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輪迴現象中之一切,是真實還是虛假?

-------------------------
原作者:secondstupid
-------------------------
http://tieba.baidu.com/club/6883547/p/8686927?pn=1

>如果真如佛法所說,我們處在虛擬現實的狀態?
>吃素又如何?吃葷又當如何?反正一切都是虛假的。
> 我們執著於這些東西,不同樣是一種執念麼?


-------------------------
法迄巴論議
-------------------------

  既然您相信一切都是虛假,那您的財產被搶、被偷也不會在意吧?

  既然您相信一切都是虛假,那您被人千刀凌遲而不死,也等同一刀斃命同樣意義嗎?

  有人口說一切等同,但等同身體遇到折磨時就唉父叫母,無法忍受,這時候就開始不同了!

  愚痴的人,總是學不來智慧,乃至學不會教訓,只有智者,於事件未發生前,就能明見事理而不被迷惑!


--------------------------------------------------------
原作者:梓喵三號仔
-----------------------
  我想真心問你一句,你真的是看過佛學的人?

  為什麼我們要吃素是開始離開這個六道,為什麼我們要不停的去修行,從而能夠離開六道,是因為要離開我們的妄心, 想必你也應該,雙縫實驗也說到了,就是因為我們有生死之心,才令我們有生死,這個世界是根據我們的心或所認為的現實而定立,要離開這個虛擬現實的狀態,所以吃素也是十分重要,第一,這沒有生死之心留在食物上,第二更沒有其他執念在,對你的改掉執念和生死之心有十分重大的幫助!

  還有看到你的14樓回覆和對比你自己吧中貼的文章,令我很難相信一點,就是14樓中你是不相信這個世界是假的,但你又為什麼在自己吧中或其他反駁別人的回覆中引用六道中的妄 (無明),也就是說是假的,本來就是無的,到底你的目的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要迷惑我們?

  還有成長快樂222早前被入侵,現在就天天在你的主頁中說你是大師,到底你有什麼目的?回答!


-----------------
原作者:法迄巴
-----------------
  我在14樓的說法,在說明不能用「一切是虛假的見解」來概括一切。若主張一切是虛假,則修行也是虛假,那還需要去修行嗎?若一切是虛假,則亦不應排斥被刀凌遲的痛苦,但由可知的事實了知,實際上這類主張者,幾乎都無法忍受而排斥。

  由此反證,所謂虛假之說,只是一廂情願的見解而已,只是錯覺而已。

  正確的見解,十方宇宙是「因緣和合」之下的產物!這說法,既不說一切是真實,也不說一切是虛假。如同大樹之生長,是由種子因,加上陽光、泥土、水、營養等緣份和合而成,少了一樣,這樹就長不成。吾人不說樹是真,也不說它是假,而是說它是因緣和合之下的結果。

  同樣地,我不主張一切虛假,當然更不說它是真實,所認同的是,一切都只是因緣和合的現象而已!

  而因緣是如何產生的呢?在楞嚴經中,說是由妄所導致!

  妄,它並不指一切是虛假之意思,若一切是虛假,則必有真實之存在來對待,如此對待所得出的真實,又成了另一個虛假。

  一,是不存在,所有的存在,都是「多」。沒有比較,則不知善惡、高下,有了比較,就絕不會只有「一」,所以,有虛假,必有真實,如此主張虛假,又怎能說是正確的見解呢?

  所謂的妄,它所表現在本體上,指的是錯覺(無因而生,例如眼有病,看到空中有花能結果實),所以妄沒有本體。表現在現象上,就是因緣和合。

  若吾人盲目主張一切是虛假,則殺人放火也將變成正當的行為。則肉身可以穿牆,但世俗人可以穿的過嗎?所以了知,所有一切並不都是虛假,當然也不能說是真實,而是「因緣和合」,是以造善因有善報,造惡因有惡報。

  有興趣於上說者,請仔細的去咀嚼此四義理的微細差別:「虛假、真實、因緣和合、錯覺」。

--------------------------------------------------------
原作者:梓喵三號仔
------------------------
http://tieba.baidu.com/club/6883547/p/8686927?pn=2 第39樓

  我不知道你是在誤導別人,還是誤會了什麼重要的東西,我問你一個問題,六道是根據什麼東西去令它可以運作的?

  為什麼我們要用修煉去面對六道的世界?為什麼修煉可以去除妄心?

  為什麼我們要學懂佛,也就是醒覺者的思想方式?


------------------------
原作者:法迄巴
------------------------

>我不知道你是在誤導別人,還是誤會了什麼重要的東西,我問你一個問題,
復:
  敝人所說是否為「誤導別人」或是「誤會了什麼」,它的前提必須是我所說的確是錯誤的見解。若您認為有錯誤之處,敬請指出!若指不出,那就是您個人的見解有錯誤。


>六道是根據什麼東西去令它可以運作的?
復:
  三界內的六道輪迴,是依三毒習氣而產生,在佛法中稱之為分段生死。

  出三界的生死,就不稱為輪迴,而稱為變易生死,這須直至斷妄時才能消除。


>為什麼我們要用修煉去面對六道的世界?
復:
  所謂「修煉」,目的在於斷吾人的「俱生我執及俱生法執」,它跟是否要面對六道的世界沒有干係。也有人不起於坐就能直接斷我執(參見圓覺經),這個人是不必面對六道及世界。


>為什麼修煉可以去除妄心?
復:
  吃飯,飽食的是人的肉體覺受,而不是筷子或是湯匙。去除妄心也是如此!並不是修煉去除妄心,而是執著的心不再執著。

  凡是能斷我執,就算沒有修煉的行為也沒妨害,只是吾人通常會用這是經過「修煉、修行」所產生的結果,這一類的用辭來形容。

  但習慣用語,若不去分辨它的真正意義,用久了,反而常會遺忘它的真正意義。不可不慎!


>為什麼我們要學懂佛,也就是醒覺者的思想方式?
復:
  您這裡的用辭並不是很精準,把新時代用語與佛法交纏在一起。

  新時代用語是「覺醒者」,佛法用語是比丘、比丘尼,方法是「聞思修」與「戒定慧」,及三十七道品、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等。

  由您的語意來判斷,我想您的意思是問:「為何吾人學佛時,要學佛之思想方式?」現在假設您是這個意思,以下是我的回答。

  「佛之思想方式」的用語,並不符合實際的狀況,在楞嚴經中有開示,連只證阿羅漢的摩訶迦葉都可以「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注一),又如何說在摩訶迦葉之上境界的佛,卻反而需要思想了?

  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所能夠想像,他們甚至連思想也不需要,但卻又能了知現今、未來發生的事!不可思議吧?沒錯,就是「不可思議」!一思議就錯,就斷不了妄,成不了佛!

