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名相】十波羅蜜

http://dictionary.buddhistdoor.com/chi/word/33927/%E5%8D%81%E6%B3%A2%E7%BE%85%E8%9C%9C
出處: 佛光電子大辭典

解釋:
  梵語 daśa-pāramitā。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之十種勝行。全稱十波羅蜜多。
  又作十勝行,或譯為十度、十到彼岸。

  六波羅蜜加方便、願、力、智之四波羅蜜。法相宗以此十波羅蜜配菩薩十地,說明修行之次第。
  即:

  (一)施波羅蜜(梵 dāna-pāramitā),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二)戒波羅蜜(梵 śīla-pāramitā),持戒而常自省。

  (三)忍波羅蜜(梵 ksānti-pāramitā),忍耐迫害。

  (四)精進波羅蜜(梵 virya-pāramitā),精勵進修而不懈怠。

  (五)禪波羅蜜(梵 dhyāna-pāramitā),攝持內意,使心安定。

  (六)般若波羅蜜(梵 prajñā-pāramitā),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

  (七)方便波羅蜜(梵 upāya-pāramitā),以種種間接方法,啟發其智慧。

  (八)願波羅蜜(梵 pranidhāna-pāramitā),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

  (九)力波羅蜜(梵 bala-pāramitā),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

  (十)智波羅蜜(梵 jñāna-pāramitā),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十波羅蜜皆以菩提心為因。解深密經卷四載,六波羅蜜之外另施設四波羅蜜之原因,

謂方便波羅蜜為施、戒、忍三波羅蜜之助伴;

願波羅蜜為精進波羅蜜之助伴;

力波羅蜜為禪波羅蜜之助伴;

智波羅蜜為般若波羅蜜之助伴。

因緣和合其性空,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去處

No. 220b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400) T06, p1069b


復次善男子。如大海中有諸珍寶。如是珍寶非十方來。亦非有情於中造作。亦非此寶無因緣生。然諸有情善根力故。令大海內有諸寶生。是寶生時依因緣力和合故有。無所從來。是寶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有情善根力盡令彼滅沒。


所以者何。諸有為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於中都無生者滅者。是故諸法無來無去。諸如來身亦復如是。於十方面無所從來。亦非於中有造作者。亦不可說無因緣生。然依本修淨行圓滿。為因緣故及依有情先修見佛。業成熟故有如來身出現於世。佛身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因緣和合力盡即便滅沒。是故諸佛無來無去




復次善男子。譬如箜篌依止種種因緣和合而有聲生。是聲因緣。所謂槽頸繩棍絃等人功作意。如是一一不能生聲。要和合時其聲方起。是聲生位無所從來。於息滅時無所至去。


善男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依止種種因緣而生。是身因緣。所謂無量福德智慧。及諸有情所修見佛善根成熟。如是一一不能生身。要和合時其身方起。是身生位無所從來。於滅沒時無所至去。


善男子。汝於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應如是知。隨此道理於一切法無來去相亦如是知。


善男子。若於如來應正等覺及一切法。能如實知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定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 聞法功德 --
法湧菩薩摩訶薩為常啼菩薩摩訶薩說諸如來應正等覺廣說乃至佛薄伽梵無來無去相時。令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諸山大海及諸天宮六種變動。諸魔宮殿皆失威光。魔及魔軍皆悉驚怖。


時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草木叢林生非時花。悉皆傾向法湧菩薩摩訶薩所。空中亦雨種種香花。


時天帝釋四大天王及諸天眾。於虛空中即以種種天妙香花。奉散供養法湧菩薩摩訶薩已。復持種種天妙香花。奉散供養常啼菩薩。而作是言。我因大士得聞如是勝義之教。


一切世間住身見者。聞是法已能捨執著。皆悉住於難伏之地。


爾時常啼菩薩摩訶薩白法湧菩薩摩訶薩言。何因何緣令此世界一切大地諸山大海六種變動。及現種種希有之相。


法湧菩薩告常啼言。由我答汝所問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於此會中八千眾生皆悉證得無生法忍。復有八十那庾多眾生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復有八萬四千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由是因緣。令此世界一切大地諸山大海六種變動。及現種種希有之相。


常啼菩薩聞是語已。踴躍歡喜作是念言。我今已為獲大善利。謂因我問法湧菩薩。令諸有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說諸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令爾所眾獲大饒益。我由如是殊勝善根。足能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我於無上正等菩提無復疑慮。我於來世定成如來應正等覺。利益安樂無量有情。作是念已歡喜踴躍。

******************************
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 = 因緣和合其性空,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去處

入無色界非有想非無想定(又名因緣定),若不悟開題帖經文義理,無法斷三毒解脫輪迴。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論靈魂

(1)意識是什麼?

  意識的組成,來自於作意加法塵,它是和合義,不能單獨存在。


   作意,是指已養成的恆常執著。如同餓了就直接產生吃的慾望;渴就想喝。這個反應,被稱為作意。


   法塵,則是資料、方法的別名,是靜態的東西。


   眼睛的作用在看的動作,它的塵就被稱為 色。指各類的顏色,如山光、水色、光譜、彩虹...等等。


   眼看到東西,它能被辨認,必須有眼睛加上前景,再加意根(作意)及加上其它的條件(眼識須九緣,詳查網上),之後才能辨別所看到的對象是紅色、藍色,長短...等等。


   所以,在看到東西時,所看東西立刻被意根拿來與阿卡廈大廳中所記錄的資料(第八識相分,看註一)作比較,就產生我看到紅色又很長的東西之反應,這個反應被稱為 意識!


   當意識產生之後,就會自覺有我的存在,這在現今新時代術語就是 「 臨在 」,更粗糙的術語是「 存有 」。


   意識 = 作意 + 法塵



(2)靈魂是什麼

   靈魂,在本人的知識中,它是人我執的別名。執著有二大類,人我執及法我執。


   人我執代表自覺有我的存在,並且執著它而不捨棄。以人類為例,表象就是以七情六慾的貪慾、愛習、憎恨...情緒而呈現。


   法我執是聖人對於法理上的執著,不帶任何情緒與痴習。


   情緒是一種習氣,它可以輕易被觀察到,而另有不容易被觀察到的習氣,被稱為痴習!佛法上稱它為 無明 。


   痴的習氣,它的狀況如同明見前方地上有污水坑,明知要閃過,但在走過時仍然還掉了進去。它被一般人所觀察到的是魯直、莽撞、愚痴的執著現象。如同明知喝酒、賭博是惡習,卻無法戒除,這些都是痴的習氣在作用所致!(心理與生理都會互相影響)


   由於人類不能捨離人我執(情緒加上痴習之簡稱),於是被業力法則控制而墮入入三界中不斷地輪迴投生。


   當生命體有了人我執,於是就出現所謂的意識之理性,及情緒之感性現象。


   理性本來沒有錯誤,它純粹只是資料的分別、判斷、歸納等推理行為而已,但加上生命體無始時間以來已養成的執著習氣,於意識的每一次的反應中都帶有各類情緒或愚執(無明)反應,於是意識所在之處,亦被視為無法解脫三界輪迴。


   三界輪迴 = 感性情緒+理性意識 = 被業力控制 = 人我執


   理性判斷,若不帶有愚執的痴習,它本身並不會令人墮入輪迴中,只是這類的反應不被稱為意識,而改名為妙觀察智。其實,作用是一模一樣,差別在一個帶有習氣(情緒+痴習),一個不帶習氣而已。


   例如,走路時看到路邊有一顆小石子,因為它對己無利益,所以不會愛它而把它拾起;也因為它沒有干擾到行路,所以不憎恨它而踢掉它。看到而了知是石子,是純粹的理性分別。


   輪迴中的生命體,接下來就會產生愛憎,這是很明顯的情緒(感性),假設石子是寶石或糞屎的話;有時會莫名的產生它價值10萬元美金,而帶回家,之後掏出再看時,才忽然明白只是個沒有價值的石頭,而丟掉它,並會對之前那個認為有價值的執著感到奇怪,這就是所謂的 痴習,有時又被稱為「 癮 」(若戒癮後往前回想,有時就會對自己何以有煙癮、酒癮之類的行為,感到莫名其妙)。


   靈魂 = 感性情緒 + 理性意識 。但主要還是針對欲界內生命體的稱呼。


   在色界及無色界中的生命體,沒有強烈的七情六慾,祂們的情緒隨不同階層都有不同的淡化程度,而很難被感受到,乃至於,四禪無想天的生命體,意識都暫伏不產生,此時既無情緒也無意識,不過也只是暫伏而已,並沒有斷除貪瞋痴的輪迴習氣,壽命終了,還是要墮入輪迴中。


   所以,要解脫業力法則的控制,一定要先斷除七情六慾,次斷除痴/無明的極微細習氣(各類直接反應的,又莫名其妙的癮,愚痴的癮稱為痴習)


(3)第八識與靈魂關係

   靈魂的意思,在佛法中相當於第八識(註一)之見分加上第八識之相分。


   第八識相分在新時代術語被稱為阿卡廈大廳記錄。記錄只是第八識三個功能之一,它在第八識中又被稱為所藏。


   第八識被定義有三個功能:含藏(執藏)、能藏、所藏


   含藏:功能如同一個大倉庫,能夠含藏所有東西。佛法中它被稱為
      阿陀那識。


   能藏:功能如同倉庫的搬運工,把各六根所觸到各類塵,當
          成貨物,即時性地搬入倉庫中存著。佛法中它被稱為
          見分、阿賴耶識。


   所藏:即倉庫中收藏的貨物。佛法中它被稱為相分、心。它是靜態資
      料,但中國人已習慣把它與搬運工合在一起說,而說 起心動
      念 或 心念!
   

