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菩薩乘

編輯


◆ 乘
 「乘」是承載物品的車輛,能載多的是大乘;載少的是小乘。

 佛法中對於「乘」的分類,有幾種方式:
  ○ 大小乘:大乘又名菩薩乘;小乘又名阿羅漢乘。
  ○ 三乘:大中小三乘。大乘是菩薩乘;中乘是緣覺乘;小乘是聲聞乘。於無佛出世時代,緣
      覺又名辟支佛、獨覺。
  ○ 五乘: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天乘、人乘
  ○ 惟一佛乘:指所有變化皆不異於本體。本體是如來!既無所去,亦無所來,是謂「如」。
        參閱「虛空海」。

 另有一特別的「金剛乘」,而沒被廣論。其實它是菩薩乘之方便力所現,只是外顯金剛怒目的
 各類霹靂手段罷了,例如華嚴經(六十卷)中的「甘露火王」。


◆ 推薦閱讀資料
四加行,及煖法即智慧及得煖法方式(大小乘皆適用)
菩薩依地立名及其特徵
菩薩諸地特質輯要

《楞嚴經》菩薩五十五位(若含佛地,則是五十六位)
菩薩乘五十六位(只是書籤)
入菩薩第一地「歡喜地」
入菩薩第二地「離垢地」
入菩薩第三地「明地」(發光地)
入菩薩第四地「焰地」(焰慧地)
入菩薩第五地「難勝地」
入菩薩第六地「現前地」
入菩薩第七地「遠行地」
入菩薩第八地「不動地」八地菩薩境界
入菩薩第九地「善慧地」
入菩薩第十地「法雲地」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菩薩乘入佛地

◆ 貫徹無為法
 ○ 心定於目標,名曰「一心」禪支
 ○ 捨
 ○ 捨亦捨
 ○ 捨無可捨時,意識永寂,是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 於三三昧中不受後有,是謂「無餘依涅槃」,該聖名為:「緣覺阿羅漢」。
  於無佛之世則名為:「辟支佛、獨覺阿羅漢」。

  若行者有大心,曾立誓願度化有緣眾生,則名為:「六地菩薩、七地菩薩、
  八地菩薩」。隨行者心量不同,所證境界亦異。


◆ 真空起妙法
 八地菩薩啟智門,是謂「真空起妙法」。

 八地境界能入究竟涅槃而無生滅,不惟佛菩薩能證,聲聞緣覺二乘人亦能證
 ,但此二乘人無度眾生大心,命終必入無依涅槃(不受後有,而不再生滅)
 ,若不入者,必須啟智門,是謂「真空起妙法」。

 無論什麼法,必有生滅!依願於真空所起者,只能稱其為「妙法」。

 妙法能遍十方者,謂之為「十地菩薩」。

 心量與十方同震者,謂之為「佛」。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悟而未證:這是大悟第幾回了?

之前上廁所時,在「一瞬間」「又一次」「頓悟」到以下經文要旨,可惜「狂性未歇」,終究不能當下頓斷無明(立地成佛)。

修行人若「根不能生力」時,定力必不足,慧力則不能成般若,最終也只是乾慧罷了!

《楞嚴經》(第四卷):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

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釋上文:
世間意指十方世界;業果意指輪迴現象;眾生就是所有生命體。此三種如永不間斷的水流,因此被稱為「相續」。此三種對「眾生當下」而言,是「緣」不是因。若此三緣已故,則「妄執不相續」,則「三緣不會變成新的三因」(新三因由舊三緣轉變而成)
*/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推薦閱讀宣化上人之釋義

------
(一)
接下來是我「依自己理解」來解釋「上述非常重要的最後一段經文」。

「勝淨明心」即「真如、如來藏、真如」等含意之本源的意思(泛指所有一切的本源)。

我在這裡以「有」的角度來詮釋「勝淨明心」之含意,若對「有」的角度無法契入,建議另尋「空」的角度之相關解釋文來契入。

真如,譬如大海,它可能平靜無波,它也可能是有「不斷震盪的波浪」,是那一種並不重要,採用不同角度來釋義,都可解釋、說的通,只是行文略有不同罷了。

若原始是「平靜無波」的大海,那麼,就是忽然某個原因讓它開始震盪生波浪,至於何時產生的,那已是另一個議題,這裡不說。

這個「忽然某個原因」,在佛法中稱為「妄、妄執、執著、無明」等...,這類的含意。

(若原始本就已是不斷震盪的波浪,那正好可契入以下準備說明之演化的議題)

然後,這些「震盪的波浪」,以「眾生角度」演化來說,是『 忽然自覺有我 』!!

上述的大海喻,於平靜無波狀態,先開始的是產生震動波浪的「妄(類似月球引力,它導致地球大海產生波浪)」,之後才是,『 因妄產生後再演化產生的「自覺有我」 』。

若原始「本就已是不斷震盪的波浪」的大海,那麼,之後就是「令波浪產生『自覺有我』」之原因,這個原因稱之為『 妄 』!

所以,我才說原始無論是以「平靜無波」或「本就已是不斷震盪的波浪」都能說的通,因為此二項,是依不同角度而說,都『 依 於 大 海 而 存 在 』!都被稱為『 相 』。(佛法常以「體、相、用」三方向,卻本體合一的方式來弘法)

  大海之喻,是我為了令大家理解「什麼是真如」? 而以『 有 』
  的角度切入,再以眾生角度來說明的。

上述是以「眾生角度」而說,若以「十方世界角度」或「業果輪迴角度」,又會有另外的譬喻、演說法。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

例如,若以十方世界角度,在「妄」產生之後,接續的就是所謂的「地、水、火、風」的四大產生,接續演化,可得現今科學所理解的,人類及一切物質皆由粒子構成的結論。(可參閱《楞嚴經》之「三種相續」相關經文)。

而「妄」,或說「妄執、執著」等(此三名詞同義),產生之原因,在我更早之前的《楞嚴經》文已披露。簡單說就是: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二)
更多的形容法,在不同經文中都有參差的敘述,差別是閱者本人是否能領悟?即便《楞嚴經》本身亦有其它相似義理的經文,如: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推薦閱讀宣化上人釋義


◆ 整個重點意思是:
1、「勝淨明心」是「 常(註一)」

2、眾生在妄中,自覺有我,因此以為妄存在!(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3、妄,在本體上「不存在」(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4、破妄的方式,「不依」由六根接觸六塵時所產生的六識之作用。簡單說:「自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從「有」之角度,接續以「眾生」角度,再一次的重點描述:

永恒的大海,海上的波浪,忽然「自覺有我」,於此自覺中,自以為是「明覺」,卻不了知此所謂的「明覺」,反而是「無明」的根源。

但是,若不繼續去「明覺」,卻也是錯誤行為,繼續墮入妄的輪迴中而不能解脫!所以,要做的事,是「有無俱遣(註二)」!


