟子記述,所以所說不一定正確
。假設《最上乘論》所說為真,但這也只是 「可能」 達到十地位而已。
基本上,我個人不同意上述能達到十地位,因為菩薩八地已斷三界能所習氣(
註一),已入無生法忍,是無功用行,不生自覺而有了了分明之二法:能覺與
所覺!何以故,無心想恒與定俱(註二),常覺不住(註三)之故!
心情不能入無生法忍的相似境,怎麼說都與 佛之真心 搭不上邊。
無妄想時,了了分明的心,並不是真心!
(3)無欲時是真心
所有狀態中最能符合真心的,只有無生境界!對七、八、九地菩薩而言,是無生
法忍。對十地、等覺菩薩、佛而言是寂滅忍。
無生法忍與寂滅忍的主要差別在於能否覺遍十方,也就是否具有佛之十力、四無
畏、四無礙解、四無量心、十八不共法。
無欲時,若人打我,我不生瞋心;若人給我財產、美色、名譽、美食、大床而我
不生貪心。
A、以無欲而能斷貪瞋二習時,二乘根器證三果阿那含,菩薩乘證五地位。
B、如是增進,二乘根器可斷痴習而證阿羅漢果,菩薩乘可證六地。
C、如是增進,菩薩可證七地,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證無生法忍,但仍有
功用行。
D、如是增進,菩薩可證八地菩薩位,而斷能所二元分別習氣,證無生法忍,無
功用行。
E、如是增進,菩薩可證寂滅忍,證佛地位。
凡有生滅者,聖人墮變易生死,眾生墮分段生死於三界輪迴。
所以,上智利根者,於初發心即等同佛之果地覺(註四),當下保任直到因緣成
熟(或許六根觸六塵而頓超入佛地,註五)而斷無明證無所證,假名為佛!
我若妄語誑汝,必墮地獄!若不信我語者,與佛無緣!
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有緣人請同時參考:無欲頓覺法
**********************************************************************
註一
************
【經文典故】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12.html
**********************************************************************
註二
************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9b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
註三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a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按:能)及寂滅者(按:所)。
/-- 凡夫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 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 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 如來隨順覺性 --/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 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
註四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a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薩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
註五
************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
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 只需 無欲 就能達到以下境界 --/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
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闇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法迄巴按:無欲時,不生心念亦不滅,邪正俱不用)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目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破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5) T16, p0618b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聲聞緣覺入滅次第相續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於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于六地。及聲聞緣覺入於滅定。七地菩薩念念恒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
大慧。八地菩薩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分別想滅。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眾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絕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著三昧樂。是故於中生涅槃想。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心意意識。我我所執。生法無我。若生若滅自相共相。四無礙辯善巧決定。於三昧門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
大慧。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次第。墮於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見。自共相習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覺。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復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入於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如幻夢等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住及佛地 惟心無影像
此是去來今 諸佛之所說
七地是有心 八地無影像
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
自證及清淨 此則是我地
摩醯最勝處 色究竟莊嚴
譬如大火聚 光焰熾然發
化現於三有 悅意而清涼
或有現變化 或有先時化
於彼說諸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第七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相有何次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6) T09, p0564c
菩薩亦如是。住不動地。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乃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前。何況當生諸世間心。
...(中略)...
諸佛子。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棄捨利益一切眾生。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4) T16, p0509a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癡。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佛告大慧。六地起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薰。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為眾生事。佛種則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大慧。我分剖(注一)。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樂門。醉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編按:人無我法、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 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
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注二)。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
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曜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炎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
注一
************
原作「部」,我把它改成「剖」。由經文上下義估計,原始都不是這二字,應該是弘法流傳中,於某時失真所致。
**********************************************
注二
************
原作「懷」,我把它改成「壞」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聲聞緣覺入滅次第相續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於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于六地。及聲聞緣覺入於滅定。七地菩薩念念恒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
大慧。八地菩薩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分別想滅。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眾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絕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著三昧樂。是故於中生涅槃想。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心意意識。我我所執。生法無我。若生若滅自相共相。四無礙辯善巧決定。於三昧門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
大慧。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次第。墮於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見。自共相習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覺。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復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入於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如幻夢等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住及佛地 惟心無影像
此是去來今 諸佛之所說
七地是有心 八地無影像
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
自證及清淨 此則是我地
摩醯最勝處 色究竟莊嚴
譬如大火聚 光焰熾然發
化現於三有 悅意而清涼
或有現變化 或有先時化
於彼說諸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第七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相有何次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6) T09, p0564c
菩薩亦如是。住不動地。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乃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前。何況當生諸世間心。
...(中略)...
