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經文典故】諸佛說法標準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2a

復次大慧。諸佛說法離於四句。謂離一異俱不俱及有無等建立誹謗。


大慧。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大慧。諸佛說法為淨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何等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


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
相。如是觀察堅著不捨。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云何觀察義禪。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
觀察義禪。


云何攀緣真如禪。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真如禪。


云何諸如來禪。謂入佛地住自證聖智三種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是名諸如來禪。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愚夫所行禪   觀察義相禪
  攀緣真如禪   如來清淨禪
  修行者在定   觀見日月形
  波頭摩深險   虛空火及畫
  如是種種相   墮於外道法
  亦墮於聲聞   辟支佛境界
  捨離此一切   住於無所緣
  是則能隨入   如如真實相
  十方諸國土   所有無量佛
  悉引光明手   而摩是人頂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修行方式略釋

觀世音菩薩的用功方式,是由聞、思、修而入,這偏向於圓覺經中的三摩缽提法。


眾生於因地用功,都稱為「有功用行」,都必須作意!這個功夫要一直用到八地菩薩位「能所俱泯」時才會捨離。


有功用行,必須「作意」,例如六根觸六塵,必須作意才知所觸是什麼,若不作意,則是圓覺經上所說的「任病」,任六塵生滅而不自知,於無了知中,心不綿密,於是出現心念滲漏,這就叫「有漏」。一念不能覺,就有生死,所以是有漏。這如同有破洞的盛器,水注入必然會漏失。


當功夫至七地菩薩時,作意已養成淨習,而能於念念生起皆察知,知後而無所住,名之曰:「覺」,稱為念念覺,使念念能入寂滅而不住寂滅,這就純是「無漏」。


六地菩薩與諸二乘阿羅漢,若欲入無漏,則必需入涅槃,否則不能無漏,以念念不能覺之故。


至八地時,作意習氣已斷,此時無能作,亦無所作者,是謂能所俱泯。類似「俱泯」的意境,可從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所說經文而看出,它一直顯示遠離能所的狀況。


經文「初於聞中」,就是作意。若作意能達專心一志,而遺失六根對六塵的反應時,就是「亡所」。在這過程中,是逐步的亡所,但不是真正的亡所。至所入既寂時,才真正的亡所。


如此作意用功久久,則作意功夫將會更深入妄的底蘊,如同入初禪後再入二禪、三禪、四禪等,一層層的深入,這就是「作意用功久久」會達到的不同境界,但能達到的前提須「能捨」。


當「遠離」入流的階段時,會產生「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現象,這動靜二相就是「所」。耳聞到聲音是動相,耳聞不到聲音靜相,二相不生時,是心一境,指心專注於目標,而遺失六根與六塵相觸所產生之識的作用。


如同某甲被人拍肩說:「叫你三次,怎都沒反應」。此時某甲就是太專注於所做事之上,而遺失耳根聞聲之識知功能。實際上,某甲的心念是非常活躍,而不是死寂。吾人入定時的心念也相似,雖然不活躍,但也不死寂。


同時,某甲的耳根聞聲功能也「很可能存在」,只是具有選擇性聞聲。若某人在旁喊「著火了」,也許某甲就會反應。沒有反應,是聲音之關鍵字眼,並未達到被關注的臨界點,所以被心中執著於工作的專注力摒除,以致沒反應。


例如,某些已入定的人,聞不到外界聲音,但鐘磬在耳旁三敲,還是能聽的到。這又跟作夢相似,出現的不是平常介意的六塵緣影就不會產生作用,反之就能產生影響之作用,而使夢中人醒轉。


又,耳根聞聲功能本就有生滅,所以某甲該時也很有可能已暫時喪失聞聲功能,所以是真的沒有聞到聲音,是與不是要看狀況而定。


從上述說明的作意用功,若精進不輟於捨離所住境界,就能一階階的斷執著,其過程如下(參考註一,註二經文):


  => 初於聞中 (在色蘊中作意用功)
  => 入流亡所 (專心一志,入於「心一境」)
  =>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捨色邊際,入受蘊)
  => 聞所聞盡 (捨受邊際,入想蘊)
  => 盡聞不住 (捨想邊際,入行蘊)
  => 覺所覺空 (捨行邊際,湛入識蘊)
  => 空覺極圓 (合湛,住於識蘊中)
  =>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5) T19, p0128b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5a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釋:「湛」,空明、圓潤、盈滿,如同清徹、透明、無雜的大海水。若入於此,則是合湛。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禪那的修行方式 -- 南傳所用方法


來源於一位緬甸法師 U Tejaniya 他是緬甸馬哈希大師的大弟子 Shwe Oo Min 禪師的嫡傳。


1.
禪修是輕鬆地接收及觀察所發生的任何東西,無論它們是愉快或不愉快的。


2.
禪修是以覺知及瞭解的心去觀察及耐心地守候。禪修不是嘗試去經驗一些你讀到或曾聽聞的東西。


3.
只是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現在。
不要沉緬於有關過往的思想中,亦不要迷失在有關將來的思想裡。