   靈魂,就是能藏加所藏,也就是見分加相分。



(4)宇宙與靈魂關係

   在佛法中,形容最微細的粒子為 鄰虛塵 ,指這個塵再分析下去就是虛空。


   人類眼見的虛空中,其實存在非常多的成份。若把這些成份剔除之後的背景,才被稱為虛空的話,那麼,靈魂的位階還在虛空之上!這個判斷式,來自於無色界最上三層的生命體(非有想非無想天、無所有處天、識無邊處天),只存在純粹的自覺與意識,而沒有虛空存在。


   靈魂存在,必須有 自覺 的現象,所以靈魂位階在虛空之上。


   當妄(新時代術語為原生異常)產生之後,先有錯誤的自覺,於此錯覺反覆,就有生滅現象,接著出現虛空及力場的區別。虛空是靜,力場是動。動則有世界及時間產生,此二者就合稱為宇宙。


   力場有粗細,粗的如銀河系,細的如靈魂,更微細的如地、水、火、風的力場(不是指自然界的地水火風,而是指力場的形式有凝固、波盪、騰昇、散動之分別作用)。


   力場是靈魂之基底,如同原子是物質的基底之意思。


   靈魂、鄰虛塵、速子、光子、微子、介子、電子、質子、中子、原子、離子、分子、水汽、水、冰、金、銀、銅、鐵...等等及週期表上的化學物質,全都是力場的不同表象。力場又是生滅所造成。生滅又從錯覺而產生。


   錯覺,如同空中花、水中月、曠野焰,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若您有所見,純粹是您的錯覺,在佛法中稱此錯覺為 顛 倒 !


   顛倒就是錯覺,有時,又稱顛倒者仍在夢中未醒!覺醒之後,方知過去的執著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似真實幻;是空中花、是水中月、是曠野焰,從來沒發生過。

**************************************************************
註一
*********
八個識分別如下。

第八識:又名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

第七識:又名末那識、意根、習氣(潛意識)。

第六識:又名意識。

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用功注意事項

某法友開示: 

  一個人,你把根本建立起來,起碼我修行上路了,你就看到你每天在進步哦,進步快慢那是個人的修行造化,但是你會看得到自己每天在進步。你開始對治 ,開始在 心地用功了。今天外境對我的干擾是九分,明天變八分,後天會…… 你自己會感覺出你慢慢慢慢跟這個根塵脫離了。

  相對來說,你那個生死業力慢慢淡薄,你自己會感覺得出來,你修行會越來越有信心,你的內心會有發自內心真實的受用。


敝人補充說明: 

  受用之後,反應出來的是情緒的自主性。但有一個重點要掌握,那就是情緒變淡 、變無慾之後,不能因此有某些不適合的見解產生,例如:沒事做了、停歇不精 進了......


  人的習氣是隱藏的非常、非常的深,常常以為已完事了,但把灰燼深深撥,會忽 然發現還有星火在,當下、此時、今世之星火不作用,以未斷三毒故,仍墮入輪 回裡,於來世時,星火開始燎原。以上是個人經驗,特別給大家提個醒!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註一經文中的 「 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 之 「 無餘涅槃 」 若不專指滅度眾生入空性(無餘涅槃),不然就有特別的密義,尤其是與菩薩八地(含)以上菩薩證境有關。


如同《楞嚴經》中的:「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這類已超乎人類知識的經文,都一定要大菩薩摩訶薩親自說明該文的義理,否則 吾人只是理悟佛知見者,無法真正理解這類報化身義。


1、有很多人說,可以六根互用,這也是一解,但不是善解,何以故?
  若意根已滅,前五根亦無作用,何故能了知耶?


2、了知,不必心念

  我近期則以為,也許,「 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 」,
  所以了知不一定要心念。如佛之大圓鏡智,佛來佛現,魔來魔現
  ,也不必須起心念。


  以前曾認為,菩薩八地離心意識了(註二),之後還有其它聖境
  ,那麼,推斷「了知」不一定要心念也說的過去。這個文殊菩薩
  入涅槃還出涅槃也是相類似的含意(註三)。


  話說回來,上述說明都有牽涉到 「 無餘涅槃 」 的定義問題。
  只有阿羅漢能入無餘涅槃,其他佛菩薩都只是 「 無住涅槃 」
  。


  若吾人決定把 「 無餘涅槃 」 改定義成等同 「 無住涅槃 」
  ,那麼,佛經中要變的義理之多,恐怕會令人受不了!


********************************************************************************
註一
************
No. 23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49a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註二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三
************
入涅槃已還復出生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時空含意

◆ 某網友問高維度如何含攝低維度的疑,如下:

  我們人類只能理解三維空間,因為在平常人的邏輯裡,最多只有3個
  緯度(直線)互為垂直。邏輯上不會有第4條直線與之前的三維垂直。


  所以四維以上的空間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模擬出來的。如果存在四維
  以上的世界的話,我們的三維世界在其中就是虛的,只是四維的局部
  表象,就是非實在的,非物質的。


  根據我們在三維空間的經驗,可以知道零維的所有信息存儲在一維中
  ,點累積成線,一維的所有信息存在二維中,就如我們看到一條直線
  ,但是這條直線背後的平面可能是由各種長短不一的直線組成的不規
  則面,二維的面也存儲在第三維的一個刻度中,面累積成體。


  結論:
    低一個維度的各種可能可以同時存儲在高一個維度中。


  這意味什麼?


  搞不好我喝的一口水就是某個人在喝一杯濃痰呢



◆ 本人回答:


(1)用筆戮在一維中的A點,不會同時戮到距離10公分的B點。

   用筆戮在二維中的C點,不會同時戮到X距離10公分, Y距離10公
   分的D點。

   用筆戮在三維中的E點,不會同時戮到X距離10公分, Y距離10公
  分, Z距離10公分的F點。

   從上述推理可得,在四維中喝一杯水時,不會同時喝到一杯濃痰。

   從上述推理可得,在三維中喝一杯水時,也不會同時喝到一杯濃痰。



(2)這裡就是那裡,隨距離趨近而能分別

   佛經中有開示關於時間、空間現象的經文。


   時間可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時間不可以回流,但歷史事件卻可以被觀察到。未來也無法被穿
   越達到,但可以預視未來。


   空間可以:一毛端現十方剎。

   這指,十方宇宙都可以在一毛端上看見。至於如何想像它的情景......

   這如同拿一支筆在戮某個點。當距離很遙遠時,看一維的線似乎
   就只剩一個點,但筆愈靠近一維的線時,線長度就愈能分辨,於
   是,在最後落筆時,就能分辨出距離而不會戮在同一點上。想像
   一下美國科幻電影,先出現太陽系,再出現地球,再出現美國,
   再出現紐約市,再出現百老匯大道。


   修行的體悟,心不動時,十方宇宙非生不滅。如同從夢中醒覺,
   則了知夢中物非實非虛、非真非假,何以故?夢非真,於實際
   已破對待二元化之故。


   當心動時,則十方宇宙就產生,心動的微,則十方宇宙是一點;
   心動的鉅大,則十方宇宙就變大......參照上述科幻電影比喻類
   推!

佛法及修行

◆  佛法

  佛法弘揚主要分二大派別,一是唯識法相,如唯識法相宗,由玄奘傳
  入;一是中觀,如三論宗,由吉藏創立,此宗繼承印度中觀派的思想
  ,以龍樹為主,用在破邪顯正。


  因為主張不同,所以唯識法相被稱為勝義有學派,三論宗被稱為畢竟
  空學派。


  上述這二種思想,在佛經中都有支持的經論,例如,支持勝義有的,
  有《華嚴經》、《楞伽經》、《大般涅槃經》等;支持畢竟空的,
  有《大般若波羅密多經》、《楞嚴經》、《中論》、《十二門論》
  等。


  古印度有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 法相宗屬於
  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
  何以森羅萬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
  、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之宗派;同時還有與法
  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古稱「真空無相宗
  」或「破相宗」(參考唯識法相宗說明)。
   
   
  所謂性,是體義,是法身義,主張一切無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影,雖有所見,皆是妄見、錯覺,所以破眾生執著為主要弘法方式
  ;所謂相,是相用義,是報化身義,主張雖然緣起性空,但畢竟在
  生滅中還是有作用,是以弘法偏於說明十方宇宙變化的相狀及原則
  。
   
   
  智者,不會去堅持勝義有與畢竟空,因為堅持就是執著,沒有符合
  佛法要求須斷惑。所以,此二法派它們都是正確的知見,只看眾生
  根器,應以何法得渡,則說何種法門,如同釋迦牟尼佛之說法,即
  便說了四十九年,仍然開示沒說一字!



