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友問:識是怎麼產生的?
----------------------------------------
識的產生,還沒有看到佛經中有直接開示(也許不是沒有佛經開示,只是我知淺業深沒有接觸到而已),但有相似、相近、相關義理之開示。
《楞嚴經》中的業果相續,就有這個味道。《楞伽經》中的諸識有二種生住滅也有一點味道。
要了義識的義理,要去看唯識法相宗的主要經論,裡面都有相近、相關的說法。
以下提供二個不是產生識的經文,但看看有益。
【經文典故】唸唸成形。形形皆有識
http://tieba.baidu.com/p/1450456529
【经文典故】识的迁移作用
http://tieba.baidu.com/p/733963961
【經文典故】識與智之差別
http://tieba.baidu.com/p/1434418089
----
今夜,我更體認感悟到,吾人只要能熄心寧燥,不去執著攀緣世事,而專心在斷惑的修行上,即便目前一文不識,於諸惑業逐漸的解離之後,入了菩薩第八地,證得咒語秘,也能在一瞬間了知一切法,什麼不懂的,一瞬間都了領悟。
得咒語秘,除了能了知咒語之真正意義,於過去無量劫學過的佛法也都能一瞬間都回憶起來,這比從2500年前隨佛學法,至今日所學佛法之量還多出不可計數的多。
這比起一輩子當佛法學者所學佛法還不知多多少?又能斷惑更自在,隨願決定是否入輪迴,只需要熄心寧燥的去專心用功!
----
識有三相:真相、業相、轉相。
真相是指佛性、無生;業相是受業之相,相不只是色塵,它如同法之一字,是泛指一切;轉相是指變化,如水管向上噴水,不斷地變不同的相。
(1)以真相為目標
若以真相為目標,則識沒有產生,當眾生自覺有我時,就不離識。如同浮雲自生自滅於虛空,當浮雲自覺有我,就已不離虛空而存在。
不過,眾生更好奇的想以旁觀者身份,去了知浮雲何時產生、(妄)如何產生,甚至想知道虛空是怎麼產生?開題提契的就是這個議題:識怎麼產生?
(2)以業相、轉相為目標
若以業相、轉相為目標,則識有生滅,必有產生之時。這就有一個有趣議題:第八識何時產生?
第八識有二義:共識與別識。
共識是彼此相通;別識也是共識,但被某眾生執著為,這一部份的業相、轉相是我個人的第八識。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修行人的迷思,與對治的好處
這篇文章是我的隨文,講我的修行心得,想到什麼就打出什麼,有緣人若認為有利就拾去!
----
人的愚痴,有些真的是很莫名的!而所謂莫名,常是找不到原因而著名。
為何找不到產生愚痴之發生原因呢?......
有情眾生不知經過多少大劫以來輪迴於三界六道之中,他養成了不知多少、多深的習氣!如同,吾人看到汽車飛撞而來,第一個反應,還不一定要經過腦袋想過,那就是飛跳避離!為何,這個人不站在當地欣賞自己被飛車撞死的精采情景呢?
眾生之七情六慾習氣,都是無量劫來不斷的反覆養成,而這狀況,如同交蘆!其外表似乎實有,而其中心卻空無!
於是,眾生就這樣輪迴而養成如同武術大師一般的,不必經過大腦思惟就能直覺反應,因此眼根觸色塵,當下了知汽車飛撞而來,觸發欲習直接反應,也跟著飛跳遠離。
吾人欲習之中,最深的習氣,應該就是所謂的「三毒:貪瞋痴」了!
吾人活於不停地斷惑生活中,當然也經歷各類善惡處境、善噁心境,有順利解決觸塵事,也有至今無法解決而拖著的事件。於反覆觸塵中,於是某些經驗之好壞效果,就能被彰顯出來!
而其中:對治,是非常好的方式因而被彰顯而出!
是的,就只是對治法!
到底有哪些對治法可以斷除吾人的執著呢?......嗯,例如五停心觀等等,這個網上查就說的非常清楚,我不多做贅言。
----
財 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是人都要面臨這五項考驗。其中,食與睡是最後斷除的欲習,這與肉體有非常深的密契關係,不食、不睡,那麼,這個人就要有近期告別 人類世界的準備才行!其餘的財、色、名,都不是人類生活的百分百必要事項,雖然它們影響著世俗生活,但若有在用功,還是影響不了修行生活!
因為:它們就是習氣,就是要被遠離的對象!