  若說有什麼接近「佛之思想方式」這類用語的意思,那大約是妙法蓮華經中所說的「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那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注二)!

**************************************************
注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3c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
注二
********
No. 262 妙法蓮華經 (卷1) T09, p0007a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原作者:梓喵三號仔
-----------------------

http://tieba.baidu.com/club/6883547/p/8686927?pn=2 第41樓

  當有生的觀念時,就誕死的觀念,正正因為這個,我們也被六道困惑,當活在喜歡吃的一世時,下一世就會去到一個餓鬼道,回想一下時就會發現一點我們的下一世,就根據我們的心所認為的現實觀念而引起的,六道不就是本來就沒有的嗎?楞嚴經不是也說過一點嗎?雖然是存在,不過是假的,因為他只是來我們的無明引起的,本來根本就沒有生死這回事,那不就是7樓所說的嗎?

  佛的思考方式,你還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這個真的很重要,不單去妄心,要若心若法,心不是活在一個地方,而是中,因不偏一方,重心就會引發緣粗六相,重法就會引發十界假像,要知道高級的東西是一點也不深,只是簡單的去出發,(我們已經把圓的一方,開發在反重力中,

  還有,人總是不愛聽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有時也請你放下偏見的心吧,去瞭解所有事物吧?


-------------------------
原作者:法迄巴
-------------------------

我說,您對佛法的瞭解,及對輪迴原因的認知,大有問題!

>我們也被六道困惑,當活在喜歡吃的一世時,下一世就會去到一個餓
>鬼道,回想一下時就會發現一點我們的下一世,就根據我們的心所認
>為的現實觀念而引起的
復:
  若輪迴只是依吾人的心想,就能決定要去哪裡,那因果業報就不成立!

  而實際卻不是如此,因果業報不是吾人心中想要怎樣,就能怎樣,若能如此,我殺人放火、偷搶盜劫,又有什麼不可以做的?我只要死的時候,心想來世再當富翁、不再有疾病,我就能這樣嗎?當然不能。所以這佐證您的見解是錯誤!

  當然,您若不想承認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的因果法則,那我也沒話可說!


>六道不就是本來就沒有的嗎?楞嚴經不是也說過一點嗎?雖然是存
>在,不過是假的,因為他只是來我們的無明引起的,本來根本就沒有
>生死這回事,那不就是7樓所說的嗎?
復:
  之前我就已說明「不是虛假及亦非真實」的義理,奈何您的思想仍落在對待的一邊。現在我再說一次,也請莫在義理過不去時,把各類思想交錯,而是要歸於「純粹」!


  純粹的佛法,在三界內的輪迴原因,就是「貪嗔痴」的俱生我執未斷;其在輪迴的現象上所呈現的就是「因緣和合」之狀態。明白因緣和合的意義嗎?


. 它指出十方宇宙並非真實,也不是虛假,而是因緣和合!


  若吾人不能服膺於因緣和合的觀念,而執著於一切虛假,那就跟執著一切是真實一樣的是錯誤知見!


  所謂純粹,它的義理指的是,當由廣州在往北京的甲鐵軌上行駛的A火車,若因鐵軌出問題,則必然不能通行,此時就是下車再換交通工具。A火車它不會產生「忽然穿越時空」出現在經由成都再轉往北京的乙鐵軌之上。


  在實際的生活中,吾人可以非常簡易、清晰的見到這是絕不可能發生,但在思想上,卻常會發生在「甲思路過不去時,忽然就跳到乙思路接續」的狀態,而實際上甲思路與乙思路,根本就不是「一路」。


  上面所引述出您的說辭,就是這類荒謬的跳接見解!一一拆解如下:


所云:『六道不就是本來就沒有的嗎?楞嚴經不是也說過一點嗎?』
拆解:
  六道不是「本來就沒有」,若它不存在,您目前又如何在人道中?佛法不說六道存在、虛假、有、沒有,而是說六道是我執未斷之下因緣和合的現象。


  而且,楞嚴經也不會說六道輪迴「本來就沒有」,那純粹是您個人錯誤的見解。否則,請您引出楞嚴經經文出處,來支持您的見解!



所云:『雖然是存在,不過是假的,因為他只是來我們的無明引起的,本來根本就沒有生死這回事,那不就是7樓所說的嗎?』
拆解:
  雖然生死是由無明所引起,但它並不指出生死是虛假或真實,而是指出「無明」而已。


  所謂「無明」,它含有所知障及煩惱障。這是說知見錯誤,習氣不能自在!在知見上是錯誤見解,所以無明。在習氣上不能自在,所以無明。


  您的思想,目前落於與七樓一樣的錯誤見解:「吃素又如何?吃葷又當如何?反正一切都是虛假的。」


  若一切都是虛假,那殺人放火、姦淫擄掠就無異於行善佈施、造橋鋪路,您真的這麼見解的嗎?若是的話,您不知何謂現實,亦不懂佛法。若不是的話,又何必執著一切是虛假的錯誤見解呢?


  如我所說的,三界內的輪迴現象,就是「因緣和合」而已,而它的原因,是由於俱生我執未斷除!


  輪迴現象,如同河川中的流水,雖然它是剎那的生滅變化不停,但畢竟水可以洗髒手,它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說流水是「不存在」、「虛假」,但也不會說它「實際存在」、「真實」,而是說它是「因緣和合現象」,它是「剎那生滅變化不停」。


  輪迴凡夫,常常迷惑於當下一切,最常發生的是,以為身體能碰觸的就是存在、真實,反之就以為不存在、虛假。次常發生的是,若不能以身體為判斷準則,就完全否定一切,而說所有都是虛假的、不存在的、沒有的。


  這就是輪迴凡夫為何成為輪迴凡夫的原因,連實際的輪迴現象都不能了知,又如何期望他的修行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呢?



>佛的思考方式,你還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這個真的很重要,不
>單去妄心,要若心若法,心不是活在一個地方,而是中,因不偏
>一方。
復:
  您上述的說法,指出四個義理:佛的思考方式、心、法、中。

1、佛的思考方式
論:
  只有佛與佛之間,才彼此了知,就算是可以化現出一個銀河系的等覺菩薩,都不敢說他懂佛心,您在這裡卻敢說「佛的思考方式」...........我真不知要如何形容您的行為!


  如同我之前所回答的,去參考妙法蓮華經「佛之出世一大因緣」吧,多說佛的思考方式並沒有意義!


2、心與法
論:
  不想多談這二個義理,建議您去實地瞭解華嚴經所說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以及「百法明門論」中的心法、色法、無為法。



3、所云「心不是活在一個地方,而是中,因不偏一方」
論:
  您的含義似乎指出,心行須行於中!