  畢竟空的義理容易理解,如《華嚴經》開示:若人欲了知,三世一
  界法,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為一切唯心之故,所以禪宗以
  直指人心方式,教外別傳頓斷生滅。


  勝義有的義理很難理解,因為它牽涉到很多證境及其名相,以及十
  方宇宙中輪迴的眾多名相之故。於本文,我將略說唯識重點第八識
  及生滅之特性。


△ 第八識

  第八識的功能,無論佛及眾生皆有,它的特性是所謂的三藏:
   
     含藏(執藏)、能藏、所藏

  含藏:如同倉庫本身。具有含攝貨物的功能,貨物即所謂的業種。


  能藏:如同倉庫管理員。恒常具有執納六塵,藏為業種的功能。它
     分出二個層次,即俱生法執,與俱生我執。

     俱生法執是破無明的主要障礙,其餘障礙是菩薩十地、九地
     、八地、七地。
     
     俱生我執是破三毒(入六地、證阿羅漢果)的主要障礙。其
     餘障礙,在菩薩乘是五地至初地;在阿羅漢乘是三果至初果
     。初果與初地,是隸屬於「俱生我執」之下更粗糙的「見執
     」!也就是所謂「 五見 」之執著。


  所藏:如同倉庫中的貨物。所藏之結果稱為業種。


  第八識在《解深密經》中開示有三個名稱:阿陀那識(含藏)、
  阿賴耶識(能藏)、心(所藏)。


  第八識又分為二大類,即真相(真識)與業相(業識)。不同佛
  經裡的翻譯術語略有不同。在密宗裡把真相常稱為「阿(庵)摩
  羅識,視其為第九識。一般學佛人也稱之為真如識、無垢識。
  (法迄巴說:根塵相合稱之為識。真相不二,仍用「識」名非常
  不恰當。)


  眾生修行之目的,在於破除能藏中不由自主的人我執及法我執習
  氣,此它們被合稱為無明、未如實知。


△ 生滅與智

  這裡有一個重點,若修行人已破除人我執及法我執之後,是否就
  永遠消失,即所謂的斷滅了?實際不然!


  要談斷滅、斷無明,就要談到它們的背景:真如、如如、如來...


  如我所知,阿羅漢所證空性,是與佛相同。這指,涅槃之空性,
  並不隨所證境不同而不同,其所異之處,在於阿羅漢入無餘依涅
  槃後不入輪迴,而佛菩薩則永不入無餘依涅槃。


  若佛菩薩不入無餘依涅槃,那麼就會一直在三界內輪迴度眾生,
  那就要面臨二件事:如何示現及破相!


  有生則有滅,無有不滅者,佛出或不出,此事常不變。


  既然輪迴是生滅相,那就必然有所謂的方便、不了義現象,而諸
  佛菩薩要度眾生,就須依眾生根器而示現或弘不了義佛法,這事
  在目前釋迦牟尼佛所弘三藏十二部經中都有記錄。
    

  所以,阿羅漢只需證一切智即可,而佛菩薩就必須證一切種智,
  以便能方便度化眾生,因此,依於無量眾生根器,佛菩薩必有無
  量種智慧一一對應,簡說這無量種智慧為四智,因應前五識的是
  成所作智;因應意識的是妙觀察智;因應末那識的是平等性智;
  因應阿陀那識的是大圓鏡智。


  仔細的去觀察,所有的識都有生滅,這也是《楞伽經》所開示
  (註一)。有生滅則必有識,若能轉識成智,則智亦生滅。即
  便第八識的含藏功能,它也是一種生滅現象,如同倉庫,它也
  是被建立後而產生,有生則必有滅。


  若論法身之體義,則一切無生,如同虛空,則此時倉庫亦不存在,
  這也是為何《瑜伽師地論》中開示(註二):

     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
     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


  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是謂無心地,以阿羅漢不受後有故,則其第
  八識永滅!


  諸佛菩薩不入無餘依涅槃,所以亦是有心地,但由轉識成智之故,
  雖有大圓鏡智,但它亦是生滅意。


  不惟如此,眾生於圓鏡智前現像,亦稱為生;眾生於圓鏡智前消
  失,亦稱為滅。所以,原第八識三藏功能,佛雖已轉識成智,但
  仍具有此三藏功能。差別是眾生為不自在的三藏功能,佛則是自
  在的三藏功能。




◆ 淨習與如實見

  要修行佛法,首要的重點就是正見!


  但要建立正見,它並不是一接觸佛法就具有,更是經過相輔相成
  的過程,所謂切、磋、琢、磨!所以,八正道、六般羅密大都是
  同時發生,不必然誰先發生。


  而學佛法中首先要求須有正見,這就是指經由學習正確知見,要
  求須斷見惑之意思。


  只有正見而不斷見惑,因為信心不足,這個正見也可能因為習氣
  作用,於某時日而退墮。如同舍利弗尊者過去世,行菩薩乘已至
  七住,卻因為某天人考驗他的信力,而化成人來討雙眼,因為被
  故意刁難而因此生退墮心,結果就退回二乘中。所以,一定要斷
  見惑才行!(請參考註四)



  今晨,我用早餐時,當撕破餅乾包裝時,才發現書桌上右前方已
  有半包餅乾(每晨食半包餅乾),於是我自思惟:


    我是怎回事了?為何沒看見書桌上右前方的半包餅乾。
    明明記得有此物,昨日還看到它一整日,沒想到今晨食
    用時,竟然......竟然想不起有此物,原因為何呢?


  我不斷的去思惟,這是怎回事,於是我了知了,因為:我有主觀!
  我有沒養成先看再做的習慣!


  我的習氣,讓我早上不思索就直接去拿整包餅乾來撕破食用,但沒
  養成要先看是否已先存在半包的習氣,也沒有養成起心動念前要先
  察知的習氣,於是就在拿到整包餅乾後,不假思索的撕破!


    這就是未養成淨習,及未如實知!


  眾生已輪迴不知多少劫,通常稱為無量劫,因此養成了輪迴習氣以
  及未如實知習氣,這二習氣使得眾生對於六根觸六塵的現象,是必
  然的,不假思索六根可能是 幻、六塵可能是幻,根塵相觸的動作也
  可能是幻,而不會去聞思修,不會在做事前先停一下的思惟所做事
  的正確與否。如同我沒養成習慣也沒去思索已有半包餅乾的 存在。 



◆ 人生目標

  很簡單,就是斷惑!斷見惑、斷思惑、斷塵沙惑(無明惑)。


  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不重要,都隨時可以捨。即便不想捨,無常
  到來還是要撒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既然一切如夢幻泡影,又有什麼值得去執著的呢?


  早晚都是要走向修行斷惑的路,晚做不如早做!也可以減少輪迴的
  煩惱痛苦!



◆ 斷見惑


  我不說斷思惑,因為它比較難!而且,絕大部份人都了知何謂思惑
  ,簡說它就是吾人的貪慾愛習(七情六慾),另外再加上未如實知
  必須斷除貪慾愛習的愚痴習氣。


  斷見惑主要是在斷 疑結!它的產生,主要是對於二乘三法印及菩
  薩乘一實相印有疑心所致!


  更多的說明,參考:破見惑方式及其驗證法




  另再參考見惑名相的說明:【名相】三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 弘法智行

  所謂智,在世俗中來說就是聰明、巧門。其實菩薩的智也是如此,
  但差別在於菩薩比較自在而不執著。


  弘法之目的,是依眾生根器,而向他說適合他的法門。


  於是,弘法時為了得到最佳效率,那就要有一些行為來配合:

   1、常用的資料先備份,並且容易存取。可以迅速的粘貼。

   2、使用佛法四依四不依原則。


  像我現在這樣打字,就是很不智的行為,但考量這些議題應說內
  容不是每次都一樣,那麼,我就有必要花時間去打字。但能避免
  則更佳!可以省自己許多的時間。



◆ 佛法議論態度

  眾生,又名愚痴、顛倒、執著,總是有許多的輪迴習氣。而吾人
  是否為眾生之一耶?若是,就要自覺此事:自己是愚痴、顛倒、
  執著的人!


  因此,吾人論議佛法該怎麼辦呢?


  若是自視為佛法修行人,論議佛法就要攝收習氣,不被他人八
  風(利衰稱譏毀譽苦樂)的影響,而悉依佛經的教授而轉說。
  應以何法度脫,即傳何法予以。




以上,是本人的修行心得,普願有緣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1) T16, p0593b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1) T16, p0483a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1) T16, p0521c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

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大慧。諸識二種滅者。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

大慧。諸識又二種住。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

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


********************************************************
註二
********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13) T30, p0344c

云何有心地。云何無心地。謂此二地。俱由五門。應知其相。一地施設建立門。二心亂不亂建立門。三生不生建立門。四分位建立門。五第一義建立門。


/* 地施設建立門 */
地施設建立者。謂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


無尋無伺地中。除無想定并無想生及滅盡定。所餘一向是有心地。若無想定。若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


/* 心亂不亂建立門 */
心亂不亂建立者。謂四顛倒顛倒其心。名為亂心。若四顛倒不顛倒心。名不亂心。此中亂心亦名無心。性失壞故。如世間見心狂亂者便言此人是無心人。由狂亂心失本性故。於此門中。諸倒亂心名無心地。若不亂心名有心地


/* 生不生建立門 */
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緣故。其心或生。或復不生。


謂根破壞故。境不現前故。闕作意故。未得故。相違故。已斷故。已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由此相違諸因緣故。心乃得生。此中若具生因緣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若遇不生心因緣故。心則不生。名無心地


/* 分位建立門 */
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


何等為六。謂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無心地。


/* 第一義建立門 */
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阿賴耶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非無心地。

【名相】三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 法迄巴前序說明

  修行人各有不同根器,心量也不同。所以,若皆依 無慾 之無為法修行
  ,因此就會證不同境地。這也是《金剛經》開示以下偈語之原因: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心量狹而以斷除自我煩惱痛苦為目標者,則入二乘(聲聞乘、緣覺乘)
  之行列,可斷三毒而入涅槃不受後生,亦不入三界輪迴去度化眾生。

  心量廣而以自覺覺他為目標者,則入菩薩乘、金剛乘乃至佛乘,恆不入
  無餘依涅槃,恆入三界輪迴去度化眾生。

  佛乘、菩薩乘、金剛乘之差別:

    A、度眾生時之方法

      佛乘與菩薩乘相同,偏於以善揚善。目前禪宗偏於佛乘,其餘
      宗派偏於菩薩乘。

      金剛乘獨不同,偏於以惡止惡,目前密宗則偏於金剛乘。

      俱舍宗、成實宗則是歸納入二乘中,以不入輪迴度眾生之故。


    B、度眾生時之心境

      菩薩乘與金剛乘相同,有可能墮於階級,以心境墮於有為之故
      ,當然用功方式也是有為法。

      佛乘行者則如實知見本來無生,現今十方宇宙一切如夢幻泡影
      ,所以因地發心等同佛之果地覺,即便於斷惑過程中所證仍落
      入階級(菩薩五十五位),但卻了知而不住。

      譬如,當下了知自己各類財產如房屋、車子乃至妻女親朋,但
      卻不執著它們的存在。所以,若被人砸爛、破壞、毀滅時,心
      不住於彼。於無情物則視同未見;有情者則安慰之,無論彼受
      不受,心亦坦然而無所住。


◆ 三結 (又名 下三結)

  ▲法迄巴註

   輪迴眾生之惑業。三結是見結(五見)、戒取結、疑結。斷此三結則
   證二乘初果須沱洹,或菩薩乘初地歡喜地位。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4c

     必須見註一


  ▲佛光大辭典

   名相:見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又作見煩惱、見障、見一處住地。指在見道時所斷
   滅之惑。修道時所斷滅之惑,則稱修惑(或思惑)。

   俱舍宗以執迷於四諦理之迷理惑為見惑,執迷於現象事物之迷事惑為修
   惑。

   唯識宗以見惑為後天之煩惱,稱為分別起,係因邪師或邪教等誘導,而
   於心上生起者;修惑為與生俱來,而自然產生之先天性煩惱,稱為俱生
   起。

   此外,以見思二惑為空觀能斷之煩惱,故天台宗立此二惑,而與塵沙惑
   、無明惑並稱三惑。其中,見思惑因對三界內之事物而起,能招感三界
   之生死(即迷的生存),故稱界內惑。並以其共通三乘所斷之煩惱,故
   亦稱通惑。

   (一)據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
     之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等十惑。

     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之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
     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
     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
     三十二使。

     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瞋使,故各
     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
     使。

     復次,十惑中,小乘以貪、瞋、痴、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
     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

     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之根本煩惱
     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瞋、痴、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
     、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之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
     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
     八隨眠。


   (二)大乘唯識宗以十惑中之貪、瞋、痴、慢、身見、邊見六者通於見修
     二道所斷,其餘四者唯為見所斷。

     而說見惑有一一二種。即欲界之四諦下各有貪、瞋、痴、慢、疑、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十惑,共為四十惑;色界
     、無色界各四諦下各除瞋,而為九惑,合為七十二惑,故三界合計
     一一二惑。

     修惑有十六種。即於欲界有貪、瞋、痴、慢、身見、邊見等六惑;
     色界、無色界則各除瞋而為五惑,合為十惑,三界合計十六惑。見
     思二種,總計共有一二八根本煩惱。

     〔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雜阿毘曇心論卷四、瑜伽師地論
      卷八十六、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六下、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末、摩訶止觀卷五下、俱舍論光記卷十九〕

     (參閱「九十八隨眠」126、「見道」3000、「修惑」4047)


◆ 二乘斯陀含果,或菩薩乘四地

  ▲法迄巴註

   二果斯陀含(相當菩薩二地),與初果(菩薩初地)之差別,主要是貪瞋痴
   習氣變薄。呈現於外,就是嚴守戒律,但也不愚痴而受世俗諸不了義戒
   律所縛,何以故?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故。

   戒律之目的,是在令人執行而可斷貪瞋痴三毒之人我執著,而不是產生
   新的執著。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a

     見註一


◆ 五下分結

  ▲法迄巴註

   二乘二果、菩薩乘二地之惑業。斷此五下分結則證二乘三果或菩薩
   乘五地位。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七九七)

   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經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
    .痴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
    .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三八七)

   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
   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慾、瞋恚;
   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中阿含經卷第一 (四)中阿含七法品水喻經第四(初一日誦)

   身見(我見)、戒禁取(誓守禁戒與禁忌)、疑(對正法的疑惑)、
   欲貪、瞋恚,為證入第三果的聖者所斷除的煩惱。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b

     見註一


◆ 五上分結

  ▲法迄巴註

    二乘三果、菩薩乘五地之惑業。斷此五上分結則證阿羅漢果,或菩薩
    乘六地或七地位。


  ▲漢譯阿含經辭典,莊春江編(1.4版)

    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
    (解脫者)所斷除的煩惱,另譯作「五上結」。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b

     見註一


  ▲佛光大辭典

    指順益上分界之五種結惑。全稱五順上分結。略稱五上結、五上。
    結,繫縛、煩惱之義。於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種結。

    五上分結即上分界之色界與無色界之五種結 惑,繫縛眾生,令其不
    得超離其界。

    五上分結即:
    (一)色貪,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
    (二)無色貪,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
    (三)掉舉,上二界眾生心念 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
    (四)慢,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
    (五)無明,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法迄巴按:非真性,是
      空性才正確)無所明了之煩惱。

    此五結以聖者身中之上界修所斷之八事為自性,所謂色貪即色界修所
    斷愛為一事,無色貪即無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掉舉即二界各修所斷
    掉舉為二事,慢即二界各修所斷慢為二事,無明即二界各修所斷無明
    為二事,總計八事。

    又此五上分結唯限於修所斷,不通於見所斷,因見所斷結令人墮下,
    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明,一如《三藏法數》字庫

   五上分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分結者,即色界、無色界之結惑也。

   一、色愛結

     色愛者,即色界思惑也。謂色界眾生,雖無慾界粗染貪愛,而於上
     妙五欲取著無厭,由此愛惑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五欲者
     ,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無色愛結

     (法迄巴註:
       原說不離受想蘊,此說須特別去理解想蘊之意義。分別是想,
       直覺、了知也歸於想蘊。四無色定都能了知前境仍在二元對待
       之中,是以仍有想蘊。

       四禪無想定,由於無想,所以想蘊暫伏,但仍未斷除。

       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及以上階位者,稱為滅受想蘊,也是基
       於上述的義理之故。

       實際上,依華嚴經十地品之菩薩證境,六地七地也仍不離了知
       前境,豈不仍在受想蘊中?!所以,滅受想蘊只適用入涅槃阿羅
       漢,不適用菩薩乘。
      )

     無色愛者,即無色界思惑也。謂無色界眾生,不離受想,雖無色質
     取著四空禪定欲樂境界,由此愛惑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四空者,即無色界天中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


   三、掉結

     掉者動也。謂上二界眾生,心念散動,退失禪定;由此掉心繫縛,
     不能出離,故名結也。(上二界者,色界、無色界也。)


   四、慢結

     慢者,自恃輕他也。謂上二界眾生,愛染未斷,慢心不息;由此慢
     心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五、無明結(法迄巴按:原說為真性,改為空性)

     無明者,無所明了也。謂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空性無所明了
     ;由此無明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跋:欲斷無明證佛地者,應該詳閱《華嚴經》(三譯本)十地品,及《楞伽經》
  (三譯本)中與菩薩證境有關的經文,尤其是八地菩薩證境。

  初地至七地菩薩是有功用行,若初地所證是一粒沙,七地菩薩所證是七粒
  沙,則八地菩薩所證是全地球的沙粒,真是不可比喻。何以故?初地至七
  地菩薩猶在夢中,而八地菩薩如從夢中醒覺,是以無功用行。

  打此跋文時,窗外陽光充足而明媚,清風徐撲身臉,感受此時人生一片安
  詳,但以悟一切如夢幻泡影之故,當下心境頓時轉念而不覺,因此不落於
  善惡。彼所謂光明所謂好,也是未斷輪迴習氣之下的反應,實不足為憑!

***********************************************************
註一:楞伽經三種譯本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4c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諸須陀洹須陀洹果行差別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聞是義故。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皆得善巧。如是而為眾生演說。令其證得二無我法。淨除二障。於諸地相漸次通達。獲於如來不可思議智慧境界。如眾色摩尼。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諸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有三。謂下中上。

大慧。下者於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

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謂身見疑戒禁取。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分別。如依緣起有妄計性。

大慧。譬如依止緣起性故種種妄計執著性生。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執著。猶如渴獸妄生水想。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見人無我即時捨離。

大慧。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已。明見有無即時捨離。捨身見故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於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分別斷故。於諸法中疑不得生。亦不於餘生大師想為淨不淨。是名疑相。

大慧。何故須陀洹不取戒禁。謂以明見生處苦相。是故不取。夫其取者。謂諸凡愚於諸有中貪著世樂。苦行持戒願生於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惟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戒禁取相。

大慧。須陀洹人捨三結故離貪瞋癡。

大慧白言。貪有多種捨何等貪。

佛言。大慧。捨於女色纏綿貪欲。見此現樂生來苦故。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捨彼非涅槃貪。

大慧。云何斯陀含果。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果。謂於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永捨諸結更不還來。是名阿那含。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通悉已成就。煩惱諸苦分別永盡。是名阿羅漢。