成 為人,一定有當人的業報才行(果地佛菩薩乘願而來者例外)。於是,成為人的業報習氣,就驅動令人產生迷思之愚痴行為。這等業報習氣,是需要經過般若修行之 後,才能發現。否則,就墮入世俗生活而不能解離。即便是深入禪定者,若不存出世般若,也不能借已證境界暨所悟道理而解脫輪迴。
是什麼使吾人愚痴無智而陷入七情六慾之中呢?我說:是吾人不肯離彼七情六慾所致!以佛經常用語,那就是:未_如_實_知!
沒有如實了知,導致輪迴之原因。若人如實了知,前方一步是懸崖,不想死的人,就不會往前踏一步。若沒有如實了知前方一步是懸崖,就算不想死之輩,也照樣非死不可!凡夫眾生就是未如實知之輩!所以,八正道第一要項就是 「正見」!
我發此文,是因為遇到三毒欲習生起而不能離之困惑,探討發生,這有二個原因:欲習太重、功夫不到!
這二個因素是一個蹺蹺板,一個輕另一個就重。例如,我被色慾所迷,平常功夫是察知就不隨,但一日卻於睡夢剛醒時,心中竟然留有餘欲(從夢中帶來),耽於色慾之中,於是我就納悶,這不是我所欲,而我也已察知,為何卻隨它去了,原因何在呢?
由於,過去我用過對治法,於是當下生一念,把心中女色化微,於是她的皮膚肉體不斷地化微,細胞組織、脂肪、血管、筋肉、骨髓一一呈現於心中,當下女相消失,於是,我當下就不再有色慾,亦不再隨!
......稀奇,可嘆!這是我的感想。原來,人的欲習可以這麼操控的,這是我隨著又生起的感想!
於是,我又生出一念:我悟無生,亦懂斷惑方式,為何我的欲習還沒有斷除呢?
現在清醒的意識之下,當然瞭然原因為何:功夫用的還沒徹底!
比較理智的說法,就是用的功夫還不夠久。如同止歇不再加油的高速汽車,它沒停而還在滑動中,是因為時間不夠久!
----
現在我又感悟:《楞嚴經》真是大方廣修多羅了義經,吾人應該常接觸、常學習!
佛於該經已做斷無明的了義開示: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掜目亂花發生。
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
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吾人很多時候,都必須依上述三漸次才方得消滅欲習!「違其現業」四個字對我有很深的助益,這也是此篇文章的斷惑重點!
因循苟且世間民俗生活,那就是在繼續淪落輪迴,吾人要免輪迴,總須違其現業!(指不隨業果相續)
《楞嚴經》中非常有名偈語,這樣開示: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雖然本來無生,但目前卻墮妄中而不能離,若不欲隨妄繼續輪迴,仍須用功無慾,才能次第離妄!
當然,無量劫以來的習氣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等它自動止歇才行;當然,它能止歇的前提是自己已先不再踩油門才行。
只是,吾人欲習深種,有時一個方法用不上時,如同我已察知欲習之後,雖不欲隨,卻又仍不能自在......
這個時候,使用對治法是非常簡捷又有力的方式!
這個時候,來一顆Airway,消除肉體煩燥,也是不錯的選擇! ^_<
法無定法,定法非法,智者善巧用功!
----
人的愚痴,有些真的是很莫名的!而所謂莫名,常是找不到原因而著名。
為何找不到產生愚痴之發生原因呢?......
有情眾生不知經過多少大劫以來輪迴於三界六道之中,他養成了不知多少、多深的習氣!如同,吾人看到汽車飛撞而來,第一個反應,還不一定要經過腦袋想過,那就是飛跳避離!為何,這個人不站在當地欣賞自己被飛車撞死的精采情景呢?
眾生之七情六慾習氣,都是無量劫來不斷的反覆養成,而這狀況,如同交蘆!其外表似乎實有,而其中心卻空無!
於是,眾生就這樣輪迴而養成如同武術大師一般的,不必經過大腦思惟就能直覺反應,因此眼根觸色塵,當下了知汽車飛撞而來,觸發欲習直接反應,也跟著飛跳遠離。
吾人欲習之中,最深的習氣,應該就是所謂的「三毒:貪瞋痴」了!
吾人活於不停地斷惑生活中,當然也經歷各類善惡處境、善噁心境,有順利解決觸塵事,也有至今無法解決而拖著的事件。於反覆觸塵中,於是某些經驗之好壞效果,就能被彰顯出來!
而其中:對治,是非常好的方式因而被彰顯而出!
是的,就只是對治法!