諸佛子。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棄捨利益一切眾生。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4) T16, p0509a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癡。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佛告大慧。六地起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薰。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為眾生事。佛種則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大慧。我分剖(注一)。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樂門。醉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編按:人無我法、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 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
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注二)。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
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曜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炎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
注一
************
原作「部」,我把它改成「剖」。由經文上下義估計,原始都不是這二字,應該是弘法流傳中,於某時失真所致。
**********************************************
注二
************
原作「懷」,我把它改成「壞」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無欲修行:先悟淨圓覺,後持淨覺心
>②請教師兄心念生起時,若是染,是如是觀還是直接讓其回來、消失?
>③此念頭是各種妄想,就是②中解釋的心念的起落。
復:
用什麼方式是不一定的。可二乘對治法(不淨觀、白骨觀、數息觀
、空觀...);可 直接了知而不相續;可接續起心思惟,分辨它為何
產生...等等。
《圓覺經》開示有三種淨觀,排列組合後有二十五種定輪,每一個
方法都是可以成佛的方式,至於用哪一個,要依個人習氣、根器而
定,法無定法!
三種基本的方式是:奢摩他、禪那、三摩缽提。
要使用這三種方式之前,須先 「悟淨圓覺」,於使用時須 「持淨
覺心」。
奢摩他方法是取靜(圓止),也就是一向不生貪欲愛取之心(實際
無法立刻做到),是先存心無欲所致。這個奢摩他與一般止定不同
,因為行者已先悟淨圓覺,而且每次用功都是持淨覺心(主動式是
無欲心,被動式是無所住心)來用。
三摩钵提方法是以幻止幻(圓觀),它不取靜,反而常生心念,方
法與奢摩他可以說完全相反,但也是先悟淨圓覺,而且每次用功都
是持淨覺心(主動式是無欲心,被動式是無所住心)來用。
禪那法是念念覺,指心念生起時須了知。也是先悟淨圓覺,而且每
次用功都是持淨覺心(主動式是無欲心,被動式是無所住心)來用。
心念生起不一定是過錯,過錯是自己無法控制它。於是,它可能是
七情六欲的心念。若以斷三毒標準來說,不可控的串習都是錯誤。
如何對治心念生起,要看是修哪一種成佛方法(須先悟淨圓覺,並
且持淨覺心用功)。即便所用不是成佛方式,而是一般二乘的方法
,那麼也有很多種因應方式。
但,無論用哪一種,都要處於控制下的預期反應,不能是不可控制
下的輪迴習氣反應,這會墮入輪迴,例如生出貪欲、瞋怒,或無所
措而任它自由生滅(圓覺經中所說的任病)。
>④觀心念的起落以及中間無念的狀態,或定在中間狀態在於末法時代
>可行麼?這屬於觀五蘊麼?
復:
心念可以簡分三大類:
1、粗糙分別念
例如心中或說出口,分別告知自己這是紅色蘋果,那個是綠
色番石榴等。
2、微細了知念
例如心中不生分別念,但眼前左方擺了紅色蘋果,及右邊擺
了綠色番石榴,要求拿起紅色蘋果時,不會自我生分別念(
實際有產生,但微細而不容易自我察知)如同三四歲小孩一
般,說這是紅色的,所以我就拿紅色,而是直接了知左邊就
是紅色蘋果就拿了。
這個狀況是摻合了第一種及第三種心念現象而產生。也就是
之前看到蘋果及番石榴時,就 「已存念於心」,不必臨時
再去分辨。這是由無量劫來的習氣所養成的分辨能力,所以
不必再如小孩一般特別去分別,而能直接就銘記在心。
3、直覺心念
例如大武術家,臨時飛來暗器都不經大腦思惟就直接閃開,
他的反應已變成了習氣,如同殺手的直接反應。
設若他所愛的妻子在暗地突然持刀快速刺殺他,即便他在理
智控制之下絕不可能殺她,但在不經思惟的直接反應之下,
卻會把刺殺者殺了,之後才痛苦分辨被殺者是自己愛妻。
修行方法採用禪那法時,要對心念種類、如何反應都須有較深入
的知識。
--
所謂「觀心念起落」,只能適用在坐臥住之狀態,它並不是圓滿
的修行方式,因為行走時用不上。若走路都在觀心,估計不久恐
被車撞死!