  若您真的是這麼的見解,那我要告訴您:「錯了!您並不了知『中』的意義」


  中,並不是一個方法、方向、處所、地方,不是過去,亦非現在,更不是未來。什麼是中的意義呢?請看中庸是如何解釋,而龍樹菩薩所說的「八不中道」之中道,也是相同的意思:

.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並不是一個可以達到的方法或處所,而是「根本未發」!


  若有所發,吾人還可以說在東邊、西南北邊,或說已達到、未達到,或說成功、失敗,但對於根本未發生的現象(無生),又怎能說「不偏一方」呢?「中」並沒有方所。


  當然,若把您的說法理解成「方便說」,或是「就是未發,才說不偏一方」,這似乎可以說的過去,但由您之前的說法來判斷,可以理解您是認為「中」是一個方法或處所,行於「中」才不偏一方,這跟「從未發生」(無生)是不同意義。


  又,所云「心不是活在一個地方,而是中」,這句話本身就已指出有一個心存在,而要活在某種方式。而您要求活在「中」,孰不知「中」是指未發,而心是已發,已發又怎能活在未發的狀態中?


  當然,就修行而言,把已發泯滅,令其寂滅、無生,使吾人「無慾」,如此則不再發而入於「未發」,這的確是「中」之意思,但從您的語意看來,就不似這個意思。



========================================================
法迄巴對此次論議之結論
========================================================

  有人主張,輪迴中的一切是虛假,那我要問這些人,有虛假,必然是有真實來對照才可以得出,那什麼又是真實的呢?

  在討論什麼是真實之前,要對何謂「真實」下個定義才行!

  以輪迴眾生的見解,他們認為六種感官可以察知的就是真實。例如眼能見到、耳能聽到、鼻能嗅到、舌能嘗到、身體能碰到、意識能理解到(例如氣象數據、地震數據等,具有邏輯方式或具有資料性質。或是心電感應也算)。

  以阿羅漢的見解,他們以為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的現象,都不是恆常不變,只有涅槃是真實。所以有所謂三法印,來印證不符合三法印就是無常(不是用「虛假」的名稱)。

  以了義佛法角度而論,一切皆是妄(參考楞嚴經),六種感官所感應是如此,入涅槃的見解是如此,實際住於涅槃而不再入輪迴的狀態也是如此。

  吾人要以輪迴眾生的見解為主呢,還是以阿羅漢的見解為主?還是以了義佛法角度為主?在這裡的取捨,就能顯出吾人是否具有智慧!

  討論十方宇宙的生滅、討論輪迴,當然應該以「了義佛法」為主!

  在了義佛法中,並沒有所謂的「真實狀況」,所有的主張都是「妄」。只有斷妄的方法、行為,是了義佛法所弘揚,即便如此,也不說斷妄的方法或行為是「真實」。

  所謂「妄」,它的意義就是生滅、生死,不斷的變化、無常,就是妄的意思。

  仔細的去思惟,十方宇宙中,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即便是虛空,它也是由吾人之「感覺、自覺、覺悟」而產生,而這個「覺」,本身也是有生滅,如此由感覺所產生的虛空,又怎能說它是恆常不變的呢?更何況楞嚴經中也很清楚說明,虛空的產生是由於「妄」所導致(注一)。

  所以,生死中的十方宇宙、輪迴,並沒有一個「吾人錯覺」所以為的「真實」存在,那種以為有真實存在的見解,就是妄、就是錯覺!當「真實」不存在,就無法對照出虛假的存在,是以亦不能說十方宇宙中的一切是虛假。

  又,所謂「錯覺」,如同眼有病,因而看到空中有花朵,空花真的存在嗎?不,它只是因眼病而產生的錯覺而已,若眼病痊癒,則不必消除空花,空花也必自滅。

  所以,修行的目的是在斷妄而不在求真、成佛,因為「真、佛」都來自吾人的妄想執著,即便是「斷妄的見解」也不離妄,但由於它是「消去法」,最後也會把自己的執著給消除(如兩木相因,參見註二),所以這是擇善的堅持,是被允許的。

  是以當妄已斷之後,過去所有生死(註三)執著、真、佛之執著,都會如彼空花之自滅一般的消滅!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

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

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
註二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4a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
註三
*******
生死,有時稱之為生滅。它有二種類別,一是輪迴眾生之生死,又稱為分段生死。一種是已超越輪迴的生死,稱之為變易生死。阿羅漢、菩薩之生死就是變易生死。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為何修行?解脫的階級有哪些?

 >人為何要修道?是投胎人間的真正目的嗎?
>若是真正目的,但為何修道者甚少?
復:
  投胎至人間,通常有二類人,一類是隨業報來,是不由自主。一類是乘願再來的佛菩薩,是自主。


  隨業報來投胎者,幾乎都無法回憶過去世的事情,所以,對這類人而言,沒有所謂之「目的」存在,他的人生,是在財、色、名、食、睡之中飄蕩,在輪迴中打滾。


  比較好些的人,由於過去世有修行過,所以這個習氣會延續到今生,於是就會接觸到佛法或斷輪迴的環境、知識、方法等等,於是今生會再次的繼續修行!


  那些自主乘願再來的菩薩,有些是已解脫輪迴,有些只是登地(進入初地以上)但未入聖(未解脫輪迴),對這類菩薩而言,來人世間之「目的」,也仍是在修行以斷除妄習,以累積成佛的資糧。


  這類登地以上卻未成佛的菩薩,與未登地菩薩的差別,在於以服務眾生方式,來達到斷除妄習之目的。須知,服務他人也是一種可以斷除自己習氣的方式。


  至於佛所化現,那就不是投胎,而是直接化生。但還是有時會以投胎的方式再來,所來目的是在度化有緣人。



>是否最終,眾生都只有修佛才可脫離輪迴?
復:
  解脫輪迴並不需要成佛,只要達到三毒(貪嗔痴)斷除就能解脫。輪迴來自於「貪慾愛習」,能斷貪愛雖未立即解脫輪迴,但已決定遲早必然能解脫輪迴!


  在佛法中,把輪迴的狀況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過此三界的境界,分成聲聞、緣覺(獨覺)、菩薩三大類。菩薩中又有不同的層次。從未解脫輪迴的初地、二、三、四、五地,到解脫輪迴的六、七、八、九、十及等覺位。至於佛相等的妙覺菩薩。


  聲聞的意義,是指聽聞佛所說法,領悟四諦而解脫輪迴者。它的境界相當於菩薩六地。


  緣覺的意義,是指聽聞佛所說法,領悟十二因緣而解脫輪迴者。它的境界相當於菩薩七地。


  獨覺的意義,也是領悟十二因緣而解脫輪迴者,但卻是在無佛出世時獨自領悟者。這類人很多在過去世都是跟其他佛學習,但沒有解脫輪迴。


  聲聞、緣覺、獨覺、菩薩都稱作阿羅漢,但若沒有特別指明,則阿羅漢通常是指前三者,菩薩獨自用菩薩的稱呼。


  達到阿羅漢有八階,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四果聖人又稱為阿羅漢。


  已斷貪愛嗔恨者,稱為三果聖人,或五地菩薩!