到底有哪些對治法可以斷除吾人的執著呢?......嗯,例如五停心觀等等,這個網上查就說的非常清楚,我不多做贅言。
----
財 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是人都要面臨這五項考驗。其中,食與睡是最後斷除的欲習,這與肉體有非常深的密契關係,不食、不睡,那麼,這個人就要有近期告別 人類世界的準備才行!其餘的財、色、名,都不是人類生活的百分百必要事項,雖然它們影響著世俗生活,但若有在用功,還是影響不了修行生活!
因為:它們就是習氣,就是要被遠離的對象!
成 為人,一定有當人的業報才行(果地佛菩薩乘願而來者例外)。於是,成為人的業報習氣,就驅動令人產生迷思之愚痴行為。這等業報習氣,是需要經過般若修行之 後,才能發現。否則,就墮入世俗生活而不能解離。即便是深入禪定者,若不存出世般若,也不能借已證境界暨所悟道理而解脫輪迴。
是什麼使吾人愚痴無智而陷入七情六慾之中呢?我說:是吾人不肯離彼七情六慾所致!以佛經常用語,那就是:未_如_實_知!
沒有如實了知,導致輪迴之原因。若人如實了知,前方一步是懸崖,不想死的人,就不會往前踏一步。若沒有如實了知前方一步是懸崖,就算不想死之輩,也照樣非死不可!凡夫眾生就是未如實知之輩!所以,八正道第一要項就是 「正見」!
我發此文,是因為遇到三毒欲習生起而不能離之困惑,探討發生,這有二個原因:欲習太重、功夫不到!
這二個因素是一個蹺蹺板,一個輕另一個就重。例如,我被色慾所迷,平常功夫是察知就不隨,但一日卻於睡夢剛醒時,心中竟然留有餘欲(從夢中帶來),耽於色慾之中,於是我就納悶,這不是我所欲,而我也已察知,為何卻隨它去了,原因何在呢?
由於,過去我用過對治法,於是當下生一念,把心中女色化微,於是她的皮膚肉體不斷地化微,細胞組織、脂肪、血管、筋肉、骨髓一一呈現於心中,當下女相消失,於是,我當下就不再有色慾,亦不再隨!
......稀奇,可嘆!這是我的感想。原來,人的欲習可以這麼操控的,這是我隨著又生起的感想!
於是,我又生出一念:我悟無生,亦懂斷惑方式,為何我的欲習還沒有斷除呢?
現在清醒的意識之下,當然瞭然原因為何:功夫用的還沒徹底!
比較理智的說法,就是用的功夫還不夠久。如同止歇不再加油的高速汽車,它沒停而還在滑動中,是因為時間不夠久!
----
現在我又感悟:《楞嚴經》真是大方廣修多羅了義經,吾人應該常接觸、常學習!
佛於該經已做斷無明的了義開示: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掜目亂花發生。
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
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吾人很多時候,都必須依上述三漸次才方得消滅欲習!「違其現業」四個字對我有很深的助益,這也是此篇文章的斷惑重點!
因循苟且世間民俗生活,那就是在繼續淪落輪迴,吾人要免輪迴,總須違其現業!(指不隨業果相續)
《楞嚴經》中非常有名偈語,這樣開示: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雖然本來無生,但目前卻墮妄中而不能離,若不欲隨妄繼續輪迴,仍須用功無慾,才能次第離妄!
當然,無量劫以來的習氣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等它自動止歇才行;當然,它能止歇的前提是自己已先不再踩油門才行。
只是,吾人欲習深種,有時一個方法用不上時,如同我已察知欲習之後,雖不欲隨,卻又仍不能自在......
這個時候,使用對治法是非常簡捷又有力的方式!
這個時候,來一顆Airway,消除肉體煩燥,也是不錯的選擇! ^_<
法無定法,定法非法,智者善巧用功!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或問:數息法是數在呼上好還是數在吸上好
要看當事人的身心狀態而定。
氣勢強的人,數呼氣;反之數吸氣。
煩惱多的人數呼氣;反之數吸氣。
什麼都不執著的人,可以呼吸皆數。
打坐的用意,主要在訓練心念專一,以達到一心禪支。禪定若沒有達到一心的現
象,是無法進入。所謂一心,例如,專心在做事,結果被拍肩膀說:叫你三次怎
都沒反應?
其心,入了禪定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太專心在自己的目標上,所以遺忘外界對
五官的刺激。心念還其實還是動的很厲害!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
說明--
初於聞中:初步在聞聲的功法上用功時
入流亡所:準備入如來流(指無慾、無生之類的心態),它將可以消失了對
外界現象的反應
所入既寂:能入的自己心念,與所入之目的,在真正已入之後,就不再自覺
我正在聞聲、我正在打坐、我正在幹嘛的自覺,而直接的進入某
狀態。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於是,初步的能與所二元化就消失。所進入的狀態,一
般來說就是初禪!