若所用功是奢摩他,初修在行走時是用不上觀心這方法;若是禪
那,也不必觀心;若是三摩缽提,也不重視須觀心,因為此方法
是聞思修,心念不生起反而是過錯。
假設「觀心念起落」是所用的方法,它則偏向禪那之念數門(念
念覺),那麼,我說「觀心念起落」就是錯誤方式,因為行走、
做事時很難用這方式。
--
修行用功時機,有很多面向。例如初修與老參用功方式就不一定
相同。例如四威儀中用功方式就不一定相同,在做事時也算是行
走的一種現象,而且心念都跑到所處理的事情上,更難以照顧到
功夫的使用。
無論用什麼方法,弊病及善終都起於心態!真要修行就要以入佛
知見為終極目標,也就是 「初發心就與佛之果地覺相同」,這
是《楞嚴經》所開示(註一),也是《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開示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它們都指向與《圓覺經》相同義,須先悟淨圓覺(識本心、悟佛
知見、相同佛之果地覺),淨圓覺就是 「無生」!(修禪定若
只為了獲取五神通,那就不要問我了)
以上述標準來用功,無論哪一種成佛法,則要以無欲為本,何以
故?本來無生,又哪裡有什麼可欲的?(不能無欲,就要立志無
欲)
若了知當下您一直處於無欲的狀態,那麼就已斷貪瞋。在這狀態
下,平常是不起心動念,除了有緣來,緣來時,就了知而依最佳
結果去處理它。若不知什麼是最佳結果,那就依目前已認知到的
可能最佳結果去處理它。
處理時之起心動念時而無欲(無七情六欲反應),這就是佛菩薩
的妙觀察智。所以,吾人要轉識成智,於初理解來緣時須無欲(
無七情六欲),於處理時亦須無欲,於處理完結束時,無論好壞
結果也都無欲!
在事件之過去、現在、未來的各時間的當下時,於心念生起時之
處置就是了知,然後就看是否有需要進一步處理之來緣事,若沒
事卻又忽然莫名奇妙串習生念,於察知心念之後就不要相續它。
若有在處理事情,就不要管心念是否生起,只要管好自己沒有貪
欲愛習(七情六欲)就行了。
一個修行人,只要已斷貪欲愛習(七情六欲;即是貪瞋),或假
設一直處在無貪瞋之下,他的證境都會一直增上。二乘人會自動
進步到斷痴習;菩薩乘人則會自動的進步到斷無明而成佛。
所以,無論是哪一乘,哪一種根器,修哪一種方法,都必須基於
「無欲」!
心無欲時,無論遇到哪一種塵境都會無所住,這叫做無為法,於
此狀態,哪裡還要去觀心呢?!
以了義的、究竟的佛境界來說,都是不用觀心,因為無欲時,心
念自動不生起,須知,起心觀妄,起是妄!不起反而究竟。
所以,修行重點是令心念不自動妄起,也就是不依輪迴習氣而串
習生念,它的最好方式,就是當下無欲!所以修行初步要立志無
欲!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和尚,只差有頭髮而已。
佛法修行人不捨七情六欲,是準備要去輪迴嗎?若是不捨七情六
欲的這種心態,又何必修行佛法,不如直接念阿彌陀佛,求死後
往生彼淨土,也可以不墮入輪迴,算是釋迦牟尼佛大慈悲,特別
開這種不必無欲的法門給眾生!