4.
在禪修時,身與心都應該是舒適的。


5.
如果你的身心產生倦意,表示你的修習可能出錯,這個時候你要檢查一下你的禪修方法。


6.
為甚麼你在禪修時會過份著意?
你是否想要甚麼東西?你是否希望甚麼東西發生?你是否希望甚麼東西停止發生?
好好去檢查一下以上其中一項心態有否存在。


7.
禪修的心應該是輕鬆及平和的,當心繃緊時會使你難以修習。


8.
不應太過集中,不要作出控制。不要強迫或約束你自己。


9.
不要嘗試去營造甚麼,亦不要排拒正在發生的東西,只是覺知便是。


10.
嘗試去營造東西是「貪」的表現。
排拒正在發生的東西是「瞋」的表現。
不知道正在發生的事物或事物經已停止發生是「痴」(無明)的表現。


11.
只有這顆觀察的心達到沒有貪、瞋、及焦慮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在禪修。


12.
不要有任何期盼,不要渴求任何東西,不要擔憂。
因為如果有以上心態的話,你都難以禪修。


13.
你不要嘗試去令事情如你所想地發生。你只是嘗試去知道事情如其本然地發生便是。


14.
心正在做甚麼呢?在思惟?在覺知?


15.
現時心在何處呢?在內?在外?


16.
那守望或觀察的心在適當地覺知或它只是表面地覺知?


17.
不要抱著一個想要甚麼東西或想甚麼東西發生的心去修習,結果只有使你十分疲倦。


18.
你必須對好的及不好的經驗都接受及看守著它們。
你是否只想要那些好的經驗?
你是否甚至連最微細的不愉快經驗也不想要?
這是否合理呢?
佛法是否這樣子的?


19.
你一定要重複檢查你以何種態度禪修。一個輕快自在的心境會使你有好的禪修,你有否正確的禪修態度呢?


20.
不要感覺被思惟的心所騷擾,你不是在修習防止思惟,正確的是去認知每一思想的升起。


21.
不要排拒任何引起你注意的東西。要去知道因這東西而引起的不善念,持續去檢視這不善念。


22.
用甚麼作為覺知的對象是不重要,最重要是背後那顆觀察心在持續覺知。如果以正確的態度去做覺察,那便任何對象都是正確的禪修對象。


23.
只是當你有信心時,精進才會升起。
只是當你有精進時,正念才會持續不斷。
只有當正念不斷時,專注才會建立起來。
只有當專注建立了,你才能開始對事物如實了知。
只有當你開始如實了知事物時,信心亦會進一步增強。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念佛之一行三昧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2) T08, p0731b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


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

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

般若波羅蜜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2) T08, p0731a

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


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處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經文典故】毘婆舍那之四種慧行

須先參考:心一境性

********************************************************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30) T30, p0451b

云何四種毘缽舍那。


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缽舍那。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又即如是毘缽舍那。



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


云何三門毘缽舍那。


一唯隨相行毘缽舍那。二隨尋思行毘缽舍那。三隨伺察行毘缽舍那。


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缽舍那。


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缽舍那。是名三門毘缽舍那。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


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


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


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


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註:觀待道理
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


//註:作用道理
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註:證成道理
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


//註:法爾道理
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


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及前三門毘缽舍那。略攝一切毘缽舍那。



問何因緣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毘缽舍那。


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


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


尋思義故起語義覺。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經文典故】奢摩他之九種心住

須先參考:心一境性

********************************************************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30) T30, p0450c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


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 六種力,成辦九種心住 */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


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


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


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


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 四種作意 */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


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


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缽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舍那。故此亦是毘缽舍那品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經文典故】心一境性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30) T30, p0450b

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為數數隨念。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


云何名為同分所緣。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


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


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缽舍那品。


 ‧
奢摩他之九種心住

 ‧
毘婆舍那之四種慧行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靈魂是否會消滅?

1、靈魂會消滅,但只在特殊狀況才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羅漢入涅槃之後,靈魂就永滅!