◆ 現今時代適用的「做事」方法

總說: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細說:
身、口、意常薰習於淨土宗,身常經行、口常誦聖號、意知一切無常而不顛倒(對此世界一切,不貪戀、沒有不捨的「心念」)


雖然往生之後,仍然須理解上述《楞嚴經》等了義、大乘經文中的佛理乃至佛法,但,若不往生卻「自力不足」,無法解脫死亡時的業力拘束,而必須再次的墮入輪迴。然後,「可能再一次遺忘前世已悟的了義佛理」。

所以,必須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彼淨土有九品,即便資格只有最差的第九品,也必須忍辱往生!(往生後不會遺失記憶,而且若不主動入某輪迴世界,可修行到成佛)


再換個世俗譬喻:

理解了世界首富是怎樣的、用什麼步驟的做法,而最後變成極富者,但已理解且跟著做的人,也不必然最後一樣會變成極富者。

這就如同一樣資質,在同一班上聽課,在同樣聚集精神聽老師說課後,卻在立即的課後隨堂考,出現不同成績。...每個人的業報、當下定力、當下慧力等,並不相同,看似做同樣的行為,不必然會得到同樣結果!

上說是修行人「必須具有的知識」!!若不自許「修行人」,也要具有同樣見解。

這也是何以,佛在《楞嚴經》中給出以下四句偈: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釋義:
佛法中心思想的究竟道理,必須領悟。

但大小乘(車輛)差別之執著,與所悟的究竟道理,都必須銷除、捨棄(有無俱遺)。

因為「事實(無明、輪迴)」,並不是隨著所頓悟,就跟著同時消除。

它們必須逐各步驟修行所產生的定慧「力」,而逐漸的窮盡(消除無遺)。


************************************************************************
註一
*************
常,意指八不: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

又有一說八不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一不異。

後一個八不中的「不常不斷」,指的是,「沒有」在「妄中」所生的常、斷觀念。因為,所有論說都是在妄中而論。這指,我們....都是妄中演說、聽聞!因為我不是佛,你們是嗎?

常,代表『 永 恒 』的xxx!

「xxx」,可由上述八不文字帶入。


************************************************************************
註二
*************
有無俱遣:
如人持刀自斷其首,未斷之前有刀、有首,既斷之後,人已死,此時所謂刀與首,已無人可說!是謂寂滅、涅槃!

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清單 - 著名光明勢力組織

編輯

◆ 歐洲 - 白色貴族
 ○ 美第奇/梅迪奇家族(Medici)(也是關鍵字)
  ・2015-08-20
長生不老的秘密

 ○ 巴列奧略家族


◆ 歐洲
 ○ 玫瑰姐妹會
 ○
 ○
 ○


◆ 美國
 ○
 ○


◆ 中國
 ○
 ○


◆ 埃及
 ○
 ○

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

真妄子穿隧時間

○ 真妄子定義(見註一)

○ 未來人事物可預知

○ 未來將發生的人事物,非永遠固定不變

○ 過去已發生之人事物可被了知

○ 所以,未來人具有了知過去能力時(宿命通),就能與過去具有預知未來的天眼通者互動。

○ 未來人依所了知過去人的行為,因而做不同動作,使得過去人在能預知未來人動作後,再隨之
 變更隨後的新動作。
 例如:
  ・過去人要買樂透,做一個所預設的某未來人,能看懂的動作/語言/手勢等行為!

  ・未來人看到過去人的行為後,了知過去人是要買樂透,於是把過去人當下時間將開獎的樂
   透那一期的資料調出來看,然後以過去人能看懂的行為(例如舉起「號碼紙牌」)來表示
   樂透的號碼,過去人在看懂未來人所標示的行為後(例如紙牌號碼),依序買下同樣樂透
   號碼,結果中了大獎!

------
有趣的事發生了,我在過去就已寫下此篇文章,但今日卻看到文昭思緒飛揚頻道中,有相關議題的視訊。顯然,我在過去時間的靈感中,就曾經莫名感應/了知未來會出現討論這類話題的人、時、地、事、物、法、勢、相、用等現象

當然,它就是個靈感而已!......具生滅現象的靈感「別把它當真」了,思緒飛揚的事看看即可,對於與解脫輪迴或斷無明,「無直接」關係的事,若太認真就落下乘了(執著)!

除非,我這個靈感文章,對您的解脫輪迴/斷無明有助益。

參閱:
 ・(10:54) 量子延遲知識與三世只在當下(影片,非原標題名)
 ・各類思緒飛揚


*****************************************************************
註一
***************
「真妄子」是本人所命名!

它被法迄巴定義為:「一種能穿隧時間、空間,或說業識、真智的介質。」

時間:您已知,它被包含在業識之中。空間:您亦已知,它也被包含在業識之中。

業識:
泛指修行人不能自在前(標準是「未斷無明」)之生滅現象(狀態)。世俗通稱它為「阿卡夏/阿卡西」,在佛法中則稱之為「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業識中的種子(真妄子),依業力而顯化三世一切現象(指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真智:
指一種狀態。是業識於已自在後所轉換的名稱,只是轉名不轉實!也意指只有已斷無明的聖人才能具有的狀態。

真妄子,能穿隧業識(包括時間、空間)與真智,它具有的功能,使得三世一切時空與現象(妄,見註二),皆没有阻隔,都能被任意穿隧而顯化!

對於未能自在的修行人而言,真妄子即是「妄、妄子」,它是阿陀那識中的種子,它分成三大類:見分種子、相分種子、無記種子。

對於已能自在的佛菩薩而言,真妄子即是「真、真子」,它是如來藏種子,它也分成三大類:見分種子、相分種子、無記種子。(佛菩薩的「見分」就是祂們的願力,依此願力而不入究竟涅槃

阿陀那識其實就是如來藏!依體而言,只異其名,不異其實。依相、用而言,仍然「只異其名,不異其實」。

例如,以黃金為體,經妄鑄工,鑄成金碗(相)、金筷(相),金碗能盛物(用),金筷能挾物(用)。仔細思惟「相用」,其實又何異於黃金之本體耶?只是變個相,依相而有不同的作用罷了!