如是漸增:反覆用這個修行方式,就能逐步上升定境。
...... :這叫六個逗點!
咳~,關於六個逗點,我承認非常逗!它代表吾人要擴大心量,行六波羅蜜。
注意佛菩薩身口意的表達,都有密意,都有時在提醒有緣人要用功斷惑。
一枝香代表一心一意入如來流。
二枝香代表定慧二足尊。
三枝香或三杯水,代表戒定慧三學。
五杯水代表五根、五力。
六個逗點.....嘿,您已知了!
眾生習氣總是經常忘記要入流亡所,於是順輪迴流而流於三界中。因
此佛菩薩開示,能搭上提示您的身口意,就會搭上,以提醒有緣人別
忘了用功!
氣勢強的人,數呼氣;反之數吸氣。
煩惱多的人數呼氣;反之數吸氣。
什麼都不執著的人,可以呼吸皆數。
打坐的用意,主要在訓練心念專一,以達到一心禪支。禪定若沒有達到一心的現
象,是無法進入。所謂一心,例如,專心在做事,結果被拍肩膀說:叫你三次怎
都沒反應?
其心,入了禪定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太專心在自己的目標上,所以遺忘外界對
五官的刺激。心念還其實還是動的很厲害!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
說明--
初於聞中:初步在聞聲的功法上用功時
入流亡所:準備入如來流(指無慾、無生之類的心態),它將可以消失了對
外界現象的反應
所入既寂:能入的自己心念,與所入之目的,在真正已入之後,就不再自覺
我正在聞聲、我正在打坐、我正在幹嘛的自覺,而直接的進入某
狀態。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於是,初步的能與所二元化就消失。所進入的狀態,一
般來說就是初禪!
如是漸增:反覆用這個修行方式,就能逐步上升定境。
...... :這叫六個逗點!
咳~,關於六個逗點,我承認非常逗!它代表吾人要擴大心量,行六波羅蜜。
注意佛菩薩身口意的表達,都有密意,都有時在提醒有緣人要用功斷惑。
一枝香代表一心一意入如來流。
二枝香代表定慧二足尊。
三枝香或三杯水,代表戒定慧三學。
五杯水代表五根、五力。
六個逗點.....嘿,您已知了!
眾生習氣總是經常忘記要入流亡所,於是順輪迴流而流於三界中。因
此佛菩薩開示,能搭上提示您的身口意,就會搭上,以提醒有緣人別
忘了用功!
立志無欲後,怎麼戒行圓滿?
某網友問:
立志無欲後,怎麼戒行圓滿?
----
回覆如下:
此疑問,在《圓覺經》中有開示方法,共有三種淨觀,二十五定輪的方法。
首先,要先悟淨圓覺,這指,要悟佛知見,也就是:無生!
如同《楞嚴經》之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行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妄的習氣產生之後,它就以一種永不停止的現象在變相。變為虛空、變為世界、變成十二類眾生。這個不停止的驅力,被稱為業力!
吾人在業力的驅動中,於是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
立志無欲者,又稱為圓覺修行者,所用功之法,稱為如來清淨禪(參考《楞伽經》)。
當立志無欲時,它的主要目的是在違反業力之運行,停止它不停的驅動現象。
但問題出現了,就是停不下來,怎麼辦呢?(有這類見解者,大都不夠精進,或得失欲習太重)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即便不加油給予驅力了,它也會滑動一陣子才可能停下來,吾人立志無欲之後,若 「 確實有時時警惕 」 自己欲習生起,而不耽溺於七情六欲之中,那就像是不再加油的汽車,會整個欲習漸漸的不再生起而逐漸停止!
可問題還是:明知如此,但為何自己老感覺欲習不斷地生起呢?
我還是老話:
汽車停止前要先經過一陣子滑動,試問這個修行人立志無欲,才維持多久時間呢?
所以,立志無欲的圓覺修行者,不要再生心想得到什麼,這個「想得到什麼」是一個欲習,不立志捨此欲,連大門都沒踏入,更不要說入室了。
所以,立志無欲的圓覺修行者,他只需要時時警惕注意自己的欲習是否生起且不隨(不串習)即可,人生除此之外別無它事,因此,某些人大有以下的感概:
吾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待妄自滅!
再次提醒行者須注意:
欲習生起時,了知而不隨,不必再做其它任何事!
了知時,欲念它已謝滅,就算想要去滅它,也已來不及。而此想又是新欲,
於是,若起心滅欲,起是欲,這是頭上安頭,多此一舉!