2、所謂靈魂,它含有二個意思,一是自我覺知的能力,二是業力攜帶能力。具此二力稱為靈魂。


自我覺知的能力,通謂「意識」,意識會隨著輪迴投生而生滅。今世為人,在入胎時、入胎後、出胎時、出胎後,任一時期,意識都可能逐漸的消滅,然後再生出新意識。而在成阿羅漢併入涅槃時,而永滅。


業力攜帶能力,通謂「潛意識」,佛法的術語稱為「阿賴耶識」、「心」,此識也會消滅(此說依瑜伽師地論)。但滅的是「業相」,也就是能執行業因、業緣和合之力,會消滅,並不是「真相」(佛性)也會消滅(此說依入楞伽經)。


此識在阿羅漢入涅槃後,不再具有攜帶業力的能力,所以對阿羅漢而言,此識相當於永滅。但依「楞嚴經」義,只是不再攜帶業力,但並沒有永滅,即便如此,也已不再受輪迴,也沒有自我覺知的能力,所以,也是靈魂永滅之意思。


此識在佛而言,無論是在世或入涅槃,都轉成為「大圓鏡智」,而此智永遠不滅!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般若波羅蜜多與智波羅蜜多之分辨

般若,是指慧而言。


智,則是指定慧等持而言。


慧能斷煩惱障(事障),不能斷智障(理障)。要斷智障,必須定慧等持。


所以,有所謂「慧解脫阿羅漢」但卻沒有「慧解脫佛」。

斷妄之說明

與網友論述,以下這篇文章頗能利益有緣人,所以擷錄給有緣人參考

****************************************************************

真心乃相對於妄心而得名。觸證真心就是成佛、斷妄的意思。


如何觸證真心,在楞嚴經及圓覺經都有詳細的說明。有緣人只需要去讀通這二經就能了知。若依圓覺經義,則須先「悟淨圓覺」,後「持淨覺心」而執行三種修行方式,即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悟淨圓覺,指的是悟無生。持淨覺心,指的是要「時時稟持」「無慾」或「無所住」。


三種了義的修行方式:奢摩他是止,三摩缽提是觀,禪那是念數門,也就是唸唸(今+心)生滅悉皆了知。


奢摩他是不生欲習妄想,偏於定。三摩缽提是觀察、思惟,偏于慧。禪那是覺念而斷煩惱,念生念滅悉皆了知而無所住。這三種修行方式可以獨用也可以共用。


共用時,平時以奢摩他為主,所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相當於八地(含)以上菩薩無生忍的功夫。


至妄念生起時,則依禪那法而察知,於知後不再相續,當下即入寂滅,這相當於七地菩薩念念覺、念念能入寂滅的功夫。


若當下不能寂滅,可以用三摩缽提方式起心觀察妄念何以生起?或直接觀幻!思惟一切悉皆是妄想習氣,不離因緣和合而生,已生如夢幻泡影,悉皆無常,我之所以妄念不斷,是因為無始以來已養成這方面的「習氣」,所以,若不再增長它,則它會逐漸的不再生起。如此反覆思惟後,「相續習氣」就漸無所依,無所依之故,如蔓藤纏枯木,吸不到生氣,不久亦枯無生機而死,於妄念就不會再相續生起。


修行重點不在怕妄念生起,使眾生不生妄念,也不可能。怕的是不知妄念為何生起之原因,以及生起後不了知已生,或了知後卻一直相續不斷而串習。


若一向無慾,則少妄習生起。即便妄習未斷而竄起,基於無所住淨習之故,於了知妄念後也不會相續而當下入寂滅。若欲習強烈,導致無所住功夫不足以斷妄,但若有「聞思修」功夫,也會去觀察它生起的原因,而修正心行,能使自己不再相續串習。


整理要訣:無慾 -> 無所住 -> 智慧觀察 -> 修正心行


真心乃相對於妄心而得名。觸證真心就是成佛、斷妄的意思。


如何觸證真心,在楞嚴經及圓覺經都有詳細的說明。有緣人只需要去讀通這二經就能了知。若依圓覺經義,則須先「悟淨圓覺」,後「持淨覺心」而執行三種修行方式,即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悟淨圓覺,指的是悟無生。持淨覺心,指的是要「時時稟持」「無慾」或「無所住」。


三種了義的修行方式:奢摩他是止,三摩缽提是觀,禪那是念數門,也就是念念生滅悉皆了知。


奢摩他是不生欲習妄想,偏於定。三摩缽提是觀察、思惟,偏于慧。禪那是覺念而斷煩惱,念生念滅悉皆了知而無所住。這三種修行方式可以獨用也可以共用。


共用時,平時以奢摩他為主,所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相當於八地(含)以上菩薩無生忍的功夫。


至妄念生起時,則依禪那法而察知,於知後不再相續,當下即入寂滅,這相當於七地菩薩唸唸覺、唸唸能入寂滅的功夫。


若當下不能寂滅,可以用三摩缽提方式起心觀察妄念何以生起?或直接觀幻!思惟一切悉皆是妄想習氣,不離因緣和合而生,已生如夢幻泡影,悉皆無常,我之所以妄念不斷,是因為無始以來已養成這方面的「習氣」,所以,若不再增長它,則它會逐漸的不再生起。如此反覆思惟後,「相續習氣」就漸無所依,無所依之故,如蔓藤纏枯木,吸不到生氣,不久亦枯無生機而死,於妄念就不會再相續生起。


