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如來因地法行與諸法

若一塊黃金,變相成金碗,這叫一法。又變相成金筷子,這又叫一法。再變相成金湯匙,這又叫一法。如是各類變相無量無邊,於是稱之為十方法界,或十方宇宙。

法,泛指所有一切。無為虛空,小至鄰虛塵,大至銀河系,乃至整個華藏世界,都是「法」!

諸法不生,指的是妄沒產生之前的現象,通稱為無生!它不是真,亦非妄,亦稱為不二!不是吾輩所用言語可描述,何以故?若有描述則為生,不二非生滅,所以不能描述,乃至不可思議,佛亦不能證,但可理知。如指標月,指非是月,但可理知其義理。

我說:
  對眾生而言,這個無生義理懂不懂無所謂,更重要的是,
  如何在生滅中自在?


  對菩薩而言,無生義理則須悟,這是菩薩乘與二乘的主要
  差別處!


二乘所悟,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以有能所之別,而有涅槃可入。


菩薩乘所悟,是本來無生,妄有生滅,所以無涅槃可入,何以故?當下生心者,即是生滅,若生涅槃可入,則此心念亦是生滅。如來因地了知本來無生,所以稱為「悟淨圓覺」,於是了知而無疑,所以斷菩薩乘見惑,在因地時就立志無 欲,心無 欲故,一切時坦蕩蕩而不住於六塵,「持此淨覺力」,日久功深,妄自止歇,歇即菩提!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參話頭方式

>誰能講講怎麼看話頭,這句話沒起來怎麼能看住。起來了也就是話尾了
復:
  參話頭有多種心態,至少有以下二種人:
  一、已悟淨圓覺(佛知見)
  二、未悟而直接用功

  古代提這個方式,乃閱經不便,及便利以簡御繁,如同一串葡萄,把
  根提著,其餘就跟著一起被拿走。

  我個人認為在現今訊息氾濫、便利取得狀況下,應該先悟淨圓覺之後
  再去用功是比較恰當方式。欲悟淨圓覺,須詳閱《圓覺經》。以下簡
  說。

  佛知見是:無生!

  若能此二字而悟入,並信解無疑,就有可能當下「得法眼淨」而破見
  惑。既破見惑之後,則習氣較能寧靜,何以故?本來無生,妄亦無生
  ,若一切皆無生,雲何還需要去生心參話頭耶?當下即與佛無異!

  不過,這種「頓覺人」大約從佛陀時代至今日就沒產生過,所以就變
  成《楞嚴經》以下的開示狀況: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若有緣見聞者自肯已悟了,先不說是否已破見惑,那麼就接著往下說。

  既然本來無生,何以心念卻不斷地生起呢?......這是無量劫以來,所養
  成的輪迴習氣所致。所以,用功方式就是要令心無 欲而坦蕩蕩,真能
  無 欲,就能在行、住、坐、臥中用功,至得力時,逐漸的破除各種惑
  業,從見惑,至思惑(煩惱障,三毒),至塵沙惑(智障),入等覺菩
  薩金剛道之後,最終將破無明,而假名為佛!

  話說回,如何參話頭呢?

  話頭,指的是心念產生之前的境界。心念生時,是生滅,心念無生時,
  那就是我所說的無 欲!雲何無 欲時,會有心念生滅呢?當然不會,除
  非「依菩提誓願」觀察過去、今世的因緣果報。

  話頭怎麼參?......對我而言,立志無 欲,於一切時坦蕩蕩無所住,就是
  在參!

  樓主看似比較像要認真修行者,可點閱「法迄巴貼吧」,看在下的「學
  佛心得」,一系列文章看下來,很多疑惑就能消除,貪慾愛習之心若止
  歇,就能證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

思想不斷的產生,是從哪裡來的?

>我下一刻,要思什麼、想幹什麼,這些思想是哪裡來的?
>或者說是由什麼決定的?
復﹕
  「貪欲愛習」及「痴習」未斷,於是就會有五遍行(作意、觸、受、
   想、思)發生!