又,無欲人真的不生心念嗎?答案是:要看無欲人的境界而定。
已斷貪瞋者,證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此時仍有心念生滅,
由於無欲是捨法,所以只需要繼續無欲下去,日久功深,過往沒
注意或注意不來的小細節之痴習,則會自動消失,因為早已斷見
惑,早已明知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以一定能斷痴習證
阿羅漢果,無論是慧解脫或俱解脫,或證六地、七地菩薩位。如
此功夫繼續前進,就能逐級證果,最後能斷無明證佛地。
上述這種專斷習氣的修行方式,是走慧解脫路,但無欲本身就是
一個定境,即便本來沒有修行禪定,於證慧解脫阿羅漢果時,修
禪定也只在須臾之間,請看註二佛經開示。
若有人不同意我上述所說,那只能表明您我根器不同,那麼,您
就要另找適合您根器的善知識,為您開示另一種適合您的修行方
法。
--
有緣人可以參考禪宗五祖對牛頭山法融禪師的了義開示(境緣無
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請參考以下
帖子指月錄內容: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5/11/blog-post_26.html
觀心而不斷三毒,乃外道默照禪,如以下連結的帖子 (明明了了
不是入涅槃所必須,斷除三毒習氣才是必須。詳見註三):
http://tieba.baidu.com/p/4223272750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a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薩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
註二
********
【經文典故】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及須臾得神足通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5071.html
*******************************************************
註三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5c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無性涅槃。覺自相性無性涅槃。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大慧。此四涅槃是外道義。非我所說。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佛性是否有生滅?
佛性二字是在《大般涅槃經》中被定義,它指眾生必有成佛可能性,所以眾生皆有佛性。若以上述的定義來論,不能說佛性非有非無。
「性」,是背景之意思,依中文造字來說則指 「心生」,心若不生就無性,若以造字而言,性是生滅義,有生滅就不能說 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的含義有多種,一種是中道,一種是 「無生」。
中道,不走左邊、不走右邊,這就是中道。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以中庸的定義來說,已斷三毒之聖人才能行於中道,以發而皆中節之
故,亦為和本身是達道之意思之故。中節、中道,就是不落有、不落
無,所以非有非無。
無生,沒有產生。所以它非有亦非無。
現在來說,目前對 「佛性」的普遍見解,注意,只是普遍見解,而不是百分之百真實正確的知見。
一般的見解是說佛性無生!例如虛空,雲自生於虛空,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雲生而生,亦不隨雲滅而滅,所以喻虛空無生。這也意指,虛空能納雲生滅,所以非無;虛空本身無生所以非有。
--
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呢? 這要論一論,有緣人見聞並思惟之後才能得益。
試問,佛有生滅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若連佛是否有生滅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論佛性是否有生滅了,也不能得知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
佛有三身義:法身、報身、化身。若人不了知此三身義,那麼沒有討論的必要性。
法身:無生,如虛空。
報身:輪迴受報之身,例如人類的肉體。
化身:這有二義,一是化身,一是應身。
應身是指因應眾生祈求,為度化此眾生而化現之身(被動式),如同
被複製出軟件,所有功能與原軟件相同。
化身是指依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之身(主動式)。
一般談佛法的人,很少去把化身份成二項來細說。
--
【佛之法身】
法身是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也無滅。這個法身不惟佛具有,而是每個
眾生都有,所以,佛經中有時以法身立場,而說心、佛、眾生不二。
法身既無生滅,說佛與眾生具有,也是錯誤說法,但為了弘揚佛法,所
以稱之為方便說(不是了義說)。
法身無生滅之故,就不適合討論佛性是否存在,因為不具有佛性的義理
,如同未投出的硬幣而去猜測它的結果會是正面或負面一般的沒有意義
,因為,事件還沒發生,不具有二元化的邏輯意義。
【佛之報身】
報身之產生有依成佛誓願而來,所來者是果地菩薩;亦有依業而來,所
來者是眾生。
報身有生滅,所以亦有佛性義理。性是背景之含意,在《大般涅槃經》
以眾生終必有成佛可能性,而說眾生皆有佛性,這如同工作缺錢,而公
司願意先借錢給您,因為您有能從公司取得金錢的背景(公司還欠您xx
日薪),有這個背景於是能得錢。眾生也因為有佛性背景而能成佛(得
錢)。
那麼,報身之佛性有生滅嗎? 這......請看本文【佛性生滅真實義】之
說明。
【佛之化身】
無論是應身或是化身,它都能等同報身。
依願而輪迴的果地菩薩,報身可以是卵、胎、濕、化四種生之一,最後
一種就是化身。
簡單說,化身就是化現,如同光譜降頻或昇頻,從不可見光而變成人類
可見之光。當果地菩薩要投入輪迴時,就是降頻的狀況,於是選擇四種
生之一而投入,當然化身也是其一。
化身的產生,可以與報身相和合一起來,也可以獨立存在。應眾生祈求
而化現的化身,可以特別命名為應身。以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的,可以
簡稱為化身。
佛之化身仍有生滅,以有作為之故。
那麼,化身有佛性嗎?