修行重點不在怕妄念生起,使眾生不生妄念,也不可能。怕的是不知妄念為何生起之原因,以及生起後不了知已生,或了知後卻一直相續不斷而串習。


若一向無慾,則少妄習生起。即便妄習未斷而竄起,基於無所住淨習之故,於了知妄念後也不會相續而當下入寂滅。若欲習強烈,導致無所住功夫不足以斷妄,但若有「聞思修」功夫,也會去觀察它生起的原因,而修正心行,能使自己不再相續串習。


再次整理要訣:無慾 -> 無所住 -> 智慧觀察 -> 修正心行

三境、三量與三性

參考:三境與八個識和三量

● 三境
  第八識 :性境。
  第七識 :真帶質境(緣第八識見分)(我個人以為應該是性境)
  明了意識:似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獨頭意識;似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前五識 :性境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八識緣境,對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境中,前五識緣五
    塵境,第八識緣自變的實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識
    ,緣第八識見分為自我,唯為帶質境;第六識的五俱意識
    ,初緣五塵境親證自體時,剎那之間是性境,及至分別心
    起,推理計度,或獨頭意識的幻想,便成為帶質境或獨影
    境了。再者,定中的獨頭意識也是性境。

  法迄巴糾錯:
    上說:「初緣五塵境」,這是錯誤,法塵也是相分所能變
    現的現象之一,所以須改為「初緣六塵境」 。

    若法塵不能成為相分,吾人則無法回憶起自己所創造的
    方法!


● 三量
  第八識 :現量
  第七識 :非量(非現量、非比量)
  明了意識:現量(緣六塵境)、比量(計度分別)、非量
  獨頭意識;現量(緣第八識相分)、比量、非量
  前五識 :現量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在現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識是根境相對直接
    的感覺,所以唯是現量。第八識所緣的是自變的實境,
    所以也是現量。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為自我,這
    是錯誤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前五
    識俱起緣色境時,是現量;獨頭意識計度分別,或尋伺
    推理,或為比量,或為非量,所以第六識通於三量。

  法迄巴補充:
    三量並不是塵境,它只是指出一種抽象的含意,例如
    「1」,它既不是「一張」桌子,也不是「一個」杯子
    ,它是抽象含意,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這跟易經的道
    理一樣,所以稱為向量!加了單位之後,才成為有意義
    的「一張」、「一顆」、「一個」。


● 三性
  第八識 :無覆無記
  第七識 :有覆無記
  明了意識:善、惡、有覆無記
  獨頭意識:善、惡、有覆無記
  前五識 :善、惡、有覆無記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
    有覆無記,前六識通於三性。即前六識若與信等十一善
    心所相應,則屬善性攝,與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煩惱等
    十心所相應,屬不善性攝,二者皆不相應,無記性攝


● 補充說明

 1、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對於意識的說明,分成四種意識,這是錯誤見解,
   正確說明詳見本人所補充說明的 【名相釋義】六種意識


 2、八識所緣

 (A)第八識所緣
    第八識所緣乃第八識見分(真妄習氣)及第八識相分。

    真,是對已斷三毒之聖者而言。依不同程度而有差別,惟佛純真。
      所謂真習氣,是淨習,是度眾生之願。

    妄,是對未斷三毒之眾生而言。所謂妄習氣,是染習,是無明之
      根本,一般常用見分業種來形容(佛之見分,改名為智)。

    眾生見分是業種,會在因緣會遇時而現行。它之造成原因,依
    《入楞伽經》開示,應該歸類於現識及分別事識二類,計有「

        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
        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薰。是分別事識因
     」。

    相分之變現須依見分,在眾生角度那就是上述四種原因(也稱為
    業力)。在佛之角度,則是依願力而行。

    第八識是所有生命體共用,其中某部份見分業種,承襲妄的驅力,
    於是這部份妄,自覺有我,因此執著而輪迴三界。

    或不自覺為我(例如已斷三毒之聖者),但仍無法脫離極微細之
    不由自主的執著業種瀑流(呈現生滅現象)習氣(被稱為無明)
    ,而無法成佛。

    眾生由見分化衍而自覺有我之外,亦能因此妄的驅力,去執著
    某些相分業種為我所造。

    例如,某世為王,造成助人、殺人等種種行為。這些行為,未成
    佛的菩薩也會造,但成佛之後,雖了知是其本人過去世所造,但
    以不再有我之執著,看這些相分業種對佛而言,就如同所看電影
    一般,只是個物品,看者不產生執著反應(沒有好看、難看的分
    別,純粹只了知它就是影片的快速播放,而且一切如同夢幻泡影
    ,沒有常、沒有我)。

    但對阿羅漢而言,若入無餘依涅槃之後,見分業種不再作用,不
    再墮入三界,只餘無量劫來所造的相分業種於共用的第八識中,
    而可以被未來有宿命通或宿命明者觀察到。