雖然真相如上述所說,但對於那些「不能自在(未斷無明)」的修行人、世俗人、眾生來說,他們/她們/它們/牠們,就是偏要執著於相用之上,而不能理解它們的本體是相同。乃至於,已理解體相用三位合一者,卻仍因執著太深而成為了習氣/習慣/染業,而放不下!

所以我才常說:
  眾生只有「妄、業、識」。而佛才具「真、願、智」!

三界內的一切,基本可視為都是二元化的對待現象。


*****************************************************************
註二
***************
妄,相似幻相之意義!

意指實體不存在,但具有被人認知它存在的幻相,乃至其作用不只存在於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甚至於「身識」也能產生作用,而致身根(指肉體)也跟著反應。


○ 意識與眼識的作用(每個作用必包含末那識、阿賴耶識的參與,以下同)
例如,在暑天的曠野中,見遠方有熠熠擾動的現象,而誤以為前方有湖,及至走近後,才了知「熠熠擾動」的只是空氣受熱的效應而已,湖並不存在。


○ 意識、耳識、身識的綜合作用
更有甚者,印度曾有一個實驗,對一個被綁住的死刑犯說「要割他的腕,讓他血滴盡而死」,實驗時,不讓死刑犯了知,在死刑犯旁放一個點滴,下方放一個桶子,先用金屬在死刑犯手上劃一線,然後開啟點滴,就這樣一滴滴「答答」的落下,最後觀察死刑犯真被自己嚇死了!


○ 意識、眼識、身識的綜合作用
更有離譜的事件,有一說,曾有精神病人看到幾個太陽,而被灼死,結果皮膚上有出現灼傷的痕跡!這跟西方的雙手釘痕感應者類似,以為感應了耶穌被釘十字架上的感受,而在雙手掌心就出現釘痕。

......一切惟心造!

《華嚴經》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修行應用技巧

編輯

◆ 目標達成率
 ・修行人生須計算
 ・
 ・


修行人生須計算目標達成率

◆ 預設完成率
  所有要完成的一切目標,須設定達到完成率90%,為及格!


◆ 有助完成率的參數
  須計算所有的可能變數,並小心執行!

  人生歷程複雜,因為種種前世業障、今世曾經善惡行為、各類不可測意外
  ,導致常常依所計算應完成的目標,依所設定方式去執行時,結果不必然
  都會等同所計算應達到的結果,也就是預設須達到的90%及以上之標準,
  無法達到。

  這些導致無法達成及格目標,或無法達成所設定超過及格以上的百分比目
  標,其各類影響因素,須立為下次執行類似目標前的「影響完成率」的變
  數為參數!

  並且須在執行前,就先仔細的審核、模擬其影響效益的各類可能狀況,以
  避免在正式執行時,又落入前次的失敗!......呃,指沒達到預設的完成率。


◆ 須立下:行使善的身口意行為,為目標
  ○ 善行結果,常會有意外的善事發生。
    ・錦上添花
      曾受你幫助之恩的人,在了知你有獲得小利益時,不經你要求
      會自動加碼給你獲得更大利益。

    ・雪中送碳
      曾受你幫助之恩的人,在了知你正受危困時,不經你要求就
      會自動幫你除掉危困。能除多少,依你所曾幫助的恩情大小
      而定。

  ○ 惡行結果,常會有意外的惡事發生。
    ・落井下石
      曾受你加害阻障的人,在了知你有正受難厄時,不經你了知
      會自動想方設法,讓你遭受更大災厄。共產黨所奴隸國家的
      官場就是這類典型。中共國更被視為常態!

    ・橫逆加身
      曾受你加害阻障的人,在了知你一切順心如意時,不經你了知
      會想方設法,阻礙你現今所得利益,讓你生活不如意!


◆ 須立下:目標達成時,也是善的身口意結果
  有善意,不必然會有善果!乃至會有惡果。

  例如,放生是善意,結果卻把淡水魚放進海水中,這叫放死,不叫放生!
  這就是「有善意無善果,反而有惡果」的典型。

  修行人生,應處事以智!與其盲從依六塵所生的欲望,不如攝心無念!

各類思緒飛揚

編輯

◆ 2024
 ・
 ・08/14 真妄子穿隧時間
 ・08/12 (10:54) 量子延遲知識與三世只在當下(影片)
     ※ 原標題:人類末日在這兩個時刻已經發生!有些人感受到了、你卻沒有,為什麼?

 ・01/11 量子去相干(影片)
     ※ 原標題:一小時略懂量子力學|雙狹縫干涉、黑體輻射、薛丁格的貓、光電效應、物質波
          、量子意識、多重宇宙

     ※ 永遠只有當下,於察知當下時,當下早已消逝,「當下」又在何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


◆ 2023
 ・
 ・


◆ 2022
 ・
 ・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智通禪師啟請六祖大師為他開示「四智」深義。六祖以偈答: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法迄巴解釋】

・大圓鏡智性清淨
   了知佛法唯識者,亦知所謂的「轉識成智乃非斷識後再生智」之義理。

   既然是「轉識」,那麼未轉之前與已轉之後有什麼差別嗎?這如同把向上的手
   掌,轉成向上使手背向上,它們有特殊差別嗎?

   百丈禪師對「已見道者」的形容說的好:「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

   無論手掌是怎麼的翻,就算是翻向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仍還是同一隻手
   ;沒見道前與見道後,也是同一個人。

   了解佛法弘揚知識者,必先了知佛法義理,可分「體、相、用」三方面來說。
   更精細的可分成「體、相、用、法」四方面,這適用我們的娑婆世界狀況。

   在其它世界,眾生習氣、業報又不同於此界,搞不好會分成「體、可、用、法
   、變」五方面。

   體,是源始、同源之意,例如黃金,又例如整隻手。

   相,是表相,如黃金「加妄工」可鑄成金碗、金筷等物。又例如手背、手掌。

   用,是作用,金碗的作用是「盛物」,金筷的作用是「挾物」。又例如手掌可
     握,手背可推。

   法,是方法,盛物可從下往上盛,可由右往左盛;挾物變可由下往上挾,由右
     往左挾。又例如手掌握時有多種握法,而手背推動時,可快、可慢,可向
     上、向下等。

   至於「變」,這是我臨時想到的譬喻花樣。例如某個化生世界,盛水時,金碗
   「朝上」,水依心念能凝聚飛入碗內,亦可飛越金碗口不進入,這方法依心念
   想之「凝、不住」而異,稱之為「變」。...呃,就只是純粹舉例而已,不用在
   意「變」這個譬喻。

   性是「體」義(注一)。大圓鏡智是清淨義,當染義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異熟識)轉識後,由染轉淨,就變成所謂的「大圓鏡智」,它們的本源並没
   有變動,當然功能還是一樣的!差別只在「自在與否」之上,這很重要!!