若化身與報身相和,請見報身之說明;若化身與報身不相和,而是獨立
有三種狀況。
1、依報身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誓願而
主動化現,這種化身在任務完成之後就會消失。這種化身的
佛性意義,是依報身而呈現,請參見報身的說明。
2、不依報身但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觀世音菩薩無報身,卻也能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
誓願而主動化現,這類無報身卻有化身現象之佛性有無、佛
性是否有生滅的說明,請參考【佛性生滅真實義】的說明。
3、不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眾生起一個心念,於是肉體中的頭腦(依目前科學定義
,實際不是如此)發出一個或數個原子、電子等粒子,這些
粒子有可能不久就衰變而消失,也有可能續存或與其它原子
聚合而成獨立生命體(沙石、植物...),此生命體經過一定
時間進化之後,產生了意識(註一),於是成了有意識的眾
生。
這類狀況也被稱為化身,所以有某些修行人,會說他自己是
xx佛、xx菩薩的化身,其實,他只是這些佛菩薩在不知何時
心念所飛出的能量進化後而產生的生命體而已,與這些佛菩
薩已具佛地境界或極高境界之後所化現的意義不同。這類化
現的佛性與佛之報身意義相同,請參見報身之佛性生滅的說
明。
【佛性生滅真實義】
佛性是否有生滅,主要在於它是否有產生,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
!(有生而不滅見解的,這被佛法稱為邪見)
佛性,其實可以與自性、法性...xxx性的說法一起說,而在佛經中對
於xx性的說明,幾乎都以無生來形容,如同虛空,它似乎有作用,但
並沒有生滅!
佛說法是在度化眾生的執著,而有些眾生顛倒愚痴,執著當下有我存
在,於是佛就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說: 「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上述四句偈含意,非三世攝,是指無法由過去、現在、未來顯化。虛
空本質是「無」,但過去、現在、未來都無法顯化它,若能顯化(與
化身意義大同)則有生滅,但虛空無生滅。而佛性呢? 它也一樣無法
於三世顯化,不過它的本質卻是常而無生滅。
愚痴眾生經佛陀以黃葉為金來止兒啼(妙法蓮華經中的譬喻)之後,
恐懼習氣就降服了,不再有落空的恐懼習氣,有些人就只因為 「自
以為是」,相信了佛所說,於是自己斷了虛偽妄想所產生的恐懼習氣
,因此而斷了三毒證阿羅漢果,乃至斷了多少習氣而證六地以上的果
地位(習氣的產生,是演若達多式的是自作自受,被佛稱為「妄」)。
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這是指凡有言說都是生滅法,不惟言語生
滅,所意指目標被理解時,它也變成生滅現象。例如以指標月,不惟
手指有生滅,當吾人依理解看向月亮之理解、轉頭看,它們也都具有
生滅性質(理解是心念生滅,轉頭看是動作生滅)。
本來無生,忽然產生了妄,妄以生滅現象(二元化)而呈現,妄不斷
的排列組合,於是靜成虛空、動成世界,眾生也跟著產生了(世界相
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請參見《楞嚴經》之開示),這些現象,
在輪迴時就有了108種煩惱,也就是所謂三毒習氣產生,但反流隨順
覺性(參考《圓覺經》開示)達到斷無明成佛之後,才了知所謂的
「妄」,如同夢一般,於「夢中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所以
,妄又有「錯覺」的含意。
錯覺,是指覺知時似乎存在,醒悟後才了知它並不存在,如同空花、
水月、陽燄。
佛性之有無,它來自於眾生之執著下的思想,思想如同指月的手指,
不惟它本身是生滅的,它所指的目標被理解時也具有生滅性。而所有
的生滅,終究都是「妄」!