 (B)第七末那識所緣(本項之存在,是本人所提出,他人都不列入
            唯識法相的知識中)

    第七識所緣乃第八識見分,及第八識相分。

    佛法定義:「識的產生是由根塵相觸而達成」。

    第七識最初來自第八識之妄習自動化衍而產生。產生之後,就不
    斷地無差別執入六塵成為第八識相分(有人說只執著五塵,我本
    人不認同,法塵也是可以被執著成相分,否則,昨日想到的辦法
    ,今日又怎能被回憶到有此方法呢?!)。


    第七識之根,是第八識的見分,就是妄習。第七識之塵,則是所
    有一切,包括六塵。


 (C)意識所緣
    A、意根。
    B、六塵(有人說只有五塵,我本人不同意)。

      法塵也能成相分,所以,某些主張前五識所緣境才是性境,
      ,但這主張並不正確。

      十方宇宙中所有的器世界塵境,哪一個不是經由眾生自己
      的業感而產生的呢? 若自己無二個太陽的業感,就不會看
      到二個太陽,但某些人,卻可能看到十個太陽,而被曬死
      (很特殊的業報)。

      既然是業感所成,那就是有執著習氣,這業感習氣之養成
      ,必須過去已造,既然已造,它就已變成見分的業種。

      法塵成為相分業種也相似見分之養成,也是自己過去所想
      出的方法,所以意識所緣不獨是前五識,還有已造的法塵
      。

      意識有二大類:五俱意識、五後意識。

      五俱意識所緣是性境,五後意識所緣則是帶質境。


 (D)前五識所緣
    A、五根。
    B、五塵皆是。

【經文典故】深般若波羅蜜多與證得

No. 220e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567) T07, p0929b

第六分法界品第四之一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學深般若波羅蜜多通達法界。


於是佛告最勝天言。善哉善哉。諦聽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最勝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學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妙慧故親近善友。發勤精進離諸障惑。心得清淨恭敬尊重。樂習空行遠離諸見。修如實道通達法界。


天王當知。是諸菩薩有妙慧故親近善友。歡喜敬事如真佛想。以親近故離諸懈怠。滅除一切惡不善法。生長善根。既滅煩惱遠離障法。身語意業皆得清淨。由清淨故便生敬重。以敬重心修習空行。修空行故遠離諸見。離諸見故修行正道。修正道故能見法界。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法界。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法界即是不虛妄性。


世尊。云何不虛妄性。


天王。即是不變異性。


世尊。云何不變異性。天王。即是諸法真如。


世尊。何謂諸法真如。


天王當知。真如深妙但可智知。非言能說。何以故。諸法真如過諸文字離語言境。一切語業不能行故。離諸戲論絕諸分別。無此無彼離相無相。遠離尋伺過尋伺境。無想無相超過二境。遠離愚夫過愚夫境。超諸魔事離諸障惑。非識所了住無所住。寂靜聖智及無分別。後得智境無我我所。求不可得無取無捨。無染無著清淨離垢。最勝第一性常不變。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


天王當知。是為法界。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證法界。多百千種難行苦行。令諸有情皆得通達。天王。是名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際無分別相不思議界。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


爾時最勝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能證能得如是法界。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


世尊。證得義有何異。


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如佛所說聞思修慧。豈不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而復說有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


佛言。不爾。所以者何。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聞慧麤淺不能得見。是勝義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天王當知。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異生二乘所不能見。何以故。彼如生盲不見眾色。嬰兒七日不見日輪。尚不能見況能證得。


天王。譬如夏熱有人西行在於曠野。復有一人從西而至。問前人曰。我今熱渴知何處有清水樹蔭可見憂濟。彼人答曰。從此東行當有二路。一左二右宜從右路。漸次前行有清泉池及涼蔭樹。


天王。於意云何。彼熱渴者雖聞如是泉及樹名。思惟往趣即除熱渴得清涼不。


不也世尊。彼至入池洗飲息樹。方離熱渴乃得清涼。


佛言。天王。如是如是。聞思修慧不能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


天王當知。所言曠野即喻生死。人喻有情。熱喻眾惑。渴喻貪愛。東來人者喻諸菩薩。左路即喻非正直道。右路喻於一切智道。諸菩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知生死正直之路。泉喻般若波羅蜜多。樹喻大悲。諸菩薩摩訶薩行二法故。遠離異生及二乘道。


天王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雖無形相而巧說故。令諸有情能證能得。


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力。無所畏。不共。法空。亦如實知。諸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蘊空。亦如實知。內空。外空及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等空。雖知諸法無不皆空。而知空相亦不可得。不取空相不起空見。不執空相不依止空。菩薩如是不取著故於空不墮。