  (1)二乘慧解脫路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此類人當下的心態乃依所證境界而異,若假設是没禪定力者﹕

    ⏺若有肉體障礙之疼痛或愉悅,於了知後就不再執著,若仍持續
     也仍是持續了知之後放下,若不堪忍時,就可能有如瞿底迦阿
     羅漢而自殺。

    ⏺若無肉體障礙,那麼就可能端坐入禪定,或無心想的端坐,或
     依佛制常規做事,如誦戒、說法、乞食、經行...等等。若是未
     證阿羅漢果,則會思惟佛法(四諦或十二因緣)而達慧解脫斷
     除痴習。

  (2)二乘俱解脫路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此類人當下的心態﹕

    ⏺若有肉體障礙之疼痛或愉悅,於了知後就不再執著,若仍持續
     也仍是持續了知之後放下,若不堪忍時,就可能有如目犍連肉
     體被外道損傷而受不了,就直接坐脫立亡(未來將成佛,所以
     沒入無餘依涅槃)。

    ⏺若無肉體障礙,那麼就可能入定觀察過去因今世緣,或無心想
     的端坐,或依佛制常規做事,如誦戒、說法、乞食、經行......等
     等。

     若是未證阿羅漢果,則會思惟佛法(四諦或十二因緣)而達慧
     解脫以斷痴習,或嘗試經由奢摩他或毘婆舍那,以證三三昧來
     斷除痴習。

  (3)菩薩乘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若是走慧解脫路者,當下的心態與二乘慧解脫路行者大同小異
     ,主要之異處,不滿足於菩薩六地能入涅槃之境界,而更向
     「無生」用功,而不是向「寂滅」,而無聲聞緣覺下述弊病
     (註一)﹕
         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
         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

     菩薩依於所用功法有頓漸修,所以行為還是有較大差異。例如
     是從事即身成就者、專念佛往生者、弘法利眾生者...,如是依
     不同菩提誓願而有不同行誼。

     一般來說,凡已斷貪嗔,證菩薩五地位,但又仍沒入禪定者,
     則行為必然仍是專心在斷煩惱障,但會有些著重以奢摩他,或
     三摩缽提方式來開啟十力(含三三昧,但不住三三昧),何以
     故?菩薩乘自七地開始,沒有慧解脫路,必須開啟神通妙用,
     而十力中就有此用。

     假設我本人是已斷貪瞋者,那麼我的行誼則仍然在「無所住」
     的斷惑之上,何以故?已斷惑聖人,於須臾間就能生起五神通
     (註二),所以不必然須特別著重於打坐,於用功中依於輪迴
     習氣減弱,神通只在起個念,或稍為用功一下就能證得,如註
     二經文中的妙賢比丘尼。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執著任何有為法,都非了義非總持法
     ,反而易墮入執著中變成法執。所以,《金剛經》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二乘亦能用無為法,用者依其心量大小證不同境界。

******************************************************************
註一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二
*************
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及須臾得神足通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輪迴?

出處﹕0102
原作者暱稱﹕BBCALL
原文標題﹕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

緣起﹕

以往讀《須深經》之時,未能交叉檢視相關經義,便認為古德所說未得初禪也能解脫是為結論,今由瞿低迦聖者之事跡引發,而起詳論過往文章的草率結論。


前言:

本文主要是由於在漢傳的系統中,一般認為《雜阿含347經》〈巴利,《須深經》〉的慧解
脫阿羅漢並不需修得任何禪那。這般的定論似乎已成通說,因此,在此問題上似乎是沒有探討的必要性,然而,如果仔細再讀《347經》並交叉比對其他經論時,不得不懷疑,如果沒有正定的修持,如何「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呢?

漢譯《雜阿含1212經》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

漢譯《中阿含大品請請經》世尊告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

由此可知,在此五百比丘中,多數皆是慧解脫者,而這些聖者皆是「盡得無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盡,而得善義正智正解脫。」,所以,在佛弟子於不得根本定,沒有神通,還是可以由法住智而究竟解脫者是佔最大多數的情形下,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的問題便顯的異常重要了。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理與禪法傳入臺灣後,我們見到了 「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糂y
糂nika )或「無禪那慧解脫」(Paññ糂vimutta) 的修行 方法,無疑的是
代表了如同漢傳的一般看法,承認了 無禪那的阿羅漢聖者之存在,但似乎這般的方法並不
是說完全拋棄「止」的修行而只有「觀」的修持, 只能說這些方式是著重於「觀」的部分
而矣。


心解脫、慧解脫與俱解脫:

解脫,巴利語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謂解放,傳統的說
明是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但是考察契經,很顯然的,並不能把解脫一詞作為「由煩惱束縛中解放」的語意,而僅能作為「解放」的含意,當把此語作為煩惱束縛的解放時,事實上便容易曲解了經文的原意,而以為此語通通指涅槃或是斷絕生死原因的含意,這是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解脫的分類本來是單純的,但在後世考究後,便逐漸形成種種分類,這裡不是本文要探討的。


《雜阿含一經》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以正知正見觀察五蘊緣生緣滅,而能對此現像悉知、如實明白,進而厭離並斷除欲貪,是心解脫的定義。

《雜阿含六八四經》世尊告諸比丘:「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能對五蘊厭離、斷除欲貪,進而解放五蘊使其不再緣生,是慧解脫的定義。因此,當說心解脫時,並不一定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當說慧解脫時,則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的。


為什麼說心解脫並「不一定」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呢?

《雜阿含四經》:「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
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由這裡可知,世尊解釋了兩種層次的心解脫,其差別則是在於「若斷」,也就是說,一種是五蘊未能斷除,一種是五蘊能夠斷除的,都可稱為心解脫,能滿足五蘊能夠斷除的又可稱為「正意解脫」。本段經文另外要注意的是,由於世尊用「若」一字,所以用此段落作為心解脫的定義,是比較不甚妥當的。

心解脫與慧解脫是息息相關的,且有前後的次第,所以,在 《雜阿含九一六經》中,佛告
聚落主:

「彼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亦不滿足。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不滿足故。」

因此,在契經中,心解脫與慧解脫的用語,大部分皆是連帶的使用,換句話說此兩者是猶如連體嬰一般的密不可分。


關於心解脫、慧解脫,還有一個重要的說明,

《雜阿含七一○經》世尊告諸比丘:

「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基本上, 離貪欲是心解脫的定義,得身作證,離無明是慧解脫的定義,這裡是與一及六八
四經的解說,相互呼應的,因此,兩者的不同是可以確認的,現在問題來了,此處提到七覺支的修習能夠滿足清淨而能正信的人,就是心解脫,如此,心解脫的修持是要滿足七覺支的解釋便會與所謂慧解脫阿羅漢並不需修得任何禪那的說法,將產生極大的矛盾。 於此,先暫緩擱置,來看俱解脫。


《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
「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同版異譯,《別譯雜阿含一六○經》佛告摩訶男:
「獲於身證具八解脫。住於具戒。以智慧見。盡於諸漏。是則名為得俱解脫阿羅漢也。」


由此,可知,所謂的俱解脫是指戒定慧三學圓滿完美的阿羅漢聖者,而與傳統的說明沒有任何歧異與紛爭了,看來要釐清的,就是心解脫、慧解脫是否沒有修得任何禪那的問題了。


無禪那慧解脫:

《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

「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這一段話似乎是有慧解脫並不需具備八解脫禪那的含意,不過,以此語來斷定的話,力量是稍微薄弱了一些,再看看同版異譯。

《別譯雜阿含一六○經》佛告摩訶男:
「慧解脫阿羅漢。不得八解脫。」

這則是強而有力的證明慧解脫是無得八解脫禪那了。回到《須深經》,目前所傳的版本有三種版本,一是說一切有部所傳的《雜阿含347經》,一是大眾部所傳的《摩訶僧祇律》之明單提九十二事法之六,還有一部是南傳上座部所傳的巴本《相應尼柯耶》(Sa劏yutta Nik
糂ya)之《須深經》(Sus糚ma Sutta)〈元亨版,須屍摩〉,這三種版本的紀錄,大體而言皆是須深為了盜法而出家之後,遇到慧解脫阿羅漢後向佛提問關於慧解脫的疑問


關於慧解脫阿羅漢是否證得四禪那的問題,摩本與巴本較接近,因二者皆未提到四禪那,唯獨雜本中,須深依次詢問他們是否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無色解脫,比丘們皆回答未證得。摩本中,須深詢問的是否證得天眼、宿命智、無色解脫,而巴本中則問是否得證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通及無色解脫,摩、巴兩本中皆是回答「未得」。