  菩薩的境界,全部有五十六階,共分成五忍:信忍、伏忍、順忍、無生法忍、寂滅忍。


  前四十階是信忍,分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中間有「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後十二階是「初地至十地,等覺菩薩、佛」。初地至三地是伏忍;四地至六地是順忍;七地至九地是無生法忍;十地、等覺菩薩、佛是寂滅忍。佛是菩薩乘的最後階位。


  有些經典對於菩薩乘階位,不計入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以及等覺菩薩位。那菩薩乘就成了五十一階。加入四加行,菩薩乘就成了五十五階。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在正式理解該四句偈之前,應該先具有佛法的中心思想,這樣才能理解此四句偈的真正意義!


  佛法的主要中心思想在於指出,十方宇宙的一切現象是「因緣和合」所產生,而導致有因緣產生的原因,則是因為妄!


  大樹乃由因緣所和合而成,而和合成大樹的因與緣,又是從另外的因緣所和合,例如種子因,它也是由前一顆樹吸收陽光、泥土、水等助緣之後所和合結出的果實所產生。而各助緣如陽光、泥土、水等,也又是由其它因緣所和合產生。


  如是往前追溯所有的因與緣,至無限時,吾人經由楞嚴經的開示了知,最後的源頭是「妄」!而所謂的妄,就是一種錯覺。如同眼有病,而看到空中有花。又如看到快速旋轉的火團,把它看成是一個火輪,等到停止後才發現,之前的見解只是錯覺而已。


  佛開示,妄之產生原因,是因為「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如同夢的產生,是因為吾人正在夢中,若吾人不在夢中,則吾人無夢!


  有人會問,是什麼原因會入夢呢?難道夢是突然產生的嗎?


  在目前物質的現象上,會作夢當然不是沒有前因,但在妄而言,卻是沒有前因,有前因就不叫做妄,而有其它名稱。所以妄的前因,就是妄本身。至妄已斷除後,那就無妄。這如同渴,是因為渴它本身存在,所以才有渴,至渴不存在時,就不會有渴。


  有人說這是詭辯,而說渴是因為水份不足,喝水之後就不再有渴產生。


  有如此見解者,那就應該知道以下的義理:


    「妄是因為吾人目前有生死的緣故,
     若吾人沒生死時,則就不再有妄」


  上述的說法,與佛所說「如是迷因,因迷自有」是相同的。因為目前正在生死中,所以就有生死。生死的另一個同義異名就是「妄」。


  渴,是現象上的相,它的產生原因是「水份不足」,補充水份之後,渴就會消失。妄,也是現象上的相,它的產生原因是「吾人在生死中」,斷除生死之後,妄就會消失。


  說到這裡,又有人疑惑:「為何會有生死?」


  思惟這個問題,就跟思惟「雞與蛋」那一個先產生的問題一樣。須知,當吾人一落入「有對待的思惟中」時,此時就有生死,所以,真正應該做並不是去追究生死如何產生,而是把生死的現象消除,當不再有生死現象時,就什麼疑惑都不再產生。


  這如同飢餓,在飢餓時應該一直去研究菜色才能止飢呢,還是直接去吃飯菜?正常人都知道直接吃飽才是正確的答案。吾人對「妄」也應該是同樣的態度,不是「用妄去研究妄」,而是去消除它!想消除妄,就必須斷生死(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


******************************************************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在佛法中對「法」的定義,並不只是方法,而是泛指十方宇宙所有一切之事與物。


  自生,指自己生出自己,這如同「桌子是由桌子自己所產生」,我們很簡單的就能理解這是錯誤的見解。自生又含有永恆存在的意思。但這十方宇宙中的任何事與物,又有哪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呢?所以諸法不自生。


  他生,指從自我因素以外的因素而產生。如同大樹,它不會由石頭產生,或由水、火、金屬產生,所以稱之為不從他生。


  若大樹不會從自己生出自己,也不從其它元素產生,那和合「自生」與「他生」就更不可能產生,所以稱之為不共生。


  我們了知,樹的產生必然是有種子為因,若無種子,純只有陽光、泥土、水、養份等助緣,也長不出來,所以稱之為不無因。此句偈實際上也同時指出「不無緣」的概念。


  「是故知無生」,這句偈指法的產生,實際並沒有產生,所以稱之為無生。字義上可以如此理解,但吾人會問:「為何是無生?」


  在這裡吾人要先理解「無生」二字的意義!


  無,有二個意義。一是代表沒有、不存在。二是它又含有「並非真的」「沒有或不存在」,只是吾人六根感應不到它的存在而已。例如虛空,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感應不到,它就不存在了嗎?當然不是!


  生,亦有二個意義,一是代表有、存在,如同嬰兒是被生出,因為可以被感觸其肉體,所以生就等同存在。二是它又含有非實在、虛有之意思。如同電影,它能被看到而被以為是存在,說其存在卻又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現象,而且又不是每一個感官都能感應,手就摸不到,所以它又是非實在、虛有。


  「無生」二字合在一起解釋,就有「現況不斷的變化,其根本並不存在」!


  您所提問的四句偈,除了「法」是現象(相)之外,其它文字是就本體在說明。而最後的結論是「諸法無生」。


  如同電影內容很精采,畫面也很精采,但其根本就不是事實,是不存在的,若把它當真,那就是「錯覺」。又如眼有病,因而看見空中有花,這也是錯覺。又如看到旋火輪,其實只是一個火團,所以這也是錯覺。


  因為錯覺,所以有生死、妄,若能真正的正等正覺,那就不再有生死。所看到的電影就是一格一格的快放影片而已;所看到的空中花,也能了知是眼有病的錯覺;所看到的旋火輪,也不被其迷惑,了知只是一個火團快速旋轉而已。


  因為理智清晰(如實知),所以就不會因妄而有貪愛,無貪愛就不再增益輪迴習氣,最終就能解脫輪迴,再進而解脫變易生死而成佛。例如看到電影內容無論是多麼的感人,也將不再落淚,因為吾人的智慧已告知那並不是真實,其本質是無生!

止觀

************************************************************

*******

  一般人對「止念」的見解,是說「念不生」,這其實是錯誤的見解!它的念義更廣。止念有以下幾個含意:


1、雜念不生

  雜念不生,這並不是說正念不生。雜念是指,若目前念佛,卻又想東想西,不能專心在念佛之上。正念是指,專心在念佛之上,所以佛號一直產生。若人無念,又怎能念佛呢?