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遠離諸相。謂都不見內外諸相。離戲論相。離分別相。離尋求相。離貪著相。離境界相。離攀緣相。離諸能知及所知相。


爾時最勝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摩訶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觀諸法無相。佛薄伽梵復云何觀。


佛言。天王。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離境界故。一切有情思量佛境。心則狂亂不知此彼。何以故。同虛空性不可思量。求不可得離尋伺境。諸菩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尚不見有異生境等可得思量。況佛境界。亦不依止一切妙願。雖行種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彼果都無所著。於諸功德乃至涅槃亦不依著。何以故。離我我所。無二無別。自性離故。

【經文典故】如來之意義

No. 357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卷1) T12, p0241c

文殊師利。如是諸菩薩摩訶薩。依過去善根修諸善行。聞佛說法得無障礙道。一切眾生一切聲聞辟支佛等種諸善根求涅槃道。世間眾生便謂如來應正遍知出現於世。如來說法皆是真語如語不異語。而諸天人稱言「如來」。


文殊師利。以依眾生善根力故法身出聲。而諸天人作如是言。如來說法。


文殊師利。實無如來。何以故。如來法身。無相離相無處離處。不實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而彼如來樂說辯才。為天人說法無有窮盡。隨所應聞皆令開解。


文殊師利。始發心菩薩及以一切毛道凡夫。依於眾生本業力故。應見如來入涅槃者。如來即便入於涅槃不可得見。而彼眾生起如是心。便謂如來畢竟涅槃。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不生不死不起不滅。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無始世來證於常住大般涅槃。


文殊師利。如彼大雲不實不生不滅虛妄故有。而諸眾生念想假名雲雨如是。


文殊師利。如來不實不生不滅本來不生。而諸眾生隨其心想。聞如來應正遍知現有說法


文殊師利。譬如大自在梵天王。於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中自在無礙。下觀一切諸天宮殿。乃至觀於四天王等。爾時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中為自在主。觀於一切諸天宮殿。


文殊師利。時宮殿中一切諸天。各各捨於五欲境界一切伎樂。捨諸欲念生大恭敬心。合掌供養大梵天王瞻仰而住。


文殊師利。而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而現。爾時諸天為生梵世所有善根迴向梵天。


文殊師利。彼大自在梵天王。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主。不退梵天住持梵宮。依自在願住持力故。一切眾生善根力故。應化梵天日日觀察一切天宮。下至四天王天。各各捨於五欲境界一切伎樂。捨諸欲念生大恭敬心。合掌供養大梵天王瞻仰而住。而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現身於本處不動。彼時諸天為生梵世。所有善根迴向梵天。


文殊師利。而於彼處無實梵天。


文殊師利。彼梵天空彼梵天。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彼大梵天依本願善根住持力故。依彼諸天善根住持力故。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現身。


文殊師利。而彼諸天不知梵天身空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如是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空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依彼菩薩本願行力。住持初發心菩薩。住一切聲聞辟支佛乘。依一切毛道凡夫善根力故。如來應現百千萬相好莊嚴之身。如鏡中像本處不動。


文殊師利。初發心菩薩。一切聲聞辟支佛。及毛道凡夫。不知如來應正遍知空無不實不可觀。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而如來百千萬億種種相好莊嚴之身。具足如來一切種種諸威儀行。隨諸眾生種種信故。出大妙聲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遠離一切諸障憂惱無染寂靜。而如來一切平等捨心無分別無異心。


文殊師利。以是義故。言不生不滅者是名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來常不生   諸法亦復然
  世間無實法   愚癡妄取相
  無漏善法中   無如及如來
  依彼善法力   現世如鏡像



文殊師利。譬如日光初出。先照最大山王。次照斫迦婆羅山摩訶斫迦婆羅山。次照餘大山。次照餘黑山。次照高原堆阜。後照深谷卑下之處。


文殊師利。而彼日光不分別無分別不思惟。何以故。


文殊師利。彼日光明無心意意識。不生不滅無相離相無念離念。無戲論無障礙離障礙。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高不下不縛不脫。不知非不知無煩惱非無煩惱。非實非不實。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陸地不在水中。不在兩岸不在中流。無覺離覺無色非無色。


文殊師利。依於大地有高下中。日光隨地有高下中。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不分別無分別不思惟。


文殊師利。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無相離相無念離念。無戲論離戲論。無熱惱離熱惱。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高不下不縛不脫。不知非不知。無煩惱非無煩惱。非實語者非不實語者。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陸地不在水中。不在兩岸不在中流。非一切知者。非無一切知者。非覺者非無覺者。非行者非無行者。非修習者非無修習者。非念者非無念者。非有心者非無心者。離心者非離心者。無意者非無意者。非害者非無害者。非名者非無名者。非色者非無色者。非說者非無說者。非假名者非無假名者。非可見者非不可見者。體性如是非不如是。非說道者非無說道者。非證果者非無證果者。非分別者非無分別者。非離分別者非無離分別者。