很明顯的,慧解脫阿羅漢沒有修得任何禪那的觀點,是出自於有部的,在大眾部與上座部中,則僅是認為慧解脫阿羅漢是沒有神通與未證無色定的。不過,在當今的巴利註釋書中,卻是普遍認為《須深經》的慧解脫阿羅漢,並未證得任何禪那〈如,《顯揚真義》〉。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南傳的承傳是依據《增支部》卷二157頁中有提到以止為先的觀與以觀為先的止,所
以便把修習者分為「止乘者」(samathay糂nika)與「觀乘者」(vipassan糂y糂nika)來
表達入手的不同方式。但這還是無法解決為何許多南傳論師會認為《須深經》的慧解脫阿羅漢未得到任何的近行定與安止定,所以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禪那,然而,巴本
中並未提及四禪,因此,認為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禪那,似乎是有些奇怪了,不過,大致上, 慧解脫阿羅漢使屬於「觀乘者」的修習而成就,應當是無有異議的。 【補充:當今部分南傳法師認為至少要有初禪的實力,才能先知法住】

前面所提的近行定,是指接近某禪那前的定力,安止定〈奢摩他定或寂止禪〉是某禪那之定,這兩種皆為「止」的修持,而並沒有特別針對慧觀(內明)的修持。假使,雜本中直指無得四禪那的記錄是為最為原始的,那就可以定案慧解脫阿羅漢是未得任何的禪那,但卻不能說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近行定,如果,無論是摩本或巴本,只要其中一本為最原始的,那麼,只能說慧解脫阿羅漢無得無色定,但可能有得四禪那中的任何一種安止定。

在巴本《相應尼柯耶》之《神足相應》第七比丘中,記載著世尊說明慧解脫是依何而修:【元亨寺版】

「諸比丘!未來世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諸比丘!現在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何為四神足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諸比丘!過去世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住者……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


這段經文在有部所傳的雜本中是沒有的,但是大眾部所傳的增一中,確有類似的說法, 《
增壹阿含經》結禁品:

「云何比丘將護四部之眾。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如是便為將護四部之眾。…………
云何比丘心善得解脫。於是。比丘愛已除盡。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脫。云何比丘智慧解脫。於是。比丘觀苦諦。習.盡.道諦。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脫。是謂。比丘。聖賢十事所居之處。昔日賢聖亦居此處。以居方居。是故。比丘。念除五事。成就六法。守護一法。將護四部之眾。觀察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猗身行。心得解脫。智慧解脫。」

這些比較起來,大致上可能是上座部與大眾部會比較注重禪那的修持,而有部比較不注重,但關於慧解脫阿羅漢的修持,由此兩種承傳來看,說慧解脫阿羅漢不用修「止」〈定〉的話,那就是完全不正確的了。

關於巴本《增支部》提到的以止為先的觀與以觀為先的止,在有部所傳的雜本亦有記載,《雜阿含四六四經》:【巴本,缺】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換句話說,一位以觀乘而獲無漏的聖者,應當是有「修習觀已,亦成於止」的實力,只不過「止」的成就並不需要至無色定以上,又或者至少有初禪的近行定之實力吧!

【名相】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

***************************************************
心解脫、慧解脫
********************
No. 375 大般涅槃經 (卷34) T12, p0835b

複次善男子。善愛念心即是欲也。因善愛念。親近善友故名為觸。是名為因。因近善友故名為受。是名攝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為增。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所謂慾念定智。是即名為主導勝也。

因是三法得二解脫。除斷愛故得心解脫。斷無明故得慧解脫。是名為實。如是八法畢竟得果。名為涅槃。



***************************************************
心解脫、慧解脫
********************
《雜阿含七一○經》

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何等為五。謂貪慾蓋。
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慾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

是故。比丘。離貪慾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慾。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雜阿含九三六經》

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
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別譯雜阿含一六○經》:「慧解脫阿羅漢。不得八解脫。」


***************************************************
俱解脫
********************
《雜阿含九三六經》

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同版異譯,《別譯雜阿含一六○經》

獲於身證具八解脫。住於具戒。以智慧見。盡於諸漏。是則名為得俱解脫阿羅漢也。


***************************************************************
法迄巴說明﹕
 ⦁ 離貪瞋,身作證心解脫(證三果)。
 ⦁ 離無明(指二乘思惑之痴毒,非菩薩乘塵沙惑之無明),是謂慧解脫!
 ⦁ 身證八解脫之一,又能慧解脫,是謂俱解脫(定慧解脫)。
  (另一說法,慧解脫又「同時證得滅盡定」者,才稱為俱解脫)

參考﹕
 ⦁ 巴利註釋書的古層,第6.6
 ⦁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輪迴?
 ⦁ 慧解脫、俱解脫、心解脫的分別
 ⦁ 《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妄之作用,及第八識真相、業相、轉相

回答某法友引用《瑜伽師地論》文句之疑,藉此說明妄的作用!