若欲習無生,當下即在涅槃裡,卻不能住在此涅槃中,而須能起用(指須生智,而能待人接物,不是無知或發呆,這都是不良習氣),否則,命終即入無餘依涅槃,是謂阿羅漢入涅槃,不再入輪迴度化眾生!
行如來清淨禪者,須先發菩提心(阿藐多羅三耨三菩提心,也就是斷無明之心、成佛心、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否則證境達到三三昧(空三昧、無作三昧、無相三昧)時,就不能再向上升級,若過去世有佛法善因緣,也只能達到菩薩八地(注一),而不能斷無明。
最後,引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的了義開示:
汝但不隨分別(注二):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週法界,
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
注一
***************
【經文典故】佛若不啟智門,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8.html
*************************************************************************************
注二
***************
2024-12-21 補述: 分別:意指了知但不執著!不是現代「分別」的意思。
現代分別用辭,是指「分辨同異」。但對眾生而言,在佛法中的「分別」,就已兼含「分辨且執著」之涵意。
眾生「必執著」,無論淨、染。執淨於投生時有善果;執染反是!惟有大修行人,無所執著,以無欲之故。但若無法分辨當下是「無欲」還是「茫然之無記」,那麼,您當下是落入無記之中,這仍須輪迴。
無欲者,並非無了知之能力,只如走在路上看到黑石、白石,問彼亦知所見是紅石、白石,若不能如此,即便此人當下無念,此時所處禪定,必是無想定之類。試想,佛陀有眾生的貪欲愛習嗎?若無,那麼佛陀走在路上,不能分辨路上的是紅石、白石嗎?
修行到極高境界,即便不用意根(不生意識)也能了知世事,如《楞嚴經》所開示: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依心念。」
這種「當下無念」是已斷輪迴的聖境,不是眾生的輪迴心境!
*************************************************************************************
2024/05/11補充推薦文章
******************************
・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立志無欲後,怎麼戒行圓滿?
----
回覆如下:
此疑問,在《圓覺經》中有開示方法,共有三種淨觀,二十五定輪的方法。
首先,要先悟淨圓覺,這指,要悟佛知見,也就是:無生!
如同《楞嚴經》之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行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妄的習氣產生之後,它就以一種永不停止的現象在變相。變為虛空、變為世界、變成十二類眾生。這個不停止的驅力,被稱為業力!
吾人在業力的驅動中,於是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
立志無欲者,又稱為圓覺修行者,所用功之法,稱為如來清淨禪(參考《楞伽經》)。
當立志無欲時,它的主要目的是在違反業力之運行,停止它不停的驅動現象。
但問題出現了,就是停不下來,怎麼辦呢?(有這類見解者,大都不夠精進,或得失欲習太重)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即便不加油給予驅力了,它也會滑動一陣子才可能停下來,吾人立志無欲之後,若 「 確實有時時警惕 」 自己欲習生起,而不耽溺於七情六欲之中,那就像是不再加油的汽車,會整個欲習漸漸的不再生起而逐漸停止!
可問題還是:明知如此,但為何自己老感覺欲習不斷地生起呢?
我還是老話:
汽車停止前要先經過一陣子滑動,試問這個修行人立志無欲,才維持多久時間呢?
所以,立志無欲的圓覺修行者,不要再生心想得到什麼,這個「想得到什麼」是一個欲習,不立志捨此欲,連大門都沒踏入,更不要說入室了。
所以,立志無欲的圓覺修行者,他只需要時時警惕注意自己的欲習是否生起且不隨(不串習)即可,人生除此之外別無它事,因此,某些人大有以下的感概:
吾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待妄自滅!
再次提醒行者須注意:
欲習生起時,了知而不隨,不必再做其它任何事!
了知時,欲念它已謝滅,就算想要去滅它,也已來不及。而此想又是新欲,
於是,若起心滅欲,起是欲,這是頭上安頭,多此一舉!
若欲習無生,當下即在涅槃裡,卻不能住在此涅槃中,而須能起用(指須生智,而能待人接物,不是無知或發呆,這都是不良習氣),否則,命終即入無餘依涅槃,是謂阿羅漢入涅槃,不再入輪迴度化眾生!