文殊師利。依彼無邊法界眾生上中下性。如來放大智日光輪。普照眾生亦復如是。初照一切諸菩薩等清淨直心大乘山王。次復照於住辟支佛乘。次復照於住聲聞乘。次復照於隨所能信善行眾生。次復照於乃至住邪聚眾生。皆為如來一切智日光輪所照。為畢竟利益一切眾生。為生未來一切善根。為令增長一切善根。


文殊師利。如來於彼一切事中平等捨心。無分別無異心。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無如是心。我為此眾生說於妙法。而不為彼眾生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有如是分別之心。此眾生信上法。此眾生信中法。此眾生信下法。此眾生信正法。此眾生信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如是心。此眾生信上法。為說大乘。此眾生信中法。為說緣覺乘。此眾生信下法。為說聲聞乘。此眾生信正行。為說清淨心法。乃至此眾生信邪行。隨所應聞而為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無有如是分別之心。何以故。諸佛如來智日光輪。遠離一切分別異分別及諸戲論。


文殊師利。依諸眾生種種善根。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種種別異。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浮塵根與淨色根之議

要談浮塵根與淨色根,這牽涉到意根。

談到意根,又牽涉到第八識見分。

談第八識見分,又牽涉到執著。

談執著,又牽涉到無明、遍計所執習氣、依他起習氣,以及人我執、法我執。

一層牽一層,真要說明白非得大篇幅不行。以下就簡單談談。

*************

識從根塵相觸而生,所以根塵觸三合而生識。


而每一識都由其因緣和合而生,以眼識為例,就須九緣才能成就。現在來談各緣中的「根」。


佛經記載阿那律尊者無眼而能見三千大千世界,那,倒底他是有眼還是無眼? 其實,他是無肉眼而有天眼。但此時可以說阿那律尊者「有眼根」否?,當然不能,因為這裡的眼根是指「肉眼」。而肉眼卻是可觸及的,所以說它是浮塵根。


准此同理,前五根都是浮塵根,至於無耳根而能聽聲之類的功能,那就不隸屬於人道,而隸屬天的範疇。這種無根而能識別現象,就不必談它是淨色根的效應,畢竟那不是人道的自然產物(類電子耳之功用,也非自然產物,在古代有佛法時是不存在這類產物,所以都是除外事例)。


再來要談「意根」,它是什麼?


意根是否浮塵根,向來都有爭議。在楞嚴經中談「意思」是「如幽室見」(註一),而不如前五根而說是「意體」。既然非體,那它的意旨就可能是指不能被肉體所觸及。所以說它是淨色根並不超過。


又,無論是否有體無體,在楞嚴經中都目為「浮根」。可見這裡的浮根並不只代表可觸及。以意無體,所以了知,凡是有生滅的都應歸類於「浮根」之內。若如此定義,則無淨色根之義理存在。


何以故?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之故(注一)。這說明識與智的產生,並不絕對需要根,可以用「明」代根,與前塵相對,就能產生識與智的作用。如舜若多神,無身體也能觸物。


何以故?

連第八識(業相)皆可滅,而十方世界又是由識所變現,如此又有什麼不是浮根之義?


再則,若依某些人說法,意根藏於體內,所以稱為「如幽室見」。如此意根有體而可觸之說,則人死後,意根亦腐朽化無,如是該人以無意故,亦無意識,如是則不能輪迴投生,但實際卻非如此,所以可以了知,意根不可觸,它是形而上的作用,一般稱形而上之作用為淨色。


結論:
  依楞嚴經義,以意不如前五根有體之故,則前五根是可觸及,意根則不可觸及,而意之作用,如幽室見物一般的晦昧不實。但若要以浮塵根、淨色根來稱呼六根,則前五根是浮塵根,意根是淨色根。


***************************************************************************
注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3a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阿難言。我用耳聞。

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經文典故】識與智之差別

No. 310 大寶積經 (卷37) T11, p0211a

爾時長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不思議大智離識而轉不。


佛言不也。


舍利子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云何為智。云何為識。


佛言。舍利子。有四識住識。依此住故名識住。何者為四。


所謂色識住者。識緣於色。識住色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轉加增長堅固廣大。


受識住者。識緣於受。識住受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轉加增長堅固廣大。


想識住者。識緣於想。識住想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轉加增長堅固廣大。


行識住者。識緣於行。識住行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轉加增長堅固廣大。


舍利子。如是等相名之為識。


復以何等名之為智。所謂不住五受蘊中了達識蘊。是名為智。


又舍利子。所言識者。謂能了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是名為識。所言智者。若有不住四大界中。能善通達識之法界不相離者。是名為智。


又舍利子。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內寂靜不行於外。唯依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及種種分別。是名為智。