   因為「大圓鏡智」代表清淨面,所以才說「大圓鏡智性清淨」,其實,若說
   「阿賴耶識性清淨」也同樣正確!就看見聞者要以哪個角度來看它罷了!這
   差別是,有這堅持者,自己是否已自在?...已自在的人說話最大,例如佛,
   或一國的國王。哈!(一哂)


・平等性智心無病
   其實,會發此篇文章,主要還是這句的效果。其中重點是在「心無病」這三
   字之上。

   平等性智與末那識相對,一淨一染。末那識的作用,是「恒審」及「恒執」
   ,恒常的「過濾」內(第八識)外(六境)進入的資料,並「恒常執著」所
   過濾資料,使得,從六境而納入第八識成為見分、相分、非見非相分(無善
   惡業、無記)種子;從第八識流入的種子,顯化成三界的見境、相境及非見
   非相之境。

   無法形容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了義」《楞嚴經》已開示過「三種相
   續」的要義,此三種相續是: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1、世界相續,主要指三界,至於佛菩薩的「秘嚴世界」就必須另說了。

   2、眾生相續,就是指各類生命,連電子、土地、水分子都是生命,共分十
     二大類。

   3、業果相續,指的是依業力果報而輪迴的現象。

   第八識依妄執而流出的種子,若是見分種子,就形成正報眾生心中的執著
   習氣。

   若是相分種子,則可分成依報外境及正報外境。依報是顯化成世界;正報
   是顯化成眾生身體(例如,突然生病、手腳腫爛...等)。

   若是非見非相種子,基本是不產生作用的種子。但若產生作用,可能作用
   在世界上,或作用在身體上。乃至於,作用在眾生心境,產生莫名其妙的
   影響!

   想理解第八識種子的作用,可把它想像成「電腦儲存的資料」。

   資料本身若具有「指令功能」,這稱為見分;亦可「不具指令功能,但可
   被辨別的有意義資料」,這稱為相分;以及「不具指令功能,亦不能被辨
   別的亂碼資料」,這就是非見非相分,通常稱之為無記業!

   當指令的見分資料,被擺放在中央處理器下一個要執行的記憶體位置時,它
   就會變成「有意義的指令」。若它被擺放在「儲存資料的記憶體區」,它就
   變成「具有被執行之潛在指令功能的資料(若不擺放在中央處理器要處理的
   記憶體區時,它就只是純粹資料,而不是指令資料)」。

   同樣的,若純粹的相分資料,被誤放到中央處理器要執行的記憶體區時,它
   也能變身成「具有指令功能的資料」,但由於不是專為「指令而產生的資料」
   ,所以,被執行時可能會令當事人覺得畫面亂七八遭,而被懷疑「電腦被駭
   客入侵」了。這如同現世的某些人,身體看來好好的,但就是會精神晃忽自
   言自語碎碎念,像個瘋子。

   我說到這裡,有緣的見聞者,您們應該已理解了佛菩薩能「消眾生業報」的
   「不可思議能力」是如何作用了吧?!...沒錯,您們猜到了,佛菩薩就是「
   駭客任務(黑客帝國)」中尼歐之類的駭客,而這三界就是「Matrix (母體)
   」!

   那麼,是誰編織成這三界呢?又是誰使眾生輪迴呢?...其實,並不有誰,反
   而:
      是您自己!
      是您自己!
      是您自己!
     (重要的話必須說三遍)
     (參閱注二、注三

   無可名狀的偉大《楞嚴經》開示,三種相續是「本源(我稱之為「虛空海」)
   、真如、如來藏、庵摩羅識...等無量直指真如的名辭」,經過「」的作用
   後「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才產生三種相續!

   而妄的作用,在三界內稱之為「業力」,三界外稱為「妄」。妄,在三界內是
   以對待來呈現,於是就有常斷、一異、來去、生滅的八種現象。當然全部不
   只這八種,只是概括而已。

   那麼,妄是如何產生的呢?《楞嚴經》開示:「妄元無因」(注六),若信佛
   語且沒有理解錯誤,這指妄的擾動現象,也是無始無終!於是就可理解何以
   有「世界無邊、眾生無量、輪迴無盡」之原因及其現象發生。

   眾生相續是其一,您是眾生,您就是本源(真如),同時也是本源的變相!

   以體角度而言,所有相、用、法,都是幻化,本源譬如平靜大海,忽有妄的
   擾動,於海上生起波濤、漩渦等各類狀,相狀雖可森羅萬象,但卻不離體而
   有;以相角度而言,眾生卻感受輪迴中的八苦,若眾生想免苦,就須修行解
   脫輪迴痛苦,乃至斷無明!

   原始的擾動,被稱為「妄」,眾生不了知此事,被佛稱眾生乃「無明」,又
   以此狀態來代稱所無明的對象(妄),於是妄又被稱為無明!

   最後要關心的,就只剩富樓那對佛所提的疑問:「成佛後是否還會再墮落成
   眾生?」一事。

   其實,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因為「問者本身有妄執」,才會提出這類問題
   ,若妄執消除了,與本源合一,但又因曾發過菩提誓願,所以不會在合一時
   銷除四智,也就是不會如二乘阿羅漢融入本源(涅槃),而永遠消失(不受
   後有,分別能力也永逝!),如海浪平息後,再也無法從大海上察知原來的
   海浪去了哪裡?

   菩薩乘行者斷無明證佛地後,由於尚有四智在,沒有二乘阿羅漢入涅槃的弊
   病,於本源大海的擾動中,也不會因為「妄」的擾動,出現隨波逐流,再墮
   入三種相續狀態之無可奈何現象!

   以上說法只是我個人的見解,當然佛經不是這麼開示!佛經的開示內容,請
   詳閱《楞嚴經》等了義經典。

   從本源(真如)被擾動,而有三種相續,再從「自覺有我」的眾生相續之輪
   迴中,經過無量劫修行,再入涅槃,最終解脫輪迴!這整個過程,像不像一
   個電動遊戲?......我只感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種遊戲只能拘束二乘行者,以斷無明為志業的菩薩乘行者,如同遊戲中的
   駭客程式,能在這一次電腦呈現的遊戲中作弊,令整個遊戲崩潰,亦可令電
   腦重啟,但就是無法令整台電腦死機,不再啟動!......這指,真如永不消失
   ,且妄的擾動現象,也會跟隨亦永不能停止!