一切皆無生!
*****************************************************
註一
******
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0.html
「性」,是背景之意思,依中文造字來說則指 「心生」,心若不生就無性,若以造字而言,性是生滅義,有生滅就不能說 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的含義有多種,一種是中道,一種是 「無生」。
中道,不走左邊、不走右邊,這就是中道。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以中庸的定義來說,已斷三毒之聖人才能行於中道,以發而皆中節之
故,亦為和本身是達道之意思之故。中節、中道,就是不落有、不落
無,所以非有非無。
無生,沒有產生。所以它非有亦非無。
現在來說,目前對 「佛性」的普遍見解,注意,只是普遍見解,而不是百分之百真實正確的知見。
一般的見解是說佛性無生!例如虛空,雲自生於虛空,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雲生而生,亦不隨雲滅而滅,所以喻虛空無生。這也意指,虛空能納雲生滅,所以非無;虛空本身無生所以非有。
--
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呢? 這要論一論,有緣人見聞並思惟之後才能得益。
試問,佛有生滅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若連佛是否有生滅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論佛性是否有生滅了,也不能得知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
佛有三身義:法身、報身、化身。若人不了知此三身義,那麼沒有討論的必要性。
法身:無生,如虛空。
報身:輪迴受報之身,例如人類的肉體。
化身:這有二義,一是化身,一是應身。
應身是指因應眾生祈求,為度化此眾生而化現之身(被動式),如同
被複製出軟件,所有功能與原軟件相同。
化身是指依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之身(主動式)。
一般談佛法的人,很少去把化身份成二項來細說。
--
【佛之法身】
法身是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也無滅。這個法身不惟佛具有,而是每個
眾生都有,所以,佛經中有時以法身立場,而說心、佛、眾生不二。
法身既無生滅,說佛與眾生具有,也是錯誤說法,但為了弘揚佛法,所
以稱之為方便說(不是了義說)。
法身無生滅之故,就不適合討論佛性是否存在,因為不具有佛性的義理
,如同未投出的硬幣而去猜測它的結果會是正面或負面一般的沒有意義
,因為,事件還沒發生,不具有二元化的邏輯意義。
【佛之報身】
報身之產生有依成佛誓願而來,所來者是果地菩薩;亦有依業而來,所
來者是眾生。
報身有生滅,所以亦有佛性義理。性是背景之含意,在《大般涅槃經》
以眾生終必有成佛可能性,而說眾生皆有佛性,這如同工作缺錢,而公
司願意先借錢給您,因為您有能從公司取得金錢的背景(公司還欠您xx
日薪),有這個背景於是能得錢。眾生也因為有佛性背景而能成佛(得
錢)。
那麼,報身之佛性有生滅嗎? 這......請看本文【佛性生滅真實義】之
說明。
【佛之化身】
無論是應身或是化身,它都能等同報身。
依願而輪迴的果地菩薩,報身可以是卵、胎、濕、化四種生之一,最後
一種就是化身。
簡單說,化身就是化現,如同光譜降頻或昇頻,從不可見光而變成人類
可見之光。當果地菩薩要投入輪迴時,就是降頻的狀況,於是選擇四種
生之一而投入,當然化身也是其一。
化身的產生,可以與報身相和合一起來,也可以獨立存在。應眾生祈求
而化現的化身,可以特別命名為應身。以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的,可以
簡稱為化身。
佛之化身仍有生滅,以有作為之故。
那麼,化身有佛性嗎?