行如來清淨禪者,須先發菩提心(阿藐多羅三耨三菩提心,也就是斷無明之心、成佛心、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否則證境達到三三昧(空三昧、無作三昧、無相三昧)時,就不能再向上升級,若過去世有佛法善因緣,也只能達到菩薩八地(注一),而不能斷無明。
最後,引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的了義開示:
汝但不隨分別(注二):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週法界,
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
注一
***************
【經文典故】佛若不啟智門,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8.html
*************************************************************************************
注二
***************
2024-12-21 補述: 分別:意指了知但不執著!不是現代「分別」的意思。
現代分別用辭,是指「分辨同異」。但對眾生而言,在佛法中的「分別」,就已兼含「分辨且執著」之涵意。
眾生「必執著」,無論淨、染。執淨於投生時有善果;執染反是!惟有大修行人,無所執著,以無欲之故。但若無法分辨當下是「無欲」還是「茫然之無記」,那麼,您當下是落入無記之中,這仍須輪迴。
無欲者,並非無了知之能力,只如走在路上看到黑石、白石,問彼亦知所見是紅石、白石,若不能如此,即便此人當下無念,此時所處禪定,必是無想定之類。試想,佛陀有眾生的貪欲愛習嗎?若無,那麼佛陀走在路上,不能分辨路上的是紅石、白石嗎?
修行到極高境界,即便不用意根(不生意識)也能了知世事,如《楞嚴經》所開示: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依心念。」
這種「當下無念」是已斷輪迴的聖境,不是眾生的輪迴心境!
*************************************************************************************
2024/05/11補充推薦文章
******************************
・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虛空海因由及成佛法
「虛空海」 是我發明的名辭。它是把勝義有、畢竟空二種了義義理,合併成
一個之後的產物。
大海喻、金莊嚴喻是勝義有之譬喻;虛空喻、夢喻是畢竟空之譬喻。二者皆各
有利弊,我今日遇到某網友問法因緣,因此一時心血來潮就出現了 「虛空海」
的概念。
虛空海,指的是它能如海一般的變相,所變相如海浪、海漩等,皆能妄覺自我
存在,依此妄覺成為眾生,而輪迴於三界。
虛空海,又指所有的變相,如同浮雲自生自滅,與虛空無干。且虛空不隨其生
滅而生滅。虛空不是浮雲,浮雲也不是虛空,但浮雲所在之處,卻不離虛空而
有。
虛空海,具有虛空之不可變相功能,亦具有大海之可變相功能。它如同地球的
磁力場,是虛空不可見的,但卻又可變相作用。
******************************************************************************
一個之後的產物。
大海喻、金莊嚴喻是勝義有之譬喻;虛空喻、夢喻是畢竟空之譬喻。二者皆各
有利弊,我今日遇到某網友問法因緣,因此一時心血來潮就出現了 「虛空海」
的概念。
虛空海,指的是它能如海一般的變相,所變相如海浪、海漩等,皆能妄覺自我
存在,依此妄覺成為眾生,而輪迴於三界。
虛空海,又指所有的變相,如同浮雲自生自滅,與虛空無干。且虛空不隨其生
滅而生滅。虛空不是浮雲,浮雲也不是虛空,但浮雲所在之處,卻不離虛空而
有。
虛空海,具有虛空之不可變相功能,亦具有大海之可變相功能。它如同地球的
磁力場,是虛空不可見的,但卻又可變相作用。
2023-09-12 補述
*******************
今日重閱 「世界與眾生成因」之《楞嚴經》原文,頓感之前「虛空海」的釋義不完整。重新說明如下:重閱《楞嚴經》「世界與眾生成因」之心得
*********************************************************************
某網友問:
>誰能說說,妄念,無名,四大,種種有為法是怎麼從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裡
>演變來的嗎?
復:
(1)命題本身錯誤
上述的問題,是錯誤問法。如同問,男嬰兒如何從出生時的女嬰身體變成
男嬰的?
(2)妄覺有我
種種有為法,並不是從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演變而來。而是,自覺我存在時
而產生!
這個我,就是所謂俱生法執(無明),它逐漸的衍化成俱生我執(三毒),
最後再衍化成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合稱為見惑)。於是,有見惑的人中,
具有不正確知見者,就發問說:
誰能說說,妄念,無名,四大,種種有為法是怎麼從無上正等正覺
的境界裡演變來的嗎?
那麼,是什麼狀況而產生 「妄覺有我」 的現象發生了呢?
十方宇宙中,任何事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產生。如大樹由種子為因,和合陽
光、泥土、水....等都緣才產生。
吾人再去分析,這些各自的因與緣,也是由不同的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如
是回溯至無限,都會發現因緣和合的現象。
於是,在回溯中,吾人如同看科幻電影,鏡頭由宇宙放大為本銀河系,再
放大為本太陽系,再放在到地球表面......,一一的放大,最後達到所謂
的鄰虛塵,再放大卻發現只剩虛空,這就玄了!色由空所和合而成的嗎?