   「妄」,在此《楞嚴經》中是「有作用的」,在《圓覺經》中,反而被比喻成
   「不存在」(注四),奇怪吧?為何在不同了義經典中有相反的說法,這也是
   為何佛說「四依四不依」之原因!

   至此,您的疑惑可能又產生了!既然「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但這二
   經典都是了義,該怎麼辦呢?我說,此時就要用另一個「依智不依識」來
   辨別!!

   須自問:「哪一個義理能破除正在見聞的我,所有的執著呢?」

   再自問:「為何要這麼用呢?」......因為: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
   平等性智「心無病」,這是指「恒執六境」納入真識(無染的第八識)時的
   當下須具有的三昧力!(心,亦是第八識別名。心無病意指第八識已轉染
   成淨)

   若無此無執三昧力,則所納入的必是阿賴耶識,所納入的種子於未來若不
   能斷無明,它們也都會產生作用(某些無記業例外),例如釋迦牟尼佛亦有
   三個月的馬麥食惡報。

   所以,若不能心無病,意指您還沒達到「轉識成智」的程度,乃「心有病」
   !因此,真正會用功的人,必定是在末那識上下手而「養成淨習」!

   純只在意識上下手的,有可能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但這只是「能斷執著」
   ,功夫至少還差一層,不是菩薩七地「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的「無功用
   道(行)」之「念念覺的常聞不住」功夫。所以還是有可會遇到「餘習難斷」
   的現象!更不用說,更上一層菩薩八地的「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的無功用
   道功夫。

   淨習沒養成的惡例,例如佛陀時代,已證阿羅漢果的畢陵伽婆蹉尊者,每次
   過河都對恒河女神說:「小婢,住!莫流!」。屢次如此,恒河女神就不爽
   了,小報告就丟到佛陀處,說這個尊者每次過河時都不尊敬她,每次都叫
   她「小婢」。

   畢陵伽婆蹉尊者被佛陀叫來問話「是否有此行為?」,在畢陵伽婆蹉尊者承
   認之後,依佛所囑道歉,卻說:「小婢莫瞋!今懺謝汝。」,眾聞而笑之!

   佛陀這時對恒河女神解說,畢陵伽婆蹉尊者已的確致歉了,而他之所以有這
   類無意之間的憍慢,來自於妳曾在過去五百世曾是他的婢女,而他也因為多
   世生為婆羅門之故,即便今世已斷輪迴,但餘習仍未盡!

   因為因地下手功夫的不同,就容易產生「功夫習氣」,會一直往所用功夫的
   境界行去最後積習難返,有時就須「再轉幾手」的功夫用法,才能逐漸達到
   佛境界,與其如此,何不依《楞嚴經》的開示,於因地中就須應當先明發覺
   初心二決定義呢?經文如下: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
       與果地覺落為同為異?」(詳見注五)

   因為因地不同的下手功夫,就會使未來的成就受影響。這跟世俗人求學要進
   入有名望學校的認知相似!若起步就落後別人了,未來的差距,恐怕會愈來
   愈大!

   目前我認為,《圓覺經》中的三種淨觀:「奢摩他、禪那、三摩缽提」,其中
   的奢摩他,是入極靜的方式,是八地菩薩功法(若用不好,只能證阿羅漢果
   ,更差的也有可能入外道的四禪無想定),因為極靜易入於寂滅,而使「一
   切心意識不現在前」(融入本源)之故!

   三摩缽提,是如幻觀,須有較大智慧才能在動中用起來,否則仍必須在靜中
   觀幻。我認為能在動中用功,這比奢摩他以靜定更高一階,應列入菩薩第九
   地的功夫,這也何以菩薩九地名為「善慧地」。慧,即是智。善慧,須有很
   廣大的智!

   所以三摩缽提法這功夫訴求,比較像是從八地菩薩「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
   的極寂定中,因為啟慧而進入菩薩第九善慧地的現象。

   至於禪那,這是直接斷煩惱的功夫,但也叫「念數門」。這指在每一念生起
   皆能察知而覺!因地中所察知的必然皆是煩惱,於念念察知時,亦能於念念
   中就斷除煩惱。這比較像是菩薩七地的「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的「念念
   覺」功夫。這同時也比較偏向「在末那識上用功」:「用在念念之間」!

   所以禪那功夫的用法,被要求達到「念念覺」!念念生起皆能察知而覺!

   對於因地修行人來說,於「行坐住臥」之間,末那識的用功方法,是很難用
   起來,反而意識的用法更恰當。雖如此,但若要「避免餘習」及「行大乘路
   」的人,最好還是要把用意識的功夫,反復磨練到「已養成淨習」,而不必
   意識參與反應的地步!(相當一般人所謂的「直覺」,而更精細)

   察知根塵相觸時之念念反應,都會因已養成「淨習」而變成「直覺般的察知
   」乃至「不生妄念」的八地菩薩涼境界。

   例如練武數十年的武術宗師,忽然有飛鏢射來,「能不經大腦思考,就直接閃
   避」,這就是已養成直覺(相當於淨習)之狀況!

   意生身是四禪才能學會的技術,而四禪是「捨、念清淨、一心」的禪定,也
   就是「心念必須已養成,某種程度的不經思考的就能直接反應」的狀態!

   把人心念想成一部電腦,每遇到一個「外境」題目,就花大時間反復計算,
   這樣電腦反應速度,有比現今AI 電腦的極速反應快嗎?

   在用意生身(分身)的技術時,是把「已建模的自身直接反應模組」直接複
   製後的業識,投射到目的地而產生作用的技術。不需要分身訊息返回原身思
   考後再反傳到分身後,再有反應的這種拖累狀況。否則在原身思考還沒反傳
   前,於分身處之當下反應豈不是被卡住的「卡、卡、卡」拖頻、卡殼般的慢
   動作反應狀況?這樣的外表顯化狀況,也太低級了!

   因此,要學會四禪意生身技術,就很有必要養成淨習!!

   要再特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在禪定境界中:
      「業報有快速結果/顯化的現象」!

   佛經就有記載,一位在天空飛行的五通仙人,因為看到國王後苑玩耍的宮女
   ,心中戒力一失動了欲念(其實這個境界的心念妄動,不會產生像世俗男人
   看到美女的豬哥心念那麼動的厲害,但這一壺也夠他吃了),結果,當下失定
   也同時失去神通,就從空中掉了下來。這還不是最悽慘的下場!