>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
>,阿賴耶識亦永滅故。
復﹕
  第一義,是指「無生」!沒產生時,心、佛、眾生也一樣沒產生,
  所以說「不二」,當然也「無一」!

  所謂的「一相」(一合相),其真正意義是「無相」,不二之故!

  佛在《諸法無行經》中就有開示提婆達多,因為沒有真正領悟到
  「一相無相」,所以才造業墮地獄。我本人也是在此經中悟到一
  相無相,而破見惑!

  既然第一義的無生,被建立是有的(只是假設性的建立),那麼
  不惟心、佛、眾生無生而不二,第八識也同時無生,當然,妄亦
  無生!

  這裡「阿赖耶识亦永灭故」的翻譯,並不恰當,有時吾人要具智
  去判斷某些人時地事物的「中道」、「恰當性」,否則都會被自
  己或他人給欺騙了!何以故?若「阿赖耶识亦永灭」,則必然是
  先產生,之後才有寂滅的現象,所以我說翻譯者用辭不恰當。

  不過,考量「第一義的無生,被建立是有的」,只是「假設性的
  建立」(無生非有、非無、非存在、非不存在,就只是無生而已)
  ,那麼就不難理解,阿阿赖耶识「亦永灭」的說辭!

  或是,此段義理翻譯沒錯,那麼就可能是在古印度流傳此論典時
  ,有流傳誤差,這是口誦時代常有的弊病。吾人須具知分辨之!

>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阿賴耶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非無
>心地。
復﹕
  第八識有三相﹕真相、業相、轉相。有時被說成真識、轉識、業
  識,用辭不同,但指的是同一義。若要嚴謹用字,建議依《大乘
  入楞伽經》開示,改用「現識」、「分別事識」。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但以眾生無量之故,而設立無量法門,
  因此法無定法,定法非善法!

  此故,為破「斷滅空」之執著,佛法中有設立「勝義有」的需要
  ,於是方便而立「如來藏、真如、如如」之類的勝義有佛法。也
  因此,識蘊中的第八識就立有「真相」!但,真相無生!

  業相是指妄的流衍、演化狀況,妄發生之後,產生三種相續﹕
   ● 世界相續(十方宇宙)
   ● 眾生相續(各類生命體)
   ● 業果相續(業報輪迴)

  而妄在最初的演化就是形成第八識的業相,又稱為「俱生法執」、無
  明,而具有三種功能﹕
   ● 含藏(又名執藏)﹕如同倉庫本身,可含執貨物不失
   ● 能藏﹕如同倉庫搬運工,把貨物不斷地搬入、搬出
   ● 所藏﹕貨物

  由於妄是動、生滅的狀況,它永不停止的演化、流衍,在形成第八識
  業相之後,仍繼續的轉變,於是第八識又具有「轉相」的功能。

  因此,釋迦牟尼佛這一期弘法,就立第八識有真相、業相、轉相三種
  意義!

  轉相的動能,常謂「業力」,它就是妄之「狂性不歇」現象,其意義
  可等同「第七識」、「見分」、「行蘊」,它具有「恒執」現象,舊
  用「恒審」二字,但現今最好不用,因為它沒有意識的審查、分別能
  力,只是一味的執著。

  於是,第七識內執第八識相分,成為獨影意識﹔外執五塵成為清明意
  識,因此稱第七識為「意根」。

  依於妄之不止歇,於「眾生相續」方面,又再演化出不同根身,而出
  現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但這不是永恒如此,例如於蝙輻之
  類生命體,卻又演化出「雷達根」,不必用眼就能辨識前境。

  其實,六根的說法,只是依娑婆世界的人類立場而立,這不指十方宇
  宙中所有生命體或人類(指具有類似地球人類的意識分別能力)皆只
  有六根。

  上述的演化現象,稱為第八識轉相!