2、心依於念

  一心、專心,才能產生心依於正念而無雜念,如此依於正念,由於「妄想習氣本身構造」的緣故,就會產生入定的現象。

  所謂入定,如同專心在做某事,卻沒聽到他人的叫喚。所以,「入定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此時在專心之下,自己的自言自語還是可以聽得到,也有心念產生,只是「暫時遺忘」聽其他聲音的功用而已。

  念佛一定要專心、一心,不要有其他雜念,否則無法入念佛三昧!

  心依於念之「念」,並不一定須是動態,所謂動態是指十八界。如念佛是依耳識功能。也有人觀想佛像,這是依眼識功能。也有人觀察冷暖者是誰,這是依於身識功能。如是等等,使「心繫於所依之處」,這就是「心依於念」之意思,也是最通常的「止念」含意。它是說,「心依止於正念,而不生雜念」之意思。

  一般吾人常說「止觀」之止,就是「心依止於正念,而不生雜念」之意思。



3、心念完全不生

  這類的作用有二種:

  A.是外道無想定

   就是「坐忘」,把自己的意識暫時伏住。這也是入定的一種,只是
   意識不再作用。入此定是走錯路,仍然還要輪迴!


  B.是阿羅漢所入「滅受想定」,也被稱為「涅槃」

   入此定之後,若之前沒有發出成佛誓願,就從此永謝三界,不再輪
   回,當然也不再度眾生。諸佛菩薩也能入涅槃,但由於有「成佛誓
   願」之故,所以還會再出涅槃。


************************************************************

*****

  「觀」就是旁觀、觀察、思惟、覺悟,它有二個意思:


1、純粹的旁觀心念生滅

    就只是純粹看著自己心念生滅,而不加任何作用。用這個方法之前
  ,要先開悟,悟佛法的中心思想,那就能在打坐中斷惑證聖。若之前沒
  有先開悟,那就很困難了,須再使用第2項的方式。


  不止:觀察到心念發生,而不生念去阻止它,使它不再發生


  不作:「觀察到心念產生之後,也不去接續它」。例如忽生一念,明日
     上班要開會,於是就接續的思惟,要準備什麼開會的東西,這就
     是「接續」。

     「當心念不生時,也不去產生新念,但此時須有自覺」。此時不
     能一無所覺,若有自覺「我在觀察」則是正確方式,若一無所覺
     ,失去自覺或意識(自覺不一定需有意識,初修人有意識有自覺
     ,久修人有自覺,不一定有意識),就落入坐忘的無想定之中。


  不任:心念發生時,不能不知它已發生


  不滅:「當心念不生,又不產生新念時,也不住在此不生的習氣之中」。

     輪迴中人,都是有習氣,或重或輕之別而已。

     例如沒修行的世俗人,會有這個好吃,於是就多吃的習氣。同樣
     的,修行人也會有「法門習氣」。這指已習慣一種方法,而依賴
     它、不想改變它。

     於是,當心念不生時,就貪戀此不生的境界,而不肯出離,於是
     漸漸的,意識就模糊,而不能自覺,最後落入無想定之中。

     這如同吾人睡覺,睡著之前意識漸漸的模糊,有時在最後會生個
     念頭:「我快睡著了」,最後就是「一無所覺」,然後於隔日醒
     後才發覺「我睡著了」。

     當修行人落入無想定中,自己就不能控制,必然是已出定之後,
     才知自己落入了無想定。這很可怕,若臨死前是入此定,當出定
     之後,就墮入輪迴,辛苦的修行都白費了。更糟的是,由於心念
     不生的習氣,出定墮入輪迴時,常是墮入畜牲道。

     阿羅漢雖亦能不生心念,但卻不是無所覺,而是一直住在覺性中
     。二者看來相似,但實際是不同的。

     當阿羅漢「決定」在此滅受想定中,不再出定,那就是涅槃。


    止、作、任、滅是成佛的四大障礙,想要成佛,就不能有此四病,
  其它說明請參閱圓覺經。



2、主動的觀察

    旁觀心念生滅之前,若沒有開悟佛法的中心思想,則在能入禪定之
  後(通常是指能達到四禪之後),須使用此項方式,於禪定中使用五種
  神通,去思惟、觀察自己習氣,及尋求不斷輪迴的原因,及為何仍不能
  斷貪嗔痴三毒習氣的原因?如是等等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十二類眾生分類表

http://www.oocities.com/suramgama/23C.htm

十二類眾生分類表

四生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形體有無 : 有色、無色、非有色、非無色
情想有無 :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分類法 十二類生 色相、情想狀況 例子
生殖方式 卵生

胎生

濕生

化生
有色相、有情想 飛禽、海洋生物、兩栖類、爬行類、鬼道阿修羅

哺乳動物(人、畜生)、仙、龍、人道阿修羅

含蠢蠕動(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畜生道阿修羅

天人、地獄、餓鬼、天道阿修羅
成長方式 化生 有色相、有情想 經歷變態反應之昆蟲
(蠶化作蛾、孑化為蚊、毛蟲化為蝴蝶)
形體有無 有色


無色


非有色

非無色


有色相(執著色相而有)、
有情想

無色相(無所依處)、
無情想

本非有色相,但藉物以成色

非完全無色相、情想,
因聲呼召而暫有色相、情想
營火蟲、珠蚌、日月精華、星辰之明耀


四空天(無色界天)


水母、浮石、寄生蟲、依草附木的鬼神

隨咒語而顯靈異的稱仙稱道、隨厭禱而作祟的妖怪、預言吉凶禍福的乩壇、樟柳精魅
情想有無 有想


無想

非有想


非無想
無色相(有所依處)、
有情想

有色相、無情想

本非有想,欲成其相,竟成其想

非無思想,而是思想不正常
神鬼(嶽瀆城隍、魑魅、魍魎)、精靈(山海風精、祠廟土地)

精神化為土木金石

桑蟲變為蒲盧(細腰蜂)


貓頭鷹、破鏡鳥(獍獸)

 

十二類生(細表)

十二類生 果報 顛倒之惑 依惑造業 依業受報
1 卵生* 依殼而生,如 魚、鳥、龜、 蛇、雞、鵝、 孔雀、蟻等。

卵由想生(虛妄)。

以想性輕舉為‘’,與不動真心相背。

卵以氣交,故名和合

氣有剛和柔,剛者成揚之亂想如鳥等,柔者成滯之亂想如魚等。

卵羯邏藍λ(即凝滑)

在胎初位,胎卵未分之相(愛精卵)。

2 胎生* 由含藏(母胎)而出,如人、畜、龍、仙等。

胎因情有(雜染)。

以色貪戀愛為‘’,與清淨真心相背。

胎以精交,故名和合成。

滋即精交滋潤,情有正()和偏()。正者成仙人之亂想,偏者成龍畜之亂想。

胎遏蒲曇Ψ(即皰)