看以下《楞嚴經》的開示: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
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
知虛空出生色相。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
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
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
上述經文說明自覺是由 「 循業發現 」,但是,業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同樣《楞嚴經》中有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
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它的主要重點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3)妄元無因
因為妄,所以產生了妄覺有我。那麼,大概又會問:妄是怎麼產生的?
《楞嚴經》中佛又開示: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
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
頭認影。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
。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
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這裡經文,我看來似乎佛設了一個圈套,沒有仔細的說明妄是從何處而
來,而最後被歸納成類似:
想知道妄來處?這純粹是眾生的妄想!
於是,再去追妄想從哪裡來?它由妄覺有我產生!那麼,這個妄覺有我
又從哪裡來呢?它由妄產生......無窮迴圈......
還好,佛在《楞嚴經》中有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的典故說明妄的生因!
( 2021-02-10 法迄巴補註:
*********************************************************************
某網友問:
>誰能說說,妄念,無名,四大,種種有為法是怎麼從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裡
>演變來的嗎?
復:
(1)命題本身錯誤
上述的問題,是錯誤問法。如同問,男嬰兒如何從出生時的女嬰身體變成
男嬰的?
(2)妄覺有我
種種有為法,並不是從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演變而來。而是,自覺我存在時
而產生!
這個我,就是所謂俱生法執(無明),它逐漸的衍化成俱生我執(三毒),
最後再衍化成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合稱為見惑)。於是,有見惑的人中,
具有不正確知見者,就發問說:
誰能說說,妄念,無名,四大,種種有為法是怎麼從無上正等正覺
的境界裡演變來的嗎?
那麼,是什麼狀況而產生 「妄覺有我」 的現象發生了呢?
十方宇宙中,任何事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產生。如大樹由種子為因,和合陽
光、泥土、水....等都緣才產生。
吾人再去分析,這些各自的因與緣,也是由不同的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如
是回溯至無限,都會發現因緣和合的現象。
於是,在回溯中,吾人如同看科幻電影,鏡頭由宇宙放大為本銀河系,再
放大為本太陽系,再放在到地球表面......,一一的放大,最後達到所謂
的鄰虛塵,再放大卻發現只剩虛空,這就玄了!色由空所和合而成的嗎?
看以下《楞嚴經》的開示: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
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
知虛空出生色相。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
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
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
上述經文說明自覺是由 「 循業發現 」,但是,業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同樣《楞嚴經》中有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
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它的主要重點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3)妄元無因
因為妄,所以產生了妄覺有我。那麼,大概又會問:妄是怎麼產生的?
《楞嚴經》中佛又開示: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
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
頭認影。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
。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
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這裡經文,我看來似乎佛設了一個圈套,沒有仔細的說明妄是從何處而
來,而最後被歸納成類似:
想知道妄來處?這純粹是眾生的妄想!
於是,再去追妄想從哪裡來?它由妄覺有我產生!那麼,這個妄覺有我
又從哪裡來呢?它由妄產生......無窮迴圈......
還好,佛在《楞嚴經》中有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的典故說明妄的生因!
( 2021-02-10 法迄巴補註:
妄的生因,是「如是迷因。因迷自有」。當事人無明時,當下就出
現「妄」的現象,這頗有「量子態」之意味。未觀察前無態,觀察
,就出現態式。
再以另一角度來說,就是「無中生有」,但這個有,是以眾生角度
來說,這個有,亦名無常!
今日有發一文,文中亦有說明上述知見,有緣見聞者若感興趣,請
點閱:終論:牛轉乾坤、佛知見
)
(4)妄並沒有產生,所以它才無因
妄不是無因嗎,否則又怎能說是妄?......正確,妄就是沒有生因,如
演若達多,一早起身照鏡,卻認為自己的頭遺失,呃~,這就是妄!
所謂妄,就是它沒發生,但卻被執著它有發生!例如,精神病人看到
空花、二個太陽。
最後的重點來了,執著妄有發生的眾生,這些眾生又是從哪裡來?....
..唉~~
極強大的AI超級電腦,可以與我們網上聊天(雖然功能有若干缺失)
,實際實驗評估結果有約近50%的人,分不出對談者是AI超級電腦。
人在網上聊天,聊天對象真的是人嗎?至少有50%的人有妄想而說是!
石頭、竹子是妄的一種變相,桌子、貓狗也是妄的變相,所以,眾生
本身就是妄的一種相,眾生就是妄本身!
既然妄的發生沒有原因,那就有二種解釋:
1、妄沒發生
2、妄有發生,但它不需產生的原因,被發現它存在時,
它就是這個已存在的現象。
第一種是正確的見解。如同大海變相成海浪,難道可以說大海中多出
了海浪了嗎?當然不行!