  在人類而言,可轉出七種識,嚴格說應該只有六種識,第七識比較適
  合稱它為意根。

  於大藏經阿含部諸經中,不稱意根為第七識,只稱為「意」!其實,
  南傳佛法亦有第八識,但只稱為「心」,所以吾人常看到阿含部諸經
  中的「心意識」,指的就是北傳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

  於《瑜伽師地論》中說「诸位转识」,指的就是南傳的前六識,北傳
  的前七識。此轉識滅,名為入涅槃,是謂「寂滅」,不再有生滅,符
  合「第一義」,故名「無心地」,而阿賴耶識此時並未跟著斷滅,所
  以在「第一義」「無生」的標準而言,不能稱為無心地。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如來因地法行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
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
。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
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
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
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
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
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

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
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
   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修行知識及頓修方法

(一)修行知識﹕成佛法
   《圓覺經》及《楞嚴經》中皆有詳細開示,這裡就不添足續貂,請
   有緣見聞者,自行尋閱。

(二)修行細節
   若所用是「禪那成佛法」,它是念念覺的念數成就法,於念生即察
   知而覺!(覺﹕意指從迷至醒,從輪迴至自在的現象)

   先從濃重煩惱生起而察知,每個人生氣時都了知自己正在生氣(若
   戲語自己不了知,就關閉這主題吧),這是煩惱生起,必須察知,
   然後,不去相續它,這叫做「覺」!

   次從較輕微習氣生起而察知,例如輕安、愉悦、擔心、不安,察知
   之後不去相續它,這叫做「覺」!

   再次,從心念生起而察知,這類心念常不帶著情緒,它的生起,偏
   向於「主動性的遍計所執習氣」,也有不少「被動性的依他起習氣
   」,是屬俱生我執乃至法執的領域,若生起是不由自主的,那麼是
   痴習,察知後不去相續它,這叫做「覺」!

   若心念生起後,卻又能自主,它稱為由識轉智。例如察知心念生起
   後,決定不相續它,當下立即坦蕩蕩無所憶(頗有一坐千萬年而不
   動搖之氣勢,實際用功階段是做不到),乃至下一念令其不生起,
   這就是自主,這就是「覺」!

   感性的情緒控制及消除,是二乘三果、菩薩五地及其以下境界都須
   用的功夫。

   理性的思惟、心念之控制,這是二乘四果、菩薩六地、七地須用的
   功夫。至能自在的令心念消失、產生,這是菩薩八地及以上菩薩的
   境界,又名無功用行!

   其中七地比較尷尬,他已證無生法忍,也是無功用行,卻又須在「
   心念生滅上」達到不控制也能如意的程度,是柔順忍至無生法忍的
   過渡階段。八地菩薩就沒七地的弊病,因為一切心、意、識不現在
   前(註一)之故。

   注意﹕禪那成佛法,並不是不生念,而是在斷煩惱,所以注重的是
      心念生起須察知,察知後須覺!也就是自主時(沒有煩惱障
      ),可任心念自生滅。

      當功夫用熟之後,於察知時就等同於覺!乃至養成淨習,不
      再再去察知,而能念念皆不生起煩惱障,而能入寂滅,但不
      證寂滅,這是菩薩七地功夫。如是漸增,乃至心念都不生(
      註二)!


雖然,眾生各個根器不同,用功方法亦異,而斷惑的快慢,卻是由會不會
用工具的效率差別現象,來呈現!

功夫的使用,是無時無刻,行住坐臥、起心動念,無不皆在用功自覺中!

待人接物,應對進退各類人、時、地、事、物,都在用功,豈有懈怠躲懶
之時,即便生欲愚念懈怠,生死迅速,又豈從此輩之愚耶?精進行者皆如
禪宗古德所云﹕「時時猛著精采」!

又,提個重點,若想用省力的陀羅尼,不想繁複費力費時,善用以下這個
方法﹕
  無 欲

功夫用的上,則無貪、無瞋、無痴,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故知無 欲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又,成佛修行法不是只有一種,若欲學其它諸佛因地法行,請詳閱《圓覺
經》開示!

凡閱《圓覺經》者,必須達到「悟淨圓覺」,而能「持淨覺力」用功,若
此二項達不到,那叫做﹕功已搪捐!

若又行有餘力,也請詳閱《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及《楞嚴經》。

最後的四提示﹕
   ● 修行重點在「不相續」無明習氣!(違其現業)
   ● 用功而能察知,於察知時,須立覺!
   ● 無 欲至狂心自歇時,歇即菩提!
   ● 頓覺﹕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
註一
**********
八地菩薩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二
**********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
註三
**********
立志無 欲,亦能行無 欲法,乃至能無 欲,或已無 欲,是謂因地法行!