在胎十四日,胎卵漸分之相(初成胎形)。

3 濕生* 借濕潤的緣而生,即由糞聚、注道、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含蠢蠕動等。

濕以合感(執著)。

以趨勢附利為 ‘’,與湛寂真心相背。

濕以聞香趨附,藉陽氣而生,故名和合煖成。

趨勢之輩,惟利是圖,翻覆無定,而成翻覆亂想。

濕相蔽尸Δ(即軟肉)。

濕生初相,既不入胎,故無前二位。

4 化生* 無而忽有,轉變蛻化之類。如蠶化作蛾,孓化為蚊,雀化為蛤。 天、地獄、鬼等,亦皆化生。

化以離應(變易)。

以假托因依為 ‘’,與不變真如相背。

觸類而變,朝秦暮楚,愛此忘彼,故名和合成(觸以觸類而變)。

隨情任意,厭故喜新,而成新故亂 想。

化相羯南Ω(即硬肉)。

以蛻即成質,故無蝡相。

自此以下,皆曰羯南,以是諸類通稱也。

5 有色*

有色相的如營火 蟲、珠蚌等。或為日月精華、星辰之明耀。

色乃色質,性非通明(留礙),遂事日月水火,為求光明色相。

以其‘’礙難 通,堅執求明,與妙明真性相背。

或服日月之精華,或事星辰為父母,以求感格,而獲光明,故名和合成(著即顯著)。

想托彼之光華,成己之精耀,而成精耀亂想。

色相羯南。
6 無色* 無色相的,
即無色界天:
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以至舜若多神
(空神)、
旋風魃鬼等。

無色,乃滅色歸空(銷散)。

以色身障礙為患,有欲銷礙入空,與性色真空相背。

晦暗昏昧之心靈,幽潛神識,故名和合成(暗即晦昧心靈)。

思欲滅色,暗昧陰隱, 而成陰隱亂 想。

無色羯南。

既是無色,何謂羯南?雖無業果色,不妨依定果色立名

7 有想

指有心想,而無色相的,如神鬼精靈。‘神鬼’如嶽瀆城隍、魑魅魍魎;‘精 靈’如山海風 精、祠廟土地等。

有想乃若有若 無,彷彿不實 (罔象)。

謬執‘’像,邪妄失真,與法身實相相 背。

愛念憶想,然後托陰,故名和合成。

志慕靈通,潛神聖蹟, 結想狀 貌,而成潛結亂想。

想相羯南。
8 無想 指無思想,而有色相的,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
當知此等,癡心凝結,但以頑念,化作頑物,如木枯槁,根性尚在。頑念力銷,依然流轉。

愚昧暗鈍,毀棄聰明,屏除知識 (愚鈍)。

’迷無知,謬計無情有命,金石堅牢,與妙明真心相背。

冥頑無知,以無想為真修,將愚頑為至道,於無知覺處,妄生和合,故名和合成。

念若死灰,心同槁木,而成枯槁亂想。

無想羯南。
9 非有色 指本不是有色,藉物以成色。如水母等以蝦為 目,依草附木之鬼神,寄生人身的蟯蛔蟲等。

互相假待,展轉不休(相待)。

以虛‘’為 心,假托形勢,與真如實際相背。

迷昧天真,假藉浮偽, 任運耽 染,依附成形,故名和合成。

如世間倚權藉勢,屈己從他,而成因依亂想。

非有色相,成色羯南。

10 非無色 指本非有色,因聲呼召,引發神識,則非無色相。如隨咒語而顯靈異的稱仙稱道,隨厭禱而作祟的妖怪,預言吉凶禍福的如乩 壇,樟柳精魅等。

因聲呼召,引發神識,引之不休(相引)。

以迷惑自‘’, 因隨符咒調 遣,與不動真如相背。

多由邪咒呼召而顯靈異,故名和合成。

如人間不明正理,互相誘引,乃隨呼召聽令從命,而成呼召亂想。

非無色相,無色羯南。

11 非有想 指不像卵類之有想,而是非有想。如桑蟲本非有想欲成細腰蜂(蒲盧)之子,但蒲盧作蜂房時順負桑蟲納其中,咒詛:“類我類我!”七日果化為其子。

謂非同卵生,想中傳命者,乃二妄相合β,展轉互取(合妄)。

以性情‘’昧,與圓明妙性相背。

β即妄自背棄和納彼從我二種妄想。

將他作自, 取異為 同,故名和合成。

如世間背親向義, 謬襲他宗,納彼從我,相承繼嗣,本無有子,乃稱有子,本非是父,竟認為父,同異難分,彼此迴互,而成迴互亂想。
或好為誣罔誘取他人財物,納為己有。

非有想相,成想羯南。

彼此異質,本非有想欲成其相,但以二妄相合,竟成其想。

12 非無想 不是沒有想,而是思想不正常。如貓頭鷹(梟鳥)附土塊為兒;破鏡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後父母遭子鳥所食。

原為懷怨抱恨,圖害而來,怨結莫釋(怨害)。

’心不止,殺業俱生,反托至親之父子,而行至怨之殺害,與慈悲忍辱之理相背。

父母至親,竟敢吞食,逆天背理,滅倫亂常,故名和合成(怪即怪誕,出人意外,罕見罕聞之事)。
前世受人至恩至 愛, 反而負恩讎 害,怨對相值,報此仇恨,故有此生而成食父母想。

非無想相,無想羯南。

初抱為其子,非無恩愛之想,後父母竟遭其食,恩愛斷絕, 是為無想。

→ 十二類生(粗表) 23D

 

備注

*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注釋

和合氣成
卵由想念(動念)而生,思想一動,動則有氣,有氣則有聲,有聲即呼召同類彼此結合,故卵以氣交,如雄鳴上風,雌鳴下風,故名和合氣成。

λ 羯邏藍
在胎初七日,即父精母血凝結成柔滑(受精卵)。

Ψ 遏蒲曇
在胎十四日,譯作泡,成為泡狀(初成胎形)。

Δ 蔽尸
在胎廿一日,譯作軟肉或聚血。

Ω 羯南
在胎廿八日,譯作硬肉或凝厚,身形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但還沒有眼、耳、鼻、舌之四根。
化生蛻化即成實質形相,故無相,而名羯南。

prev buddhabut-l.jpg (2511 bytes) buddhabut-r.jpg (2516 bytes) next

本講義是由 吉隆坡 雙威學院 佛學會 Kuala Lumpur SUNWAY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 師生共同努力所完成,歡迎廣為流傳,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若有借用,請載明出處!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佛性與本我之分別

>因缘而合的东西是否包括佛性?
復:
  其實這個議題,即便是專業的佛法論壇,或專業的佛法教授,也不一定能「理的清」、「說的順」。

  在這裡,我盡量言簡意賅的說明佛性與本我的分別!