大慧言。世尊。阿羅漢有三種。謂一向趣寂。退菩提願。佛所變化。此說何者。

佛言。大慧。此說趣寂非是其餘。

大慧。餘二種人。謂已曾發巧方便願。及為莊嚴諸佛眾會於彼示生。

大慧。於虛妄處說種種法。所謂證果禪者及禪皆性離故。自心所見得果相故。

大慧。若須陀洹作如是念。我離諸結則有二過。謂墮我見及諸結不斷。

復次大慧。若欲超過諸禪無量無色界者。應離自心所見諸相。

大慧。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禪與無量   無色四摩提
  及以想受滅   惟心不可得
  預流一來果   不還阿羅漢
  如是諸聖人   悉依心妄有
  禪者禪所緣   斷惑見真諦
  此皆是妄想   了知即解脫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4c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諸須陀須陀洹趣差別通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淨。度諸地相究竟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一切。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云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而般涅槃。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

云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昇進得阿羅漢。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如熱時炎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

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見身見則斷。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妄想斷故。疑法不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

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樂具故。求受生。彼則不取。除回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欲。彼何者貪斷。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妄想生。相見相不生。善見禪趣相故。頓來此世盡苦際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結斷故。名阿那含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名阿羅漢。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

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謂得果得禪者入禪。悉遠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

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

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禪四無量   無色三摩提
  一切受想滅   心量彼無有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及與阿羅漢   斯等心惑亂
  禪者禪及緣   斷知是真諦
  此則妄想量   若覺得解脫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4) T16, p0537a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須陀洹等行差別相。我及一切菩薩摩訶薩等。善知須陀洹等修行相已。如實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如是如是為眾生說。眾生聞已入二無我相淨二種障。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得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修行。得修行處已。如如意寶隨眾生念受用境界身口意行故。

佛告大慧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諦聽諦聽。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佛告大慧言。大慧。須陀洹有三種果差別。大慧言。何等三種。佛告大慧。謂下中上。

大慧。何者須陀洹下。謂三有中七返受生。

大慧。何者為中。謂三生五生入於涅槃。

大慧。何者為上。謂即一生入於涅槃。

大慧。是三種須陀洹有三種結。謂下中上。

大慧。何者三結。謂身見疑戒取。

大慧。彼三種結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大慧。身見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俱生。二者虛妄分別而生。如因緣分別法故。

大慧。譬如依諸因緣法相虛妄分別而生實相。彼因緣法中非有非無。以分別有無非實相故。愚癡凡夫執著種種法相。如諸禽獸見於陽炎取以為水。

大慧。是名須陀洹分別身見。何以故。以無智故。無始世來虛妄取相故。

大慧。此身見垢見人無我乃能遠離。

大慧。何者須陀洹俱生身見。所謂自身他身俱見。彼二四陰。無色色陰生時。依於四大及四塵等。彼此因緣和合生色。而須陀洹知已能離有無邪見斷於身見。斷身見已不生貪心。

大慧。是名須陀洹身見之相。

大慧。何者須陀洹疑相。謂得證法善見相已。先斷身見及於二見分別之心。是故於諸法中不生疑心。復不生心於餘尊者以為尊相為淨不淨故。

大慧。是名須陀洹疑相。

大慧。何者須陀洹戒取相。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戒相。

大慧。戒取者。謂諸凡夫持戒精進種種善行。求樂境界生諸天中。彼須陀洹不取是相而取自身內證迴向進趣勝處。離諸妄想修無漏戒分。

大慧。是名須陀洹戒取相。

大慧。須陀洹斷三結煩惱離貪瞋癡。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須陀洹離何等貪。

佛告大慧。須陀洹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為現在樂種未來苦因。遠離打摑嗚抱眄視。

大慧。須陀洹不生如是貪心。何以故。以得三昧樂行故。

大慧。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

大慧。何者斯陀含果相。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非虛妄分別想見。以善見禪修行相故。一往來世間。便斷苦盡入於涅槃。是名斯陀含。

大慧。何者阿那含相。謂於過去現在未來色相中生有無心。以見使虛妄分別心。諸結不生。不來故名阿那含。

大慧。何者阿羅漢相。謂不生分別思惟可思惟。三昧解脫力通煩惱苦等分別心故。名阿羅漢。

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羅漢名阿羅漢。世尊為說得決定寂滅羅漢。為發菩提願善根忘善根羅漢為化應化羅漢。

佛告大慧。為說得決定寂滅聲聞羅漢非餘羅漢。

大慧。餘羅漢者。謂曾修行菩薩行者。復有應化佛所化羅漢。本願善根方便力故。現諸佛土生大眾中莊嚴諸佛大會眾故。

大慧。分別去來說種種事。遠離證果能思惟所思惟可思惟故。以見自心為見所見說得果相。

復次大慧。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

大慧。是名見三法墮於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

大慧。是故須陀洹不生如是心。

復次大慧。若欲遠離禪無量無色界者。應當遠離自心見相遠離少相。寂滅定三摩跋提相故。

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薩心見諸法以惟心故。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諸禪四無量   無色三摩提
  少相寂滅定   一切心中無
  逆流修無漏   及於一往來
  往來及不還   羅漢心迷沒
  思可思能思   遠離見真諦
  惟是虛妄心   能知得解脫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未如實知 與 如實知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二角度來回答:一是第一義諦(法身義、體義),二是俗諦(報化身義、相用義)。


佛法討論,都要以佛的角度來看事,才是正確的態度,而佛的角度是從體看事,佛的知見是:無生(註一)


什麼叫無生呢?就是本來就沒有產生,所有看到的生滅都是錯覺(顛倒),例如空花、水月、陽焰。虛空中沒有花、水中也無月,曠野中閃爍的是熱氣而不是火焰。


所以,萬物無生!

----
有人產生迷惑了,為何本來無生,卻有鍵盤可以打字,牆壁可以觸碰,原因為何呢?


佛在《圓覺經》中開示:眾生顛倒。顛倒的白話就是錯覺!

--
於是,有眾生產生迷惑了,為何本來無生,卻有眾生產生呢?


佛在《圓覺經》中開示:眾生顛倒。

--
於是,又有眾生產生迷惑了,為何本來無生,顛倒從哪裡產生的呢?


佛在《圓覺經》中開示:眾生顛倒。

--
於是,又有眾生產生迷惑了,為何佛一直說眾生顛倒呢?


佛在《圓覺經》中有很明白開示:眾生顛倒!

--
什麼是顛倒呢?就是說,我跟您講您正在夢中,不要繼續做夢。但您卻一直在夢中問:我為何在夢中?


於是,又有眾生產生迷惑了,為何本來無生,產生了眾生,又令眾生顛倒如同在夢中,而不能覺醒呢?


佛在《圓覺經》中有很明白開示:眾生顛倒!


佛在《楞嚴經》中開示: 『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

--
『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的意思是:

   顛倒的產生原因,正因為在顛倒中。

   所以,顛倒的眾生,一直用顛倒的思想在問顛倒的問題。


這現象,如同在沙漠中覺的很渴,於是旅人問:為何我現在很渴?


一般人有非常多的答案:肉體缺水、走太累了、太陽太大......


佛的回答:因為您正渴,所以您很渴!


要治療渴症,就是喝下水,喝完就不再產生很渴的感受。


為何眾生一直顛倒呢?因為正在顛倒中!


解釋產生顛倒的理由,可能無量個,但最有效的解釋方法,就是不再有「顛倒」所產生的效果。因此,顛倒原因不必去詳究,只需斷除顛倒本身即可,顛倒本身就是:未如實知!


什麼叫做未如實知呢?就是,沒有真正的了知自己正在顛倒中。這現象又叫做:無明!


這如同,明知前方地上有污水坑,問您看到沒,答說已看到。問若走過時能閃避嗎,答說能閃過。但前腳才剛說能閃過,後腳卻又踏入污水坑中......,這叫未如實知!


為何如此呢?


因為,正在未如實知之中!以世俗的說法,是未如實知已養成習氣了,稱作無明、痴習!

--
問:如何才能如實知呢?


答:反復去確認自己真的已知!確認工具簡分身、口、意三大類。


意:確認有認知到,前方地上有污水坑。

口:問已看到的人,來確認自己也真的已看到,而不是自己的錯覺。

身:親身走過污水坑,驗證不再掉下去。


閃過污水坑之後,於是,又有眾生產生迷惑,如實知之後真的就不再顛倒嗎?


佛在《圓覺經》中開示:眾生顛倒......


(這問題來自於並沒有閃過污水坑,於是顛倒的以為已閃過。如實知的人沒顛倒,不會問這種問題)

**********************************************************************
法迄巴的話
**************

在顛倒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在生生滅滅,沒有一個常而不變的實體存在。


生滅現象就是顛倒本身!


既然顛倒是錯覺,所以也了知沒有生滅。


若當下對上述的說法認同,如實了知,電影就落幕了!


在電影落幕之後,若還坐在椅上問,這電影播的不怎麼樣嘛,或問這電影還有續集嗎?有這類想法的,就是還未如實知。


您的錯覺仍在繼續中!......如同前方地上有污水坑,但卻未如實見,而掉入污水坑中: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故,不能見如來!


----
問:怎樣才能如實知呢?..........須:無 欲


*************************************************************
註一
***********
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

無生及無生法忍
 

無欲之用功方式

◆ 欲是什麼意思?

  「欲」的白話就是「想要」。它也有另一個同音的涵意,就是欲下有心字之「欲」。


  什麼樣狀況是欲呢?