   國王看到後花苑掉下一個男人,於是就慎怒把他抓起來,對他說:「你是仙
   人時,我尊敬你,也對你無可奈何!但既然你現在不是仙人,掉到我花園內
   ,這違反王國的法律,我要治你罪!」......佛經中好像有二個這類依不同時
   代而記載的相似例子。最後結果,似乎一個被砍頭;一個被關一陣子後釋放
   ,之後又趕緊入山懺悔並精進修行,最後又恢復了五神通。

   由各種典故,吾輩能理解「養淨習」的重要性!在禪定境界中「心念是不能
   隨便生起」,即便没入禪定中,但功夫到某種程度,出定與入定也只在幾念
   之間!不養成淨習,隨便生個惡念,隨其禪定力愈高,業報顯化的速度也愈
   快!顯化後也很難去除(已變成宿命效應,而不是運效應)。真是「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呀!

   吾輩應能也理解到,為何佛制三學的次第,是「戒、定、慧」之原因!因為
   ,知戒能止,止能生定,定久則分辨力(比較)更強,而能生慧!因為戒力
   足夠,心無愛憎,怎會看美女而有淫欲之念生起耶?例如不淨九想觀已成就
   者,,看人都是骨頭,或血肉腫脹、腐爛流膿,一看就無欲念乃至倒彈,又
   怎會在空中只見宮女遊玩,就失定而喪失神通掉下來呢?!


・但用名言無實性
   其它之前的幾句不在訴求目的中,就直接略過不解釋!

   「以上都是「咋嘴鼓(閩語,只出一張嘴)」没實際意義!

   例如,密勒日巴有大成就回歸故里時,就有很多「有學識的僧侶」懷疑
   他是否真的有成就。因此就曾遇到一個這樣的人要與密勒日巴辯論。密
   勒日巴說他說不過這個「有學識的僧侶」,但解脫無明不是嘴巴說說的
   而已。而這個「有學識的僧侶」就開始「犯二」了!竟然可笑的要求密
   勒日巴,把他的業報移給他,因為這個「犯二僧侶」壓根兒就不相信密
   勒日巴是有成就的人。

   下場,就是密勒日巴施展「駭客技術」,把自己一點點的惡業,移給這
   個「犯二僧侶」,於是他就被痛苦沖擊的倒在地下痛苦呻吟求懺悔!!

   凡所有的說法都是虛妄的!即便能如佛陀時代的無聞比丘,在墮地獄之
   前,就能誦得三藏,卻也在證三禪時誤以為是證三果,證四禪時誤以為
   是證四果。在命終時,卻見到中陰身現前,而毀謗佛妄語!也因此惡業
   而墮地獄。

   能誦得三藏又如何?到該墮地獄時,還是照樣須墮下去!所以「但用名
   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若是修淨土宗的人,這一句「若於轉處不留情」要特別留意!

   《佛說阿彌陀佛》中是如何開示怎樣才能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呢?經文: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
       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心不顛倒」與禪宗六祖這句「轉處不留情」意思是一樣的!前者文義
   比較「偏理性」,後者文義比較「偏感性」,其實遇境時的當下反應是
   差不多的,只是用辭不同罷了!

   若淨土宗修行人,没有日夜反復告知自己,須一切放下時,遇到臨時的
   事件(例如死亡)就放不下!筆者很清楚這個情景。没錯,我就曾差點
   死過一次,急診室醫生對我家人說:「差十分鐘,這人就沒救了」。昏迷
   後本人就只是昏迷,没有任何瀕死體驗,當然也沒佛菩薩來迎,唉〜要
   練習「心不顛倒」都沒機會!=.=

   人,若具有意識,在告別家鄉、家庭、親人、所愛寵物與物品時,若平
   常「没反復訓練」自己要放下且不執著,在事件臨時發生時,就會有「
   依依不捨」的情緒,或較淡薄的心念,會一直想回頭看往要離開的人、
   地、事、物,但...,那可就慘了!這就是眷戀、顛倒!!若平常放不
   下,忽遇臨死事件,於西方三聖來迎時,也同樣會放不下,只能再繼續
   去輪迴!

   死後中陰身的反應,常常與定中相似,一念就決定了未來!!心一動念
   極可能就立即投生。
   今生我也立志命終要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所以我也「常問自己」是否
   仍眷戀這個世界?一一確認自己是否仍眷戀這世界中的一切,包括家
   庭、親朋、曾執著的物品,已皆能捨離否?乃至常反復自問:這個肉
   體的生命,是否遇到命終時隨時可捨?是否能遇大事,利他而捨?

   修行就是日日反復的依所設定目的用功,這也何以有緣人能看到我制
   定斷惑六支的最後一支是「反復」的原因!它的含意等同精進,它對
   解脫輪迴的修行者非常重要!

   斷惑六支
   正思惟:正確的思惟能力,例如東方因明學、西方邏輯學的知識與技巧
       。要做數學題,所需的各類基礎知識必先具有,不知角度知識
       、不知微積分,又怎能算曲面面積?

   正見:有正確的思惟過程,就「很有可能」會產生正確見解!要小心所
      得見解不正確,所以必須拿來與佛菩薩諸大德的經驗比較!

      簡單說,與了義佛經之訴求相悖,那肯定是偶然岐路中發生的不
      正確見解,這必須以「正確思惟條則」來加以糾正。

      但若這錯誤來源於「思惟條則」所致,則該思惟方式必須修改或
      廢棄!(AI 的進化,也不離這類模式。從量變直到產生質變,
      就可能生出「自覺有我」的意識,通過圖靈測試已不在話下!)

   立志:「志=士+心」,因此「士不可不弘毅」,這是古代士人的心態。

      吾輩解脫修行人也必須立志,須下出永世影響您貪欲愛習而不再
      輪迴的解脫決定!若有大乘心者,還須再下出度眾生之成佛誓願!

   察知:若決定解脫輪迴乃至斷無明,就必須要求能察知自己心念善惡。
      從粗糙至微細,從偶爾察知至時時察知,循序漸進。若不如此,
      猶如盲人射箭,連靶在前後左右、上下四方的哪一處皆不知,且
      又能射中靶心,幾希!恐怕比八十億人同時買樂透的中獎機率還
      低。

   遠離:已確認發生的是什麼樣的錯誤習氣後,就須對它斷、捨、離!

   反復:解脫輪迴乃至斷無明,不是一次能成,如爬樓梯須循序一步步
      向上踏進,因此修行必須反復練習, 這行為就是所謂的精進!