(1)、小我、大我、超我、高我、本我等等用辭,基本上是心理學上的,或是新時代的用語。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是否就是「真理」呢?這是非常值得商榷!


(2)、本我、超我、高我的定義是什麼呢?

  是什麼樣的定義,恐怕是十個心理教授都可以編出十個道理來。在這裡我只是就「字面意義」來理解、說明它所代表的意義。

小我:
  一般是指自我覺知。也就是我知道,我正在思考,這就是小我。它帶有七情六欲的含意,而不只是純理性的意義。

本我、超我、高我:
  這三個名稱通常是指向同一義理,指向非小我之領域,只是用辭不同而已。如同意識與潛意識之差別,小我與「本我、超我、高我」就如彼喻。


(3)、本我是佛性嗎?

  本我並不是佛性!

  所謂佛性,它並不存在。佛性的定義是「不生不滅」。既然從來沒有產生,又怎會存在呢?

  所謂「存在」,它的意思是指六根之一可以接觸到(例如手碰到、眼看到......意識感應到),但佛性無生,所以絕不會有存在的意義。


(4)、本我是什麼?

  本我的主張,是主張原來有一不滅的我,這個主張與新時代「一的主張」相同,是「常論」,在佛法中把這類見解歸於「妄」。

  常論有三種,一是產生後不滅,二是本來就存在,三是無生無滅。

1、產生後不滅

  這種主張是錯覺、錯誤判斷,因為十方宇宙中還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產生之後又不消滅」。


2、本來就存在

  這種主張以西方上帝之說最著名,說有一上帝永恒存在,但又能作用。

  若吾人認同「有生即有滅」這是正確的事,那,吾人就可以求得「有所作用」就是「生滅變化之事」,那又可以求得,上帝是可消滅。所以得到「上帝本來就存在」的見解也是「錯覺」、「錯誤判斷」之下的產物。

  主張有「本我、高我、超我」者,常會主張它也是永恒不滅、本來存在,但如同上帝之說,本我能否產生作用?若不能,那它就不是「本來存在」,也就是「並沒有本我」。若他能產生作用,則可以求得,「有生則有滅」,那麼此種本我之主張也是「錯覺」、「錯誤判斷」


3、無生無滅

  這個主張是佛法中對佛性之說明,說佛性無生無滅。

  對於佛性的義理,即便是很多佛法學習者、佛法修行人、佛教徒或佛法教授都會搞錯。

  佛性並不存在,所以它的作用,只供「假借」使用而已。如同數學中的根號負i,它也不存在,但為何可以在數學中存在呢?因為,它只是為了數學運算的便利性,而被創造出來的假借符號而已。

  又如同圓周率的Pi,它是求不盡的,所以就用Pi的符號來代表那個「求不盡」的概念,所以pi也是一個假借符號,與根號負i 的差別,一個是存在,而一個是不存在。

  佛性,也如「根號負i 」一樣,它是為了便利學佛法者之理解,而被創造出來,所以它也不存在。

  佛性的用途,經敝人學習佛經之後,共整理出有「五義一事」的意義(註一),這是說,有五種不同意義都可以說明佛性,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可以直接體會佛性。

  真要去理解佛性是什麼,即便學習者是佛法修行人或是佛法教授,也是很頭痛的事。在這裡,我個人認為「以不存在」為準則說,最接近的義理是代表「能覺」。

  能夠覺察妄而斷除之,就是佛性!

  它的意思相類於:「吾人具有學習能力,能夠察知自己的錯誤,而糾正錯誤之意思」。

  因為糾正錯誤之後,遺留下來的都是正確的結論。所以,吾人之所謂佛性,就是代表吾人具有「學習能力,能夠察知自己產生妄之錯誤,並且能夠斷妄之意思」。


(5)、妄是什麼?

  所謂「妄」,指的是產生十方宇宙最基本的構造。如同目前科學認知原子構成一切物質,所以原子是產生物質的最基本的構造。

  妄又名「無明」、「變易生死」,與輪迴(分段生死)的關係,如同水汽與水的關係。妄是輪迴的更微細相狀,如同水汽是水的更微細相狀。所以,輪迴(分段生死)是妄(變易生死)的粗糙相狀。

  佛法楞嚴經中談到:妄,產生虛空及世界。

  世界並不是靜止,它一直在變化、擾動,擾動就有速度,於是有時間。擾動就有方位,於是有了空間。時間與空間,它就是宇宙之意思。


*****************************************
註一
*******
五義一事:無生、開悟、明心及見性
另閱 四我:自我、高我、本我、無我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靈魂是否會消滅?

1、靈魂會消滅,但只在特殊狀況才會。最明顯的例子,
  就是阿羅漢入涅槃之後,靈魂就永滅!

2、所謂靈魂,它含有二個意思,一是自我覺知的能力,
  二是業力攜帶能力。具此二力稱為靈魂。


  自我覺知的能力,通謂「意識」,意識會隨著輪迴投生而生滅。今世為人,在入胎時、入胎後、出胎時、出胎後,任一時期,意識都可能逐漸的消滅,然後再生出新意識。而在成阿羅漢併入涅槃時,而永滅。


  業力攜帶能力,通謂「潛意識」,佛法的術語稱為「阿賴耶識」、「心」,此識也會消滅(此說依瑜伽師地論)。但滅的是「業相」,也就是能執行業因、業緣和合之力,會消滅,並不是「真相」(佛性)也會消滅(此說依入楞伽經)。


  此識在阿羅漢入涅槃後,不再具有攜帶業力的能力,所以對阿羅漢而言,此識相當於永滅。但依「楞嚴經」義,只是不再攜帶業力,但並沒有永滅,即便如此,也已不再受輪迴,也沒有自我覺知的能力,所以,也是靈魂永滅之意思。


  此識在佛而言,無論是在世或已入涅槃,都已轉成為「大圓鏡智」,而此智永遠不滅!(因為佛之願力不滅,所以智亦不滅)

其它的討論,請參考:http://tieba.baidu.com/f?kz=912386121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解脫業力之輪迴,須靠自己自覺

  其實這個主題,近年來已經漸漸的被科學家所接受。現象雖如此,但其產生原因又是什麼呢?

  若說宇宙是一個幻象,那是誰的幻象?個人的還是大家共同的?

  又,「非幻象」又會是什麼呢?

  該主題指出現象之後,卻沒有說明原因,又能如何呢?而佛法,卻指出了原因:「妄」!

  妄有生滅,因生滅有世界與虛空,因世界而有輪迴,因輪迴而有眾生。

  有人或將問:「妄」又是從哪裡產生的呢?

  佛說:「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它的意思是說:因為您迷了,所以您就迷!