  簡分理性與感性二方面。理性之慾,例如:好奇心。感性之慾,例如:七情六慾。


  分理性與感性,其實只是依欲的濃薄在分而已,它們的基礎都能歸納至貪與痴的習性。



◆ 貪、受及苦

  貪(愛),是一種想要擁有的心態,於是隨著就會發生「取、有」的行為與目的。


  「取」就是達到擁有所貪愛對象的行為。


  「有」就是經過「取」的行為,最終達到擁有之目的。


  在十二因緣法中,把貪(愛)稱為「受」,因為已納受身行、口行、心行的訴求,所以稱為「受」。例如,眼看到漂亮汽車,心中就起了一個想要擁有的貪愛,於是就去執行擁有它的行為,這稱為「取」,最後擁有時就稱為「有」。


  但若不能取或取之後不能擁有時,會怎樣呢? 最典型的反應就是痛苦!稱為「求不得苦」。


  但痛苦不只這一個,有時在取的過程被障礙,於是厭惡那個障礙者,但又常常要碰面,碰面時又不能對他如何,於是產生另一種苦,稱為「怨憎會苦」。


  還有一種無奈卻又會發生之苦,稱為「愛別離苦」。例如愛人病、死,當下心中就感受到痛苦難耐,受不了的人也就跟著去自殺了。



◆ 眾生對無慾的反應

  雖然世間的方法千萬種,但修行人因為知見正確,了知不想受苦,最簡捷省事的方法,就是直接舍欲,稱為「無慾」。


  不過,吾人去觀察一下世人的反應,會很有趣的發現,絕大部份人都了知苦,也不想受苦,但卻偏偏不捨欲而受苦,奇怪吧?!


  如同我常譬喻的,前方地上有一污水坑,甲問乙說看見了嗎? 乙答已看見。甲說能避開嗎? 乙說能避開。但乙前腳踏出後才說能避開,後腳卻又踏入污水坑中。難怪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成佛時自云: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故,不能證得。」


  因為眾生是這麼愚痴,即便我本人已知道這件事,卻也仍在輪迴中流浪,所以佛又在《圓覺經》中說:「眾生顛倒」。


  眾生為何顛倒呢? 簡單來說,妄就是眾生的根本,眾生就是妄的一個表相。如同黃金是金碗、金筷的根本,而金碗、金筷是黃金的不同表相。


  因為眾生是由妄所組成,所以它的根本就是「顛倒」、「愛取有」,所以眾生雖然已知道有愛取有的結果,就一定有苦,但因為根本就已顛倒(不排斥,或無法拒絕)所以無法舍欲(拒絕繼續愛取有),只能再受苦!
  


◆ 用功無慾之困難

  無慾,主要是在感性斷除七情六慾的意思。但實際上這卻是一件麻煩的事!


  用功無慾,其實就是在辨認什麼是輪迴習氣,或什麼是影響定力的因素,當能辨認時,因為已立志無慾,就能遠離之。


  但辨認什麼是欲,卻是一件麻煩的事!


  麻煩在於待人接物或獨處時,自己已生卻卻不了知,因為有些欲是「習氣」,它非常、非常的微渺而難以辨認(成了潛意識的反應,所以難辨認)。因為沒辨認出,所以要用功斷欲就難了,於是就跟著無量劫來的習氣去了。若當下是中陰身(死亡後的一個狀態),就會跟著業感去輪迴了。



◆ 辨認自己的習氣

  辨認自己的習氣,這真是很困難的事,而且每個人的習氣,除了根煩惱與大部份隨煩惱之外,還有很多隨煩惱或渺小習氣各各不同。


  對於習氣辨認的最典型範例,就是阿羅漢畢陵伽婆蹉被恆河女神向佛告狀的事件。事件起於畢陵伽婆蹉過去幾百世都是婆羅門(富貴人家),所以有傲氣,於今世雖已斷了三毒根煩惱,但卻還留有餘習,於待人接物時,不審細節,直接稱恆河女神為「婢女」,而女神也是眾生,當然就不爽,於是向佛告狀。


  為何阿羅漢還有這種余習呢? 這是因為二乘阿羅漢主要是斷三毒根煩惱,而不在斷除余習,所以於一些細節上,就不會去注意「對方反應是否會煩惱」這事之上,注意看禪宗語錄,很多記錄都有上述的弊病,因為這些禪宗上師證境不如佛,或不如某些果地菩薩,所以常說:「因緣不在此地」,要求行者另尋上師。


  所以,整個事件說起來,就是聖者本身證境不足,還沒有走到把余習斷除的階段。


  那麼,吾等仍是凡夫的修行人認知到上述狀況時,又該怎麼辦呢?


  我個人也只能說:「盡力而為」。



◆ 習氣有哪些?

  要談這些反應,必然是「遇到什麼習氣,就怎麼反應」的話題。而能談的習氣,也只能是我本人用功時所遇到的,但不代表其它人也會遇到同樣習氣。


  首先,貪瞋痴三毒的根煩惱應該是每個人都能辨認的(若辨認不出來,那麼您可能不適合用無慾的頓修方式)。


  隨煩惱又有多少個呢? 我個人建議有緣人一定要去讀《百法明門論》,裡面有說明眾生共同都有的根煩惱、隨煩惱,若見聞者的習氣沒被記載,那就是個人特有的。



◆ 無慾頓修

  打坐要入禪定,它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具有「一心禪支」,所謂一心,就是專一心志之意思。


  什麼叫做「一心」呢?


  例如,專心做事時,別人是拍您肩膀說:「怎麼叫您三次都不回應」。


  其實,您當下不是不回應,只是根本沒聽到。在這過程中,有些人是有聽到,只是一時反應不過來所聽到的聲音之意義(事後回想才發現自己有聽到,這就是入定人還能聞磬出定的原因),有些人是真的沒聽到(入定人若沒聞到磬聲,就會被視為涅槃,肉體就會被火化,例如八仙之一鐵枴李,就是這種狀況)。這種沒聽到就是所謂的「凡夫定」。


  入比較深禪定之前,最好要養成聞磬出定的習慣,不然要有心理準備肉體被火化的結局。


  無慾的用功方式,大約如下:

  (1)當吾人已明辨共同習氣之後,就要開始去生活中於待人接物時,清
     楚辨別當下發生哪一種習氣? (打坐時也要能辨別自己發生什麼心
     念想法,若能立刻反應則佳,若不能,於下座後要記錄,並決定下
     次上座遇到同樣反應時,要怎麼因應)


  (2)於反覆辨認且「已熟悉習氣類別」之後,就要逐漸的於「根塵相觸
     」時,知而不隨。


  (3)用功無為法(無慾)者,再來就是要達到「根塵相觸」時逐漸不生
     習氣。若能如此就是在轉識成智。如是定力漸增,因緣時節成熟時
     (用功深入到能斷三毒的狀態),某一時間觸緣就有頓證現象,如
     「香嚴擊竹」、「無盡藏尼睹梅」。

  
  上述方式偏於《圓覺經》中的「禪那法」。那麼,要用「奢摩他法」又應如何呢?


  奢摩他法以取靜為行,也就是一切都不理,這比較適合閉關、深山修行的方式,否則還是要遇到待人接物時的生念、生習之處理方式。有趣的是,自己知道一切不理,但偏偏還是會生出習氣,像教訓自己小孩的打自己巴掌,習氣還是照樣再生出,想要取靜不生念、不生習氣,但自己已養成的習氣、個性可不這麼聽話的。


  至於《圓覺經》中的「三摩缽提法」就不避諱生念、生習,因為它就是動態修行方式,反而歡迎要生念生習,這樣才能針對這些習氣去反省、思惟其不究竟。對於已有神通者,甚至還會變化幻相,於變化時再去反省此幻與報身之利弊、有無,思惟其意義何在。於反省時了知報身與幻相的不究竟,於次次反省時,次次下決定要斷除輪迴習氣,於是在某一次反省思惟時,就可能直接斷掉三毒習氣。


  對於如何斷掉三毒證阿羅漢果,或斷無明證佛地,建議去閱讀《楞嚴經》中的25圓通章。



  以上發文沒有經過校對,若有語義不順之處,請自行腦補。

無欲用功次第

  於斷欲之前須先悟淨圓覺(悟無生),並持淨覺心(立志無欲;意志堅定永遠不再產生三毒習氣)用功才行,若沒悟無生也不持淨覺心,那麼就是還沒準備好正式要斷欲
 
 
  無欲之無為法用功時,基本原則都要保持當下狀態等同佛之果地覺,那就是:無生的狀態!
 
 
  無生狀態,是指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三毒習氣,也無心念。而不是心念挾帶習氣產生後而被察知,於察知後不相續,因此不生心念也不挾帶習氣。
 
 
  三毒習氣都是心念產生時一起挾帶出來的。
 
 
  例如,路上有大塊黃金,看到而了知是黃金,這是心念。若對黃金產生貪愛心,這是貪毒;貪愛卻被制止而不能取得,於是生出瞋恨心,這是瞋毒;若看到黃金上有利剌,明知應閃過卻又莫名的用手去抓它,反而把自己刺傷,這就是痴的習氣。
 
 
  無欲的修行人,應該是了知是黃金,了知之後沒有其他念想,然後繼續走自己的路!
 