若化身與報身相和,請見報身之說明;若化身與報身不相和,而是獨立
有三種狀況。
1、依報身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誓願而
主動化現,這種化身在任務完成之後就會消失。這種化身的
佛性意義,是依報身而呈現,請參見報身的說明。
2、不依報身但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觀世音菩薩無報身,卻也能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
誓願而主動化現,這類無報身卻有化身現象之佛性有無、佛
性是否有生滅的說明,請參考【佛性生滅真實義】的說明。
3、不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眾生起一個心念,於是肉體中的頭腦(依目前科學定義
,實際不是如此)發出一個或數個原子、電子等粒子,這些
粒子有可能不久就衰變而消失,也有可能續存或與其它原子
聚合而成獨立生命體(沙石、植物...),此生命體經過一定
時間進化之後,產生了意識(註一),於是成了有意識的眾
生。
這類狀況也被稱為化身,所以有某些修行人,會說他自己是
xx佛、xx菩薩的化身,其實,他只是這些佛菩薩在不知何時
心念所飛出的能量進化後而產生的生命體而已,與這些佛菩
薩已具佛地境界或極高境界之後所化現的意義不同。這類化
現的佛性與佛之報身意義相同,請參見報身之佛性生滅的說
明。
【佛性生滅真實義】
佛性是否有生滅,主要在於它是否有產生,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
!(有生而不滅見解的,這被佛法稱為邪見)
佛性,其實可以與自性、法性...xxx性的說法一起說,而在佛經中對
於xx性的說明,幾乎都以無生來形容,如同虛空,它似乎有作用,但
並沒有生滅!
佛說法是在度化眾生的執著,而有些眾生顛倒愚痴,執著當下有我存
在,於是佛就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說: 「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上述四句偈含意,非三世攝,是指無法由過去、現在、未來顯化。虛
空本質是「無」,但過去、現在、未來都無法顯化它,若能顯化(與
化身意義大同)則有生滅,但虛空無生滅。而佛性呢? 它也一樣無法
於三世顯化,不過它的本質卻是常而無生滅。
愚痴眾生經佛陀以黃葉為金來止兒啼(妙法蓮華經中的譬喻)之後,
恐懼習氣就降服了,不再有落空的恐懼習氣,有些人就只因為 「自
以為是」,相信了佛所說,於是自己斷了虛偽妄想所產生的恐懼習氣
,因此而斷了三毒證阿羅漢果,乃至斷了多少習氣而證六地以上的果
地位(習氣的產生,是演若達多式的是自作自受,被佛稱為「妄」)。
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這是指凡有言說都是生滅法,不惟言語生
滅,所意指目標被理解時,它也變成生滅現象。例如以指標月,不惟
手指有生滅,當吾人依理解看向月亮之理解、轉頭看,它們也都具有
生滅性質(理解是心念生滅,轉頭看是動作生滅)。
本來無生,忽然產生了妄,妄以生滅現象(二元化)而呈現,妄不斷
的排列組合,於是靜成虛空、動成世界,眾生也跟著產生了(世界相
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請參見《楞嚴經》之開示),這些現象,
在輪迴時就有了108種煩惱,也就是所謂三毒習氣產生,但反流隨順
覺性(參考《圓覺經》開示)達到斷無明成佛之後,才了知所謂的
「妄」,如同夢一般,於「夢中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所以
,妄又有「錯覺」的含意。
錯覺,是指覺知時似乎存在,醒悟後才了知它並不存在,如同空花、
水月、陽燄。
佛性之有無,它來自於眾生之執著下的思想,思想如同指月的手指,
不惟它本身是生滅的,它所指的目標被理解時也具有生滅性。而所有
的生滅,終究都是「妄」!
一切皆無生!
*****************************************************
註一
******
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0.html
無慾原理及執行方式
某網友說:
>我心中不清淨該怎麼好?禪定被蚊子打擾
論:
眾生無始劫已養成貪慾愛習,所以對於不合己意的打擾,都會想辦法排斥,例如被蚊子咬。因為習氣所以沒注意它是良是莠,智者觀察到這一點,所以修行的功夫主要是用在斷惑(斷除貪慾愛習),而不是在禪定之上。
已斷三毒的聖人,要入禪定只是須臾之間,緣於無貪慾愛習,這個無慾的現象,也是一種定境,被稱為涅槃智。
有緣的修行人,他如何處置己心而使自己能不煩惱於類似蚊子咬之類的不合己意外境呢?