  呃~,這說法似在繞口令,又似是詭辯,若吾人沒有思辨的習慣,又沒有較豐富的人生經驗或打坐經驗,的確是很難理解它的意思。以下,我試著說明之。

  一部功能超強的AI(人工智慧)超級電腦,以其回答問題能力來判斷,它的智商已超過一般人類,又因為有周邊設備,所以可以發聲,可以回答人類的疑問。

  某日它對人類說:「由目前所得到的知識,我能判斷『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世界是意識的投影』」。於是突然問人類:「那,我是誰?」

  人類理解「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世界是意識的投影」,電腦也理解。人類自問「靈魂怎麼產生的?」,電腦也跟著問:「我是誰?」

  這是何其相似的疑惑呀~

  請大家思惟,電腦是怎麼產生「問疑」之能力呢?

  電腦能問疑而讓吾人聽到,是因為有「電力」這個主因,加上硬體結構的排列組合,如CPU, RAM, HDD、喇叭等等,以及軟體資料在RAM上的組織架構(軟硬體就被統稱為助緣),由於因緣和合之故,所以產生能問疑的能力。

過程如下:
  電力啟動後,由主機板上硬體的排列組合結構,電力先在各晶片上作用,而作基礎的硬體環境偵測,完畢之後,再把硬碟中的資料載入RAM,這些資料就變成吾人所 知的「OS」,然後再跳到OS起始位址,把執行權交給OS,於是,OS就依預設的編碼指令去執行任務,就這樣的一步步的執行下去,於是就變成上述假設的 「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這部電腦能問「我是誰?」,其實跟人類問:「我是誰?」幾乎是相類意義。

  以電腦立場來看,沒有電力就一切不行。電力之於電腦,就如「業力」之於眾生。眾生之輪迴、作用都是依「業力」而產生。

  眾生與電腦不同處,在於電腦除了電力之外,還要其它的軟硬體的「助緣」才能作用。而人之作用卻只需業力就行了。因為,業力如同可以塑形的液體,它會自我塑出軟體及硬體。所以,「世界是意識的投影」!(更正確的說法是:世界是妄執的投影)

  業力經由排列組合之後,形成了世界與虛空,因為力不竭,所以世界產生輪迴,輪迴產生了眾生。眾生,就是所有動物、植物、礦物、虛空、頻率等等的生靈之總稱。

   業力的另一名稱就是「妄」。它的特質就是「不斷的執取」。如同電力被啟動後,不斷的執行之狀況。電腦除非硬體故障、電力衰竭或軟體關機,它會永遠不停的 執行下去。眾生也類似如此,差別的是,眾生的輪迴(永遠不停),是沒有硬體故障及業力衰竭的狀況發生,要停止輪迴方式只剩下吾人「自覺」!

  『 只有自己自覺要去停止業力,否則會永遠不斷的輪迴下去!』

  眾生是由妄(業力、輪迴)所組成,所以眾生的另二個名稱是「顛倒」、「迷」。因為迷,所以迷!這就是佛所說的「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之意思。

P.S. 推薦閱讀此文「十方宇宙產生原因及解脫方式

慧解脫的更深一層體認

2010/02/26 我貼一了篇「如何證慧解脫阿羅漢?」文章

2010/03/24 我引用了佛經來說明慧解脫境界。

今日對慧解脫的修行方式及境界,又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

步驟可以這麼做:

1、放下愚痴的世俗妄執

  一切只是因緣和合,和合所生的果報、我,它的本質是無生、無常、性空,所以我非真有我。

  因此,請把自己或他人,或社會、國家、人類等等加在您身上的「責任」、「壓力」全部「卸下」!

  把身上所有的責任感放下,從沒有任何責任需要吾人去承擔,那只是輪迴中的錯覺而已。這也包括奉養父母、扶養配偶及子女,亦包括對社會、國家、人類、地球的任何責任,現在都把它放下!

  此時,您會有一種輕安的感受,有如釋重負的感受,因為您已不需要再負任何責任!



2、時時保持清閒心態

  在此階段,要學習「沒有什麼是必要的事」以及「我的欲、我的主張,都可以放棄!」若堅持自己的見解,那就無法自在!

  (學孔子的耳順,別人怎麼說都好。但這中間有智慧,不能他人愚痴毀佛,吾人對他說很好。耳順是反求諸己,並不是不知是非,不能對有執著的眾生之惡行說很好。耳順只是沒有執著,不是沒有智慧)

  當責任感逐漸放下一段日子後,您會覺得很清閒!無論在何時何地,「請時時保持這個清閒的心態不要改變」。


3、進入安祥

  清閒而無戒止,會流於輕佻,當清閒日子太久時,就會有放逸、懈怠的行為出現。為了要解脫輪迴,除了肉體之運動所需活動之外,吾人應該常寧靜的坐著不動,此時心中要「住於安祥」,安祥是清閒的進階境界!

  若於坐中能安祥,要擴展於四威儀中亦都能如此才行!


4、心無苦樂,止於寧靜

  輪迴來自欲,略說有三毒,彼皆是執著的表相。而「住於安祥」亦是一種執著,所以須再斷除。此時,須要求於禪坐中能夠「心住寧靜,而進入無慾的境界」。

  安祥時,有時會有一種幸福滿盈的感受,這也輕安,若有這種覺受時,此安祥也要盡速遠離。

  若能遠離安祥,之後就只剩下「毫無感覺」,或說「無執著」,或說「寧靜」,或說「不苦不樂」。在此狀態中,因為「無執著」之故,也同時能知苦、知樂時也無執著。

  因為生滅從來不停,所以知苦時,苦已消失,知樂亦然,是以不必執著,因此須決定不執著,由立此志之故,若不停止修行,終有達到真正不執著的時候。


5、身無苦樂,貪嗔可斷

  當確實已得「法住智」,而能認清一切都來自因緣和合時,就能時時保持無慾的心情。若定力增長而不再因肉體之遭遇,而有迎拒、苦樂的愛憎時,那就差不多快入三果或五地境界!

  如是行去而不輟,今生必有斷貪嗔之時!


6、當處於不苦不樂時(相當四禪定),此時以無慾心來服務眾生,就是菩薩根器。若以無慾心而無所行,只是純斷己惑,那就是阿羅漢根器。要怎麼做,悉依吾人的誓願而定,沒有一定的對錯!


******************

複誦:

卸下世俗一切的妄想執著(主要是「想要」、「應該」的欲)
=>時時保持心中無事、清閒
=>心態進入安祥
=>心態進入寧靜、無慾、無苦無樂
=>立志決定身體被節節肢解也不再生出貪嗔之心,也不再因肉體之苦樂而有煩惱
=>在此時須決定要覺他以成就佛果,或自度而不再輪迴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參閱﹕
 ‧俱解脫之如何解脫方式
 ‧巴利本《須深經》及其註釋
 ‧《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