又舍利子。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從作意生是名為識。從分別生是名為識。無取無執。無有所緣。無所了別。無有分別。是名為智。


又舍利子。所言識者。住有為法。何以故。無為法中識不能行。若能了達無為之法。是名為智。


又舍利子。住生滅者名之為識。不生不滅無有所住。是名為智。


舍利子。如是諸相。若識若智。是名如來第三不思議大智。若諸菩薩摩訶薩。聞如是不思議大智無障無礙。一切法中依之而起。信受諦奉清淨無疑。倍復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無量殑伽沙   十方界草木
  盡焚成墨灰   億載磨於海
  十力智深妙   取滴示含生
  如實分別知   此某界樹等
  如是十方界   塵水示如來
  佛智等虛空   遍曉無疑滯
  十方眾生心   發貪瞋痴行
  如實悉能知   無增減解脫
  十力世尊智   照明於法界
  無分別離思   佛子能信受

【經文典故】三解脫門

No. 320 父子合集經 (卷16) T11, p0965c

大王。諸法解脫。決定現前。如法界空。不可施設。


大王。諸根各各樂著境界。眼緣色時而生愛樂。是故說色為眼境界。又此眼根緣於色境。有三種相。見可愛色起於貪想。不可愛色起於瞋想。非愛非惡而起舍想。如是乃至意著法處為意境界。


若彼意處緣可愛色極生愛樂。為彼所牽引生貪行。不可愛色生於瞋行。愛非愛色起於痴行。如是聲等三種攀緣領納等相。准前應說 (註:如前面所說)。


大王。諸根如幻境界如夢。譬如有人於夢寐中與諸婇女共相娛樂。


大王。於意云何。彼夢覺已憶所受樂。為實有不。


王曰不也。


佛言大王。是人所夢執以為實。為智者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婇女畢竟非有。何況與之共相娛樂。當知是人憶夢中境。徒自疲勞不復可得。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痴眾生眼見色已。心生愛樂復起貪著。為彼所牽造貪業行。身業三種語業四種意業三種。最初造作剎那滅謝。是業不依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間而住。於死邊際命根滅時。自分業報皆悉現前。猶如夢覺念夢中事。


大王。識為其主業為攀緣。二種相因初識生起。或趣地獄或墮傍生。琰摩羅界及阿修羅若人若天。初識生已各受其報。同分心品相續隨轉。最後識滅各為死蘊。最初識起名為生蘊。


大王。無有少法從於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滅故。


大王。身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彼業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初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何以故。自性離故。如是了知身識身識空。自業自業空。初識初識空。若滅滅空。若生生空。了知業轉無有作者亦無受者。但唯名相分別顯示。


大王。譬若有人於睡夢中。與諸冤對共相鬥戰。於意云何。是人覺已。憶念夢中鬥戰等事。為實有不。


王曰不也。


佛言大王。是人所夢執以為實。為智者不。


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冤對。何況與之共相鬥戰。當知是人徒自憂惱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痴異生眼見惡色。即生於惱厭離破壞。毀呰過失造瞋業行。身業三種語業四種意業三種。最初造作剎那滅謝。是業不依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中間而住。於死邊際命根滅時。自分業報皆悉現前。猶如夢覺念夢中事。


大王。識為其主業為攀緣。二種相因初識生起。或趣地獄或墮傍生琰摩羅界及阿修羅若人若天。初識生已各受其報。同分心品相續隨轉。最後識滅名為死蘊。最初識起名為生蘊。


大王。無有少法從於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滅故。


大王。身識生時無 所從來滅無所去。彼業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初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何以故。自性離故。如是了知身識身識空自業自業空初識初識空若滅滅空若生生空。了知業轉無有作者亦無受者。但唯名相分別顯示。


大王。譬若有人於睡夢中為畢舍遮之所嬈害。心生怖畏痴迷悶絕。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覺已憶念夢中為鬼所嬈。為實爾不。


王曰不也。


佛言大王。是人所夢執以為實。是智者不。


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鬼所惱。何更說有痴迷悶絕。當知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異生眼見是色。迷惑不了造痴業行。身業三種語業四種意業三種。最初造作剎那滅謝。是業滅已。不依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中間而住。最後邊際命根滅時。自分業報皆悉現前。猶如夢覺念夢中事。


大王。識為其主業為攀緣。二種相因初識生起。或趣地獄或墮傍生琰摩羅界及阿修羅若人若天。初識生已各受其報。同分心品相續隨轉。最後識滅名為死蘊。最初識起名為生蘊。


大王。無有少法從於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滅故。


大王。身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彼業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初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何以故。自性離故。如是了知身識身識空自業自業空初識初識空若滅滅空若生生空。了知業轉無有作者。亦無受者。但唯名相分別顯示。



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無有相即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三法與空共行。涅槃先道當如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