 
  因為無始劫來的習氣,吾人的習氣沒有這麼簡單可以不產生,這就是要用功的地方。
 
 
 
用功次第
 
  1、剛開始用功要先斷貪瞋二毒習氣,能斷除之後證五地菩薩位。
 
 
  2、然後再斷痴習,已斷則證六地菩薩位。
 
 
  3、再把功夫用在念念生起都無餘習,也就是不令其他眾生煩惱,例如
    畢陵伽婆蹉有餘習,每次過恒河都叫恒河女神:婢女開河。因此而
    被恒河女神告狀到佛之處。這就是心不精細,帶有過去世留下來的
    餘習心念生起,而自己沒察知。
 
 
    念念皆能察知而不相續生起的心念,則證七地菩薩位。
 
 
  4、最後,就是斷除微細的心念,令它不生但又不落入斷滅(涅槃)中
    ,斷除方式,是忽然把能覺所覺一起泯滅,如夢中欲渡河,於半渡
    時忽然醒覺。詳見註一佛經。
 
 
 
(1)奢摩他法
 
   功夫的使用,最理想是奢摩他法,當下頓覺等同於佛,但實際做不到!
   頓覺人從釋迦牟尼佛時代起算,最多就只有《妙法蓮華經》中的八歲龍
   女可能有達到而已,但更可能也沒有達到,她也是經由頓修而斷無明
   (佛經沒有記載原因)。
 
 
   於是,要用無欲這種頓修的無為法,就須時時保持無欲,不生欲習,實
   際這樣也很難做不到,能做到就至少已斷貪瞋二毒,證菩薩五地位(菩
   薩乘根器,二乘根器則證三果)。雖然做不到,但仍要朝無欲的方向保
   持,禪宗稱此功夫為 『 保任 』 。
 
 
   因為一直盡量保持在無欲的狀態,所以貪瞋習氣將愈來愈薄弱,如同砍
   木,愈砍愈薄。
 
 
 
(2)禪那法
 
   但有時會感到習氣似乎反復生起永遠斷不了,那麼就有必要使用禪那法
   在習氣生起時被動察知(註二),於察知後就不要理它(不相續它),
   心念生滅很快,當察知它時,它就已消滅,起心滅念,起是念。於是這
   樣用功,慢慢地習氣就變薄,乃至於斷除。
 
 
   這如同已有煙癮的戒除方式。嬰兒時不會有此癮,它是後天成長中不斷
   抽煙而養成。所以,當煙癮出現時就須被動察知,而不去相續滿足抽煙
   的行為,如此反其道而行,久而久之抽煙欲望變少,最後抽煙行為就被
   戒除。
 
 
 
(3)三摩缽提法
 
   但有時又會發現,雖然用禪那法於察知後不相續欲習,但習氣還是會
   反復的一直出現。若煩惱此狀況,就有必要用三摩缽提法,去主動起
   心觀察。
 
    A、若保持無欲的對治方式,就是反復的做 『 立志無欲 』 的行為,
      多做幾次習氣就會比較薄弱。
 
 
    B、若欲習太強烈,無法保持無欲,那麼要思惟習氣斷不了的原因,而
      採用它的對治方式。用最多的通常是採 『 五停心觀 』(註三)  
      的方式。
 
 
**************************************************************************************
註一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二
*********
被動察知:
 
不是主動起心觀察而察知,須養成淨習就能被動的察知,如同武術大家已練功習慣了,不起心觀察週遭,但飛鏢射來總能避開。
 
 
**************************************************************************************
註三
*********
五停心觀
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界分別觀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如來藏定義(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

法迄巴按: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是 大寶積經  別譯本

----------

No. 35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卷1) T12, p0221c

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


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本所不見。本所不得。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


------
No. 310 大寶積經 (卷119) T11, p0676c

世尊。此聖諦者。甚深微妙難見難了。不可分別。非思量境。一切世間所不能信。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之所能知。


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行。


於如來藏說聖諦義。此如來藏甚深微妙。所說聖諦亦復深妙。難見難了不可分別。非思量境。一切世間所不能信。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之所能知。


若於無量煩惱所纏如來之藏。不疑惑者。於出一切煩惱之藏。如來法身亦無疑惑。


世尊。若有於此如來之藏及佛法身。不可思議佛祕密境。心得究竟。於彼所說二聖諦義。能信能了能生勝解。


何等名為二聖諦義。所謂有作及以無作。


作聖諦者。是不圓滿四聖諦義。何以故。由他護故。而不能得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是故不知有為無為及於涅槃。


世尊。無作諦者。是說圓滿四聖諦義。何以故。能自護故。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


如是所說八聖諦義。如來但以四聖諦說。於此無作四聖諦義。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作事究竟。非阿羅漢及辟支佛力所能及。何以故。非諸勝劣下中上法能證涅槃。


云何如來。於無作諦得事究竟。謂諸如來應正等覺。遍知諸苦。斷諸煩惱。及超煩惱所攝苦集。能證一切意生身蘊所有苦滅。及修一切苦滅之道。


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何以故。言苦滅者。無始無作。無起無盡。常住不動。本性清淨。出煩惱[穀-禾+卵]。



/--- 以下對法身的說法,與一般所熟知 「法身無生」 定義不同,請特別注意 ---/

世尊。如來成就過於恒沙具解脫智不思議法。說名法身。


世尊。如是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


世尊。如來藏者。即是如來空性之智。


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證


世尊。此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空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


世尊。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


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由信能入。


世尊。如是一切聲聞獨覺空性之智。於四倒境攀緣而轉。是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證。一切苦滅唯佛現證。壞諸煩惱修苦滅道。

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

No. 261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卷10) T08, p0911b

復次微末底。我觀諸法。亦非和合因緣所生。所以者何。因無生性。因若有生。不應待緣。緣無生性。亦復如是。


若說因緣。我能和合。此亦不然。如二盲人。各別行住。不能見色。設令同住。不見亦然。


當知神我。和合因緣。亦不能生。若能生者。應是無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定是無常。以是當知。離所生外。無別能生。


或說五大。極微是常。能生諸法。此亦不然。猶如水米。和合成酒。飲即令醉。如是醉力。不從外來。非水中出。亦非米出。水米和合。轉變而生。


一切諸法。無有作者。亦無有我。而為因緣。所以者何。大地虛空。水火風界。當知亦爾。豈無情物。生有情耶。


一切諸法。假有實無。非自在天。亦非神我。非和合因緣五大能生。是故當知。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非斷非常。清淨湛然。是真平等。


爾時薄伽梵而說偈言

  一切有為法   如訖闥婆城  
  眾生妄心取   雖現非實有  

  諸法非因生   亦非無因生  
  虛妄分別有   是故說唯心  

  無明妄想見   而是色相因  
  藏識為所依   隨緣現眾像  

  如人目有翳   妄見空中花 
  習氣擾濁心   從是三有現  

  眼識依賴耶   能見種種色  
  譬如鏡中像   分別不在外  

  所見皆自心   非常亦非斷  
  賴耶識所變   能現於世間  

  法性皆平等   一切法所依  
  藏識恒不斷   末那計為我  <= 我執

  集起說為心   思量性名意  
  了別義為識   是故說唯心  

  心外諸境界   妄見毛輪花  
  所執實皆無   咸是識心變  <= 境界由識之心所變

  色具色功能   皆依賴耶識  
  凡愚妄分別   謂是真實有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有情器世間   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   非世性微塵  

  如木中火性   雖有未能燒  
  因燧方火生   由此破諸闇  

  展轉互為因   賴耶為依止  
  諸識從彼生   能起漏無漏  

  如海遇風緣   起種種波浪  
  現前作用轉   無有間斷時  

  藏識海亦然   境界風所動  
  恒起諸識浪   無間斷亦然  

  如酪未鑽搖   其酥人不見  
  施功既不已   醍醐方可得  

  賴耶妄熏習   隱覆如來藏  <= 賴耶即妄薰習
  修習純熟時   正智方明了 

  諸識隨緣轉   不見本覺心  
  自覺智現前   真性常不動  

  猶如金在礦   處石不堪用  
  銷練得真金   作眾莊嚴具  

  賴耶性清淨   妄識所熏習  <= 賴耶不被妄薰習時之本性是清淨
  圓鏡智相應   如日出雲翳  <= 轉識成智,就名為 大圓鏡智

  若有修空者   順空而取空  
  觀空與色殊   不名真觀者  

  觀色即是空   色空不可得  
  此即勝義空   是真解脫者  

  客塵無自性   無明妄分別  <= 客塵無自性
  實相非有無   眾生虛妄見  <= 實相非有無,眾生虛妄見

  猶如日月明   流光能普照  
  如來清淨藏   具足諸功德  

  真妄互相熏   猶如二象鬥  <= 真妄互相薰(真妄皆是妄)
  弱者去無迴   妄盡無來去  <= 妄盡無來去

  蓮花性無染   出水離淤泥  
  菡蓞開敷時   見者皆歡喜  

  如來無垢識   永斷諸習氣  
  清淨智圓明   賢聖所歸趣  

  猶如最勝寶   無復諸瑕翳  
  輪王為寶冠   常置於頂上  

  如來清淨藏   永離諸分別  
  體具恒沙德   諸佛之法身  

  住真無漏界   清淨解脫身  
  寂滅等虛空   法性無來去  

  佛現三界中   不生亦不滅  
  此界及他方   湛然常不動  

  平等真法界   佛與眾生如 
  非斷亦非常   大悲恒不盡  

  諸佛法性身   本覺自然智  
  是真勝義諦   唯佛方證知  

  自性體無生   牟尼本寂靜  
  流轉諸三有   畢竟歸依處  

  法無來去相   三世常寂然  
  住真三昧者   見彼法界身  

  清淨不思議   恒沙眾德備  
  此即無漏界   諸佛之所依  

  佛具三種身   體相用平等  <= 佛三身,體(法身)、相(報身)、用(化身)
  甚深廣大性   勝義無差別  

  無漏無變易   遠離一切相  
  煩惱及所知   本性恒清淨  

  無垢無染著   是真調御師  
  性淨即涅槃   亦是法身佛  <= 涅槃等同法身佛

  體備恒沙德   無垢不思議  
  六度常圓滿   此即薩婆若  

  廣大無邊際   永斷於思想  
  斷習成菩提   具恒沙功德  

  於諸法自在   普現諸色像  
  大悲清淨果   常利一切眾  

  無漏無分別   願力皆圓滿  
  猶如摩尼珠   隨色皆能現  

  譬如工畫師   能畫種種相  
  所現諸境界   皆是識心變  

  眾生諸性欲   如來悉能知  
  法身恒不動   願力隨緣現  

  示現兜率天   降神乘白象  
  生處於王宮   出家修苦行 

  即詣菩提樹   降伏諸魔怨  
  成佛轉法輪   或現涅槃相  

  示現有生滅   真身恒不動  
  鈍根樂小法   方便說涅槃  

  真如法界中   無有涅槃相  
  大悲樂饒益   引導於眾生  

  猶如大商主   誘進諸愚少  
  菩薩廣大心   咸令入涅槃 


******************************************************
另建議參閱以下經文﹕
【經文典故】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
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痴相