      彌勒菩薩本應早於釋迦牟尼佛八大劫成佛,但釋迦牟尼佛精進
      不懈,亦以精進故,反而超過彌勒菩薩八大劫成佛!


◆ 特開「妄」義釋明
   妄,對眾生而言,它時時存在但又無常!曾存在的是它的「用與相」,因為它的不斷生滅,它也
   無常!至於妄之體,則與真如相同。

   若想真正理解「妄」的產生原因,必須詳閱《楞嚴經》中的開示:
   例如以大海為體,它能刮起海嘯,亦能生起海浪,海嘯與海浪對人類而言,是不同相與作用!但
   無論海嘯或海浪,皆與大海相同。

   又譬如以黃金為體,能鑄成金碗、金筷,金碗能盛物,金筷能挾物。金碗與金筷對人類來說是不
   同相與作用,但無論是金碗或金筷皆與黃金相同。

   妄,依不同階段,它以生滅、業力等狀況而存在!但從頭至尾只有一相用,依眾生心不同而現不
   同相用,但一相卻是無相義!

   妄,會產生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這三種相續如臉盆中的水,經過震動之後,就不斷的產
   生漣漪,一直到震動力結束後,盆中的水才復歸平靜。

   對眾生而言,三種相續是「妄」的作用,三種相續也是「妄本身之所顯」。到底它要多久後才會
   停止,據目前所看佛經的記載,還沒看到佛有開示!對閱經眾生而言,妄的止期不可期,如無限
   大的「∞」符號!

   所以佛曾開示,必須修行才能斷無明!但「性覺、真如」卻不是修行、斷無明之後才存在,因為
   所有一切都是真如!如上述的大海喻、黃金喻,雖經妄作用,而產生不同的相用,但皆不離於體
   (指大海與黃金本身)!

   若見聞者能「反復」看注二、注三、注四、注六的經文,一直看到「完全理解」,那麼您也悟道
   了!也明心見性了,最後就看您是否仍有疑結存在?若能肯定佛所說法而無疑,五見也已斷,您
   也是斷了見惑的賢人!恭禧〜,依佛經開示,真正已斷見惑者無下三結,最遲七次往來人間就能
   證阿羅漢果!若有利他的大心,則能證菩薩初地。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理解此義理其實不難,但若無善因緣者,即便只差這一絲的不認同「佛法
   是破執著的方法」,恐永世不能悟佛知見。所謂「差之毫釐,繆之千里」!


*******************************************************************************************************
注一
*******************************
古早的「性」是「心生」二字相合,反而是「變動」含意,而不是「體」義。

為何現今變成「體」義呢?

這道理跟「寸身」是「射」而非「矮」的時代變遷,導致義理錯置相同。結果就是「約定俗成」,現在對「性」的約定俗成,就是指體之義理。例如,佛性、自性、法性...等。

當然,也有人以另一角度有「精闢解釋」,仍主張「性」是變動、作用的意義。這就跟有佛、有眾生之對待含意相同。佛是不二,但卻有眾生的「生滅二義」(所以眾生真的「二」,鑑定完畢,哈〜),以不斷的輪迴來與佛對待。

但有人會鐵齒的說,眾生對待的是「阿羅漢的涅槃」,而不是佛的無生,...對於這種「很有邏輯的堅持」,我現今已不再有年輕時的朝氣爭執,請容我悠閒的拿牙籤剔牙,看你們的堅持,謝謝!


*******************************************************************************************************
注二
*******************************
《楞嚴經》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跟著就是地、水、火、風的出現。然後引出三種相續。...下略不複製入,欲知釋迦牟尼佛開示者,請自行翻閱《楞嚴經》)....


*******************************************************************************************************
注三
*******************************
《圓覺經》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

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

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法迄巴注:皆生自)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
注四
*******************************
《圓覺經》
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
注五
*******************************
《楞嚴經》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
注六
*******************************
《楞嚴經》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

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法迄巴釋:
意指「真如」無處不在,本來就圓滿、清淨,它不就是幻化的生死、塵垢,乃至虛空。但也同時没遠離它們。因為這些生滅現象,都是真如的變現。

玻璃粉被融成玻璃窗後,就不認識眼前的LCD螢幕也是玻璃的一種嗎?黃金鑄成金碗後,就不認識金筷也是黃金的一種嗎?...全都只是變個相而已。

學佛人必須認真理解「體、相、用、法」之意義。
---*///

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法迄巴釋:
這一段才是整部《楞嚴經》的重點!...一切相皆幻化,其本體無生!!

「而妄之產生,在於見聞者之當下未正覺!」這是佛法之反身自破法。因為你沒成佛,所以你有妄。欲無妄,就必須當下破除所有無明桎梏!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

再以現今「物質化」的科學客觀角度來看「妄」:

妄的量子擾動現象,是『 必然 且 恒常 』!所以,世界無邊、眾生無量、輪迴無盡。但無量時間以來,卻反復出現眾生,從妄中解脫而成佛的現象。

依柯博拉轉述的見解(銀河聯盟正面外星人見解),「異常(妄、黑暗)」與「本源(真如、光明)」同時存在!但必須消除「異常」,才能回歸「本源」。

本源是「體」,異常是「相」,消除異常的行為是「用」,消除異常的方法是「法」。

自力修行的所有的方法中,禪宗的方法最省力、簡捷。密宗的方法最勞力、繁複。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什麼習氣根器都有。

依他力修行的方法,則無量!目前地球上的「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淨土宗」算是極省力的修行方式。繞一圈之後,就能於彼淨土中解脫妄的束縛,這不比在無量輪迴中自力斷妄,來的更加極為省力嗎?!
---*///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法迄巴釋:
「五陰本因」來自於妄,於識陰中的意識才出生「妄想」的功能。「妄想」是意識的作用;是已生起三種相續後的才發生的作用。

但,正在思惟的卻是眼前的你,這個眾生!若你沒有意識去思惟一切,又怎會有「五陰」的存在,被你這個眾生認知到呢?

所以,宇宙所有一切,都是「你」所造出來的!若你當下已斷妄,則三種相續消失,世界、眾生、輪迴現象都消失了,你的妄想也消失了,此時哪裡還需花時間再去討論「五陰」的相關議題了?!
---*///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Merkaba Mechanics

Source

Merkaba Mechanics

Last update: December 03, 2004

(See: Merkaba)

1)   Merkaba Spiral
2)   Merkaba Field
3)   Merkaba Vehicle
4)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Space-Time Travel)
5)   Merkaba Vehicle Phases

The 15-dimensional personal Merkaba reflects the 15 dimensional Universal Merkaba of the Time Matrix.