我說,先立志於無慾,下決定無論肉體如何被折磨,己心都承受而不煩惱,這是說,可以揮手令蚊飛走,即便不揮去也不煩惱。
斷欲的竅門,在於了知而不生煩惱。如同行走看到路邊的小石子,了知是小石子,但卻不貪愛它,以沒有價值之故;亦不瞋恨它,以未被加害之故。斷欲就是這樣,肉體被折磨,吾人了知,但不迎不拒,以已立志無慾之故。
簡單說,貪慾愛習太強,什麼都不用說了。所謂斷貪嗔二毒,就是要無慾。某人若說我做不到,那只是還沒有去做,或是反覆做的不夠。這如同有煙癮的人,因為反覆去抽煙,於是養成癮,要戒癮也只需要 「反覆不抽煙」。於是人類肉體、心理之自然機制, 『在多次不去做的狀況之下』 ,所有的習氣(癮)都會被逆轉!
十方宇宙現狀的一切諸相,都是因緣和合之下的現象,不受擾或無慾都不會因被蚊子咬而有煩惱如樓主目前的狀況。
修行人若不立志無慾,不把自己肉體來源視為妄想習氣(因緣)之和合,那麼,即便有高深的禪定境界,也只能稱為高明的外道修行人,終不能斷除三界輪迴。那反不如當個能認真念阿彌陀佛的普通人,這樣命終還有機會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比能入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定,又能變出黃金的五通仙人還好,因為,不必再墮入輪迴!
照我所說去做,才有可能證得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至於要斷三毒,則要有令意識滅而 不生(寂滅)的能力,這是指心念可以永滅而不生,這個無欲就必須非常、非常徹底,心念才可能不生起。注意外道的心念不生起,是證無想定,以沒斷欲之故,所 以命終後新壽命五百大劫,壽終之後又墮入輪迴。
>我心中不清淨該怎麼好?禪定被蚊子打擾
論:
眾生無始劫已養成貪慾愛習,所以對於不合己意的打擾,都會想辦法排斥,例如被蚊子咬。因為習氣所以沒注意它是良是莠,智者觀察到這一點,所以修行的功夫主要是用在斷惑(斷除貪慾愛習),而不是在禪定之上。
已斷三毒的聖人,要入禪定只是須臾之間,緣於無貪慾愛習,這個無慾的現象,也是一種定境,被稱為涅槃智。
有緣的修行人,他如何處置己心而使自己能不煩惱於類似蚊子咬之類的不合己意外境呢?
我說,先立志於無慾,下決定無論肉體如何被折磨,己心都承受而不煩惱,這是說,可以揮手令蚊飛走,即便不揮去也不煩惱。
斷欲的竅門,在於了知而不生煩惱。如同行走看到路邊的小石子,了知是小石子,但卻不貪愛它,以沒有價值之故;亦不瞋恨它,以未被加害之故。斷欲就是這樣,肉體被折磨,吾人了知,但不迎不拒,以已立志無慾之故。
簡單說,貪慾愛習太強,什麼都不用說了。所謂斷貪嗔二毒,就是要無慾。某人若說我做不到,那只是還沒有去做,或是反覆做的不夠。這如同有煙癮的人,因為反覆去抽煙,於是養成癮,要戒癮也只需要 「反覆不抽煙」。於是人類肉體、心理之自然機制, 『在多次不去做的狀況之下』 ,所有的習氣(癮)都會被逆轉!
十方宇宙現狀的一切諸相,都是因緣和合之下的現象,不受擾或無慾都不會因被蚊子咬而有煩惱如樓主目前的狀況。
修行人若不立志無慾,不把自己肉體來源視為妄想習氣(因緣)之和合,那麼,即便有高深的禪定境界,也只能稱為高明的外道修行人,終不能斷除三界輪迴。那反不如當個能認真念阿彌陀佛的普通人,這樣命終還有機會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比能入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定,又能變出黃金的五通仙人還好,因為,不必再墮入輪迴!
照我所說去做,才有可能證得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至於要斷三毒,則要有令意識滅而 不生(寂滅)的能力,這是指心念可以永滅而不生,這個無欲就必須非常、非常徹底,心念才可能不生起。注意外道的心念不生起,是證無想定,以沒斷欲之故,所 以命終後新壽命五百大劫,壽終之後又墮入輪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