破見惑方式及其驗證法

  破見惑的定義,就是沒有下三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其中疑結最難破,因為它是習氣,而不純只是見解而已。


  所以,破見惑的方式,不是學習知識,而是相信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而無疑心;或相信 一實相印(一切無生)而無疑心。


  純相信三法印而不相信一實相印者,是二乘根器;二者都相信者,是菩薩乘根器。


  相信就會有信心。當信心深到某程度,就具有類似定力的效果,稱為信力。力被產生之後,就能抗拒某些行為,而令其不發生(無欲),或發生後不再相續它(無所住,註一)。


  當信力產生後,就能不再對三法印或一實相印有疑心,這個無疑習氣可以帶到未來世,所以佛才授記,凡是已證二乘初果者,可以七次往返人間就能證阿羅漢果(菩薩乘根器者,應可證六地或七地位)。


  驗證已破見惑的方式:

  (1)、由已證果善知識來印可,以已證俱解脫六地菩薩為基準


  (2)、若無已證果善知識印可時,就自行驗證

     A、觀察自己三年內是否對三法印及一實相印有產生疑心?

     B、已破見惑者,不必人教自己會自動守戒,觀察自己是否有守戒行為?


  身口意的守戒行為,是二果或菩薩二地的標準行為,凡已進入此階層的二乘或菩薩乘行者,都會自動守戒。


  什麼是戒呢?就是會令吾人墮入輪迴(人我執)、墮入無明(法我執)的身口意行為,都須戒除!


*************************************************************
註一
**********
無所住有二種現象,一是等同於無欲,因為無欲,所以根塵相觸時,不生起三毒習氣,因此稱為無所住。


二是根塵相觸時發生三毒習氣,但察知已發生之後,就無所住,於是不再相續生習。


例如打坐時,忽然起一念,想起某人欠我xx元未還的金額,此時就要無所住而不相續它。但定力不足者,就會相續的去想:xx日再去向他要回。


打坐時還可以察知前念、後念的區別。但於其他生活裡就不一定能有這麼精細的察知,因為在動態中之故。


所以,可能前一有欲習的行為(不是心念)做完或沒做完,下一個有欲習行為又接續了。這還只是身口行為,更別說心念是何等的快速而難以被察知。


所以,用功於無欲,須養成淨習。變成自己不必思考的習慣。如同武功大師,不必起心觀察,但有飛鏢射來,就能自然的被動察知而避開。


不會修行的人,才以為要起心觀心;已破見惑(未破就不說了)而用無欲功夫不精進未養成淨習的人,才會發生輪迴(三毒) 現象而不能斷除,乃至於相續發生輪迴(三毒)現象。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無想定與三三昧之分辨

今日在思惟,如何在定境中去分辨「無想定」與「三三昧」之差異處?


◆ 證境分辨

  無想定是意識被伏,入此定意識會逐漸伏住而不產生,比睡眠更徹底,夢境絕不會產生。


  三三昧是證境,當入無作三昧時,若決定舍壽,就是阿羅漢入涅槃,依《楞伽經》義開示,「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釋經者都說「分別爾炎識是意識別名」,我本人也認同此說(《大乘入楞伽經》經文也有此義)。若意識滅就是涅槃。那麼,當此意識不生時,與無想定之意識不生二者,吾輩如何在定境中去分辨我當下是入哪一個定境呢?


  我個人的見解,在定境中無法分辨(意識心念皆不生之故),只能出定之後才知:「我之前必定是入無想定」。因為入涅槃者,永無出定的現象!所以,若有出定狀況,就能判斷自己入了無想定。但等到壽盡出定後才能分辨,那可就什麼都來不及了,因為已被業力所縛,必然被牽去輪迴!(肉體無法延續五百大劫後還存在,所以業識或說靈魂就無所依,於壽盡出定後將被業力給驅使)


  所以,本帖議題就是在探討是否有方法,在未入定前,乃至剛入定時就能分辨自己是否已入無想定,這樣,此人就能了知自己是否已斷三毒。


  我個人知道有辦法可判斷修行人是否已斷三毒,因為佛陀時代,乃至像法時代都有不少的阿羅漢聖人,修行人可以詢問他們而了知。但到了現在末法時代,這方面的判別來源(聖人)就很難被聽說仍存在。所以,現在於網路上去查資料,都查不到有斷人我執的聖人(阿羅漢及六地及以上的菩薩),談過他們如何判斷自己斷三毒之依據,這樣,吾輩就無法分辨自己不生意識時,到底是真已斷三毒或入了無想定?


  對於上述的判斷式,也許可用排除法來達到。就是,斷三毒聖者必然有能力分辨自已斷三毒,但若我自己無法判斷目前是否已斷三毒,那麼即便所入定不生意識,此定也必然是無想定!



◆ 果境差別相

 ▲ 初果或菩薩初地

   入此證境則斷下三結(注一),具十六行(心),自己有沒有證,可以分
   的出來。


 ▲ 二果或菩薩四地
   入此證境則貪瞋薄。是否已到此證境,自己觀察習氣也能分辨的出來。


 ▲ 三果或菩薩五地
   入此證境則斷五下分結(貪瞋二毒斷除),參考注一。


   是否已到此證境,以當下自己的知見,要去難分辨它,還真不容易,因為
   薄與斷,外在都不執著,內在也一樣不執著。真能分別,也許是在內在的
   心念生滅上。相觸六塵時之心念,串習、不自在的生念者,應該就是貪瞋
   薄。而無論是串習或已生念後,都能覺得自在不受拘束者,應該是貪瞋斷
   的三果或菩薩五地聖人。


 ▲ 四果或菩薩六地
   入此證境則斷五上分結(貪瞋痴毒斷除),參考注一。

   如本帖開題所疑的,如何判斷是否已斷三毒。在這裡又有一憑據,那就
   是先判斷自己是否已先證三果(五地)境界,若無,即便意識不生,
   亦必然落入無想定中。


*******************************************************************************
注一
******************
點按參考維基百科說明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之義理。


◆ 同時參閱
 ・滅盡定與死與無想定之差別

一念不生 及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之四句偈

(1)一念不生
 
討論佛法,必須以佛知見為前提、背景。與佛知見相異的,都是二法,都是不了義的討論。
 
云何佛知見?這看《妙法蓮華經》佛出世一大因緣,以及整部經就能理出。我這裡簡單的說,就是:無生!(註一)
 
依無生為前提,那麼,怎麼用功才能符合呢?阿彌陀佛的日輪觀嗎?不淨觀嗎?呼吸觀嗎?還是,觀心?
 
 想一下,一念不生,它不就是無生,這似乎很符合佛知見,但,它不是真正的了義方法。
 
試想,我過馬路時,而不生心念,被撞死了,這還要修行嗎,還是打算來世繼續用一念不生的方法?
 
試想,我工作時,而不生心念......,這工作還能做嗎?當然不行。
 
人的行、住、坐、臥,若都一念不生,又要怎麼生活了?難道,一念不生是果地佛菩薩才能用,而眾生不能用的嗎?
 
什麼是根結呢,那就是一念不生也不是正確的用功方式。外道入無想定時,也一念不生。
 
那麼,什麼方法才符合無生,又能自在生活,不被車撞死,可以工作,又能於行住坐臥中用功而能斷三毒思惑,又能用樣方法用到成佛的呢?
 
   無 欲!
 
當下真正無欲時,可以一坐至地球毀滅,也能不生念,這符合無生(第一義諦,體之義理)。
 
 
   當下真正無欲時:
 
   1、由於沒有像外道一樣進入無想的定境,意識並沒有暫伏不生
 
   2、也沒有像心解脫聖人入滅盡定,意識並沒有暫伏不生
 
   3、也沒有像阿羅漢入涅槃,意識永滅不生。
 
 
所以,當下真正無欲時,若有根塵相觸的現象時,就能反應。例如有人叫您時,還能聽到並可反應,這符合佛智(俗諦,相用之義理)。
 
 
 
(2)圓覺經四句偈
 
A、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真正無欲時,不起妄念。
         
         
B、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真正無欲時,不起心滅妄心(起心就是妄念),根塵相觸又能夠反應,
  是以妄心亦不熄滅。         
         
         
C、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真正無欲時,達到菩薩八地位,已能所俱寂,離心意識(註二),證無
  生法忍,不再有二法。此時對週遭已沒有真妄的執著,所以住於妄境不
  加以了知。
         
  例如,飛機飛過A地,而A地的地面是平的、凸的、凹的,已對飛行員
  沒意義,因為不行於地面之故。
         
         
D、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句是助辭。既然不加了知,則必然無了知,又怎會去辨別是真、是假。
         
  如同上述飛機,當飛行員都不看地面,哪裡會了知地面是什麼形狀。
 
 
 
**********************************************************************************
註一
**********
無生及無生法忍
 
 
**********************************************************************************
註二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