1) The Merkaba Spiral:

Two Counter-Rotating Merkaba Spiral Sets (electric/magnetic), when fully activated represents one Merkaba Field.

Counter-Rotation of the 2 Merkaba Spirals in a spiral set means that the "top" (electric) Merkaba Spiral spins in one direction, while the "bottom" (magnetic) Merkaba Spiral spins in OPPOSITE direction.

This is the natural CHRISTOS INTERNAL Merkaba Field spin relationship upon which organic "Eternal Life, Perpetual Motion", Cosmic and Microcosmic structure is built.

 

2) The Merkaba Field:

Merkaba Fields are the energetic ‘organs’ by which we are kept in manifest dimensionalized phase lock, they are also the tools by which we can release ourselves from Phase Lock.

They enable us to move (which in reality is to expand) into the next set of dimensional fields of existence and progressively ascend.

Not all Merkaba teachings offered at this time achieve this positive outcome and this is why there is such an emphasis and thorough detail given on Merkaba mechanics within the MCEO teachings.

(Azuritepress.com)

The Merkaba Field is a permanent and highly ordered Merkabic structure of inter-connected electro-magnetic counter-rotating energy spirals that exis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LL CREATION. The Personal Merkaba Field is a specifically structured, intrinsic part of the natural 15-Dimensional Anatomy (See: Time Matrix) of every life-form and manifest matter form.

The personal Merkaba Field represents the organic personal Merkabic Circulatory System through which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into space-time-matter and by which embodied consciousness receives a continual supply of Life Force energy, (Stream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ciousness) and open 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God Source while ensconced within manifestation.

When functioning naturally, the microcosmic personal Merkaba Field interconnects with the larger, macroscopic Planetary, Galactic, Universal and Cosmic Merkaba Field Anatomy, the Cosmic Merkaba Circulatory System.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HAS a personal Merkaba Field.

lf the personal Merkaba Field is damaged, (as the Merkaba Field of ALL Earth life forms have been since 208,216BC), the natural pen connection to the "Eternal Life Stream" and the living God-Source also becomes damaged, as the personal Merkaba Field can not fully synthesize the natural Life Force Currents perpetually emanating through the Cosmic Merkaba Circulatory System.

A damaged personal Merkaba Field is utterly incapable of activating the natural Merkaba VEHICLE through which the Divine Freedoms of self-directed space-time transit, natural Star Gate passage, genuine Spiritual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real "Ascension" are possible.

                                                       Merkaba Spirals, Field and the Form Constant 



3) The Merkaba Vehicle:

The Merkaba Vehicle is a transient (not permanent) Merkabic structure of interwoven. spiral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hat when activated, allows for molecular cohesion of the physically manifest atomic body structure during Star Gate travel and Ascension.

Activation of the personal Merkaba Vehicle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replenish the natural supply of Life Force energies through which the Immortal "Breatherian", original "Angelic Human" and "Indigo-
Oraphim" Eternal Life Body forms are perpetually maintained.

Activation of the Merkaba Vehicle is required to achieve Eternal Life, time travel and Star Gate passage.

(The Forbidden Testaments of Revelation – Page 12)

 

4) The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The 15-Dimensional Merkaba Field and the 15-Dimensional Merkaba Circulatory System of this Time Matrix to which all natural personal (15-dimensional anatomy) Christiac Merkaba Fields are connected, have a very specific structure.

Each of the 15 Dimensional Frequency Bands (Dimension) of a Time Matrix forms one smaller set of 2 counter-rotating Dimensional Merkaba Spirals that when fully activated represents one Dimensional Merkaba Field; thus there are 15 smaller Dimensional Merkaba Fields in one 15-DImensional Time Matrix.

Each of the 5 specific 3-dimensional 
Harmonic Universe (Density Level) forms through a larger set of 2 counter-rotating Density Merkaba Spirals, that when fully activated represent one Density Merkaba Field.

Thus there are 5 larger Density Merkaba Fields, each containing 3 smaller Dimensional Merkaba Fields in one 15-Dimensional Time Matrix.

ALL natural, ORGANIC Christiac Merkaba Fields possess this intrinsic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natural personal Merkaba Field.

When at least two larger personal Density Merkaba Fields (each with their inherent 3 smaller Dimensional Merkaba Fields) synchronistically activate, the 2 larger Density Merkaba Fields merge to form a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The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allows for the atomic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matter form within the vehicle to be maintained during Star Gate passage through the "Voids" (Magnetic Repulsion Zones) that exist between Harmonic Universes.

Activation of the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in biological life forms allows for atoms in one space-time vector to transport to a new space-time vector coordinate and instantaneously re-emerge and re-manifest the atomic form within the new space-time vector through de-activation of the Trans-Harmonic Merkaba Vehicle.

(The Forbidden Testaments of Revelation – Page 14)

 

5) The Merkaba Vehicle Phases:

Each level of higher Hova Body merger with the Incarnate’s Nada Hova Body represents a Phas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Merkaba Vehicle; the correspondences are as follows:
 

Hallah Phase MerkabaAlphi Hova Body6-dimensional vehicle through which bi-location of body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Harmonic Universes 1 and 2 can occur.
(Soul Integration)
   
Quatra Phase MerkabaBetcha Hova Body9-dimensional vehicle through which full displacement from HU-1 to HU-2 can occur and bi-location of body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Harmonic Universes 2 and 3 can occur.
(Over- Soul Integration)

 

  
Mahunta Phase MerkabaMahara Hova Body12-dimensional vehicle through which full displacement from HU-2 to HU-3 Etheric matter can occur and bi-location of body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Harmonic Universes 3 and 4 can occur.
(Avatar Integration)
   
Rahunta Phase MerkabaRaja Hova Body15-dimensional vehicle through which full displacement from HU-3 Etheric matter to HU-4 Liquid light Pre-matter can occur and bi-location of body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Harmonic Universes 4 and the Triadic Levels of the Energy Matrix outside the Time Matrix can occur.
(Rishi Integration)


Most contemporary humans have yet to experience Soul Integration and their bio-energetic field and consciousness remain phase-locked within the Nada Hova body and 3-dimensional Incarnate Identity, a condition that is called Nethra Phase Merkaba.

Building the Phases of the Merkaba Vehicle allows humanity the opportunity to leave the Earthly time cycles of birth, death and rebirth, to enter the eternal time cycles of less matter density and higher evolution.

(The Tangible Structure of the Soul – Page 31)