但,若海浪自覺我存在,於是他主張,的確有海浪發生,海浪的確存
在,於是眾海浪之間不斷地爭執,一直到大海變相的力盡,眾海浪回
歸大海之後(成佛)而皆寧靜無語。
第二種也是正確的見解。眾生妄覺有我時,就是我存在的狀況。而這
種自覺如同夜中作夢,夢中經歷了無量劫,至某日忽然醒來,才知夢
中一切都沒發生過!
《楞嚴經》對於妄的開示,整個看來就是在表達一個現象: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5)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它的意思是,本來沒事,但您一搞它就變出事來。如同量子力學,不
去觀察量子時(具有四態可能性),它什麼也不是,一觀察時,它就
變成固定的某一態。
搞它的是誰?就是妄覺!......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妄覺是什麼呢?就是執著!它由細至粗分成:
俱生法執(無明)、俱生我執(三毒)、分別法執及分別我執
(見惑)
所以,要斷除妄的方式,就是斷無明!這就是修行之意義。
但,無明如同精神病者看到的空花,它本來無生,哪裡又有無明可以
斷呀?
因此,眾生就分出了不同等級的根器。佛也因此因材施教而說人天乘
、二乘、菩薩乘、金剛乘,以及佛乘!
(6)眾生皆有佛性
大海終有勢盡歸一之時,於是所有海浪悉回歸體性。因為這個緣故(
指眾生終必成佛),佛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
眾生皆有佛性!
我看它的意思,如同在指眾生如海浪,終有歸體(成佛)之時的意思
。差別是這個歸體是自動產生的,還是要經過眾生自己努力的?
我曾在佛經中看到佛開示,若沒有發菩提心,是無法成佛。有緣人,
您趕快發菩提心吧!
(4)妄並沒有產生,所以它才無因
妄不是無因嗎,否則又怎能說是妄?......正確,妄就是沒有生因,如
演若達多,一早起身照鏡,卻認為自己的頭遺失,呃~,這就是妄!
所謂妄,就是它沒發生,但卻被執著它有發生!例如,精神病人看到
空花、二個太陽。
最後的重點來了,執著妄有發生的眾生,這些眾生又是從哪裡來?....
..唉~~
極強大的AI超級電腦,可以與我們網上聊天(雖然功能有若干缺失)
,實際實驗評估結果有約近50%的人,分不出對談者是AI超級電腦。
人在網上聊天,聊天對象真的是人嗎?至少有50%的人有妄想而說是!
石頭、竹子是妄的一種變相,桌子、貓狗也是妄的變相,所以,眾生
本身就是妄的一種相,眾生就是妄本身!
既然妄的發生沒有原因,那就有二種解釋:
1、妄沒發生
2、妄有發生,但它不需產生的原因,被發現它存在時,
它就是這個已存在的現象。
第一種是正確的見解。如同大海變相成海浪,難道可以說大海中多出
了海浪了嗎?當然不行!
但,若海浪自覺我存在,於是他主張,的確有海浪發生,海浪的確存
在,於是眾海浪之間不斷地爭執,一直到大海變相的力盡,眾海浪回
歸大海之後(成佛)而皆寧靜無語。
第二種也是正確的見解。眾生妄覺有我時,就是我存在的狀況。而這
種自覺如同夜中作夢,夢中經歷了無量劫,至某日忽然醒來,才知夢
中一切都沒發生過!
《楞嚴經》對於妄的開示,整個看來就是在表達一個現象: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5)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它的意思是,本來沒事,但您一搞它就變出事來。如同量子力學,不
去觀察量子時(具有四態可能性),它什麼也不是,一觀察時,它就
變成固定的某一態。
搞它的是誰?就是妄覺!......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妄覺是什麼呢?就是執著!它由細至粗分成:
俱生法執(無明)、俱生我執(三毒)、分別法執及分別我執
(見惑)
所以,要斷除妄的方式,就是斷無明!這就是修行之意義。
但,無明如同精神病者看到的空花,它本來無生,哪裡又有無明可以
斷呀?
因此,眾生就分出了不同等級的根器。佛也因此因材施教而說人天乘
、二乘、菩薩乘、金剛乘,以及佛乘!
(6)眾生皆有佛性
大海終有勢盡歸一之時,於是所有海浪悉回歸體性。因為這個緣故(
指眾生終必成佛),佛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
眾生皆有佛性!
我看它的意思,如同在指眾生如海浪,終有歸體(成佛)之時的意思
。差別是這個歸體是自動產生的,還是要經過眾生自己努力的?
我曾在佛經中看到佛開示,若沒有發菩提心,是無法成佛。有緣人,
您趕快發菩提心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