建議詳閱﹕禪宗頓教法門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何以心乃五塵積集,而非六塵積集耶?閉眼思惟的事︐不能算塵嗎?

《解深密經》[0692b14] 云﹕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
  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
  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
  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為何,心乃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而不是色聲香味觸「法」積集滋長故?

自解﹕
  難道色聲香味觸等之「等」,是指法塵乎?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以和合故,體性非有,故名性空。和合故,無常。性空故,無我。又以性空有二義,一是常,二是無生。性空非虛空是對待義,所以非常,因此乃知是無生義。

無生,它的意義依體、相、用、法來各自說,也可總說,可說的體系不少,例如﹕畢竟空、勝義有...等等(注一)。根據目前所悟知(非證悟),本體無生,但相、用、法卻都有生滅。

本體無生,除佛佛彼此能相印之外,對眾生而言「無生」並非共許。但就所觀察到的相、用、法,只要是正常人,都能共許它們皆有生滅,是無常。而眾生,就是生滅(又名生死)現象之一,因此眾生也必然無常!那個自覺有我這個眾生存在的「自覺」,也是生滅現象,也必然是無常,所謂的「我」,也只是生滅相續過程的現象,無常我存在!

...待續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_2018

>為啥識有讓人類思考的能力啊?
復﹕
  此問題等同在問「為何會產生妄,而有三種相續」?

  其實,妄自產生以來,就一直在演化,而識蘊,即是妄演化後
  的現象!三種相續包括﹕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現實一切皆生滅無常,修行人於無常中,卻產生思惟﹕
     現實在生滅無常中,既然有生即有滅,那麼必有個初因
     產生十方世界、各類生命體、業果輪迴現象!

  修行人於是在《楞嚴經》看到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卻又難免思惟﹕
     本來無生,何以卻有妄產生,而有生滅呢?

  及又思惟﹕
     這個妄,一生起就是無常,而「無常是真實存在現象,
     即便只是剎那」,只是不斷地生生滅滅,而顯出無常而
     己!

  但又從佛能覺遍十方,無量遠方與此方其意同,於此處沒,可
  即時從彼處出,因此難免又產生思惟﹕
     無常之實,卻如幻!

  之後又產生思惟﹕
     何以來去十方對眾生是障礙,對那些有瞬移能力的果地
     大菩薩而言,卻又不存在呢?

  然後,他將會產生一個結論﹕
     一切是業感!眾生有共業,所以受業力拘限。果地大菩
     薩有能力不受業力拘束,所以,所有眾生以為「真實存
     在」的現象,都不能形成障礙。

     如此,所謂「無常是真實存在」,也是要依對象所證境
     界而定,並不適用所有對象!

  從這樣的等等思惟、推演中,眾生對三種相續來源,就產生了
  很多不同的見解,而畢竟空、勝義有,是大乘佛法中,存在最
  長久、信者最多的二派。

  到底,妄是怎麼產生的,及它產生是否有機制,以及產生之後
  的三種相續,雖然皆無常,但是否能視為「極短瞬的真實存在
  」呢?......如是等等無量的疑惑,都只有深入菩薩無生法忍
  ,乃至寂滅忍之後,才能知究竟答案為何?

  因此,佛就開示一個很究竟的說明,來斷除修行人的迷惑﹕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凡是有主張的,都難免受到執著拘束,當下在迷之中,就無法
  破無明。於是,為破迷因,有教外別傳之法,不立文字,悉無
  主張,專門破執著!

  如此,各類執著皆破盡,當下則無迷,之前所有疑問之答案,
  則皆能自知。

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思惟阿彌陀佛未立刻迎接眾生往生佛淨土之原因

佛已覺行圓滿,乃能知十方世界眾生心念,何以某甲當下想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卻無法立刻得到西方三聖迎接呢?

這個疑問的真正原因,此生得知的機率,已非常非常渺小,猜測可能原因如下
1、此眾生的心志不夠堅定,雖生念欲往生,但只瞬間或不長久,或仍眷念此世界

2、阿彌陀佛認為再遲一些接迎,對此眾生未來的斷惑能力比較有助益。

3、此眾生有影響往生的定業須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